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料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2108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料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料桶,尤其涉及一种在冶金行业适用于给熔炼炉等设备加料的加料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固体加料方式有人工直接投料和半人工(蚊龙和提升机)加料,人工直接加料时需要反应熔炉停止运行,再将物料一块块填进去,这样既增加了人力物力,又不能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低。在1994年4月6日公布的实用新型专利(CN 2160873Y)《一种加料桶》说明书上描述了一种加料桶,所述加料桶主要由桶体、带有转壁的扇形底板、锁紧滚轮、支架、吊环和导向块等部分组成。通过滚轮锁紧来控制扇形底板,桶底关闭时,扇形底板呈一棱锥或圆锥状倒扣在桶体下端,通过滚轮移出使扇形底板打开来进行加料。此方法与前面所述人工直接加料相比提高了效率,但该实用新型结构相对复杂,在生产应用过程中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料桶,克服原来的固体加料方法进料是小批量且不能连续加料的缺点以及原来加料桶结构复杂的缺点。一种加料桶,包括桶体、挂钩、若干扇形铁板及连接桶体与扇形铁板的活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是一个空心圆桶,桶体下端有若干小圆孔,上端设有支架和挂钩用于和提升装置连接,所述扇形铁板是将其下端设置成弯钩,其上端设置两个小孔,所述活动环通过小圆孔将桶体和扇形铁板进行连接,扇形铁板通过活动环悬挂在桶底,将所有扇形铁板下端用细绳沿着弯钩捆紧,桶体下端形成一圆锥形底端。通过烧断细绳使扇形铁板打开进行加料。本实用新型与上面所述加料桶相比结构更简单。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一次大量进料,其与原有技术相比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扇形铁板下端设置一向外的弯钩,加料时,用细绳捆绑在扇形铁板下端弯钩处,桶体下端形成一圆锥形底端,通过烧断细绳使扇形铁板打开进行加料。本实用新型通过与旋转装置、液压提升装置配套形成一种加料装置,置于熔炼炉口上面,能使熔炼炉在不停运情况下连续加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加料桶,包括桶体1、挂钩6、若干扇形铁板4及连接桶体与扇形铁板的活动环3,桶体I是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桶,桶体I上端设置一挂钩6和支架7,桶体I下端均匀分布十二个小圆孔2,下端通过小圆孔2与活动环3连接,每个小圆孔2对应一个活动环3,另设有六块扇形铁板4,每块扇形铁板上端的两个小孔5与活动环3连接,使扇形铁板4悬挂在桶底I。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加料桶,包括桶体(I)、挂钩(6)、若干扇形铁板(4)及连接桶体与扇形铁板(4)的活动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I)是一个空心圆桶,桶体(I)下端有若干小圆孔(2),上端设有支架(7 )和挂钩(6 )用于和提升装置连接,所述扇形铁板(4 )是将其下端设置成弯钩,其上端设置两个小孔(5),所述活动环(3)通过小圆孔(2)将桶体(I)和扇形铁板(4)进行连接,扇形铁板(4)通过活动环(3)悬挂在桶底,将所有扇形铁板(4)下端用细绳沿着弯钩捆紧,桶体下端形成一圆锥形底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料桶,包括桶体、挂钩、若干扇形铁板及连接桶体与扇形铁板的活动环,所述桶体是一个空心圆桶,桶体下端有若干小圆孔,上端设有支架和挂钩用于和提升装置连接,所述扇形铁板是将其下端设置成弯钩,其上端设置两个小孔,所述活动环通过小圆孔将桶体和扇形铁板进行连接,扇形铁板通过活动环悬挂在桶底,将所有扇形铁板下端用细绳沿着弯钩捆紧,桶体下端形成一圆锥形底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一次大量进料,其与原有技术相比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
文档编号F27D3/00GK203068978SQ20132007069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袁强, 郭蓓, 杨安, 陈颖鹏, 周小巍, 刘秀彬 申请人:江西稀有金属钨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