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3157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是把两个表面式换热器由在其中循环的热载体连接起来的换热器,热载体在高温流体换热器和低温流体换热器之间循环,在高温流体换热器中接受高温流体的热量,在低温流体换热器中把热量释放给低温流体,从而实现了热量的传输,但是在加工过程中,高温流体与低温流体通常不在同一个加工环境内,因为导致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的使用范围较小、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以用来解决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使用范围小、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一种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管与流体管,所述换热管为椭圆形,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内管右端设置热介质进口,外管右端设置热介质出口,内管左端与外管左端相连,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流体管,所述流体管为椭圆环状,左端设置流体进口,右端设置流体出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换热管左端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不少于两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流体管左端为管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外管外侧设置保温层。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外管内侧与流体管相接触的面外壁为颗粒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换热管包括内管与外管,内管与外管之间设置流体管,流体管与换热管可分离,方便进行更换,可以单独使用,更加实用,流体管与内管内热介质的运行方向相反,与外管内热介质的运行方向相同,利用热介质处于不同的位置温度不同进行间接式换热,同时换热器可以串联使用,实现了不仅实现了间接式换热器的功能,更加节约能源,节约空间,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换热管,2.流体管,3.内管,4.外管,5.热介质进口,6.热介质出口,7.流体进口,8.流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一种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包括换热管1与流体管2,所述换热管1为椭圆形,包括内管3与外管4,所述内管3右端设置热介质进口5,外管4右端设置热介质出口6,内管3左端与外管4左端相连,内管3与外管4之间设置流体管2,流体管2与换热管1可分离,方便进行更换,可以单独使用,更加实用,所述流体管2为椭圆环状,左端设置流体进口7,右端设置流体出口8,流体与内管3的热介质运行方向相反,能够更好地进行热能传输,同时流体与外管4内的热介质运行方向相同,在进行补充热能交换的同时,避免因温差较小导致换热效果差,换热器整体为椭圆形,更加方便放置,换热管1包括两部分,利用热介质处于不同的位置进行间接式换热,同时换热器可以串联使用,实现了不仅实现了间接式换热器的功能,更加节约能源,节约空间,适合推广使用。

如图所示,所述换热管1左端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不少于两个,所述流体管2左端的流体进口7为管状,连接增压设备,流体进口7通过换热管1左端通孔设置于换热管1之间,方便拆卸,不易移动,同时流体管2内外同时连接换热管1,换热效果更加明显。

如图所示,所述外管4外侧设置保温层,避免热介质受空气影响大,导致温差不易控制。

如图所示,所述外管4内侧与流体管2相接触的面外壁为颗粒层,外管4内热介质与流体管2内的流体温差相对于内管3内热介质与流体的温差较小,因而设置颗粒层,能够削弱外管4与流体管2之间的热量传递,但是在外管4与流体管2间温差大时,颗粒层的削弱效果则不明显。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