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2810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趋枯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资源,能量大,持续性好,没有任何污染,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的理想替代品。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早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比如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等。

太阳能的利用需要先把多分散在大自然中的太阳光中的太阳能进行收集,然后再把收集的太阳能进行集中利用。目前对太阳光进行收集主要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来实现的,但是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存在太阳能利用率低、集热效果不好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本太阳能集热装置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集热效果好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支架和若干根真空玻璃管,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集热管,所述支架上与集热管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管状的定位座,所述集热管的位置高于定位座的位置,所述集热管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根导热管,所述导热管沿着集热管的径向设置并且一端封闭,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导热管的内壁呈圆锥形,每个所述定位座上均设置有下固定孔,所述导热管和下固定孔一一对应并且导热管的开口端朝向下固定孔,在相对应的导热管和下固定孔之间均设置有一根真空玻璃管,所述真空玻璃管的一端封闭,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真空玻璃管的开口端设置有固定部二,所述真空玻璃管中设置有超导热管,所述超导热管包括蒸发段、冷凝段和定位部,所述冷凝段和定位部分别位于蒸发段的两端,所述冷凝段的外壁呈现圆锥形,所述蒸发段位于真空玻璃管中,所述真空玻璃管的封闭端穿设在下固定孔中,所述蒸发段靠近冷凝段处通过固定部二固定在真空玻璃管的开口端,所述真空玻璃管的内壁、超导热管和固定部二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减少空气流通,从而减少能量损耗,所述冷凝段伸出真空玻璃管的开口端,所述冷凝段插设在导热管中,所述定位座上还设置有用于使冷凝段压紧在导热管中的固定盖。

上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中,所述定位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盖内部具有圆柱形的腔体,所述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盖通过螺纹连接在定位座的下端,所述腔体的直径大于真空玻璃管的直径,所述真空玻璃管的封闭端位于腔体中。

上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中,所述真空玻璃管的下端的内部还具有固定部一,所述超导热管3的定位部设置在固定部一中。

上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中,所述固定盖的腔体底部设置有橡胶层。

上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中,所述超导热管的蒸发段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铝翼导热片。

上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中,所述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集热箱,所述集热管设置在集热箱中,所述集热箱上沿着长度方向具有若干个上固定孔,所述上固定孔和下固定孔相对设置并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上固定孔的底面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导热管一一对应并且导热管的开口端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真空玻璃管的开口设置在上固定孔中。

上述的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中,所述集热箱中还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位于集热箱的内壁和集热管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太阳能利用率高、集热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超导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支架;2、真空玻璃管;2a、固定部一;2b、固定部二;3、超导热管;3a、蒸发段;3b、定位部;3c、冷凝段;4、定位座;4a、下固定孔;5、固定盖;5a、腔体;6、铝翼导热片;7、集热箱;7a、上固定孔;7b、通孔;8、集热管;8a、导热管;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支架1和若干根真空玻璃管2,所述支架1的一侧设置有集热管8,所述支架1上与集热管8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管状的定位座4,所述集热管8的位置高于定位座4的位置,所述集热管8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根导热管8a,所述导热管8a沿着集热管8的径向设置并且一端封闭,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导热管8a的内壁呈圆锥形,每个所述定位座4上均设置有下固定孔4a,所述导热管8a和下固定孔4a一一对应并且导热管8a的开口端朝向下固定孔4a,在相对应的导热管8a和下固定孔4a之间均设置有一根真空玻璃管2,所述真空玻璃管2的一端封闭,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真空玻璃管2的开口端设置有固定部二2b,所述真空玻璃管2中设置有超导热管3,所述超导热管3包括蒸发段3a、冷凝段3c和定位部3b,所述冷凝段3c和定位部3b分别位于蒸发段3a的两端,所述冷凝段3c的外壁呈现圆锥形,所述蒸发段3a位于真空玻璃管2中,所述真空玻璃管2的封闭端穿设在下固定孔4a中,所述蒸发段3a靠近冷凝段3c处通过固定部二2b固定在真空玻璃管2的开口端,所述真空玻璃管2的内壁、超导热管3和固定部二2b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减少空气流通,从而减少能量损耗,所述冷凝段3c伸出真空玻璃管2的开口端,所述冷凝段3c插设在导热管8a中,所述定位座4上还设置有用于使冷凝段3c压紧在导热管8a中的固定盖5。

所述导热管8a的内壁呈圆锥形,所述冷凝段3c的外壁呈现圆锥形,当冷凝段3c插入到导热管8a中时,两者之间通过圆锥面接触,接触面积大,热传导的效率高,有利于提高本太阳能集热装置的集热效率,进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另外,通过固定盖5可以使冷凝段3c的外壁和导热管8a的内壁紧贴,从而进一步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本太阳能集热装置的集热效率,进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具体来说,所述定位座4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盖5内部具有圆柱形的腔体5a,所述腔体5a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盖5通过螺纹连接在定位座4的下端,所述腔体5a的直径大于真空玻璃管2的直径,所述真空玻璃管2的封闭端位于腔体5a中。

转动固定盖5时,固定盖5可以沿着定位座4的轴向来回运动,当固定盖5朝着真空玻璃管2方向运动时,使得固定盖5和导热管8a之间的距离变小,进而使得超导热管3上的冷凝段可以紧压在导热管8a中,增加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热能的浪费,增加热传导的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真空玻璃管2的下端的内部还具有固定部一2a,所述超导热管3的定位部3b设置在固定部一2a中。

所述超导热管3的蒸发段3a的下端通过定位部3b固定在固定部一2a中,所述超导热管3的蒸发段3a的上端通过固定部二2b固定在真空玻璃管2的开口端,使得超导热管3能牢固地固定在真空玻璃管2中,防止超导热管3和真空玻璃管2之间发生相对运动。

具体来说,所述固定盖5的腔体5a底部设置有橡胶层。

橡胶层位于固定盖5和真空玻璃管2之间,当转动固定盖5,使得固定盖5朝着真空玻璃管2方向移动时,至少有一个位置,所述橡胶层被紧压在真空玻璃管2的封闭端,橡胶层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固定盖5和真空玻璃管2直接接触。

具体来说,所述超导热管3的蒸发段3a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铝翼导热片6。

具体来说,两块相邻的铝翼导热片6之间的间距在5mm~10mm之间,所述铝翼导热片6的厚度为0.5mm~1mm。

铝翼导热片6的作用是吸收太阳能,然后把太阳能传递给超导热管3,铝翼导热片6可以沿着超导热管3的轴向布置,增加吸收太阳光热量的面积,提高集热的效率。

具体来说,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集热箱7,所述集热管8设置在集热箱5中,所述集热箱5上沿着长度方向具有若干个上固定孔7a,所述上固定孔7a和下固定孔4a相对设置并且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上固定孔7a的底面上均开设有通孔7b,所述通孔7b和导热管8a一一对应并且导热管8a的开口端和通孔7b相对设置,所述真空玻璃管2的开口端设置在上固定孔7a中。

通孔7b的直径大于冷凝段3c的最大直径,便于冷凝段3c穿过通孔7b后插入到导热管8a中。

集热管8设置在集热箱5中可以减少集热管8和外界空气的热传导,从而减少热能的损失,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真空玻璃管2的开口端和上固定孔7a之间间隙配合,上固定孔7a中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真空玻璃管2的固定更加稳定和可靠。

具体来说,所述集热箱7中还设置有保温层9,所述保温层9位于集热箱7的内壁和集热管8之间。

保温层9的作用是使集热管8中的热量尽可能少的流失,提高热利用率,保温层9的材料是岩棉,保温层9的材料也可以是其它具有保温功能的材料。

本一种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整个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太阳光照射在真空玻璃管2上,太阳光直接照射在超导热管3及铝翼导热片6上,太阳光中蕴含的热能被传递给超导热管3的蒸发段3a,所述超导热管3通过冷凝段3c把热能传递给导热管8a和集热管8,水流从集热管8的进水口流入并且吸收导热管8a和集热管8上的热能,水温升高并且从出水口汇总到保温桶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