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

文档序号:4598837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该方法适用于炉内壁的一部分由含石棉耐火材料形成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作业。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能承受炉内高温,在由铁制成的炉外表皮(炉皮)的内侧铺设多层耐火砖等耐火材料,由此形成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来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被用作高炉、非铁熔炉、玻璃熔炉、 向上述炉提供热风的热风炉、还有薄板用连续处理设备中的退火炉、对各种钢材进行加热的加热炉等。作为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一个例子,下面说明向高炉提供热风的热风炉。热风炉分为内燃式和外燃式两种。在内燃式热风炉中,在其炉内收装有形成一体的燃烧部和蓄热部(例如专利文献1)。而在外燃式热风炉中,燃烧部和蓄热部形成分开的炉体,它们的上端经连接管而相互连接(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无论采用哪种结构,在燃烧部中用燃烧器生成高温的燃后气体,再将其热量积蓄在蓄热部中。当积蓄到足够热量时,将空气反向吹进蓄热部中以形成热风(例如专利文献 4)。为能承受炉内高温,热风炉的炉壁采用以下结构在由铁制成的外表皮(炉皮)的内侧铺设耐火砖等耐火材料。炉壁的耐火砖沿炉芯方向铺设多层而具有一定的厚度,以确保其一部分所需的耐热性能。还有,作为炉壁的耐火材料,能使用在耐火砖和炉皮之间铺设的具有隔热性的砖或板材、喷涂在炉皮内表面上的具有隔热性的包覆材等。对于内燃式热风炉,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炉壁的内侧形成有燃烧部和蓄热部,在这些燃烧部和蓄热部之间由耐火材料形成隔断。对于外燃式热风炉,作为燃烧部和蓄热部的各炉体,形成有具有上述耐火材料的炉壁。在内燃式热风炉的蓄热部或外燃式热风炉的蓄热部的炉体内充填有用于蓄热的蓄热砖。蓄热砖具有通气孔且热容量较大,其基本上是同于耐火砖的耐火材料,例如能将六棱柱形的蜂窝砖用作蓄热砖(例如专利文献5)。热风炉的耐久性能够达到数十年,随着使用其内部耐火材料产生老化,为了对其进行更新,需要对炉内的旧耐火材料进行解体作业。作为需要进行解体作业的耐火材料,除炉壁的耐火材料以外,还包括内燃式热风炉的隔断部分的耐火材料和作为蓄热材的耐火材料,对它们进行解体作业时,需要使用重型机械进行大规模的作业(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3-34812号专利文献2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68136号
专利文献3 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特许3017655号专利文献4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41500号专利文献5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4-315921号如上所述,隔数十年要对热风炉进行解体作业。进行解体作业时,需要妥善处理一部分热风炉的耐火材料。在几十年前砌筑的旧热风炉中,尤其作为接近炉皮的耐火材料,人们在使用廉价且隔热性良好的石棉。例如将石棉喷涂并包覆在炉皮的内侧,或包含在板材状隔热材中。石棉(asbest)是构成岩石的矿物中属于蛇纹石类的纤维状硅酸盐矿物,即、 属于白石棉(chrysotile)和角闪石类的纤维状硅酸盐矿物。也就是说,石棉是包含阳起石(actinolite)、茶石棉(amosite、也称铁石棉)、直闪石(anthophyllite)、青石棉 (crocidolite)、透闪石(tremolite)在内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近些年来,石棉对人体的危害已经被人们所知,在对使用了石棉的建筑物等进行解体作业时,要求施工方遵从“石棉危害预防规则”等包含防止石棉产生飞散的严格的防护措施。具体来讲,必须在严格管理以下项目的情况下才可进行解体作业第1,隔离作业现场 使作业现场形成负压、设置安全区;第2,分撒润湿剂进行解体作业;第3,将石棉解体碎渣装入双层袋中;第4,作为特别管理工业废弃物进行运输·处理等。在现有技术的解体方法中,采用机械作业或人工作业方法从炉内的上方按2 3m 长度依次进行解体作业。此时,炉壁或炉内的耐火材料,无论是含石棉耐火材料还是不含石棉耐火材料,都被整体解体,因此废弃物呈混合状态。对于这样的废弃物,需要整体上对其采取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对于现有技术的热风炉的解体作业而言,一个炉产生的废弃物的量例如能达到 3000 6000吨。对如此大量的废弃物需要采取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时,热风炉的解体作业量巨大,且从时间和费用方面考虑也是个较大的负担。作为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一个例子,上面说明了高炉用热风炉的解体作业情况,但对于其他用途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例如非铁熔炉用热风炉、玻璃熔炉、还有薄板用连续处理设备中的退火炉、对各种钢材进行加热的加热炉等,也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即,十几年前砌筑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中,作为接近炉皮部分的耐火材料,都使用了廉价且隔热性良好的石棉。因此,对上述各炉进行解体作业时,都存在与刚说明过的热风炉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使用该方法既能减少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费用(处理石棉所需的费用),还能缩短解体工时。本发明所述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中,所述炉具有外表皮; 含石棉层,其覆盖上述外表皮的内侧且由含石棉耐火材料形成;不含石棉层,其覆盖上述含石棉层的内侧并且由多层不含石棉耐火材料形成。其中,上述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包括一次解体工序,将上述不含石棉层的至少最外侧的一层和上述含石棉层作为预留部而留下,从炉芯一侧对该不含石
4棉层进行解体作业;二次解体工序,进行完一次解体工序后,在采取了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上述预留部进行解体作业。对于本发明的上述方法,采用一次解体工序对上述预留部以外的部分进行解体作业。即,能够对设置在外表皮(一般为炉皮)的内侧的耐火材料(炉壁耐火材料)中的预留部以外的部分进行解体作业。由于在一次解体工序中不对含石棉的预留部进行解体作业, 所以无需采取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这样,与需要采取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的情况相比,能大幅减轻作业负担。其次,在二次解体工序中对预留部进行解体作业。二次解体工序中,由于在采取了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处理预留部的耐火材料,所以能确保包含在预留部中的石棉的安全性。此时,由于能使预留部足够少量,所以能减轻作业负担。作为一个例子,对于使用了石棉的高炉用热风炉,虽然炉内使用的耐火材料达到 3000 6000吨,但采用本发明时,能将作为石棉需要进行解体作业的预留部的量降低到 100 200 吨。一般的热风炉,不论是内燃式还是外燃式,在其炉壁耐火材料的内侧都充填有蓄热用耐火材料,其量达到1000 2000吨。在本发明的一次解体工序中,优选对上述蓄热用耐火材料和炉壁耐火材料(除预留部以外)双方进行解体作业。这样,能将需要采取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的预留部减至最小。但是,可先对蓄热用耐火材料进行解体作业后再对炉壁耐火材料进行解体作业,也可在一次解体工序中只对蓄热用耐火材料进行解体作业。在本发明中,只要根据作为解体对象的不含石棉耐火材料层的老化程度而选择合适的方法即可,该不含石棉耐火材料层例如设置在热风炉中的含石棉耐火材料层的炉芯侧。另外,若为内燃式热风炉,上述蓄热用耐火材料除有蓄热砖以外还有隔断。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一次解体工序中包含将上述预留部固定在上述外表皮上的预留部固定工序。对上述本发明而言,即使在一次解体工序中将预留部留得较薄,由于对它进行固定时能防止其脱落,所以不仅能将预留部减至最小以减轻需要针对石棉采取防护措施的作业负担,还能确保安全性。在本发明中,优选沿纵向方向将炉内划分成多个区块,在各区块依次进行上述一次解体工序和上述二次解体工序,而且使这些各工序在各区块中依次进行。对于上述本发明,在其他区块进行一次解体或二次解体作业时,还能在已经完成解体作业的区块开始设置新的内壁,所以与将一次解体、二次解体、设置作业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的情况相比,前者能够减少工序中的等待时间,整体上能缩短作业工时。在本发明中,优选上述二次解体工序中还包括在炉内对解体碎渣进一步进行破碎处理的作业,该解体碎渣是对上述预留部进行解体作业时产生的。对于上述本发明而言,由于在二次解体工序中被解体的预留部,既包括含石棉的上述含石棉耐火材料又包括上述不含石棉层的至少最外侧的一层,所以解体碎渣的直径大约有100 400mm这么大,因此将其装入石棉废弃专用袋中时的充填效率较低。对此,在炉内进行起到辅助作用的破碎处理时,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并减小处理体积。另外,在炉内追加的破碎和装袋作业,也可与现有技术的在设置在炉外的气密设备中的破碎和装袋作业并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热风炉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热风炉的横向剖面图。图3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炉顶部的壁体的放大剖面图。图4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过渡部的壁体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直筒部的壁体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解体顺序的图。图7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1区块的一次解体工序的纵向剖面图。图8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用于固定预留部的固定板的主视图。图9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固定预留部时的放大剖面图。图10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区块的一次解体工序的纵向剖面图。图11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解体工序的图。图12是表示所述第1实施方式的第2区块的二次解体工序的纵向剖面图。图13是表示所述第2实施方式的解体顺序的图。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的热风炉的纵向剖面图。图15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方式的冷轧钢板用连续退火处理装置的示意图。图16是表示所述第4实施方式的炉体的放大剖面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第5实施方式的热风炉的横向剖面图。图18是表示所述第5实施方式的热风炉的纵向剖面图。图19是表示所述第5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的放大横向剖面图。图20是表示所述第5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在图1和图2中表示有适用了本发明的热风炉1,该热风炉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热风炉1具有设置在炉基2上的炉体3。炉体3具有直筒部6,其呈圆筒状;过渡部5,其形成在直筒部6的上部且直径稍大于直筒部6 ;炉顶部4,其呈半球形,设置在过渡部5的上面。图2表示直筒部6的水平截面形状。如该图中所示,在直筒部6的内部,在图中左侧形成燃烧室7,剩下的部分作为蓄热室8。燃烧室7具有由耐火砖形成且截面呈圆弧形的隔断71,在燃烧室7的内侧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气体通道72(参照图2)。隔断71的下端设置有燃烧器73,用来向气体通道72内送入高温的燃后气体(参照图1)。蓄热室8内排列有呈六棱柱形的蓄热砖81,其填满整个蓄热室8而形成蓄热体 82 (参照图2)。蓄热体82被设置在蓄热室8的底部的支承体83支承(参照图1)。蓄热体82的每个蓄热砖81都具有上下贯穿的通气孔,而且蓄热砖81排列成各通气孔相连通的状态(省略其图示),从蓄热体82的上表面一侧直到支承体83,整个蓄热体 82都能通气。在炉体3上形成有燃料导入口 1A、外界气体连通口 1B、热风出风口 1C。燃料导入口 IA形成在直筒部6的燃烧室7—侧的下部,并且与燃烧器73连通。外界气体连通口 IB形成在直筒部6的蓄热室8 一侧的下部,并且与支承体83的下方的中空部分连通。热风出风口 IC形成在直筒部6的蓄热室8—侧的高度方向上的中部,并且与燃烧室7的气体通道72连通。对于上述热风炉1,在关闭热风出风口 IC的状态下,将高炉炉顶气体等燃料从燃料导入口 IA导入燃烧器73并使其燃烧。燃后气体在气体通道72中上升并在炉顶部4内折返,经蓄热体82从外界气体连通口 IB排出。在蓄热体82中,因高温的燃后气体经过而实现蓄热作用。当积蓄了所需的热量时,使燃烧器73停止工作,打开热风出风口 IC并与高炉连接,从外界气体连通口 IB导入外界气体。被导入的外界气体在经过蓄热体82时被加热,成为高温气体而在炉顶部4内折返,形成热风并从气体通道72或热风出风口 IC中流出。为能承受上述高温的燃后气体,炉体3采用由耐火材料形成的耐热结构。作为用于构成炉体3的炉顶部4、过渡部5和直筒部6,其炉壁具有炉皮41、51、 61,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外表皮;耐火材料42、52、62,它们铺设在炉皮41、51、61的内侧,以隔热砖和耐火砖为主体材料。对过渡部5、直筒部6而言,上述燃烧室7的隔断71和蓄热室8的蓄热体82,分别设置在耐火材料52、62的内侧。对于炉顶部4、过渡部5和直筒部6,根据其对耐火性能的要求的不同,分别选择了耐火材料42、52、62的结构。如图3所示,采用喷洒方法在炉皮41的内侧形成浇注料421,在其内侧铺设隔热砖 422和耐火砖423。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炉顶部4,浇注料421、隔热砖422、耐火砖423相当于不含石棉的不含石棉耐火材料,它们相当于本发明的不含石棉层42B。这里,炉顶部4未使用含石棉的含石棉耐火材料,既不存在相当于本发明的含石棉层的部分,且由于无需采取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所以未设定预留部。因此,对于炉顶部 4的一次解体工序,如下所述,可对从耐火砖423到浇注料421的不含石棉层42B —起进行解体作业。如图4所示,对于过渡部5,采用喷洒方法在炉皮51的内侧形成浇注料521,在其内侧铺设含有茶石棉的隔热板材522,再在其内侧铺设隔热砖523、5M和耐火砖525。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过渡部5,隔热板材522相当于含石棉的含石棉耐火材料,隔热板材522和其外侧的浇注料521相当于本发明的含石棉层52A。虽然浇注料521相当于不含石棉的不含石棉耐火材料,但是由于对浇注料521进行解体作业时需先对其内侧的隔热板材522进行解体作业,所以将这些隔热板材522和浇注料521合起来作为含石棉层52A。 隔热砖523、5M和耐火砖525相当于不含石棉的不含石棉耐火材料,这些隔热砖523、524 和耐火砖525相当于本发明的不含石棉层52B。
这里,由不含石棉层52B中的接触含石棉层52A的至少一层最外侧的隔热砖523 和含石棉层52A的浇注料521、隔热板材522来构成本发明的预留部52C。在下述的一次解体工序中,留下预留部52C而对耐火材料进行解体作业。如图5所示,对于直筒部6,采用喷洒方法在炉皮61的内侧形成含有青石棉的矿渣棉层621,在其内侧铺设含有茶石棉的隔热板材622,再在其内侧铺设隔热砖623、6M和耐火砖6邪。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直筒部6,矿渣棉层621和隔热板材622相当于含石棉的含石棉耐火材料,这些矿渣棉层621和隔热板材522相当于本发明的含石棉层62A。隔热砖623、 624和耐火砖625相当于不含石棉的不含石棉耐火材料,这些隔热砖623、6M和耐火砖625 相当于本发明的不含石棉层62B。这里,由不含石棉层62B中的接触含石棉层62A的至少一层最外侧的隔热砖623 和含石棉层62A的矿渣棉层621、隔热板材622来构成本发明的预留部62C。在下述的一次解体工序中,留下预留部62C而对耐火材料进行解体作业。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热风炉1,按照以下顺序对炉内的耐火材料进行解体作业或设置新的耐火材料。如图6所示,在开始进行解体作业前先进行区块设定(处理Sll)。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在直筒部6的上端附近设定隔断线3A,将隔断线3A以上的直筒部6、过渡部5、炉顶部4作为第1区块,隔断线3A以下的直筒部6作为第2区块。接下来组装用于对炉顶部4的内壁面进行作业的脚手架(图6中的处理S12)。如图7所示,脚手架43设置在蓄热室8的蓄热砖81上。由于燃烧室7中敞开着气体通道72,所以用盖44将其盖住。另外,在盖44上设置有废弃口,用于投下后述的一次解体时产生的废弃物。此时,在燃烧室7的下部做以下准备工作在撤走燃烧器73的同时设置穿过燃料导入口 IA的传送装置74,以承接后述一次解体时从上方投下的耐火材料并将其传送到自卸卡车75中。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以后,对第1区块进行一次解体作业(图6中的处理S13)。对第1区块进行一次解体作业时,利用脚手架43对炉顶部4的炉壁进行一次解体作业,撤走脚手架43之后,分别从其上面依次对从过渡部5向直筒部6延续的燃烧室7的隔断71和蓄热室8的蓄热砖81进行解体作业。与此同时,随着对隔断71和蓄热砖81的解体作业的进行,对露到炉内的过渡部5和直筒部6的内壁同时进行一次解体作业。对于炉壁的一次解体作业,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将不含石棉层的至少最外侧一层和含石棉层作为预留部而留下,从炉芯一侧对不含石棉层进行解体作业。对于炉顶部4,如图3所示,可将作为不含石棉层的浇注料421、隔热砖422、耐火砖423 —起去除。因炉顶部4中不存在作为预留部而留下的部分,所以省去了接下来的二次解体工序。对过渡部5,如图4所示,只对隔热砖5M和耐火砖525这两层进行解体作业,将不含石棉层52B中的最外侧的隔热砖523以及作为含石棉层52A的浇注料521和隔热板材 522作为预留部52C而留下。对于直筒部6,如图5所示,只对耐火砖625和隔热砖6M进行解体作业,将不含石CN 102483305 A说明书7/12 页
棉层62B中的最外侧的隔热砖63以及作为含石棉层62A的矿渣棉层621和隔热板材622 作为预留部62C而留下。对以上各部进行过一次解体作业后,炉顶部4的炉壁只剩下炉皮41,过渡部5和直筒部6只剩下炉皮51、61和留在其内侧的预留部52C、62C。与最初的耐火材料52、62相比,由于上述预留部52C、62C变得较薄,所以易于从炉皮51、61上剥离。因此,为了帮助预留部52C、62C与炉皮51、61之间接合,根据本发明实施预留部固定工序。实施预留部固定工序后,能防止预留部52C、62C的脱落,从而能安全地进行解体作业。各部的一次解体作业之间,预留部固定工序与对除了预留部52C、62C以外的耐火材料52、62所进行的解体作业同时进行。在图8中,使用由尺寸较长的铁板制成的固定板91固定预留部。在固定板91上, 每隔规定间隔形成有固定孔92。固定孔92呈沿固定板9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切口状。使固定孔92呈切口状时,即使固定孔92与固定棒94错位也能完成固定。另外,作为固定板91,其材料不局限于铁,例如可使用铁以外的其他金属、胶合板等木材、合成树脂材料等其他材料。作为固定板91,若使用上述铁板等具有刚性的材料时,优选根据进行固定的炉壁内表面的曲率预先进行弯曲加工。作为固定板91,也可以使用具有挠性的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材料或由金属制得较薄的板材等。如果是具有挠性的材料,易于根据进行固定的炉壁内表面的曲率在现场进行
弯曲加工。作为固定板91,并不局限于尺寸较长的板材,也可使用薄片状或宽度较大的板材。 这时,能在较大的面积上推压上述预留部,例如对炉顶部4等的易于向下剥离的预留部更为有效。预留部固定工序的具体顺序如下。在图9中,例如对于直筒部6,经一次解体作业而完成耐火砖625和隔热砖624的解体作业(参照图5),在炉皮61的内侧留有预留部62C(隔热砖623、隔热板材622和矿渣棉层621)。这时,从预留部62C的内侧用钻头钻出深达炉皮61的孔93。此时,为避免其中的石棉部分产生飞散,在钻孔加工的同时向孔93中注入润湿剂。钻好孔93之后,将固定棒94的一端焊接在炉皮61的内表面上。优选采用螺柱焊的方法进行该焊接加工。还有,使固定棒94的另一端穿过固定板91的固定孔,将螺母95 旋合在固定棒94上而进行紧固。这样,能经固定棒94完成固定板91与炉皮61之间的相对固定,由固定板91推压预留部62C的内表面以防止该预留部62C脱落。另外,在预留部固定工序中,可根据所要固定的预留部的强度等适当选定固定板 91的上下方向的设置间隔。即,预留部的厚度较薄而强度无法保证时,将设置间隔设定得较近,反之若预留部较厚或是具有相当强度的耐热板材主体时,可将设置间隔设定得较远。若预留部能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时,也可去掉预留部固定工序。返回图7,第1区块的一次解体作业(图6中的处理S 13)结束后,炉壁的隔断线 3A以上的部分只剩下预留部52C(参照图5)。
这时,在隔断线3A所在的位置设置中间板30(图6中的处理S14)。在图10中,组合铁骨架而制成圆盘形中间板30,其表面覆盖有铁板,以供作业时用作地板面。中间板30的周边固定在直筒部6的内侧。进行该固定作业时需穿过预留部62C。 进行该贯穿作业时,用设置上述固定板91时的润湿剂实施局部的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设置完中间板30(图6中的处理S14)之后,既开始对其上方的第1区块的二次解体作业(图6中的处理S15),同时开始对其下方的第2区块的一次解体作业(图6中的处理 S21)。对于二次解体作业,根据本发明在采取了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预留部进行解体作业。具体地讲,进行下述二次解体工序。在二次解体工序中,为了对上述预留部(上述预留部52C、62C)进行解体作业,要在这个工序中采取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在图11中,对于二次解体工序,首先实施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处理S51)。具体地讲,既要确认区块内的密封状态和内部减压等条件,还需要在搬进、搬出用于处理废弃物的密封容器的通道上设置防污染设备。完成准备工作后依次对预留部进行解体作业(处理S5》。对于解体后的预留部在炉内的区块内部进行破碎处理(处理S5!3),搬进密封容器将经破碎处理后的预留部搬出并进行双重密封(处理S54)。对区块内的所有预留部进行完上述处理S52 SM之后(处理S5Q,结束该区块中的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处理S56),以结束该区块中的二次解体工序。另外,根据解体作业实施地区·时期的法规政令或者自治地方的规则等适当设定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以满足规定条件。不一定非要在炉内对被解体的预留部进行破碎处理,也可在搬到炉外之后进行破碎处理。第1区块中的二次解体作业(图6中的处理S15)和第2区块中的一次解体作业 (图6中的处理S21)同时进行。第2区块中的一次解体作业内容同于上述第1区块中的一次解体作业。进行第2区块中的一次解体作业时,从中间板30上放下作业用吊篮31,其在燃烧室7的气体通道72内升降,以确保作业员的往来和材料供应。其中,随解体作业的进行,耐火材料(隔断71和蓄热砖81)的上表面会下降,而作业员的和所供应的材料在该上表面处。如上所述,对各部分的炉内耐火材料的解体作业和对炉壁的解体作业反复进行, 以进行第2区块中一次解体作业(图6中的处理S21)。在第1区块中,结束二次解体作业(处理S15)之后,在没有了预留部的炉皮的内侧设置新的耐火材料以再形成炉壁(图6中的处理S16)。为此,在第1区块内组装合适的脚手架。另外,在第2区块中,接着一次解体作业(处理S21)进行二次解体作业(处理S22) 和设置耐火材料的作业(处理S23)。第2区块中的二次解体作业(处理S22)和设置耐火材料的作业(处理S23),其作业顺序基本上与第1区块中的相同。此时,由于第2区块中的直筒部6在纵向方向上较长, 所以使用从中间板30上放下的作业用吊篮。在图12中,中间板30上设置有卷扬机,吊篮32经缆索吊在该卷扬机上。组合铁骨架而制成圆盘形吊篮32,其表面覆盖有铁板,以供作业时用作地板面。吊篮32的外周与预留部62C之间具有规定距离的间隔,以确保在升降时不互相干涉。像这样使用作业用吊篮32从预留部62C的上方到底部对其进行解体作业,以进行第2区块中二次解体作业(图6中的处理S22)。经过二次解体作业,对预留部进行解体作业而产生的解体碎渣181堆积在炉体3 的底部。用设置在炉体3的底部的传送装置182和破碎装置183将解体碎渣181破碎得更细小,装入专用袋180中搬到炉外。在炉体3的外部设置有密封区域187,传送装置184和破碎装置185设置在该密封区域187中,可用该传送装置184和破碎装置185对解体碎渣 181进行破碎处理,也可并用炉内的传送装置182、破碎装置183和炉外的传送装置184和破碎装置185。无论哪种情况,在搬到外部或从外部进来时,设置有安全区以防止石棉成分流到外部。二次解体作业结束之后,同样使用吊篮32在炉皮61的内侧进行设置耐火材料的作业(图6中的处理S23)。第1区块的耐火材料设置作业(图6中的处理S16)和第2区块的耐火材料设置作业(图6中的处理S23)都结束后,撤走中间板30(图6中的处理S17),这就完成了炉体 3的耐火材料的更新作业。对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本发明时,对不含石棉耐火材料可在不进行针对石棉的处理的情况下进行解体作业。因此,相比现有技术中对含石棉耐火材料和不含石棉耐火材料一起进行解体作业时的处理量(例如约7000m3),可使需要针对石棉进行处理的耐火材料 (含石棉耐火材料和一部分不含石棉耐火材料)的量达到前者的7分之1 (约IOOOm3),这就大幅减少了针对石棉进行处理的处理量。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炉内设置中间板30,可在其上部和下部的空间内同时进行解体作业,以使作业时间重复,这样,整体来讲,使得解体时间大约缩短了一个月。还有,在炉内对含石棉耐火材料的解体碎渣进行破碎处理,这能减少针对石棉进行处理的处理量,相比在炉外进行处理的约1000m3,前者减少到约700m3。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解体作业时可对具体的各部结构适当地进行变型。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炉体3的内部设定了第1区块和第2区块这两个区块,也可以设定成3个以上。还可在各区块之间分别设置中间板,在各区块中分别采取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第2实施方式在图13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在设定第1 第3区块的同时,在各个区块之间设置中间板A、B并且在各区块中依次进行一次解体作业和二次解体作业。对于第1区块,处理Sll S17与图6中的相同。但是处理S14、S17是对中间板 A所进行的处理。对于第2区块,处理S21 S23与图6中的相同。但是处理S14、S17是对中间板A所进行的处理,另外追加了针对中间板B所进行的处理S31、S35。对于第3区块,相比图6中的情况,虽然追加了处理S31 S35,但其处理内容分别依据图6中的第2区块的处理S14、S21 S23、S17的处理内容。对于采用以上结构的本实施方式,除也能获得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以夕卜,通过增设区块,还能提高并行处理的效率。此时,对于集中了复杂处理的二次解体作业,也能在每个区块中依次进行,所以从能够共用设备的角度来看,能高效地进行处理。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了内燃式热风炉,但对于外燃式热风炉,也能进行同样的处理。第3实施方式在图14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中,蓄热炉或燃烧炉100的整体为蓄热室或燃烧室, 其炉体采用了堆砌含石棉耐火砖和不含石棉耐火砖而构成的多层耐火材料结构102。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外燃式热风炉的蓄热炉或燃烧炉100,也能获得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为搬出被解体的耐火材料,在蓄热炉或燃烧炉100的外部设置有搬出专用滑道110。滑道110由沿蓄热炉或燃烧炉100垂直延伸的直筒部111和从直筒部111分岔出来的多个支管部112构成,支管部112穿过蓄热炉或燃烧炉100的炉壁与炉内连通,耐火材料能从炉内投到支管部112中。滑道110的下端呈自由状态,一般情况下使耐火材料自然下落,并对其进行收集·排出处理。当使用上述专用滑道110时,也可在多个炉之间设置直筒部111,多个炉共用一个直筒部111。这样共用直筒部111时,有助于进一步减少费用和缩短工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向高炉提供热风的热风炉,但是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其他用途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例如非铁熔炉用热风炉、玻璃熔炉、还有薄板用连续处理设备中的退火炉、对各种钢材进行加热的加热炉等,也能获得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第4实施方式图15中表示有冷轧钢板用连续退火处理装置200。从导入冷轧钢板210的一侧 (图中右侧)起,该装置具有加热带201、均热带202、一次冷却带203、过度时效带204、二次冷却带203。各部中都设置有传送辊211,冷轧钢板210被之字形传送。各部中都设置有加热装置(省略其图示),可将经过的冷轧钢板210加热到所需的温度或对其进行保温。图16中表示有上述冷轧钢板用连续退火处理装置200的加热带201和均热带202 的炉体220的结构。相比冷轧钢板210,由于加热带201和均热带202的炉内加热温度较高,所以其炉体220采用含石棉的多层耐火材料结构。具体地讲,在炉皮221的内侧铺设两层作为耐火材料的含石棉的隔热板材222,在其内侧铺设两层不含石棉的耐火砖223。以具有上述炉体220的加热带201和均热带202作为炉,对其进行解体作业时也能适用本发明, 还能获得同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尺寸较长的固定板91来防止含石棉耐火材料的预留部脱落,但是作为固定该固定板91的方法,并不局限于穿过耐火材料的固定棒94,也可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固定。
第5实施方式从图17到图20,表示有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第1 实施方式相同的热风炉1的直筒部6,为了将含石棉耐火材料的预留部62C固定在炉皮61 上,在用多个环形固定板191的同时,还用多个纵向设置部件192对上述多个环形固定板 191 一起进行支承。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炉皮61的内侧留有预留部62C,沿预留部62C的内侧设置有纵向设置部件192。纵向设置部件192为沿直筒部6的延伸方向(垂直方向)延伸的尺寸较长的板材,在直筒部6的周向方向上隔开一定的间隔而设置。还设置有用于依次连接上述纵向设置部件192的多个固定板191。将尺寸较长的板材弯折成圆弧形而形成固定板191,通过连接多个圆弧形固定板 191,可在炉内的圆周方向上形成整个圆环。由这样的固定板191形成的圆环,在作为直筒部6的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隔开一定的间隔而设置有多个。通过上述结构,由固定板191 形成的多个圆环被设置在其周围的多个纵向设置部件192连接,即形成所谓的筐状结构。图19和图20中表示有固定板191和纵向设置部件192的连接部分。固定板191 的两端分别弯折而形成凸缘193、194。一方的凸缘193采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纵向设置部件192上。另一方的凸缘194沿纵向设置部件192而与其他固定板191上的凸缘193面对。 但是,固定板191的凸缘194 一侧没有固定在纵向设置部件192上,固定板191的只是凸缘 194 一侧固定在纵向设置部件192上。即,一条固定板191只固定在一条纵向设置部件192 上,一条纵向设置部件192在多个中途位置形成具有固定板191的梳子形状,通过依次连接该呈梳子形状的结构,能获得任意所需周长的筐状结构。用螺栓连接互相面对的凸缘193、194。螺栓195穿过凸缘193,其头部采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凸缘193上。螺栓195的杆部穿过凸缘194上的通孔,被定位螺母196和紧固螺母197固定在凸缘194上。适当选定螺栓195上的定位螺母196的位置时,可对凸缘193、 194的间隔进行调整,从而能结合预留部62C的内周尺寸来调整由固定板191形成的圆环的周长。通过该调整,固定板191的除连接在纵向设置部件192上的端部以外的中间的大部分都能推压在预留部62C上,以起到防止预留部62C脱落的作用。采用焊接等方法在纵向设置部件192的上下端部连接有支承部件198,其采用焊接等方法固定在不存在预留部62C的炉皮61的内侧。所有的纵向设置部件192和固定板 191都经支承部件198支承在炉皮61上,因此不存在穿过含有石棉的预留部62C的结构。采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时,不必采取为了推压炉内的预留部62C而使固定棒等穿过预留部62C的结构,所以能进一步降低含石棉耐火材料产生飞散的可能性,进一步简化防止飞散的作业。另外,作为固定板191,并不局限于尺寸较长的板材,也可使用薄片状或宽度较大的板材。固定板191与纵向设置部件192 —起形成的筐状结构可以形成在整个圆周面上相连的圆筒状结构,作用不仅能推压预留部,还具有覆盖含有石棉的预留部的作用。工业实用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对热风炉进行解体作业时应用该方法。其中,该热风炉的炉内壁的一部分由含石棉耐火材料形成。附图标记说明
1 作为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热风炉,2 炉基,3 炉体,4 炉顶部,5 过渡部,6 直筒部,7 燃烧室,8 蓄热室,30 中间板,31、32 吊篮,41、51、61 炉皮,42、52、62 耐火材料,52A、62A 含石棉层,42B、52B、62B 不含石棉层,52C、62C 预留部,43 脚手架, 44 盖,71 隔断,72 气体通道,73 燃烧器,81 蓄热砖,82 蓄热体,91 固定板,94 固定棒,100 作为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蓄热炉或燃烧炉,101 外表皮,102 包括含石棉耐火材料和不含石棉耐火材料的多层耐火材料结构,191 固定板,192 纵向设置部件, 201,202 作为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加热带或均热带,221 外表皮,222 作为含石棉耐火材料的隔热板材,223 作为不含石棉耐火材料的耐火砖,421、521 作为不含石棉耐火材料的浇注料,422、523、5M、623、6M 作为不含石棉耐火材料的隔热砖,423、525、625 作为不含石棉耐火材料的耐火砖,522、622 作为含石棉耐火材料的隔热板材,621 作为含石棉耐火材料的矿渣棉层
权利要求
1 一种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所述炉具有外表皮;含石棉层,其覆盖在上述外表皮的内侧并且由含石棉的含石棉耐火材料形成;不含石棉层,其覆盖在上述含石棉层的内侧并且由多层不含石棉的不含石棉耐火材料形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包括一次解体工序,将上述不含石棉层的至少最外侧一层和上述含石棉层作为预留部而留下,从炉芯一侧对该不含石棉层进行解体作业;二次解体工序,进行完上述一次解体工序后,在采取了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上述预留部进行解体作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一次解体工序中包含将上述预留部固定在上述外表皮一侧上的预留部固定工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纵向方向将炉内划分成多个区块,在各区块中依次进行上述一次解体工序和上述二次解体工序,而且这些各工序在各区块中顺次进行。
4.如权利要求1 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次解体工序中还包括在炉内对解体碎渣进一步进行破碎处理的作业,该解体碎渣是对上述预留部进行解体作业时产生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所述炉具有炉皮(61);含石棉层(62A),其覆盖炉皮的内侧并且由含石棉的含石棉耐火材料(621、622)形成;不含石棉层(62B),其覆盖含石棉层的内侧并且由多层不含石棉的不含石棉耐火材料(623~625)形成。上述具有多层耐火材料结构的炉的解体方法包括一次解体工序,将含石棉层(62A)和不含石棉层(62B)的接触含石棉层的至少一层(623)作为预留部(62C)而留下,从炉芯一侧对不含石棉层(62B)进行解体作业;二次解体工序,进行完一次解体工序后,在采取了针对石棉的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对预留部(62C)进行解体作业。
文档编号F27D1/16GK102483305SQ201080037469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日
发明者仓吉和美, 加藤亮, 土井义仁, 森克己 申请人:新日铁工程技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