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空调节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8536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高效空调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技术的空调室外机均采用风扇将蒸发器周围的热空气吸走,排到环境空气中,空调节能方法多采用加大蒸发器的表面积和改变电路运用变频控制等技术,以上技术均有结构复杂,造价高等弊端,综合考虑,节能效果不够理想。而且,上述结构的增加,势必会提高空调外机的造价,达不到节能降耗的初衷。

因此,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高效空调节能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调节能设备复杂,难以达到理想节能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高效空调节能装置,包括箱体、冷凝水管、加压泵、固定板、固定件、滑槽、滑动件、驱动装置、雾化喷头和阻挡件,所述箱体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设有固定件,所述箱体内设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一端连接冷凝水管,所述固定板顶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侧部固定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动件上设有雾化喷头,所述加压泵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雾化喷头,所述滑槽两端均设有阻挡件。

优选的,还包括自来水管和阀门,所述自来水管连接所述加压泵,所述自来水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通过固定螺丝与空调外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在空调外机上设置一个雾化装置,既能利用空调内机的冷凝水,降低冷凝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又能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本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在空调外机的散热蒸发器内侧设置固定板和箱体,箱体内设置加压泵,使加压泵连接冷凝水管,并将冷凝水通过雾化喷头,将其雾化后喷洒在蒸发器表面,水雾在蒸发器表面快速挥发,带走热能,加快蒸发器散热,减轻 压缩机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而设置的雾化喷头下端设置有滑动件,滑动件在滑槽内滑动,使冷凝水均匀的喷洒在蒸发器表面,实现均匀散热;并在加压泵上连接了自来水管,从而在冷凝水不够用时,通过自来水管的进水,实现供水散热。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雾化效果好,散热均匀,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冷凝水管;3加压泵;4固定板;5固定件;6滑槽;7滑动件;8驱动装置;9雾化喷头;10阻挡件;11自来水管;12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高效空调节能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雾化效果好,散热均匀,节能环保。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高效空调节能装置,包括箱体1、冷凝水管2、加压泵3、固定板4、固定件5、滑槽6、滑动件7、驱动装置8、雾化喷头9和阻挡件10,所述箱体1上端设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两端设有固定件5,所述箱体1内设有加压泵3,所述加压泵3一端连接冷凝水管2,所述固定板4顶端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内设有滑动件7,所述滑动件7侧部固定有驱动装置8,所述驱动装置8带动所述滑动件7在所述滑槽6内滑动,所述滑动件7上设有雾化喷头9,所述加压泵3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雾化喷头9,所述滑槽6两端均设有阻挡件10。

更进一步的,还包括自来水管11和阀门12,所述自来水管11连接所述加压泵3,所述自来水管11上设有阀门12。能够为雾化喷头9额外供水,在冷凝水不够时,提高了供水能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5通过固定螺丝与空调外机连接。提高固定板4的稳定性能。

本发明的在使用时,通过在空调外机上设置一个雾化装置,既能利用空调内机的冷凝水,降低冷凝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又能达到理想的节能效果。本技术路线主要是通过在空调外机的散热蒸发器内侧设置固定板4和箱体1,箱体1内设置加压泵3,使加压泵3连接冷凝水管2,并将冷凝水通过雾化喷头9,将其雾化后喷洒在蒸发器表面,水雾在蒸发器表面快速挥发,带走热能,加快蒸发器散热,减轻压缩机负荷,达到节能的目的;而设置的雾化喷头9下端设置有滑动件7,滑动件7在滑槽6内滑动,使冷凝水均匀的喷洒在蒸发器表面,实现均匀散热;并在加压泵3上连接了自来水管11,从而在冷凝水不够用时,通过自来水管11的进水,实现供水散热。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雾化效果好,散热均匀,节能环保。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