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板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483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板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板窑,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对焙烧气氛进行精准调 节的推板窑。
背景技术
推板窑是一种化工材料制备领域中常用的连续式加热焙烧设备。为了获得较好的 产品品质,需要对推板窑内腔的气氛进行调节控制,从而使产品在理想的气氛中进行加热 被烧。在传统的推板窑中,由于推板窑内腔的横截面形状沿推板窑的纵向方向是基本相 同的,因而气流在推板窑内腔中容易出现窜动,从而使推板窑内腔的不同加热区域中的气 氛相互受到扰动,难以获得理想的气氛。因此,为了防止气流在推板窑内腔中的窜动,从而能够调节不同的加热区域具有 稳定且不同的气氛,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0982815Y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氮气保护 推板窑,包括外壳、内壁、外壳与内壁之间的保温层,窑腔上部为拱顶,沿着窑腔的轴向为连 续的多个加热室,其特征在于;各加热室的窑腔两侧壁为内凹,相邻的两个加热室的连接处 的窑腔两侧壁外凸”。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2所示,氮气保护推板窑包括以钢板制成的外壳1、以砖砌 成的内壁2、外壳与内壁之间的保温层3,窑腔上部为拱顶4,沿窑腔的轴向具有多个拱脚5, 以支撑拱顶4,相邻的两个拱脚5之间形成一个加热室6。加热室的窑腔两侧壁内凹,拱脚 5的下方侧壁外凸,内凹的两侧壁间的距离L比外凸的两侧壁间的距离M大170mm。然而,CN200982815Y所公开的推板窑的缺陷在于虽然通过将窑腔内侧设置为凹 凸的结构,以使相邻的两个加热室的气氛扰动相对减少,但是由于该推板窑没有设置对窑 腔内的多个加热室分别进行单独调节气氛的装置,因而不能实现对窑腔内的多个加热室分 别进行单独的气氛调节。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对窑腔内不同的加热室(加热区域)分别进行单独调节 气氛的推板窑,从而使窑腔内多个加热区域可以根据需要而具有不同的加热气氛,以提高 产品的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的推板窑不能对窑腔内不同的加热区域分别进行 单独调节气氛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对窑腔内的不同加热区域分别单独地调节气氛的推板窑。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推板窑,该推板窑包括推板窑本体,该推板窑本体具有窑腔和用于对该窑腔内部空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 置,轨道穿过所述窑腔延伸;推板,该推板用于放置物料盛放器皿并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其中所述推板窑还包括多个隔板,该多个隔板分别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窑腔内的上部,以将所述窑腔 的内部空间隔为多个加热区域,每个加热区域均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进气系统,该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与每个加热区域的进气口相连, 用于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单独地供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同时供气;和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与每个加热区域的出气口相连, 用于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单独地排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同时排气。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板窑,由于推板窑内由隔板隔成的加热区域分别与进 气系统和排气系统连接,而且,进气系统能够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单独地供气或者对多个 任意加热区域同时供气,排气系统能够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单独地排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 热区域同时排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推板窑能够对窑腔内的不同加热区域分别单独地调 节气氛,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窑腔的内壁之间为密封连接。优选地,所述隔板的下边缘与所述推板之间的距离稍大于放置在所述推板上的物 料盛放器皿的高度。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每个加热管设置在对应的加热区域中。优选地,每个所述加热区域中至少横穿有一根所述加热管。优选地,所述加热管为石英管。优选地,所述进气管道包括至少一个进气主管和与各个进气主管连通的多个进气 支管,该多个进气支管分别连通到各个加热区域的进气口 ;所述排气管道包括至少一个排 气主管和与该至少一个排气主管连通的多个排气支管,该多个排气支管分别连通到各个加 热区域的出气口。优选地,所述推板窑还包括开度调节装置,该开度调节装置设置在所述各个进气 支管和排气支管上,用于调节各个进气支管和排气支管的开度。优选地,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气泵和至少一个气源,该至少一个气泵用 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气源中的气体泵压到对应的所述进气主管中;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至少 一个风机,该至少一个风机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排气主管上。优选地,所述出气口设置在各个加热区域的顶部。优选地,所述进气口设置在各个加热区域的侧部和底部。优选地,所述推板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优选地,所述推板高于所述窑腔的底面,所述加热管横向穿过所述推板与窑腔的 底面之间的空间。优选地,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窑腔的底面上和/或设置在所述窑腔的侧壁上并 与所述推板与窑腔的底面之间的空间相通。优选地,所述轨道包括至少一对导轨,每根导轨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 推板的两侧分别具有能够与所述凹槽接合的突出部,所述推板的突出部可滑动地支撑在一 对相邻的导轨的凹槽中。优选地,所述凹槽的截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为圆弧形。优选地,所述推板窑还包括位于所述窑腔外部的外部轨道,该外部轨道与所述轨道首尾连接。优选地,所述窑腔的内壁、所述轨道、所述推板和所述物料盛放器皿均由耐腐蚀的 非金属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0034]图1和图2为表示传统的推板窑的结构的示意图;[0035]图3为表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推板窑的俯视图;[0036]图4为表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推板窑的截面示意图[0037]图5为表示与推板相配合的导轨的立体示意图;[0038]图6为图5所示的导轨的截面图;[0039]图7为推板的立体示意图;[0040]图8为推板的截面示意图。[0041]主要部件的附图标记[0042]外壳1[0043]内壁2[0044]保温层3[0045]拱顶4[0046]拱脚5[0047]加热室6[0048]推板窑本体11[0049]窑腔12[0050]轨道13[0051]凹槽131[0052]推板14[0053]突出部141[0054]隔板15[0055]加热区域17[0056]进气口171[0057]出气口172[0058]进气管道18[0059]排气管道19[0060]物料盛放器皿20[0061]加热管21[0062]导轨22[0063]外部轨道23[0064]开度调节装置24[0065]通孔2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推板窑包括推板窑本体11,该推板窑本体11具有窑腔12和用于对该窑腔12内部空间进行加 热的加热装置,轨道13穿过所述窑腔12延伸;推板14,所述推板14用于放置物料盛放器皿20并能够沿所述轨道13移动;其中, 所述推板窑还包括多个隔板15,该多个隔板15分别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窑腔12内的上部,以将所 述窑腔12的内部空间隔为多个加热区域17,每个加热区域17均具有进气口 171和出气口 172 ; 进气系统,该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18,该进气管道18与每个加热区域17的进气 口 171相连,用于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17单独地供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17同时供 气;和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道19,该排气管道19与每个加热区域17的出气 口 172相连,用于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17单独地排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17同时排气。推板窑是化工领域中用于焙烧作业的常用设备,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 将重点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板窑相对于传统的推板窑的改进之处进行描述,而省略或 简化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板窑与传统的推板窑类似或相同的结构或特征的描述。推板窑本体11构成推板窑的主体结构,通常来说,推板窑本体11形成沿长度方向 延伸的窑体结构。推板窑本体11 一般由耐火材料建造而成,如各种耐高温砖堆砌而成,从 而适应于高温焙烧的工作要求。推板窑本体11包括窑腔12,该窑腔12作为推板窑的工作区域,也就是说,在该窑 腔2内对需要加热焙烧处理的物料进行焙烧处理。因此,通常,推板窑本体11还具有加热 装置,用于对窑腔12的内部空间进行加热,以使窑腔12的内部空间的温度达到预定的水 平。加热装置可以采用推板窑领域中常用的加热装置,如利用燃料燃烧,从而将其化学能转 化为热能,以对窑腔12进行加热,或者利用各种电加热装置,如电热丝等,以将电能转化为 热能,从而对窑腔12进行加热。为了允许物料在窑腔12内移动,还设置有轨道13,该轨道13贯穿窑腔12延伸,从 而物料能够从窑腔12的一端开口进入窑腔12,并沿轨道13在窑腔12内移动,从而通过窑 腔12的另一端开口离开窑腔12。推板14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轨道13上,从而能沿轨道13移动。而且,推板14用 于放置物料盛放器皿20,因而当推板14沿轨道13在窑腔12内移动的同时,盛放在物料盛 放皿20中的物料处于窑腔12的环境氛围之中,从而受到焙烧处理的作用。为了能够精准地调控窑腔12内的焙烧氛围,在窑腔12内设置有划分多个加热区 域17的多个隔板15以及与各个加热区域17连通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具体来说,如图3和图4所示,在窑腔12中,各个隔板15彼此间隔地设置在窑腔 12内的上部。各个隔板15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换句话说,隔板15的分布可以是均勻的,也可以是不均勻的,关于隔板15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而加以选择。由于在窑腔12内的上部(顶部)间隔地设置有多个隔板15,从而将窑腔12的内 部空间分隔为多个加热区域17 (如图3所示),每个加热区域17均具有进气口 171和出气 Π 172。根据热力学原理,在受热条件下,气体密度减小,从而具有上升的趋势。因此,在窑 腔12的空间内,当加热装置对窑腔12的空间进行加热时,窑腔12内的气体会向上移动,即 朝向窑腔12的上部或顶部移动。在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推板窑中,由于窑腔12内的上部 间隔设置多个隔板15,从而形成多个加热区域17,因此各个加热区域17中相邻的两个加热 区域17之间的气体的窜动或扰动受到隔板15的阻隔或限制,利用各个隔板15起到较好的 防止窑腔12内气流窜动的效果。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板窑中,进气系统连接于各个加热区域的进气口 171,而排气系统连接于各个加热区域的排气口 172,从而实现对各个加热区域进行更为精 准地气氛调节。具体来说,如图3和图4所示,进气系统的进气管道18与每个加热区域17的进气 口 171相连,用于选择性地对各个加热区域17的进气口 171进行供气,也就是说,进气管道 18能够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17单独地供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17同时供气。类似地,排气系统的排气管道19与每个加热区域17的出气口 172相连,用于选择 性地对各个加热区域17进行排气,也就是说,排气管道19能够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17单 独地进行排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17同时进行排气。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利用进气系统可以对通入窑腔12内各个加热区域17的气体 进行准确控制,利用排气系统可以对从窑腔12内各个加热区域17排出的废气进行准确控 制,而且分隔各个加热区域17的隔板15能够防止或抑制各个加热区域17之间气流的窜动 或扰动。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板窑能够精准地对窑腔12内的焙烧气氛进行调节控 制,尤其是能够对窑腔12内的各个加热区域17进行组合或单独地调节控制,从而实现本实 用新型的目的。隔板15为板状部件,可以由各种适于设置在窑腔12内的材料制成,如由耐火砖砌 成,或者隔板15可以与窑腔12的内壁一体制成。优选地,隔板15与窑腔12的内壁之间为 密封连接,以避免相邻加热区域17的气体通过隔板15与窑腔内壁之间的缝隙而窜流。因此,相邻的加热区域17仅在窑腔12的隔板15以下的部分连通。由于气体在加 热后向上移动或具有向上移动的趋势,从而大都聚集在加热区域17的上部,而上部受到隔 板15的限制,因而相邻的加热区域17之间的气流窜动程度得到较大程度上的限制,或者几 乎没有。相邻的加热区域17在窑腔12的隔板15以下的部分连通,其目的是允许由推板14 支撑的物料盛放皿20移动穿过窑腔12。因此,隔板15的尺寸不能与物料盛放皿20发生干 涉,通常隔板15的下边缘高于推板14上支撑的物料盛放皿20的上边缘。也就是说,隔板 15的下边缘与推板14之间的距离大于放置在推板14上的物料盛放器皿20的高度。优选地,为了尽可能地避免相邻加热区域17之间的气流通过相通的下部而窜动 (尽管窜动的程度较小),隔板15的下边缘设置为稍高于推板14上支撑的物料盛放皿20的上边缘,也就是说,隔板15的下边缘与推板14之间的距离稍大于放置在推板14上的物 料盛放器皿20的高度。优选地,隔板15的下边缘比推板14上支撑的物料盛放皿20的上 边缘高Imm至5mmο如上所述,推板窑的加热装置可以有多种形式。但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 管21,每个加热管21设置在对应的加热区域17中。该加热管21利用电能发热,从而具有 环保节能的优点。而且,多个加热管21分别设置在各个对应的加热区域17中,因而能够对 各个加热区域17中的温度进行单独地调节控制,以实现对各个加热区域17的焙烧氛围进 行更为精准地控制。所述加热管21可以以多种方式设置在各个加热区域17中,例如可以贴在加热区 域17的内壁上,也可以沿合适的方向穿过各个加热区域17。每个加热区域17中可以设置 一根加热管21,也可以设置多根加热管21,加热管21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而进 行选择设置。优选地,每个所述加热区域17中至少横穿有一根所述加热管21。由于加热管21 横穿过对应的加热区域17,从而加热管21能够最大程度上与加热区域17内的气体相互接 触,以实现理想的热传递效果。另外,虽然在图4中所示的加热管21为直管,但根据不同的 应用场合,也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结构的非直管来作为加热管21,以使加热管21的表面面积 更大,从而获得更好的热传递效果。优选地,加热管21为石英管,从而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提高推板窑的使用寿命 并降低维护成本。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板窑的隔板以及加热装置的设置进行了详细地说 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板窑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进行详细地描述。如图3和图4所示,进气管道18包括至少一个进气主管和与各个进气主管连通的 多个进气支管,该多个进气支管分别连通到各个加热区域17的进气口 171。进气管道18的进气主管与多个进气支管连通,而各个进气支管分别连通到各个 加热区域17的进气口 171,从而实现进气管道18与各个加热区域17的连通。按照该结构, 当需要输入窑腔12的气体进入进气主管后,能够通过与该进气主管连通的各个进气支管 而输送到窑腔12内对应的加热区域17中。进气主管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当有一个进气主管时,各个进气支管均与该单个进 气主管连通。当有多个进气主管时,可以将各个进气主管的进气支管连通到预定的加热区 域17,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各个加热区域进行分别控制。如图3所示,在该图3所示的进气系统中,进气管道18有6个进气主管,该6个进 气主管在推板窑主体11的两侧对称设置,其中一对进气主管分别有4个进气支管,从而与 4个加热区域分别连通(即图3所示推板窑的右侧);一对进气主管分别有5个进气支管, 从而与5个加热区域分别连通(即图3所示推板窑的中部);一对进气主管分别具有5个 进气支管,从而与5个加热区域分别连通(即图3所示推板窑的左侧)。当然,本实用新型 并不限于图3所示的具体形式,根据具体的需要,可以设置各种连接方式的进气主管和进 气支管,例如,不同进气主管的进气支管可以交错设置。另外,在各个进气支管上可以设置控制装置,如各种阀,从而控制对应的进气支管 的通断。[0100]优选地,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气泵和至少一个气源,该至少一个气泵用 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气源中的气体泵压到对应的所述进气主管中。气泵给气源的气体提供压 力,从而有利于气体的输送。对于气泵,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来选择不同类型和不同功 率的常用的气泵装置。气源与进气主管相对应。也就是说,气源的气体通过气泵而泵压到对应的进气主 管中,进而进入对应的加热区域17。气源至少为一个。当一个气源时,该单个气源向各个进 气主管供应相同的气体。气源也可以为多个。当有多个气源时,各个气源可以分别向各自 对应的进气主管供应不同的气体,从而适应于物料在窑腔12的移动过程中的焙烧工艺要 求。例如,当物料刚刚进入窑腔12时,物料所处的加热区域中的气体可以为自然空气;而随 着物料在窑腔12内的移动,物料随后所处的加热区域中的气体可以为其他气体,如氧气或 氮气。由此可知,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进气系统,能够实现给窑腔12中不同的加热区 域供应不同的进气气体,从而更为理想地调节加热区域的焙烧气氛。此外,如图3所示,采用多根进气主管的方式,还能够减少进气系统的部件数量, 便于对进气系统进行维护。进气系统向加热区域17中输送的气体既可以是上述的氧化性气体,如空气、氧 气,可以是各种保护性气体,如氮气或惰性气体,还可以是还原性气体,如氢气或一氧化碳 等。因此,根据预定的工艺方法,可以利用进气系统向不同的加热区域供应上述不同的气 体。但优选地,考虑到安全因素,氧化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不同时充入窑腔12中。进气口 171可以设置在窑腔12内壁的任意合适的位置。但优选地,进气口 171设 置在各个加热区域17的侧部(如图3所示)和底部。因此,当气体通过进气口 171而进入 窑腔12中后,由于受热而会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充分分布在窑腔12各个加热区域17中,以 有利于焙烧处理的进行。如图3和图4所示,排气管道19包括至少一个排气主管和与该至少一个排气主管 连通的多个排气支管,该多个排气支管分别连通到各个加热区域17的出气口 172。与进气管道18类似,排气管道19的排气主管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当排气主管19 为一个时,各个加热区域的出气口 172通过各自的排气支管而连接于单根排气主管。当排 气主管为多根时,多根排气主管可以通过各自的排气支管连接于对应的加热区域,从而能 够对各个加热区域分别任何组合或单独地进行排气。排气系统可以与进气系统按照相同或类似的方式进行设置。这里不再对排气系统 的管道连接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优选地,为了结构简单,排气管道19的排气主管可以为一 根,该一根排气主管沿推板窑本体11的纵向方向延伸,以便于通过各个排气支管连接于各 个加热区域17,如图3所示。此外,各个排气支管上也可设置各种控制器通断的阀。优选地,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机,该至少一个风机分别设置在对应的 所述排气主管上。按照该结构,利用风机的抽吸作用,能够加快各个加热区域中废气的排 出。而且,由于不同的排气主管对应于各自的风机,因而能够分别对各个加热区域的排气进 行单独地调节控制。对于风机,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合来选择不同类型和不同功率的常用的抽吸装置。出气口 172可以设置在窑腔12内壁的任意合适的位置。但优选地,出气口 172设置在各个加热区域17的顶部(如图4所示)。因此,当气体通过进气口 171而进入窑腔12 中后,由于受热而会向上移动,然后再通过位于顶部的排气口 172而排出,从而能够使气体 充分分布在窑腔12各个加热区域17的空间中,以有利于焙烧处理的进行。优选地,为了进一步调节各个加热区域17内的焙烧气氛,所述推板窑还包括开度 调节装置对,该开度调节装置M设置在所述各个进气支管和排气支管上,用于调节各个进 气支管和排气支管的开度,如图4所示。该开度调节装置M设置在各个进气支管和排气支 管中,以能够调节各个进气支管和排气支管的开度,进而调节气体通过进气支管流入各个 加热区域的进气流量和通过排气支管流出各个加热区域的排气流量。因此,对于任一个加 热区域来说,通过控制进气和排气,能够准确地调节该加热区域17内的气体浓度,进而获 得更为准确的焙烧气氛。所示开度调节装置M可以为各种能够调节开度的阀。根据一种具体的形式,开度 调节装置M可以包括铰接于进气支管或排气支管内壁的圆形板,通过控制该圆形板的旋 转角度,从而实现进气支管或排气支管的开度大小。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板窑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下 面对推板14和轨道13进行详细描述。如上所述,与进气支管连通的进气口 171可以设置在窑腔12的底部或底面,因此, 为了更好地允许气体流动,优选地,所述推板14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25,如图7所示。按照该结构,在窑腔12的底部或底面设置有进气口 171的情形中,进气气体能够 通过推板14扩散到对应的加热区域17中(虽然推板14可能部分被物料盛饭皿20所覆 盖),从而有利于使气体均勻且充分地扩散到加热区域中,以有利于焙烧作业的进行。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推板14高于所述窑腔12的底面,所述加热管21横向穿 过所述推板14与窑腔12的底面之间的空间。使推板14高于窑腔12的底面可以通过设置轨道13来实现。例如,使轨道13的 高度处于合适的水平,或者将轨道13的导轨设置在窑腔12的侧壁上。在该结构中,如图4 所示,由于推板14和窑腔12的底面之间的空间中也穿过有加热管21,因此,能够使窑腔12 的加热区域17的温度分布更为均勻,从而获得较好的焙烧效果。在该情况下,进气口 171可以设置在所述窑腔12的底面上和/或设置在所述窑腔 12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推板14与窑腔12的底面之间的空间相通。因此,还能够通过推板14 与窑腔12的底面之间的空间进入各个加热区域中,从而能够进一步使气体在加热区域中 的均勻分布。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利用该结构,由于各个加热区域17中的温度分布更为均勻, 而且气体分布也更为均勻,从而在能够对各个加热区域17进行任意组合或单独地进行调 节控制的基础上,还能够使各个加热区域17内的焙烧气氛均勻分布,从而能够获得较好的 焙烧效果。轨道13(通常也可称为底座)延伸穿过窑腔12。优选地,如图4至图8所示,轨 道13包括至少一对导轨22,每根导轨22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131,所述推板14的 两侧分别具有能够与所述凹槽131接合的突出部141,所述推板14的突出部141可滑动地 支撑在一对相邻的导轨22的凹槽131中。导轨22可以为一对,也可以为多对,如图4中所示的两对。推板14可滑动地设置在轨道13上,从而能够沿轨道13移动。驱动推板14移动的驱动装置可以为常用的驱动装 置,例如液压驱动装置,该液压驱动装置包括顶杆,顶杆能够驱动位于驱动范围之内的推板 14移动,同时轨道13上可以设置多个相邻设置的推板14,位于顶杆驱动范围之外的推板14 可以由相邻的其他推板依次推动。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驱动装置,如 可以设置驱动链条,以带动推板14在轨道13上移动。该结构中,由于导轨22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推板14的凹槽131,因而推板14与导 轨22之间由于摩擦而产生的杂质粉末会自动地汇聚在凹槽131的底部,从而当推板14沿 导轨22移动时,推板14会推动将落入凹槽131底部的杂质粉末(类似于推雪),进而将上 述杂质粉末带出窑腔12。由此可知,利用推板14的突出部141与导轨22的凹槽131之间的配合关系,能够 在运行过程中自动地实现杂质粉末的清除作业,从而避免该杂志粉末对物料的污染。当然, 除了推板14与导轨22之间的摩擦之外,上述杂质粉末还可能来自于其他来源,如气体中带 来的杂质。优选地,所述凹槽131的截面形状的至少一部分为圆弧形,以实现突起部141和凹 槽131之间顺畅的配合关系,如图6所示。当然,凹槽131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此,还可以 是其他形状,如矩形等,只要能够实现对上述杂质粉末的清除即可。优选地,为了方便实现重复焙烧处理,如图3所示,所述推板窑还包括位于所述窑 腔12外部的外部轨道23,该外部轨道23与所述轨道13首尾连接,从而形成轨道回路。因此,当推板14在外部轨道23上移动并准备进入窑腔12中之前,可以将待要焙 烧处理的物料置于推板14支撑的物料盛放皿20中。然后,随着推板14而通过窑腔12的 一端开口进入窑腔12,并在该窑腔12中受到焙烧加热处理。当完成处理后,再通过窑腔12 的另一端开口离开窑腔12,从而获得完成焙烧处理的产品。此时,可以将该产品从物料盛放 皿20中取出,而使得物料盛放皿20能够再次容纳待要焙烧处理的物料,以进行下一焙烧处 理。由此可知,利用形成轨道回路的外部轨道23以及轨道13,能够形成流程化的焙烧 处理工艺模式,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当然,在轨道回路中可以设置自动装卸设备、转弯机等 本领域中常用的装置,从而实现推板沿轨道回路的移动以及物料的自动装卸。此外,为了满足苛刻环境下焙烧物料的要求,提高各个部件的耐腐蚀性,优选地, 所述窑腔12的内壁、所述轨道13、所述推板14和所述物料盛放器皿20中的至少一者由耐 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窑腔12的内壁、所述轨道13、所述推板14和所述物 料盛放器皿20均由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尤其是耐受高温环境的耐腐蚀材料制成,如 重质粘土板状、刚玉、莫来石、董青石或陶瓷等。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推板窑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例如,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特征来实现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推板窑。可以 在推板窑内部设置各种传感器,用于检测各个加热区域17的焙烧气氛的参数,如检测温度 的温度传感器、检测气体浓度的气体浓度传感器等。还可以在进气支管和排气支管设置气 体流量传感器。另外在推板窑外部的合适位置设置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与各个传感器相互电连接,从而获取该推板窑的运行状态,进而根据该推板窑的运行状态来控制其余部件 的操作。例如,如果加热区域的温度没有处于合适的范围,则控制装置可以控制加热装置 (如加热管21),以使温度恢复到合适的范围之内。再如,如果加热区域内的气体浓度没有 处于合适的范围,则控制装置可以控制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具体可以控制该加热区域的 进气支管和排气支管),从而调整气体浓度。所有这些相同或类似以及基于本说明书的思想 而引申产生的变化形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 何合适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其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另外,本实用新型 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 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1.推板窑,该推板窑包括推板窑本体(11),该推板窑本体(11)具有窑腔(12)和用于对该窑腔(12)内部空间进 行加热的加热装置,轨道(13)穿过所述窑腔(12)延伸;推板(14),所述推板(14)用于放置物料盛放器皿00)并能够沿所述轨道(1 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窑还包括多个隔板(15),该多个隔板(15)分别彼此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窑腔(12)内的上部,以 将所述窑腔(12)的内部空间隔为多个加热区域(17),每个加热区域(17)均具有进气口 (171)和出气口 (172);进气系统,该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18),该进气管道(18)与每个加热区域(17)的进 气口(171)相连,用于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17)单独地供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17) 同时供气;和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道(19),该排气管道(19)与每个加热区域(17)的出 气口(17 相连,用于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17)单独地排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17) 同时排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与所述窑腔(12)的内壁 之间为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 的下边缘与所述推板 (14)之间的距离稍大于放置在所述推板(14)上的物料盛放器皿00)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21),每个加 热管设置在对应的加热区域(17)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区域(17)中至少横穿有 一根所述加热管0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石英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8)包括至少一个进 气主管和与各个进气主管连通的多个进气支管,该多个进气支管分别连通到各个加热区域 (17)的进气口(171);所述排气管道(19)包括至少一个排气主管和与该至少一个排气主管 连通的多个排气支管,该多个排气支管分别连通到各个加热区域(17)的出气口(17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窑还包括开度调节装置(M), 该开度调节装置04)设置在所述各个进气支管和排气支管上,用于调节各个进气支管和 排气支管的开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气泵和 至少一个气源,该至少一个气泵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气源中的气体泵压到对应的所述进气 主管中;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机,该至少一个风机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排气主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172)设置在各个加热区 域(17)的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71)设置在各个加热区 域(17)的侧部和底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25)。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4)高于所述窑腔(12)的 底面,所述加热管横向穿过所述推板(14)与窑腔(12)的底面之间的空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71)设置在所述窑腔(12)的底面上和/或设置在所述窑腔(12)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推板(14)与窑腔(12)的底 面之间的空间相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3)包括至少一对导轨 (22),每根导轨0 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131),所述推板(14)的两侧分别具有能 够与所述凹槽(131)接合的突出部(141),所述推板(14)的突出部(141)可滑动地支撑在 一对相邻的导轨(22)的凹槽(131)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31)的截面形状的至少一 部分为圆弧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窑还包括位于所述窑腔(12) 外部的外部轨道(23),该外部轨道与所述轨道(1 首尾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板窑,其特征在于,所述窑腔(12)的内壁、所述轨道(13)、所述推板(14)和所述物料盛放器皿OO)均由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推板窑,包括推板窑本体,该推板窑本体具有窑腔和加热装置,轨道穿过所述窑腔延伸;推板,该推板用于放置物料盛放器皿并能够沿所述轨道移动;所述推板窑还包括多个隔板,该多个隔板将所述窑腔的内部空间隔为多个加热区域,每个加热区域均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系统,该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道,该进气管道与每个加热区域的进气口相连,用于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单独地供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同时供气;和排气系统,该排气系统包括排气管道,该排气管道与每个加热区域的出气口相连,用于分别对每个加热区域单独地排气或者对多个任意加热区域同时排气。本实用新型的推板窑能够对窑腔内的不同加热区域分别单独地调节气氛。
文档编号F27B9/26GK201867042SQ20102056883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2日
发明者吴慧军, 廖大可, 廖雪强, 戴泳, 朱刚勇, 李国繁, 沈刚, 焦永东, 王朝峰, 罗卫东, 陈刚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