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4678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热水管供应的水依次通过其他热水管循环,依靠碳加热器的供暖设备提高加热效率来实现循环和分配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锅炉分为一般热水用的小型圆型锅炉、一般热水用和低压蒸汽用铸铁制锅炉、高压蒸汽用管类锅炉、高温水用和高压蒸汽用钢板锅炉,以及高压蒸汽用的水管锅炉等类型。比起兼有供给暖气和热水用途的水管类锅炉,中小规模的工厂更偏向采用类似烟管锅炉的小型圆型锅炉或是类似电锅炉的特殊锅炉。并且电启动方式的坛纤维作为发热体,在开发后也被采用为锅炉的热源。以此为例,韩国注册专利第0779726号的锅炉,该结构的特征是在包括外封盖、内盖、热盖、碳纤维加热器、热媒以及水管的锅炉里,在加热的热媒的自然对流下,水管以四方形的形状缠绕在碳纤维加热器的上方来吸收热量。但是,由于在水管下方安装碳纤维加热器,利用热媒通过水管内部的水来传输由碳纤维加热器发出的热量,因此不能期待它在初起的运转达到持续时间长、热用量高的效果。举另一个例子,韩国注册专利第0711734号的电锅炉,由外封盖、内盖、加热供给器、碳纤维加热器以及电源线等部分组成,包含有热媒、循环管、循环泵,在原理上基本与上述韩国注册专利第0779726号的锅炉相同。但是,该电锅炉的碳纤维加热器安装在循环管的中心,虽然这样多少能够增加一些用量,但是因为依赖于间接加热的方式,所以在性能上有不能克服的缺陷。与此相同的技术在以往技术的文献中可以看到例子。韩国注册专利第一 0-1036509号是关于“利用碳加热器热水生成装置”的提案。该热水生成装置由多孔性玄武岩纤维、压板、导电线、导电板、铅线、碳加热器、热交换管以及放热剂等部分构成。多孔性玄武岩纤维和以往利用碳加热器生产热水的装置一样安装在中央部分,在用碳凝胶溶液浸溃后,在达到真空状态的压力槽内经过离心脱水及真空,干燥过程后,使大量碳纳米粒子整体均衡地分布、附着在纤维组织上;压板在多孔性玄武岩纤维的两端在可以通电的状态下与其连接;导电线焊接在各个压板的一端;导电板焊接在导电线的各个角上;铅线焊接在导电板的另一端;碳加热器在铅线两端绷紧的状态下,融着密封两端,内部包含排除空气呈真空状态的石英管;热交换管紧包碳加热器的外周表面,在水流动的时候通过碳加热器加热生成热水,随着碳加热器的分流从一端到另一端,循环以之字形沿碳加热器的外围表面持续接合而成;防热剂包住热交换管外部来切断碳加热器生成的红外线。上述以往利用碳加热器生产热水的装置,往往是将碳加热器置于中央位置,按圆形在其周围安装多个热交换管,相互连接热交换管的末端让水循环,水沿热交换管流动,依靠碳加热器加热来实行供暖。所以,以往利用碳加热器生产热水的碳加热器的外围表面,紧紧安装着热交换管,在其外部覆盖为切断由碳加热器生成的红外线的防热剂后,由热交换管使水循环,生成热水。这样做基本上就能得到由碳加热器生成的原红外线杀菌后的热水,而且通过对碳加热器的使用,使短期内可以生产热水,而且通过对碳加热器的使用,短时期内可以生产热水,生产热水的效率也相当高;另外,依靠外部防热剂可以提高保温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防热而造成的热量损失。但是,上述以往利用碳加热器生产热水的装置有个问题为使水能够循环,在热交换管的两个末端利用半圆形的胆来连接,这就使构造变得复杂,而且没有可以支撑管的支持区,因而使安装变得困难。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以往利用碳加热器生产热水的装置中,热水换管连接成一个整体,有部分损坏的时候需要更换全部的热交换管。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在水按各自的热水管内顺次循环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多个流动水的热水管,提升用热水加热的加热效率。在其他热水管顺次循环的同时,使用为转换方向而设置的通道较短的分配器,防止热消耗。利用接线元件防止在持续升温的热水管和分配器中间产生间隔缝隙,并在高温状态下防止漏水。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包括碳加热器、热水管组、主分配器、辅助分配器;所述热水管组包覆在碳加热器外围,所述热水管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主分配器和辅助分配器,由以上结构构成了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其中一个供热循环单元;所述供热循环单元至少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两之间的热水管组在经过主分配器后进行末端相连。所述热水管组由多个首尾连接的热水管围绕在碳加热器周围构成。所述主分配器和热水管组之间以及在辅助分配器和热水管组之间安装有用来防止在持续升温的热水管和分配器中间产生间隔缝隙并在高温状态下防止漏水的接线元件。所述接线元件由用耐热橡胶材质做成的线匝区间插入热水管的末端,同形成的填充段通过连接段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上述填充段的外柱面和线匝区间的内柱面由多个线匝凸起形成的列构成;上述填充段是被主分配器的第一夹紧箍区间段和第二夹紧箍区间断,以及辅助分配器的辅助夹紧箍区间段分别夹住,再由接线元件固定结合而成;接线元件在与碳加热器相连的正面加热区间的周围,透过热水管组,以多个连通区间形成的封盖与主分配器和辅助分配器正面结合使接线元件自身固定。所述主分配器贯穿碳加热器的第一加热区域的周围,形成供给水的第一供给区间和第一排水区间,以及多个循环水的第一流动区间;上述第一流动区间分别由两个第一连通槽连通。所述接线元件同上述第一供给区间、第一排水区间以及第一流动区间全部连接,形成第一夹紧箍区间段;上述主分配器贯穿碳加热器的第二加热区间的周围,形成第二供给区间,该区间有第一排水区间中排出的水供给;第二排水区间,该区间为热水供暖而排水;以及多个循环水的第二流动区间连通;接线元件同上述第二供给区间、第二排水区间以及第二流动区间的正面连接,形成第二夹紧箍区间断。[0017]所述碳加热器封盖加热区间的周围相互连通,使第一供给区间、第一排水区间以及第一流动区间同第二供给区间、第二排水区间以及第二流动区间相对应,构成主流动槽,从而构成主封盖。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水按各自的热水管内顺次循环的前提下,采用多个流动水的热水管,有提升用热水加热的加热效率的效果。而且在其他热水管顺次循环的同时,使用为转换方向而设置的通道较短的分配器,有防止热消耗的效果。利用接线元件防止在持续升温的热水管和分配器中间产生间隔缝隙,并在高温状态下防止漏水。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3a、图3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主分配器的背面图和正面图;图4a、图4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主封盖的背面图和正面图;图5a、图5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辅助分配器的正面图和背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接线元件的截面图;图7a、图7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辅助封盖的背面图和正面图;图8a、图8b、图8c是关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从冷水转换到热水的这一循环过程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根据图I-图7所示,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是一个在碳加热器10的周围安装流动水的热水管20,通过碳加热器10发热加热水使之循环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在主分配器30和辅助分配器40之间插入接线元件50,围绕碳加热器10,使安装的多个热水管20中的水能够循环,以此构成在高温下也不会漏水的循环装置100。首先,上述热水管20包括由第一热水管20a 第η热水管20η组成的第一组热水管组20Α及第一热水管20a’ 第η热水管20η’组成的第二组热水管组20Β,这两组热水管。即,举例说明也就是,把每8个热水管20分为第一组20Α和第二组20Β两组。其次,同时连接上述两对热水管20的一个末端,供给第一组热水管的冷水在循环中加热,随后流向第二组热水管,为达到再加热的目的,构成在循环后为供暖而进行排水的主分配器。这时,上述主分配器30贯穿碳加热器10的第一加热区域31的周围,形成供给水的第一供给区间32和第一排水区间33,以及多个循环水的第一流动区间34。同时,上述第一流动区间34分别由两个第一连通槽34a连通。而且接线元件50同上述第一供给区间32、第一排水区间33以及第一流动区间34全部连接,形成第一夹紧箍区间段30’。同时,上述主分配器30贯穿碳加热器10的第二加热区间36的周围,形成第二供给区间37,该区间有第一排水区间33中排出的水供给;第二排水区间38,该区间为热水供暖而排水;以及多个循环水的第二流动区间39a连通。而且接线元件50同上述第二供给区间37、第二排水区间38以及第二流动区间39的正面连接,形成第二夹紧箍区间断30”。另一方面,连通上述碳加热器10封盖加热区间30a的周围,使第一供给区间32、第一排水区间33以及第一流动区间34同第二供给区间37、第二排水区间38以及第二流动区间39相对应,构成主流动槽30b,从而构成主封盖30c。上述的第一组热水管组20A热水管和第二组热水管组20B热水管的另一末端各自连接构成一对使水依次沿热水管20流动的辅助分配器40。这时,上述辅助分配器40在连通碳加热器10的辅助加热区间41周围形成循环水的第一 第η辅助流动区间42a 42η,从而构成辅助流动区间42。同时,上述辅助流动区间42分别通过两个辅助连通槽43连通构成。而且,接线元件50同上述辅助流动区间42的正面连接,47构成辅助流动槽46。另夕卜,同上述接线元件50连接在上述热水管20、主分配器30辅助分配器40之间。这时,上述接线元件50由用耐热橡胶材质做成的线匝区间51插入热水管20的末端,同形成的填充段52通过连接段53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上述填充段52的外柱面和线匝区间51的内柱面由多个线匝54凸起形成的列构成。这时,上述填充段52是被主分配器30的第一夹紧箍区间段30’和第二夹紧箍区间断30’,以及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夹紧箍区间段44分别夹住,再由接线元件50固定结合而成。为固定连接上述主分配器30、辅助分配器40以及热水管20之间的接线元件50,在与碳加热器10相连的正面加热区间61的周围,透过热水管20,以多个连通区间62形成的封盖60与主分配器30和辅助分配器40正面结合使其固定。如图I至图8c所示,使用上述循环装置100,需准备一个主分配器30,在相反的两个方向准备两个辅助分配器40放在热水管20的两个末端。此后,在上述热水管20的内部夹上封盖60,通过前面接线元件50的线匝区间51连接热水管。这时,在上述线匝区间51中形成的线匝凸起54在热水管20的外柱面得到支撑,可以相互间防止脱离或是移动,达到完全断绝漏水的效果。同时,热水管20的两个末端在通过上述接线元件50的填充段52的状态下,分别夹住主分配器40的第一夹紧箍区间断30’和第二夹紧箍区间段30’,以及辅助分配器40的第一辅助夹紧箍区间段30”,以及辅助分配器40的第一辅助夹紧箍区间段30’,以及辅助分配器40的第一辅助夹紧箍区间段30’和第二辅助夹紧箍区间段30”,插入、并固定接线元件50的填充段52,在填充段52内形成的线匝凸起54支撑在第一夹紧箍区间段30’和第二夹紧箍区间段30”,以及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夹紧箍区间段44的内柱面,来防止漏水。在这之后,上述封盖60与主分配器30和辅助分配器40的正面相连,通过对接线元件50的加压,增大主分配器30以及辅助分配器40和热水管20的密封力之后,在上述主分配器30的后面连接主封盖30c,连接供给水管pl,在第二排水区间38连接为供暖排除热水的排水管P2,以此在主封盖30c中通过第一供给区间32供给凉水。另外,在上述辅助分配器40的后面连接辅助封盖47。同时,上述碳加热器10穿过主分配器30的第一加热区间31和封盖60的前加热区间61以及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加热区间41,将两个末端露在主封盖30c和辅助封盖47的封盖加热区间30a以及辅助加热区间41的外面,并和能够得到电的电源供给装置相连接。举一个具有实例进行 说明,将8个热水管20分为一组,共两组组装成上述主分配器30。即,连接在上述主分配器30的由8个热水管组装而成的热水管20由第一组热水管20A和第二组热水管20B构成第一组热水管组20A供给水凉水,第二组热水管组20B供给的热水是再加热为供暖而排出的第一组20A中加热的水而得到的水。凉水通过供给水管Pl供给的过程,通过碳加热器10加热升温的过程,以及利用排水管P2排水的过程,具体说明如下所述。首先看一下在上述第一组20A热水管中水的循环和加热过程通过主封盖30c的供给水管Pl供给凉水- >凉水流向主分配器30的第一供给区间32- >供给的水沿第一热水管20a流动- >水在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流动区间42中,经过第一辅助流动区间42a,通过辅助连通槽43和辅助流动槽46流经第二辅助流动区间42b,沿第二热水管20b流动->水流经主分配器30的第一流动区间34,通过第一连通槽34a和主封盖30c的主流动槽30b,沿第3热水管20c流动- >在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流动区间42中,水经过第3辅助流动区间42c,通过辅助连通槽43和辅助流动槽46流经第4辅助流动区间42b,沿第4热水管20b流动- >水经过主分配器30的第一流动区间34,通过第一连通槽34a和主封盖30c的主流动槽30b,沿第5热水管20e流动- >在辅助流动区间42中,水经过第5辅助流动区间42e,通过辅助连通槽43和辅助流动槽46流经过第6辅助流动区间42f,沿第6热水管20f流动- >水经过主分配器30的第一流动区间34,通过第一连通槽34a和主封盖30c的主流动槽30b沿第7热水管20g流动- >在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流动区间42中,水经过第7辅助流动区间42g,通过辅助连通槽43和辅助流动槽46流动第8辅助流动区间42h,沿第8热水管20η流动。在这一过程中,依靠碳加热器10的发热,凉水在首次加热后,通过主分配器42h,沿第8热水管20η流动。在这一过程中,依靠碳加热器10的发热,凉水在首次加热后,通过主分配器30的第一排水区间33排水。如上所述,利用第一排水区间33排出的水在主封盖30c的主流动槽30b中沿其流动,主流动槽30b为使水能够从第一排水槽33向2供给槽37供给而将二者连接在一起。这时,看一下上述第二组20B热水管中水的循环和加热过程经由主封盖30c的第一排水区间33中排出的水通过第二供给区间37供给- >供给的水沿第一热水管20a流动- >在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流动区间42中,水经过第一辅助流动区间42a,通过辅助连通槽43和辅助流动槽46流经第二辅助流动区间42b,沿第二热水管20b流动- >水流经主分配器30的第二流动区间39,通过第二连通槽39a和主封盖30c的主流动槽30b,沿第3热水管20c流动- >在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流动区间42中,水经过第3辅助流动区间42c,通过辅助连通槽43和辅助流动槽46流经第4辅助流动区间42d,沿第4热水管20d流动- >水经过主分配器30的第二流动区间39,通过第二连通槽39a和主封盖30c的主流动槽30b,沿第5热水管20e流动- >在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流动区间42中,水经过第5辅助流动区间42e,通过辅助连通槽43和辅助流动槽46流经过第6辅助流动区间42f,沿第6热水管20f流动- >水经过主分配器30的第二流动区间39a和主封盖30c的主流动槽30b,沿第7热水管20g流动- >在辅助分配器40的辅助流动区间42中,水经过第7辅助流动区间42g,通过辅助连通槽43和辅助流动槽46流经第8辅助流动区间42h,沿第8热水管20η流动。在这一过程中,依靠碳加热器10的发热,凉水在首次加热后,通过主分配器30的第二排水区间38排水,并通过排水管Ρ2供给暖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其他运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精神的等效变化,均应俱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加热器、热水管组、主分配器、辅助分配器;所述热水管组包覆在碳加热器外围,所述热水管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主分配器和辅助分配器,由以上结构构成了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其中一个供热循环单元;所述供热循环单元至少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两之间的热水管组在经过主分配器后进行末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管组由多个首尾连接的热水管围绕在碳加热器周围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配器和热水管组之间以及在辅助分配器和热水管组之间安装有用来防止在持续升温的热水管和分配器中间产生间隔缝隙并在高温状态下防止漏水的接线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元件由用耐热橡胶材质做成的线匝区间插入热水管的末端,同形成的填充段通过连接段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上述填充段的外柱面和线匝区间的内柱面由多个线匝凸起形成的列构成;上述填充段是被主分配器的第一夹紧箍区间段和第二夹紧箍区间断,以及辅助分配器的辅助夹紧箍区间段分别夹住,再由接线元件固定结合而成;接线元件在与碳加热器相连的正面加热区间的周围,透过热水管组,以多个连通区间形成的封盖与主分配器和辅助分配器正面结合使接线元件自身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分配器贯穿碳加热器的第一加热区域的周围,形成供给水的第一供给区间和第一排水区间,以及多个循环水的第一流动区间;上述第一流动区间分别由两个第一连通槽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元件同上述第一供给区间、第一排水区间以及第一流动区间全部连接,形成第一夹紧箍区间段;上述主分配器贯穿碳加热器的第二加热区间的周围,形成第二供给区间,该区间有第一排水区间中排出的水供给;第二排水区间,该区间为热水供暖而排水;以及多个循环水的第二流动区间连通;接线元件同上述第二供给区间、第二排水区间以及第二流动区间的正面连接,形成第二夹紧箍区间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加热器封盖加热区间的周围相互连通,使第一供给区间、第一排水区间以及第一流动区间同第二供给区间、第二排水区间以及第二流动区间相对应,构成主流动槽,从而构成主封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包括碳加热器、热水管组、主分配器、辅助分配器;所述热水管组包覆在碳加热器外围,所述热水管组的两端分别连接主分配器和辅助分配器,由以上结构构成了利用碳加热器的热水循环装置的其中一个供热循环单元;所述供热循环单元至少设置有两个,其中两两之间的热水管组在经过主分配器后进行末端相连。在水按各自的热水管内顺次循环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多个流动水的热水管,提升用热水加热的加热效率。在其他热水管顺次循环的同时,使用为转换方向而设置的通道较短的分配器,防止热消耗。利用接线元件防止在持续升温的热水管和分配器中间产生间隔缝隙,并在高温状态下防止漏水。
文档编号F24H9/12GK202692426SQ20122022821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
发明者郑光浩, 金仁秀, 郑奎星 申请人:郑光浩, 金仁秀, 郑奎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