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76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管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如图6所示,其在壳体10X内设置有中隔板11X,该中隔板11X沿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图6中的左右方向)延伸而将壳体10X分隔成热交换室S1X和风扇室S2X,其中,在热交换室S1X内设置有热交换器20X,在风扇室S2X内设置有多个带蜗壳的回风风扇31X、32X、驱动多个回风风扇31X、32X工作的电机60X和电气部件箱40X。并且,如图6所示,回风风扇31X、32X的吹出口311X、321X穿过中隔板11X而突出至热交换室S1X,热交换器20X的一端20aX(图6中的右端)和电气部件箱40X比回风风扇32X靠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图6中的右侧)。此外,如图6所示,在壳体10X的构成风扇室S2X的侧壁上设置有回风口101X,在壳体10X的构成热交换室S1X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103X。

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运转时,通过电机60X驱动回风风扇31X、32X工作,能将室内空气从回风口101X吸入壳体10X的风扇室S2X内,然后使其流入热交换室S1X并通过热交换器20X进行换热,再从壳体10X的出风口103X吹出,以向室内提供所需温度的空气。

不过,在上述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中,回风风扇31X、32X与热交换器20X之间的距离短,从回风风扇31X、32X的吹出口311X、321X吹出的气流在热交换器20X上的各处分布不均,进而导致整机的换热效率低。此外,由于在风扇室S2X的一端(图6中的右端)设置有电气部件箱40X,因此回风风扇31X、32X整体相对于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长度方向的中心线LX偏移设置,这会导致与电气部件箱40X对应的热交换器20X的部分(即图6中的一端20aX)仅吹到少量的空气甚至吹不到空气,进而导致热交换器20X的该部分的换热效率下降甚至不进行换热。

此外,近来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风管式空调室内机中追加新风元件、净化装置的产品也相继出现,新风元件等零部件的追加可能会加剧回风风扇整体相对于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中心位置的偏移设置,进而更加影响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其能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实现功能多样化,且能提高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沿所述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将所述壳体分隔成热交换室和风扇室,在所述热交换室内设置有热交换器,在所述风扇室内设置有回风风扇和功能元件,所述回风风扇的吹出口穿过所述第一隔板而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突出,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端和所述功能元件分别比所述回风风扇靠所述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在所述吹出口的靠所述一侧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以从所述吹出口朝所述热交换器的一端延伸的方式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倾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在风扇室内设置各种功能部件,从而使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功能多样化。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尽管回风风扇比热交换器的一端靠另一侧,也能利用导流板将从回风风扇的吹出口吹出的气流朝向热交换器的一端引导,从而确保热交换器的一端的部分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确保热交换器乃至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所述导流板的倾斜方向的延长线经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端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更可靠地确保热交换器的一端的部分也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确保热交换器的整体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在所述吹出口的比所述导流板靠所述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侧的位置设置有至少一块辅助导流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利用导流板和辅助导流板这两者对将从回风风扇的吹出口的吹出气流进行引导,以进一步改善对从回风风扇的吹出口的吹出气流的引导效果。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所述导流板与所述辅助导流板一起将从所述吹出口吹出的气流分隔成多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利用导流板和辅助导流板将从回风风扇的吹出口的吹出气流分隔为多股气流,能使吹出气流均匀吹向整个热交换器,而且,辅助导流板能防止导流板的背面(导流板的面向辅助导流板一侧的面)形成负压,从而能降低紊流噪音。

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所述导流板的长度大于所述辅助导流板的长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进一步提升热交换器的一端处的换热效率,从而确保热交换器整体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所述导流板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小于等于所述辅助导流板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第七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实用新型第六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所述导流板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处在10°~70°的范围内,所述辅助导流板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所成的角度处在40°~150°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第八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所述功能元件是新风风扇、负氧离子发生器、等离子发生器、香味发生器、加湿器、除湿器、音乐播放器、监控器、电气部件箱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第九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在所述风扇室内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回风风扇与所述功能元件隔开。

本实用新型第十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是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基础上,所述导流板从所述回风风扇的吹出口的中部位置起延伸。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求在风扇室内设置各种功能部件,从而使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功能多样化。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尽管回风风扇比热交换器的一端靠另一侧,也能利用导流板将从回风风扇的吹出口吹出的气流朝向热交换器的一端引导,从而确保热交换器的一端的部分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确保热交换器乃至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3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4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5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5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图6是示意表示现有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 壳体

101 回风口

102 新风口

103 出风口

11 第一隔板

12 第二隔板

20 热交换器

20a 热交换器的一端

31、32 回风风扇

311、321 回风风扇的吹出口

40 新风风扇

50 导流板

60、70 电机

80 新风阀

90 净化组件

51~55 辅助导流板

S1 热交换室

S2 风扇室

S21 第一空间

S22 第二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进行说明。另外,为方便说明,将图中相互正交的方向分别称为X方向(有时也称作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和Y方向(有时也称作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纵深方向),并且,将X方向的一侧称为X1,将X方向的另一侧称为X2,将Y方向的一侧称为Y1,将Y方向的另一侧称为Y2。

<实施方式1>

下面参照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1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剖视图。

如图1所示,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在壳体10内设置有第一隔板11,该第一隔板11沿X方向(即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长度方向)延伸而将壳体10分隔成热交换室S1和风扇室S2。此处,风扇室S2比热交换室S1靠Y方向(即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纵深方向)的另一侧Y2。

并且,在热交换室S1内设置有热交换器20,在风扇室S2内设置有回风风扇31、32和作为功能元件的新风风扇40,其中,回风风扇31、32的吹出口311、321穿过第一隔板11而朝向热交换器20突出,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热交换器20的位于X方向上的一侧X1的端部)和新风风扇40分别比回风风扇31、32靠X方向上的一侧X1。

此外,如图1所示,在回风风扇32的吹出口321的靠X方向上的一侧X1的位置设置有导流板50,该导流板50以从回风风扇32的吹出口321朝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延伸的方式相对于X方向倾斜。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风扇室S2内还设置有第二隔板12,该第二隔板12将回风风扇31、32与新风风扇40隔开。

具体而言,第二隔板12沿Y方向延伸,从而将风扇室S2分隔成第一空间S21和比该第一空间靠一侧X1的第二空间S22,其中,在第一空间S21内设置有回风风扇31、32以及用于驱动回风风扇31、32工作的电机60,在第二空间S22内设置有新风风扇40以及用于驱动新风风扇40工作的电机70,新风风扇40的吹出口穿过第二隔板12而朝向回风风扇31、32。并且,在壳体10的构成第一空间S21的侧壁上设置有回风口101,在壳体10的构成第二空间S22的侧壁上设置有新风口102(此处,新风口102和回风口101设置于壳体10的同一侧壁),在壳体10的构成热交换室的侧壁上设置有出风口10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导流板50从回风风扇32的吹出口321的最右端朝右上方延伸。并且,如图1所示,导流板50的倾斜方向的延长线经过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热交换器20的位于X方向上的一侧X1的端部)。

此处,作为导流板50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角度,例如可设定为10°~7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安装于室内等空气调节对象内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电机60驱动回风风扇31、32工作,能将室内空气从回风口101吸入壳体10的风扇室S2内,并使其在热交换室S1内通过热交换器20进行换热,然后从壳体10的出风口103吹出,以向室内提供所需温度的空气。在这种情况下,还可根据需要利用电机70驱动新风风扇40工作,以将室外空气经由新风口102引入壳体10,并从新风风扇40的吹出口朝第一空间S21吹出,以与由最接近新风风扇40的回风风扇32从回风口101吸入壳体10的空气混合后送至热交换器20进行换热。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通过在风扇室S2内设置新风风扇40,能进行将室外空气吸入壳体10内的运转,从而使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功能多样化。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尽管在风扇室S2内的一侧X1设置新风风扇40,导致回风风扇32比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靠另一侧X2,但通过在回风风扇32的吹出口321处设置朝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延伸的导流板50,在利用电机60驱动回风风扇32工作时,能利用导流板50将从吹出口321吹出的气流朝向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引导,从而确保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的部分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在不增大体积的情况下确保热交换器乃至空调室内机的整体性能。

<实施方式2>

下面参照图2,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2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图。此处,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或相应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在回风风扇32的吹出口321的比导流板50靠X方向上的另一侧X2的位置设置有一块辅助导流板51。

此外,如图2所示,优选导流板50相对于X方向所成的角度α小于等于辅助导流板51相对于X方向所成的角度β。此处,作为导流板50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角度,例如可设定为10°~70°,作为导流板51相对于X方向的倾斜角度,例如可设定为40°~15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导流板50与辅助导流板51一起将从回风风扇32的吹出口321的吹出气流分隔为多股气流,使吹出气流均匀吹向整个热交换器20,而且,辅助导流板51能防止导流板50的背面(导流板50的面向辅助导流板51一侧的面)形成负压,从而能降低紊流噪音。

<实施方式3>

下面参照图3,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3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3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3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图。此处,对与上述实施方式2相同或相应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在回风风扇32的吹出口321的比导流板50靠X方向上的另一侧X2的位置设置有多块辅助导流板51、52,在回风风扇31的吹出口311处也设置有多块辅助导流板53、54、55,并且,导流板50的长度大于辅助导流板51~55的长度,且辅助导流板51~55各自的倾斜方向不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2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导流板50的长度设定得大于辅助导流板51~55的长度,能进一步提升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处的换热效率,从而确保热交换器20整体的换热效率。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通过使辅助导流板51~55各自的倾斜方向不同,能将从吹出口311、321吹出的气流更均匀地导向热交换器20,使热交换器20更均匀地换热。

<实施方式4>

下面参照图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4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4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4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图。此处,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或相应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回风口101与新风口102设置于壳体10的不同侧壁,在新风口102处设置有新风阀80,在风扇室S2内,在比回风风扇32靠X方向的一侧X1的位置设置有作为功能元件的净化组件90,该净化组件90对从新风口102引入壳体10内的新风进行净化。此处,作为净化组件,可采用PM2.5滤网、活性炭滤网、除味滤网、烟尘滤网、除甲醛滤网、光催化滤网、除菌滤网、除VOC滤网、除TVC滤网、HEPA滤网、SOx滤网、NOx滤网中的一种或几种。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还可利用净化组件90对对从新风口102引入壳体10内的新风进行净化,以进一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

<实施方式5>

下面参照图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5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其中,图5是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5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大致结构的俯视图。此处,对与上述实施方式1、4相同或相应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4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新风口102的外部还设置有新风风扇40以及驱动该新风风扇40工作的电机7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起到与上述实施方式4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风管式空调室内机,能更方便地将新风引入壳体10的内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导流板50从回风风扇32的吹出口321的最右端起延伸,但并不局限于此,导流板50也可从回风风扇32的吹出口321的中部位置起延伸,例如,导流板50可设置在图1的离吹出口321的右端的距离为吹出口321的宽度(图1中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的1/3倍的位置,或设置在图1的离吹出口321的右端的距离为吹出口321的宽度的0.382倍的位置,或设置在图1的离吹出口321的右端的距离为吹出口321的宽度的1/2倍的位置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如图1所示,导流板50的倾斜方向的延长线经过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但并不局限于此,导流板50的倾斜方向的延长线也可不经过热交换器20的一端20a,而只是经过热交换器20的比一端20a靠另一侧X2侧的部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风扇室S2内设置有两个回风风扇(即回风风扇31和回风风扇32),但并不局限于此,在风扇室S2内也可只设置一个回风风扇,还可在风扇室S2内设置三个以上的回风风扇。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3中,在回风风扇31的吹出口311处设置有多个辅助导流板53、54、55,但并不局限于此,在回风风扇31的吹出口311处也可只设置一个辅助导流板53,或者不设置辅助导流板。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功能元件,举了新风风扇和净化组件的例子,但并不局限于此,功能元件还可以是负氧离子发生器、等离子发生器、香味发生器、加湿器、除湿器、音乐播放器、监控器、电气部件箱中的任一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