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气凝胶地暖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4500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高效气凝胶地暖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管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气凝胶地暖管。



背景技术:

地暖管指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中用来作为低温热水循环流动载体的一种管材,因此,需要管材本身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耐高温和低温性,现有的地暖管铺设在地面上,当工作过程时,地暖管所产生的热量不仅向上传递、还会向下传递,这样会造成热量的散失,使之地暖管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降低资源利用率,工作效率低,提高工作时间,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气凝胶地暖管,使之操作简单、避免热量向下流失,进而造成热量不能充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新型高效气凝胶地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PEX层,所述中间层为钢丝网层,所述外层为PE层,所述地暖管铺设在地面下,所述地暖管环状铺设,所述地暖管下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冷凝胶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丝网层和外层之间设有热熔胶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EX层厚度在20mm-26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丝网层厚度在12mm-18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EX层厚度在24mm-28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热熔胶层厚度在10mm-16mm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地热管下铺设有隔热层,这样在地热管工作时,地热管所产生热量不会向下传递只会向上传递使之对室内进行供暖,提高热量利用率,降低成本、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和隔热层相互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中:1、地暖管,2、隔热层,3、PE层,4、热熔胶层,5、钢丝网层,6、PEX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高效气凝胶地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PEX层,所述中间层为钢丝网层,所述外层为PE层,所述地暖管铺设在地面下,所述地暖管环状铺设,所述地暖管下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冷凝胶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丝网层和外层之间设有热熔胶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EX层厚度在20mm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丝网层厚度在12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EX层厚度在24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热熔胶层厚度在10mm之间。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高效气凝胶地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PEX层,所述中间层为钢丝网层,所述外层为PE层,所述地暖管铺设在地面下,所述地暖管环状铺设,所述地暖管下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冷凝胶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丝网层和外层之间设有热熔胶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EX层厚度在26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丝网层厚度在18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EX层厚度在28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热熔胶层厚度在16mm之间。

实施例3:

一种新型高效气凝胶地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管包括内层、中间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PEX层,所述中间层为钢丝网层,所述外层为PE层,所述地暖管铺设在地面下,所述地暖管环状铺设,所述地暖管下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为冷凝胶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丝网层和外层之间设有热熔胶层。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EX层厚度在23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钢丝网层厚度在15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PEX层厚度在26mm之间。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热熔胶层厚度在13mm之间。

本发明通过在地热管下铺设有隔热层,这样在地热管工作时,地热管所产生热量不会向下传递只会向上传递使之对室内进行供暖,提高热量利用率,降低成本、工作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具有较好的前景、适宜推广。

本发明的基本教导已加以说明,对具有本领域通常技能的人而言,许多延伸和变化将是显而易知者。由于说明书揭示的本发明可在未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大体特征的其它特定形式来实施,且这些特定形式的一些形式已经被指出,所以,说明书揭示的实施例应视为举例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是由所附的申请专利范围界定,而不是由上述说明所界定,对于落入申请专利范围的均等意义与范围的所有改变仍将包含在其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