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3978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以及风轮风道部件,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安装在壳体内部,并与进风口相对设置,风轮风道部件安装在壳体内部,风轮风道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风道进风口和至少一个风道出风口,风道进风口均与换热器相对设置,且至少一个风道进风口对应于换热器的背部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噪音低,提高了人体的舒适感,并有效地解决了风无法从换热器的背部通过,导致换热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换热器的使用量,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成本。
【专利说明】空调室内机【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使用的上下出风柜式空调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在相关技术中,如图I所示,上下出风空调器由于离心风轮I’的结构特点,使得离心风轮I’只能从左右两侧进风,然而正对着换热器2’的部分,由于离进风口远,风无法从换热器2’的背面通过,从而导致换热器2’的换热效果差,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地改善换热效果、工作效率闻的空调室内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及风轮风道部件,所述风轮风道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风轮风道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风道进风口和至少一个风道出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均与所述换热器相对设置,且至少一个所述风道进风口对应于所述换热器的背部设置。
[000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在风轮风道部件上设置三个风道进风口,并保证至少有一个风道进风口对应换热器的背部设置,使得由机外进入空调室内机的风,一部分可直接通过换热器从对应于换热器背部的风道进风口进入风轮风道部件内,另一部分风从其他风道进口进入风轮风道部件内,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加快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速度,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换言之,风轮风道部件的架构简单,利用率高,进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改善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因风可从换热器的背部直接进入风轮风道部件内,与现有技术应用的只能从左右两侧进风的离心风轮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轮风道部件,可减少换热器的整体长度,换言之,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减少了换热器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成本;再一方面,当空调室内机工作时,可降低风轮风道部件的工作速度,这样,既可不影响换热效果又可降低空调室内机的噪音。
[000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轮风道部件为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包括:风道底板,所述风道底板包括第一风道底板和第二风道底板,所述第一风道底板与所述第二风道底板之间设置有电机安装槽;风道盖,所述风道盖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底板上的第一风道盖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风道底板上的第二风道盖,所述第一风道底板与所述第一风道盖连接可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风道底板与所述第二道盖连接可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二容纳腔;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离心风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离心风轮,所述第一离心风轮可沿自身轴线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所述第二离心风轮可沿自身轴线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转动;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槽内,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心风轮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相连接;及双轴电机盖,所述双轴电机通过所述双轴电机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槽内。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的单离心风轮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结构简单,而且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使用两个离心风轮同时工作,加快了出风速度,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进而改善了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第一风道盖和第二风道盖均可拆卸地安装在风道底板上,这样,使得两个离心风轮的安装、拆卸及更换均变得简单方便;第一风道底板与第一风道盖连接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一容纳腔,第二风道底板与第二道盖连接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二容纳腔,使得第一容纳腔的两端和第二容纳腔的两端形成四个风道进风口,位于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的两个风道进风口,使得通过换热器的风可从风轮风道部件的中间进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只有两端设置进风口,中间不能进风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善了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设置一个双轴电机带动两个离心风轮转动,既保证了两个离心风轮的转速一致,又避免了使用两个电机占用空调室内机的空间,换言之,双轴电机的设置,使得两个离心风轮的出速度一致,同时使得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可以做的更小,以满足小空间室内的使用需求。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均呈圆柱形,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轴向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风道进风口,径向设置有所述风道出风口。
[0012]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均呈圆柱形,这样,使得容纳腔的形状与离心风轮的形状一致,可节省风道底板和风道盖的材料使用量,从而降低空调室内机的生产成本。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轮风道部件为一个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所述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上设置有三个所述风道进风口。
[0014]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可选择对现有技术使用的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进行改造,SP在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上设置除两端外的第三个风道进风口,且第三进风口与换热器的背部相对应,同样可达到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和改善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的目的。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风轮风道部件包括两个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两个所述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水平并排设置,每一所述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在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风道进风口。
[0016]在不考虑空调室内机整体尺寸及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改善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以及制作简单方便的目的,可选择将两个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水平并排设置,并在每一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的水平方向的两端设置风道进风口,换言之,在现有使用的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基础上进行改造,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改善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换热器的水平截面呈喇叭形,所述风轮风道部件设置在喇叭口处。[0018]换热器的水平截面呈喇叭形,这样的结构,可有效地利用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使得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可以做的更小,以满足小空间室内的使用需求。
[00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两个所述风轮风道部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两个所述风轮风道部件中,一个的所述风道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另一个的所述风道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0020]在空调室内机内的壳体上设置两个出风口,并设置两个风轮风道部件分别对应一出风口,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改善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人体的舒适感。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一所述风轮风道部件和一贯流风轮风道部件;所述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具有一风道进风口和一风道出风口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风轮风道部件和所述贯流风轮风道部件中,一个的所述风道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接,另一个的所述风道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接。
[0022]在空调室内机内设置一风轮风道部件和一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并分别与设置在空调室内机壳体上进风口相连通,当室温需要快速升温或者降温时,可选择同时开启风轮风道部件和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同时工作;当室温不需要快速升温或者降温时,可选择只开启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工作,这样,使得空调室内机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002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贯流风轮风道,所述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贯流风轮风道上,所述贯流风轮风道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接形成第三容纳腔;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贯流风轮可沿自身轴线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转动;电机,所述电机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贯流风轮相连接;及电机盖,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内。
[0024]贯流风轮风道的结构简单,体积小,可使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做的更小,以满足小空间室内的使用需求。
[002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7]图1是相关技术使用的空调中单离心风轮及换热器间安装关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2的左视工作原理图;
[0030]图4是图2中A-A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5是图2中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6是图5所示的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3]图7是图2中换热器的构示意图;[0034]图8是图7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10是图9的左视工作原理图;
[0037]图11是图9中贯流风轮风道部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38]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9]I’离心风轮,2’换热器。
[0040]图2至图1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41]100空调室内机,10壳体,11第一出风口,12第二出风口,13进风口,20换热器,21喇叭口,30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301第一风道底板,302第二风道底板,303电机安装槽,304双轴电机盖,305第一风道盖,306第二风道盖,307第一容纳腔,308第二容纳腔,309第一离心风轮,310第二离心风轮,311双轴电机,40贯流风轮风道部件,401安装支架,402贯流风轮风道,403贯流风轮,404电机,405电机盖,50风道进风口,60风道出风口,在图1、图
3、图4及图10中,箭头表示风流动的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4]下面参照附图2至附图1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00。
[0045]如图2、图3、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壳体10、换热器20及风轮风道部件,壳体10上设置有进风口 13和出风口,换热器20及风轮风道部件均安装在壳体10内部,换热器20与进风口 13相对设置,风轮风道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风道进风口 50和至少一个风道出风口 60,风道进风口 50均与换热器20相对设置,且至少一个风道进风口 50对应于换热器20的背部设置。
[0046]其中,如图7和图8所示,换热器20的水平截面呈喇叭形,风轮风道部件设置在喇叭口 21处。
[0047]空调室内机100开启时,由机外进入空调室内机100的风,一部分可直接通过换热器20从对应于换热器20背部的风道进风口 50进入风轮风道部件内,另一部分风从其他风道进口 50进入风轮风道部件内,这样,一方面,加快了空调室内机的出风速度,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换言之,风轮风道部件的架构简单,利用率高,进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改善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另一方面,因风可从换热器的背部直接进入风轮风道部件内,与现有技术应用的只能从左右两侧进风的离心风轮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轮风道部件,可减少换热器的整体长度,换言之,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减少了换热器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成本;再一方面,当空调室内机工作时,可降低风轮风道部件的工作速度,这样,既可不影响换热效果又可降低空调室内机的噪音;
[0048]另外,换热器20的水平截面呈喇叭形,这样的结构,有效地利用了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空间,使得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可以做的更小,以满足小空间室内的使用需求。
[0049]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两个风轮风道部件,壳体1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11、下方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12,两个风轮风道部件中,一个的风道出风口 60与第一出风口 11相连通,另一个的风道出风口 60与第二出风口 12相连通。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有效地改善了空调室内机的换热效果,从而提高了人体的舒适感。
[0050]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00,包括一风轮风道部件和一贯流风轮风道部件40 ;贯流风轮风道部件40安装在壳体10内,贯流风轮风道部件40具有一风道进风口 50和一风道出风口 60 ;壳体10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出风口
11、下方设置有第二出风口 12,风轮风道部件和贯流风轮风道部件40中,一个的风道出风口 60与第一出风口 11相连接,另一个的风道出风口 60与第二出风口 12相连接。这样,当室温需要快速升温或者降温时,可选择同时开启风轮风道部件和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同时工作;当室温不需要快速升温或者降温时,可选择只开启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工作,使得空调室内机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
[0051]具体地,如图11所示,贯流风轮风道部件40包括:安装支架401、贯流风轮风道402、贯流风轮403以及电机404 ;风道进风口 50设置在安装支架401上,风道出风口 60设置在贯流风轮风道402上,贯流风轮风道402与安装支架401相连接形成第三容纳腔,贯流风轮403设置在第三容纳腔内,贯流风轮403可沿自身轴线在第三容纳腔内转动,电机404通过电机盖405固定安装在安装支架401的一端,电机404的输出轴与贯流风轮403相连接。贯流风轮风道的结构简单,体积小,电机通过电机盖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使得电机的安装、拆卸及更换简单,并可使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做的更小,以满足小空间室内的使用需求。
[0052]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100,如图5和图6所示,风轮风道部件的第一种具体结构为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30 ;
[0053]具体地,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30包括:第一风道底板301、第二风道底板302、第一风道盖305、第二风道盖306、第一离心风轮309、第二离心风轮310以及双轴电机311 ;
[0054]第一风道底板301和第二风道底板302通过电机安装槽303构成一体,第一风道盖305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风道底板301上,第一风道底板301与第一风道盖305连接可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一容纳腔307,第一离心风轮309设置于第一容纳腔307内,并可沿自身轴线在第一容纳腔307内转动;第二风道盖306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风道底板302上,第二风道底板302与第二风道盖306连接可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二容纳腔308,第二离心风轮310设置于第二容纳腔308内,并可沿自身轴线在第二容纳腔308内转动;双轴电机311通过双轴电机盖304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槽303内,双轴电机311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第一离心风轮309和第二离心风轮310相连接,以带动第一离心风轮309和第二离心风轮310转动。
[0055]其中,第一容纳腔307和第二容纳腔308均呈圆柱形,第一容纳腔307和第二容纳腔308的轴线两端均设置有风道进风口 50,径向设置有风道出风口 60。
[0056]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的单离心风轮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结构简单,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使用两个离心风轮同时工作,加快出风速度,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进而改善了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第一风道盖和第二风道盖均可拆卸地安装在风道底板上,使得离心风轮的安装、拆卸及更换变得简单方便;第一风道底板与第一风道盖连接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一容纳腔,第二风道底板与第二道盖连接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二容纳腔,使得第一容纳腔的两端和第二容纳腔的两端形成四个风道进风口,位于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的两个风道进风口,使得通过换热器的风可从风轮风道部件的中间进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只有两端设置风道进风口,中间不能进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善了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设置一个双轴电机带动两个离心风轮转动,既保证了两个离心风轮的转速一致,又避免了使用两个电机占用空调室内机的空间,换言之,双轴电机的设置,使得两离心风轮的出速度一致,同时使得空调室内机的体积可以做的更小,以满足小空间室内的使用需求,且双轴电机通过双轴电机盖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槽内,使得电机的安装、拆卸及更换简单方便;而设置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均呈圆柱形,使得容纳腔的形状与离心风轮的形状一致,可节省风道底板和风道盖的材料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生产成本。
[0057]风轮风道部件的第二种具体结构为一个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图中未示出),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上设置有三个风道进风口。
[0058]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可选择对现有技术使用的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进行改造,SP在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上设置除两端外的第三个风道进风口,且第三进风口与换热器的背部相对应,同样可达到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和改善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的目的。
[0059]风轮风道部件的第三种具体结构为两个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图中未示出),两个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水平并排设置,每一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在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风道进风口。
[0060]在不考虑空调室内机整体尺寸及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改善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以及制作简单方便的目的,可选择将两个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水平并排设置,并在每一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的水平方向的两端设置有风道进风口,换言之,在现有使用的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基础上进行改造,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改善空调室内机换热效果。
[006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简单、噪音低,提高了人体的舒适感,并有效地解决了风无法从换热器的背部通过,导致换热效果差的问题,同时有效地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换热器的使用量,降低了空调室内机的成本。
[006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
[006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6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及风轮风道部件,所述风轮风道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风轮风道部件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风道进风口和至少一个风道出风口,所述风道进风口均与所述换热器相对设置,且至少一个所述风道进风口对应于所述换热器的背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轮风道部件为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离心风轮风道部件包括: 风道底板,所述风道底板包括第一风道底板和第二风道底板,所述第一风道底板与所述第二风道底板之间设置有电机安装槽; 风道盖,所述风道盖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风道底板上的第一风道盖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风道底板上的第二风道盖,所述第一风道底板与所述第一风道盖连接可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风道底板与所述第二道盖连接可形成带有通风孔的第二容纳腔; 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第一离心风轮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的第二离心风轮,所述第一离心风轮可沿自身轴线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转动,所述第二离心风轮可沿自身轴线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转动; 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槽内,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第一离心风轮和所述第二离心风轮相连接;及 双轴电机盖,所述双轴电机通过所述双轴电机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均呈圆柱形,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的轴向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风道进风口,径向设置有所述风道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轮风道部件为一个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所述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上设置有三个所述风道进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轮风道部件包括两个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两个所述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水平并排设置,每一所述单离心风轮风道部件的蜗壳在水平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风道进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器的水平截面呈喇叭形,所述风轮风道部件设置在喇叭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两个所述风轮风道部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两个所述风轮风道部件中,一个的所述风道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另一个的所述风道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所述风轮风道部件和一贯流风轮风道部件; 所述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具有一风道进风口和一风道出风口;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风轮风道部件和所述贯流风轮风道部件中,一个的所述风道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接,另一个的所述风道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流风轮风道部件包括: 安装支架,所述风道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贯流风轮风道,所述风道出风口设置在所述贯流风轮风道上,所述贯流风轮风道与所述安装支架相连接 形成第三容纳腔; 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设置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所述贯流风轮可沿自身轴线在所述第三容纳腔内转动; 电机,所述电机安位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贯流风轮相连接;及 电机盖,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内。
【文档编号】F24F1/00GK203571888SQ201320624288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9日
【发明者】岑振宙, 钟小键, 彭惠平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