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692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型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厨垃圾干湿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是城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最为普遍的废弃物,属于城市生活垃圾,易腐烂发臭,不利于普通垃圾车运输等特点。这类垃圾若不经分类专项处理,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餐厨垃圾主要来源于餐饮服务业、家庭和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和食用残余。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逐渐加快,餐厨垃圾的产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国内的大型、特大型城市中,餐厨垃圾的日产量已达数千吨,全国餐厨垃圾的年产量达到千万吨,单纯填埋的话,占用大量土地,产生的垃圾渗滤液和填埋气体也需要后期处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餐厨垃圾其主要成分包括淀粉类食物、植物纤维、动物蛋白和脂肪类等有机物,具有含水率高,油脂、盐分含量高,将餐厨垃圾进行加工,做成废料回收利用,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将餐厨垃圾干湿分离的装置,以便后续废料的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包括机壳和电机,所述机壳顶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机壳左侧壁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右侧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右侧设有转杆,所述转杆右侧设有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圆孔,所述滚筒右侧设有联轴器,所述滚筒右端设有密封盖,所述电机底部设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右侧设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一端伸入机壳内,所述热风机底部设有支架,所述机壳内底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右侧设有废渣口,所述废渣口右侧设有废渣口盖,所述机壳底部设有废水口,所述废水口底部设有阀门,所述机壳底部设有支腿,所述热风机和电机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转杆和滚筒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器启动热风机和电机,电机转动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和滚筒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从而带动滚筒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快速的实现对滚筒内餐厨垃圾中的水、油进行分离,热风机向机壳内吹入热风,加速对滚筒内残留的固体垃圾的烘干,密封盖上设有把手,便于向滚筒添加餐厨垃圾。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快速将餐厨垃圾进行干湿分离,便于废料回收利用,安全环保,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电机、3支架、4热风机、5进风管、6联轴器、7转杆、8滚筒、81圆孔、9控制器、10联轴器、11密封盖、12把手、13废渣口盖、14阀门、15废渣口、16过滤网、17废水口、18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餐厨垃圾干湿分离装置,包括机壳1和电机2,所述机壳1顶部设有控制器9,所述机壳1左侧壁设有电机2,所述电机2右侧设有联轴器6,所述联轴器6右侧设有转杆7,所述转杆7右侧设有滚筒8,所述滚筒8上设有圆孔81,所述滚筒8右侧设有联轴器10,所述滚筒8右端设有密封盖11,所述电机2底部设有热风机4,所述热风机4右侧设有进风管5,所述进风管5一端伸入机壳1内,所述热风机4底部设有支架3,所述机壳1内底部设有过滤网16,所述过滤网16右侧设有废渣口15,所述废渣口15右侧设有废渣口盖13,所述机壳1底部设有废水口17,所述废水口17底部设有阀门14,所述机壳1底部设有支腿18,所述热风机4和电机2均电性连接于控制器9,所述密封盖11上设有把手12,所述转杆7和滚筒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具体的,使用时,首先通过把手12打开密封盖11,将餐厨垃圾添加到机壳1内,关闭密封盖11,通过控制器9启动热风机4和电机2,电机2转动带动转杆7转动,转杆7和滚筒8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从而带动滚筒8高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滚筒8内餐厨垃圾的水、油通过圆孔81被分离,经过过滤网16的过滤后进入机壳1底部,热风机4向机壳1内吹入热风,加速对滚筒8内残留的固体垃圾的烘干,通过打开密封盖11将滚筒8内的垃圾回收,打开废渣口盖13,将过滤网16上的垃圾通过废渣口15回收,打开阀门14,通过废水口17将分离出来的液态垃圾回收,从而实现对餐厨垃圾的干湿分离。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