含水物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9097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水物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在减压环境下加热含有水分的含水物来进行干燥的含水物 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连续供给含水物且能够连续排出干燥后的干燥物的含水物干
fe装直O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在减压环境下加热各种生物体及废弃物等含水物进行干燥的手段,一般 使用含水物干燥装置。该含水物干燥装置通过使密闭的装置内部减压来降低沸点,低温干 燥供给到该装置内的含水物。这里,作为一种含水物干燥装置中的被处理物的含水物的处 理方式,可以举出批量处理方式。这种批量处理方式是指,在将规定量的含水物供给到装置 内后,在干燥处理结束之前不取出到装置外,搅拌含水物使其一边保持均勻状态一边使其 干燥的方式。但是,在这种批量处理方式中,由于在干燥处理的后半部分因水分的蒸发而造成 含水物的容量大幅减小,因而装置内会产生无用的空间,热扩散增加变成所谓的空烧状态。 因此,批量处理方式存在热效率恶化、干燥处理需要长时间的问题。另外,根据批量处理方 式,需要在干燥处理的初期以从含水物的最大水分蒸发速度的状态为基准,设计用于构成 含水物干燥装置的锅炉、冷凝器或冷却设备等。因此,在干燥处理的末期,这些设备变为过 剩装置,由于高价购入大型设备,所以会招致增加成本及使装置大型化的问题。而且,在批 量处理方式中,如前所述,由于在干燥处理期间搅拌含水物,因而也会存在在干燥处理末期 含水量降低的干燥物粉尘化且在装置内飞散而在将该干燥物排出装置外时污染周围环境 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批量处理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作为含水物的其他处理方式,以往使 用连续处理方式(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153376号公报)。这种处理方式是指向装置 内连续供给含水物,将该含水物朝一定方向一边搬送一边加热来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处 理后的干燥物连续排出到装置外的方式。并且,根据这种连续处理方式,因为含水物被连续 搬送到装置内,所以即使含水物的容量伴随干燥处理而减小,但是难以产生如批量处理方 式那样的在装置内产生的无用空间。因此,在连续处理方式的含水物干燥装置中,热效率不 会恶化,干燥处理也不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在连续处理方式中,干燥处理期间,来自含水物 水分的蒸发速度不像分批处理方式那样变化大。因此,在设计构成含水物干燥装置的各种 设备时,能够以平均蒸发速度为基准,从而不会招致批量处理方式那样的设备变成过剩装 置、增加成本及使装置大型化的问题。而且,在连续处理方式中,因为在装置内不搅拌含水 物,所以也不会有如批量处理方式那样的干燥物粉尘化且在装置内飞散的问题。但是,在以往的连续处理方式的含水物干燥装置中,存在不能使含水物干燥到含 水量充分低的状态的问题。在以往的连续处理方式中,为了保持装置内的密闭装置状态来 连续向装置内供给及排出含水物,在含水物干燥装置中设置的用于供给及排出含水物的供 给口及排出口双方,使用所谓的料封(7〒U 7 > * 一> )。该料封是指通过含水物和干燥物本身来封闭供给口和排出口的。因此,含水物以压紧到不透过气体的状态从供给口供给。 在排出口,如果干燥物的含水量过低,则会变成能够透过气体的状态,干燥物就不能作为料 封使用,因此,干燥物需要有适度的含水率。因此,只能将含水物干燥到含水率为60%以上 的范围(参照日本特开2006-153376号公报的段落W055])。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以上情况而做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水物干燥装置, 其采用将含水物一边连续供给到装置内一边将干燥物连续排出到装置外的连续处理方式, 并且能够将含水物干燥到含水率充分低的状态。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手段。即,涉及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机本体部,其向处于减压状态的内部 供给含水物,且一边加热该含水物一边朝一定方向搬送该含水物;贮斗部,其设置在沿该干燥机本体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侧,该贮斗部的内部与所述干燥机本体部的内部连通,该贮斗部具有用于排出所述含水物的排出口与能够密封地闭塞且能够开放该排 出口的开闭机构。根据这种结构,作为通过设置在贮斗部的开闭机构来闭塞排出口的状态,能够使 贮斗部内部减压到与干燥机本体部的内部相同的程度。另一方面,如果通过开闭机构来开 放排出口,则能够将贮留在贮斗部的干燥物向装置外部排出。另外,在涉及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中,所述开闭机构具有盖部件,所述盖部件 能够朝闭塞所述排出口的位置与闭塞设置在沿所述干燥机本体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 游侧的端部开口的位置双方移动。根据这种结构,当使盖部件向闭塞干燥机本体部的端部开口的位置移动时,贮斗 部的排出部开放,并且干燥机本体部的内部保持密闭。因此,当将干燥物从贮斗部向装置外 部排出时,通过盖部件保持密闭从而使干燥机本体处于减压状态。即,当移动用于进行开始 下次干燥处理的盖部件来闭塞贮斗部的排出口时,互相连通的贮斗部的内部与干燥机本体 部的内部变成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减压的状态。由此,能够缩短在干燥处理开始之前是干燥 机本体部与贮斗部减压所需要的时间,且能够缩短从干燥处理结束到下次干燥处理开始的 时间。另外,在涉及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中,所述干燥机本体部具有搬送机构,该搬 送机构具有沿含水物搬送方向设置且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轴和在该驱动轴的周面以规定 节距突出的叶片部件。根据这种结构,一旦驱动轴旋转,含水物会被叶片部件在干燥机本体部的内部向 一定方向搬送。因此,由于含水物不会沿含水物搬送方向逆流与后续的含水物混合,所以能 够更加切实高速地搬送含水物及进行干燥处理。另外,在涉及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中,所述叶片部件的节距随着含水物搬送 方向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根据这种结构,搬送机构带来的含水物的搬送力变成随着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位置 的不同而不同的大小。因此,在含水物例如达到规定含水率时而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情况下,与此相对应使搬送机构的搬送力变化,从而能够对应。此外,在本发明中“含水物的搬送 力”是指构成搬送机构的驱动轴抵抗含水物的粘性旋转的旋转力。另外,在涉及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中,用于构成所述干燥机本体部的套管与 所述叶片部件前端之间的间隙根据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根据这种结构,搬送机构带来的含水物的搬送力变成随着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位置 的不同而不同的大小。因此,在含水物例如达到规定含水率时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情况下, 与此相对应使搬送机构的搬送力变化,从而能够对应。另外,在涉及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中,所述干燥机本体部具有多个所述搬送 机构,相邻的所述搬送机构的所述叶片部件设置为相互啮合。根据这种结构,一方的搬送机构的叶片部件上粘附的含水物被另一方的搬送机构 的叶片部件强制剥离并向含水物搬送方向搬送。因此,即使是在含水物为化学物质或高糖 分含量物质等高粘性物质的情况、含水物达到规定含水率时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情况和含 水物包含纤维质等各种异物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搬送机构更加确实地搬送含水物。另外,在涉及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的所述搬送机构中,可以任意变更搬送所 述驱动轴的转速。在这种结构中,通过使驱动轴的转速发生变化,能够任意调节搬送机构的含水物 的搬送速度。因此,能够使含水物滞留在干燥机本体部的内部的平均时间发生变化,从而任 意调节干燥物的含水率。在涉及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中,能够在使贮斗部内部减压到与干燥机本体部 的内部相同的程度的状态下来进行干燥处理。因此,干燥含水物直到使其含水率充分降低 后,能够将从干燥机本体部连续排出的干燥物贮留到贮斗部的内部。并且,进行了规定时间 的干燥处理后,如果开放排出口,则能够将贮斗部内的干燥物排出到装置外部。这样,根据 涉及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能够一边连续供给含水物并且连续排出干燥物,一边能够 干燥含水物直到使其含水率充分降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的模式图。图2是表示涉及第一实施的减压干燥机6的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图3是放大图2的贮斗部12的周边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图4是放大涉及第二实施例的干燥机本体部4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放大涉及第三实施例的干燥机本体部5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放大涉及第四实施例的干燥机本体部6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7是放大涉及第五实施例的干燥机本体部7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8是放大涉及第六实施例的干燥机本体部8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9是放大涉及第七实施例的干燥机本体部9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0是放大涉及第八实施例的干燥机本体部10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1是放大涉及第九实施例的干燥机本体部11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12是放大涉及第十实施例的干燥机本体部120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符号说明
1含水物干燥装置3 排出口11干燥机本体部12 C斗部G含水物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涉及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装置的结构。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的模式图。 含水物干燥装置1具有减压干燥机7,在所述减压干燥机7中设置有用于供给含水物G的 供给口 2、用于排出干燥物K的排出口 3、用于将产生自含水物G的蒸汽排出到外部的多个 排气口 4、用于将加热用蒸汽导入内部的多个蒸汽导入口 5、以及用于将加热用蒸汽排出到 外部的多个蒸汽排出口 6。含水物干燥装置1还具有连接到所述供给口 2的供给器8、连接 到所述排出口 3的干燥物回收器9、连接到所述各排气口 4的排气减压单元10、连接到所述 蒸汽导入口 5的加热器11、连接到该加热器11的蒸汽排水回收器12。此外,在本发明中, 所谓“含水物G”是指含有规定量的水分的各种生物体及废弃物,作为废弃物,可以举出下水 道污泥、工厂排水污泥、食品废弃物、食物垃圾、粪便污泥、家畜粪便、植物榨汁残粕等。所述减压干燥机7是用于通过在减压条件下加热作为被处理物的含水物G来进行 干燥处理的设备。图2是表示减压干燥机7的结构的纵剖面示意图。此外,为了便于说明, 在图2中以左右反转图1的状态进行图示。减压干燥机7具有在内部对含水物G进行干燥 处理的干燥机本体部13和暂时贮留干燥物K即经过干燥处理而使含水物G的含水率降低 的物质的贮斗部14。如图2所示,干燥机本体部13是用于在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套管15的内部收纳向 在图中箭头表示的含水物搬送方向搬送含水物G的两个搬送机构16的装置。此外,虽然图 2中仅图示了一个搬送机构16,但是在纸背侧还收纳有一个搬送机构16。套管15在沿含 水物搬送方向的上游侧(以下,仅略称为“上游侧”)的端部设置有所述供给口 2。套管15 的、在从供给口 2沿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侧(以下,仅略称为“下游侧”)的位置上,以规 定节距分别设置三个搬送排气口 4。这三个排气口 4中,位于沿含水物搬送方向的最上游 侧的第一排气口 4A和位于正中间的第二排气口 4B,与位于最下游侧的第三排气口 4C相比 形成为大直径。并且,各排气口 4(排气口 4A 4C)分别连接有配管17。连接到第一排气 口 4A的第一配管17A与连接到第二排气口 4B的第二配管17B,通过连接用配管18相互连 接。同时,连接到第三排气管4C的第三配管17C与第二配管17B连接。由此,从三个排气 口 4延伸的各配管17变成全部连通的状态。而且,在套管15中设置有沿含水物搬送方向 以规定节距的多个蒸汽排出口 6。另一方面,图2所示的两个搬送机构16分别具有驱动轴20、中空轴22。驱动轴20 通过多个轴承19能够旋转地支承且通过马达(未图示)来旋转驱动。中空轴22连接到该 驱动轴20,且在其周面突出设置叶片部件21。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叶片部件21具有所谓 螺旋型的形状,其节距P沿含水物搬送方向分布且大小一定。节距P是指沿含水物搬送方 向的叶片部件21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螺旋型的叶片部件21中,在叶片部件21沿中空轴22的周面旋转一周时的沿含水物搬送方向的起点与终点的距离。另外,驱动轴20内部形成中 空,在其一端侧分别设置搬送蒸汽导入口 5与蒸汽排出口 6。另一方面,虽然图2没有详细 说明,但是叶片部件21内部也形成为中空,且与驱动轴20的内部连通。这样构成的两个搬 送机构16分别设置在套管15的内部,以使各驱动轴20相互平行,并且各叶片部件21相互 啮合。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将构成干燥机本体部13的套管15设置成大致圆筒状, 但是套管15的形状并不仅限定于此,如果在含水物搬送方向具有一定长度,则纵剖面的外 形也可以形成为四边形或多边形等。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将叶片部件21形成为螺旋 型(螺旋状)的形状,但是也可以形成为其他形状,例如所谓螺纹型、桨叶型、静止混合型 (^ ^r 4 -y ^ ^寸一型)。但是,因为如果如本实施例那样形成为螺旋型,则与其他形 状相比含水物G与搬送机构16的接触面积会变大,所以如上述所示,其具有有效加热搬送 机构16搬送的含水物G的优点。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虽然设置了两个搬送机构16,但是 搬送机构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以上。但是,如本实施例所示,如果设置两个搬 送机构16,则附着在一方的搬送机构16的叶片部件21上的含水物G会被另一方的搬送机 构16的叶片部件21强制剥离。因此,与设置一个搬送机构16的情况相比,存在以下优点, 即,即使在含水物G为化学物质、高糖分含量物质等高粘性物质的情况、含水物G达到规定 含水率时而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情况、含水物G包含纤维质等各种异物的情况下,也能够 更加确实地搬送含水物G。另外,也不会招致如设置三个以上搬送机构16的情况那样的成 本增加及使装置大型化的问题。图3是放大图2的贮斗部14的周边的局部放大纵剖视图。贮斗部14具有纵剖面 呈大致圆形的外形且形成为中空的料斗主体23及设置为沿该料斗主体23的周面能够滑动 的盖部件(开闭机构)24。料斗主体23起到作为用于在内部贮留干燥物K的容器的作用。 该料斗主体23,在其顶部形成有用于将蒸汽排出到外部的所述第四排气口 4D,另一方面在 其底部形成有用于将干燥物K排出到外部的搬送排出口 3。并且,第四排气口 4D连接有第 四配管17D,该第四配管17D连接到所述第三配管17C。由此,第四配管17D也变成与第一 第三配管17A、17B、17C连通的状态。这样构成的贮斗部14设置为在干燥机本体部13的下 游侧的端部使其内部与干燥机本体部13的内部连通。另一方面,盖部件M起到闭塞或开放料斗主体23的排出口 3的作用。盖部件M 变为能够从用于密封地闭塞排出口 3的闭塞位置Pl (图2所示)向使排出口 3向外部开放 的开放位置P2(图3所示)滑动。另外,如前所述,盖部件M在位于开放位置P2的状态开 放排出口 3的同时,闭塞用于构成干燥机本体部13的套管15的下游侧的端部开口 25。此外,料斗主体23的形状不仅限定于纵剖面呈大致圆形,而能够任意变更设计为 任意形状。另外,盖部件M在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至少开放排出口 3即可,没有必要闭 塞套管15的端部开口 25。图1所示的所述供给器8用于向减压干燥机7的内部供给含水物G。该供给器8 是在压紧状态能够送出含水物G的所谓单轴离心螺旋泵,其经由供给管沈连接到减压干燥 机7的供给口 2。由此,通过在供给含水物G时由压紧的含水物G来密闭供给口 2,来实现 所述料封。此外,如果能够一直保持减压干燥机7的内部处于密闭状态来供给含水物G,则 不仅限于料封,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向减压干燥机7供给含水物G。具体而言,供给器8也可以具有与例如排出侧的贮斗部14相同的结构。另外,作为供给器8,可以使用能够送出 含水物G的其他种类的泵,例如活塞泵等容积泵。图1所示的所述干燥物回收器9发挥了在下方承接并回收从减压干燥机7排出并 落下的干燥物K的容器的作用。该干燥物回收器9配置在用于构成减压干燥机7的贮斗部 14的正下方,并配置为使其容器开口朝向贮斗部14的排出口 3的一侧。此外,虽然附图没 有详细记载,但是也可以通过配管连接贮斗部14的排出口 3与干燥物回收器9,并使用泵等 将干燥物K从排出口 3朝向干燥物回收器9送出。图1所示的所述排气减压单元10起到从减压干燥机7的内部排出蒸汽并且使其 内部减压的作用。该排气减压单元10具有除尘器(¥ 7々一)28,其与一端连接到所述连 结用配管18的第一排气管27A的另一端连接;冷凝器四,其与一端连接到该除尘器观的第 二排气管27B的另一端连接;喷射器30,其与一端连接到该冷凝器四的第三排气管27C的 另一端连接。这里,除尘器观用于从回收自减压干燥机7的蒸汽中除去尘埃等飞散物。该 除尘器观连接有用于在捕捉飞散物中使用的水循环的除尘器循环泵31。另外,冷凝器四 用于冷却回收的蒸汽并凝集水分。为了使用于冷却蒸汽的制冷剂循环,该冷凝器四分别连 接有冷却制冷剂的冷却塔32、贮留冷却的制冷剂的制冷剂贮留水槽33、将贮留的制冷剂向 冷凝器四送出的冷凝循环泵34。另外,喷射器30用于通过从减压干燥机7吸引蒸汽来使 减压干燥机7的内部减压。该喷射器30分别与用于在喷射器30的内部高压喷射水的喷射 循环泵35和贮留从喷射器30回收的水的水贮留水槽36连接。图1所示的搬送加热器11用于加热图2所示的搬送机构16及套管15。在本实施 例中使用锅炉作为加热器11。如图1及图2所示,将一端连接到加热器11的蒸汽导入管 37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用于构成搬送机构16的驱动轴20的一端侧的蒸汽导入口 5和 与设置在套管15的外侧的加热外套管15A的多个蒸汽导入口 5连接。由此,通过经由蒸汽 导入管37来供给加热器11产生的蒸汽,来分别加热搬送机构16与套管15。图1所示的所述蒸汽排水回收器12用于回收并再利用蒸汽排水即加热用蒸汽液 化水。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2所示,将一端连接到蒸汽排水回收器12的蒸汽回收管 38的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驱动轴20的一端的蒸汽排出口 6和与设置在套管15的外侧的 加热外套管15A的多个蒸汽排出口 6连接。由此,加热搬送机构16与套管15并进行液化 的蒸汽排水经由蒸汽回收管38而被蒸汽排水回收器12所回收。并且,蒸汽排水回收器12 将回收的蒸汽排水送至加热器11,加热器11从蒸汽排水产生蒸汽。这样,来再利用加热用 的蒸汽。其次,对使用涉及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含水物G的干燥处理的动作 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在干燥处理开始时,首先使减压干燥机7的内部减压。具体而言, 在用于构成贮留部14的盖部件M处于闭塞排出口 3的闭塞位置Pl的状态下,使图1所示 的喷射器30运转。于是,通过喷射器30经由第一 第三排气管27A、27B、27C从干燥机本 体部13吸引空气,来使其内部减压。此时,因为干燥机本体部13的内部与贮斗部14的内 部连通,并且贮斗部14的排出口 3通过盖部件M来闭塞,所以贮斗部14也减压到与干燥 机本体部13相同的程度。另一方面,伴随减压干燥机7的减压,加热搬送机构16及套管15。具体而言,从 图1所示的加热器11产生的蒸汽经由蒸汽导入管37从蒸汽导入口 5送入搬送机构16的内部。具体而言,蒸汽通过驱动轴20的内部(中空部)在中空轴22及叶片部件21的内部 空腔循环后,从蒸汽排出口 6排出。通过这种蒸汽循环,来加热搬送机构16整体。另外,从 加热器11产生的蒸汽经由蒸汽导入管37从多个蒸汽导入口 5供给到设置在套管15的外 侧的加热外套管15A的内部空腔,通过在加热外套管15A内循环来加热套管15后,从蒸汽 排出口 6排出。并且,搬送机构16及套管15被充分加热后,向减压干燥机7的内部供给含 水物G。具体而言,使图1所示的供给器8运转,从供给器8送出的含水率为60 100质 量%程度的含水物G经由供给管沈从供给口 2送入干燥机本体部13的内部。另外,伴随该含水物G的开始供给,搬送机构16开始搬送含水物G。具体而言,通 过未图示的马达来旋转驱动驱动轴20,叶片部件21沿含水物G搬送方向将含水物从上游 侧向下游侧搬送。并且,如前所述,一旦搬送机构16开始搬送含水物G,通过含水物G接触 加热的搬送机构16及套管15,来加热含水物G。由此,蒸发含水物G所含有的水分,随着沿 含水物搬送方向向下游侧搬送含水物G,其含水率不断降低。并且,在到达干燥机本体部13 的最下游端时,根据加热器11给予的每单位时间的热量或搬送机构16在干燥机本体部内 的搬送时间,含水物G向含水率为0 60质量%程度的干燥物K变化。含水物G的搬送时 间能够通过任意变更驱动轴的转速等来进行调节。其后,该干燥物K从干燥机本体部13的下游侧的端部开口 25依次排出,并贮留在 贮斗部14的料斗主体23的内部。这里,如前所述,因为通过喷射器30使贮斗部14也减压 到与干燥机本体部13相同的程度,所以贮留在贮斗部14的干燥物K保持在与到达干燥机 本体部13的最下游端部时候相同程度的含水率。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向 干燥机本体部13连续供给含水物G,且一边从干燥机本体部13连续排出干燥物K,一边能 够使含水物G干燥到含水率充分降低的程度。并且,经过规定时间后,将贮斗部14清空。即,利用传感器等检测到贮斗部14充 满干燥物K后,保持继续向减压干燥机7供给含水物G,将贮留在贮斗部14的干燥物K向装 置外排出。具体而言,通过使构成贮斗部14的盖部件M从图2所示的闭塞位置Pl向图3 所示的开放位置P2滑动,来开放料斗主体23的排出口 3。由此,贮留在料斗主体23内部的 干燥物K从排出口 3落下,并回收到配置在正下方的干燥机回收器9的内部。此外,在盖部 件M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贮斗部14的端部开口 25变成被盖部件M闭塞的状态。因 此,从贮斗部14排出干燥物K期间变为搬送至贮斗部14的下游端的干燥物K滞留在端部 开口 25附近的状态。并且,利用传感器等检测到贮斗部14已清空后,使盖部件M滑动且 从开放位置P2向闭塞位置Pl返回。由此,从干燥机本体部13排出的干燥物K依次贮留在 贮斗部14。然而,在实施例中,如前所述,盖部件M在位于开放位置P2的状态下闭塞干燥机 本体部13的端部开口 25。因此,虽然通过开放排出口 3使贮斗部14的内部与大气压相等, 但是此时利用盖部件M保持密闭的干燥机本体部13的内部保持减压状态。由此,为了开 始下一次干燥处理,如果使盖部件M向闭塞位置Pl返回来闭塞排出口 3,则相互连通的贮 斗部14的内部与干燥机本体部13的内部变成一定程度的减压状态。由此,在干燥处理开 始之前,能够缩短利用喷射器30来使干燥机本体部13与贮斗部14减压所需要的时间,能 够缩短从干燥处理结束到下一次干燥处理开始的时间。其次,说明涉及第二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相比,图1所示的减压干燥装置40的结构不同,更 详细而言,用于构成干燥机本体部41的两个搬送机构42的结构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结 构及其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图4是放大本实施例中的干燥机本体部4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两个搬送机构42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分别具有驱动轴43、中空轴44和叶片部件45,但是叶片部件45的结构 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即,本实施例的叶片部件45虽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螺旋型的形 状,但其节距P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变窄。即,上游侧的节距Pl大于下游侧的节距P2 (Pl > P2)。根据这种结构,其具有即使含水物G的容量随着干燥而被减少、热效率也不会恶 化的优点。更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如果像第一实施例的叶片部件21那样在含水物搬送 方向节距P为一定大小,则在随着干燥处理的进行而含水物G的容量降低的下游侧,在叶片 部件45的空隙会产生与含水物G不接触的区域。一旦产生这种区域,则容积效率会降低, 其结果会造成热效率恶化、使干燥处理需要很长时间的问题。关于这点,因为像本实施例的 叶片部件45那样节距P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变窄,则即使在下游侧叶片部件45的间隙 也会充满含水物G而不会产生无用区域,所以能够维持很高的容积效率,使热效率良好,干 燥处理在短时间即可完成。其次,说明涉及第三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相比,图1所示的减压干燥装置50的结构不同,更 详细而言,用于构成干燥机本体部51的两个搬送机构52的结构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结构 及其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图 5放大本实施例中的干燥机本体部5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两个搬送机构52与第 一实施例相同,分别具有驱动轴53、中空轴M和叶片部件55,但是叶片部件55的结构与第 一实施例不同。即,本实施例的叶片部件阳虽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螺旋型的形状, 但与第二实施例完全相反,其节距P从下游侧向上游侧逐渐变窄。即,上游侧的节距P3小 于下游侧的节距P4(P3 < P4)。根据这种结构,在搬送机构52的上游侧由于狭窄的节距P3 而使叶片部件55密集,其与含水物G的接触面积大,因而使来自含水物G的水分蒸发速度 变快。由此,即使随着干燥处理的进行含水率降低容量也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含水物G,例 如在进行咖啡粕或茶叶渣的干燥处理的情况下,在干燥初期作为含水物G的含水率依旧很 高的区域的上游部,能够进行更高速的干燥处理。其次,说明涉及第四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相比,图1所示的减压干燥装置60的结构不同,更 详细而言,构成干燥机本体部61的两个搬送机构62的结构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及 其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图6 是放大本实施例中的干燥机本体部6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两个搬送机构62与第 一实施例相同,分别具有驱动轴63、中空轴64和叶片部件65,但是叶片部件65的结构与第 一实施例不同。即,本实施例的叶片部件65虽然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螺旋型的形状, 但沿含水物搬送方向,中央部的节距P比上游部及下游部的节距狭窄。即,中空轴64的中 心部的叶片部件65的节距P6比沿中空轴64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上游侧的节距P5及下游 侧的节距P7小(P6<P5、P6<P7)。根据这种结构,搬送机构62的搬送力在节距P狭窄的中央部变大。由此,含水率在50 60%附近的塑性临界区域而具有高粘性的特性的含水物 G,例如在进行污泥的干燥处理的情况下,在含水物G具有高粘性的搬送机构62的中央部, 能够更切实且高速地进行搬送。其次,说明涉及第五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相比,图1所示的减压干燥装置70的结构不同, 更详细而言,构成干燥机本体部71的套管72的形状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及其作用 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图7是放大 本实施例中的干燥机本体部7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构成干燥机本体部71的套管 72,其内径D沿含水物搬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变小。根据这种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其具有即使含水物G的容量随着干燥而被减 少、热效率也不会恶化的优点。即,像本实施例的套管72那样内径D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 渐变小,那么用于构成搬送机构73的叶片部件74的前端与套管72的间隙C从上游侧向下 游侧逐渐变窄。因此,即使在随着干燥处理的进行含水物G的容量被减少的下游侧,叶片部 件74与套管72之间也会充满含水物G而不会产生无用区域。由此,能够维持高的容积效 率,使热效率良好,干燥处理在短时间即可完成。其次,说明涉及第六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相比,图1所示的减压干燥装置80的结构不同, 更详细而言,构成干燥机本体部81的两个搬送机构82的结构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结构 及其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图 8是放大本实施例中的干燥机本体部8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两个搬送机构82与 第一实施例相同,分别具有驱动轴83、中空轴84和叶片部件85,但是中空轴84的结构与第 一实施例不同。即,本实施例的各中空轴84,其外径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变大。根据这种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其具有即使含水物G的容量随着干燥而被减 少、热效率也不会恶化的优点。即,像本实施例的中空轴84那样内径D从上游侧向下游侧 逐渐变大,那么与第五实施例相同,用于构成搬送机构82的叶片部件85的前端与套管85 的间隙C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变窄。因此,即使在随着干燥的进行含水物G的容量被减 少的下游侧,叶片部件85与套管86之间也会充满含水物G而不会产生无用区域。由此,能 够维持很高的容积效率,使热效率良好,干燥处理在短时间即可完成。其次,说明涉及第七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相比,图1所示的减压干燥装置90的结构不同, 更详细而言,构成干燥机本体部91的套管92的形状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及其作用 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图9是放大 本实施例中的干燥机本体部9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构成干燥机本体部91的套管 92,与第五实施例相反,其内径D沿含水物搬送方向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变大。根据这种 结构,在搬送机构93的上游部叶片部件94的前端与套管92的间隙C变窄,热传导率变高, 因而来自含水物G的水分蒸发速度变快。由此,即使随着干燥处理的进行含水率容量被减 少也没有发生很大变化的含水物G,例如在进行咖啡粕或茶叶渣的干燥处理的情况下,在干 燥初期含水物G的含水率依旧高的区域的上游部,能够进行更高速的干燥处理。其次,说明涉及第八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相比,图1所示的减压干燥装置100的结构不同, 更详细而言,构成干燥机本体部101的两个搬送机构102的结构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结 构及其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图10是放大本实施例中的干燥机本体部10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两个搬送机构 10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分别具有驱动轴103、中空轴104和叶片部件105,但是中空轴104 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即,本实施例的各中空轴104与第六实施例相反,其外径D从上 游侧向下游侧逐渐变小。根据这种结构,与第七实施例相同,在搬送机构102的上游部,叶 片部件105的前端与套管106的间隙C变窄,热传导率变高,因而来自含水物G的水分蒸发 速度变快。由此,能够获得与第七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其次,说明涉及第九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相比,图1所示的减压干燥装置110的结构不同, 更详细而言,构成干燥机本体部111的套管112的形状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结构及其作 用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图11是 放大本实施例中的干燥机本体部11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构成干燥机本体部111 的套管112,沿含水物搬送方向中央部的内径D比上游部及下游部内径D小。根据这种结 构,搬送机构113的搬送力在套管112的内径D小的中央部变大。由此,能够获得与第四实 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其次,说明涉及第十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 装置1与第一实施例的含水物干燥装置1相比,图1所示的减压干燥装置120的结构不同, 更详细而言,构成干燥机本体部121的两个搬送机构122的结构不同。由于除此以外的结 构及其作用效果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使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符号,这里省略其说明。 图12是放大本实施例中的干燥机本体部121的一部分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两个搬送机构 12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分别具有驱动轴123、中空轴IM和叶片部件125,但是中空轴IM 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不同。即,本实施例的各中空轴124,沿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中央部的外 径D比上游部及下游部的外径D大。根据这种结构,搬送机构122的搬送力在驱动轴123 的外径D大的中央部变大。由此,能够获得与第四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此外,能够适当组合根据含水物搬送方向而使构成搬送机构的叶片部件的节距发 生变化、与根据含水物搬送方向而使构成干燥机本体部的套管的内径发生变化。另外,在上 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动作顺序或各构成部件的各种形状及组合等只是实施例之一,在不脱离 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各种变更。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添加、省略、置换构成及其他变更。本发明并不通 过前述说明来限定,仅通过附加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定。本发明针对2010年2月5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0-0M701号主张优先 权,这里援引其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含水物干燥装置,其中,其包括干燥机本体部,其向处于减压状态的内部供给含水物,且一边加热该含水物一边朝一 定方向搬送该含水物;贮斗部,其设置在沿该干燥机本体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侧, 该贮斗部的内部与所述干燥机本体部的内部连通,该贮斗部具有用于排出所述含水物的排出口和能够密封地闭塞且能够开放该排出口 的开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装置,其中,所述开闭机构具有盖部件,所述盖部件能够朝闭塞所述排出口的位置与闭塞设置在沿 所述干燥机本体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侧的端部开口的位置双方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装置,其中, 所述干燥机本体部具有搬送机构,该搬送机构具有沿含水物搬送方向设置且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轴和在该驱动轴的周 面以规定节距突出的叶片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装置,其中,所述叶片部件的节距根据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装置,其中,用于构成所述干燥机本体部的套管与所述叶片部件前端之间的间隙随着含水物搬送 方向的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装置,其中, 所述干燥机本体部具有多个所述搬送机构,相邻的所述搬送机构的所述叶片部件设置为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水物干燥装置,其中, 所述搬送机构,可以任意变更搬送驱动轴的转速。
全文摘要
一种含水物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机本体部,其向处于减压状态的内部供给含水物,且一边加热该含水物一边朝一定方向搬送该含水物;贮斗部,其设置在沿该干燥机本体部的含水物搬送方向的下游侧,以使其内部与干燥机本体部的内部连通,并且所述贮斗部具有能够密封地闭塞且能够开放排出口的开闭机构,所述排出口用于排出含水物。
文档编号F26B11/04GK102147186SQ20101024330
公开日2011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5日
发明者林庆一, 江草知通, 贝田裕彦 申请人:三菱重工环境·化学工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