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892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壁挂式空气调节器的进风口不是封闭式结构,而是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外界环境的各类杂物容易通过进风口进入空调器内部,极易造成空调器进风口处有杂物堆积,对空调器的风量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且空调器在关闭不工作的状态下,如果其进风口位置是非封闭式结构,则显得结构整体性效果不好。如果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挡板,则空调器的外观显得复杂,整体结构的协调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可以避免外界环境的杂物从进风口进入到空调器内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挡板,壳体的前侧设置有面板,进风挡板与壳体之间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进风挡板沿竖向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进风口。

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第一齿条上下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上,进风挡板设置在第一齿条的顶端,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

优选地,第一齿条上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固定设置在壳体上。

优选地,面板与壳体之间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面板沿远离或者靠近进风挡板的方向运动。

优选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第二齿条为弧形,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面板铰接在第二齿条的端部。

优选地,第二齿条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杆,面板上设置有挂钩,转动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挂钩内。

优选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风板,导风板通过第三驱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上。

优选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和第三齿条,第三齿轮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第三齿条为弧形,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啮合,导风板设置在第三齿条的端部。

优选地,导风板相对于第三齿条可转动地设置。

优选地,第三齿条的端部设置有驱动电机、第四齿轮和从动齿轮,第四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并与从动齿轮啮合,导风板固定设置在从动齿轮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挡板,壳体的前侧设置有面板,进风挡板与壳体之间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进风挡板沿竖向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进风口。在该空调器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进风挡板向远离进风口的方向运动,从而打开进风口,使得空气可以顺利地从进风口进入到空调器内完成换热,实现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功能。当空调器不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进风挡板向靠近进风口的方向运动,从而关闭进风口,防止外界环境的杂物通过进风口进入到空调器内部,保证空调器的内部清洁,同时避免对空调器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进一步地,也可以保证空调器外观的美观性要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处于关机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处于制冷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处于制热状态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第三驱动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进风口;3、出风口;4、进风挡板;5、第一齿轮;6、第一齿条;7、导向槽;8、导向杆;9、第二齿轮;10、第二齿条;11、挂钩;12、转动杆;13、导风板;14、第三齿轮;15、第三齿条;16、第四齿轮;17、从动齿轮;18、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空调器包括壳体1,壳体1包括进风口2和出风口3,进风口2处设置有进风挡板4,壳体1的前侧设置有面板18,进风挡板4与壳体1之间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并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进风挡板4沿竖向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进风口2。

在该空调器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进风挡板4向远离进风口2的方向运动,从而打开进风口2,使得空气可以顺利地从进风口2进入到空调器内完成换热,实现空调器的制冷或者制热功能。当空调器不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驱动机构控制进风挡板4向靠近进风口2的方向运动,从而关闭进风口2,防止外界环境的杂物通过进风口2进入到空调器内部,保证空调器的内部清洁,同时避免对空调器的工作性能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5和第一齿条6,第一齿轮5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第一齿条6上下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进风挡板4设置在第一齿条6的顶端,第一齿轮5与第一齿条6啮合。通过齿轮齿条驱动机构可以方便地控制进风挡板4上下运动,从而打开或者关闭进风口2。齿轮齿条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控制准确可靠,实现成本较低,能够有效简化驱动结构。该第一驱动机构也可以为伸缩机构或者是连杆机构等。其中进风挡板4的上升高度优选为15-50mm之间。

第一驱动机构控制进风挡板4上下运动,可以使进风挡板4打开或者关闭进风口2的运动不与其他结构相干涉,而且能够在空调器不工作时对进风口形成遮挡,避免杂物等从进风口2落入到空调器内,进一步提高进风挡板4对空调器的保护效果。

为了保证进风挡板4上下运动方向的准确性,优选地,在壳体1上还设置有导向机构,进风挡板4通过该导向机构上下运动。该导向机构可以为导轨或者导槽,当导向机构为导轨时,则可以在进风挡板4上设置导槽,当导向机构为导槽时,则可以将进风挡板4作为导轨滑动设置在导槽内,通过导槽来限定进风挡板4的上下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条6上设置有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7,导向槽7内设置有导向杆8,导向杆8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

通过导向槽7与导向杆8相配合,可以准确地对进风挡板4的上下运动形成限位,使得进风挡板4可以在导向槽7与导向杆8的导向配合作用下运动,提高了进风挡板4的运动精度。另外,导向杆8还可以对导向槽7的上下滑动位置进行限位,防止第一齿条6从导向杆8上脱出,提高第一驱动机构运动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8与壳体1之间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面板18沿远离或者靠近进风挡板4的方向运动,从而保证面板18能够在空调器工作时形成避让空间,使得空调器可以从进风口2处进入足量的空气完成换热,提高空调器的工作性能。由于面板18可以远离壳体1和进风口2,因此在进风挡板4打开进风口2时,进风挡板4周围具有较大的进风空间,能够保证进风口2的进风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9和第二齿条10,第二齿轮9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第二齿条10为弧形,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条10啮合,面板18铰接在第二齿条10的端部。通过弧形的第二齿条10与第二齿轮9的配合,可以使面板18沿远离进风口2的方向斜向上运动,从而使面板18能够远离壳体1的前侧面,同时能够远离进风口顶部,可以保证气流同时从顶部进入进风口2以及从壳体1的前侧面的辅助进风口等进入空调器内,更加充分地与设置在空调器内的风机周围的换热器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提升空调器的工作性能。此处的第二驱动机构也可以为伸缩机构或者是连杆机构,只要能够实现对面板18的斜向上运动控制即可。此外,面板18也可以一端铰接在壳体1上,另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铰接,通过第二驱动机构驱动面板18转动,以保证进风口的进风量。优选地,面板18的上升高度为15至60mm之间。

优选地,第二齿条10的端部设置有转动杆12,面板18上设置有挂钩11,转动杆12可转动地设置在挂钩11内。通过挂钩11与转动杆12的配合,可以实现面板18与第二齿条10之间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控制准确可靠,装拆维护容易。此处的转动连接结构也可以为耳板和销轴的转动配合结构,或者是螺栓连接配合结构。

出风口3处设置有导风板13,导风板13通过第三驱动机构可移动地设置在壳体1上。通过第三驱动机构可以控制导风板13运动,以打开或者关闭出风口。从而更好地保证了空调器的外观完整性及美观性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14和第三齿条15,第三齿轮14固定设置在壳体1上,第三齿条15为弧形,第三齿轮14与第三齿条15啮合,导风板13设置在第三齿条15的端部。第三齿条15设置为弧形,结构更加合理,而且能够保证在导风板13打开或者关闭出风口3过程中运动结构的稳定性。此外,第三齿条15为弧形,并且沿着出风弧度延伸,可以有效减小第三齿条15对出风的阻碍,降低出风损失,提高出风效率。

优选地,导风板13相对于第三齿条15可转动地设置,从而可以对出风方向进行调节,根据不同工作状态选择不同的导风位置,提高空调器送风的舒适性。在本实施例中,例如顺时针为负,逆时针为正,优选地,导风板的旋转角度在-120°~180°之间,该旋转角度的初始位置为导风板13从出风口3处平动伸出时的所在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齿条15的端部设置有驱动电机、第四齿轮16和从动齿轮17,第四齿轮16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并与从动齿轮17啮合,导风板13固定设置在从动齿轮17上。通过第四齿轮16与从动齿轮17的配合,可以根据空调器的工作状态选择合适的出风角度,结构简单方便,调节准确可靠。

当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可以控制驱动电机转动,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四齿轮16转动,进而驱动从动齿轮17转动,在从动齿轮17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导风板13运动,使导风板13处于图3所示的上出风状态,从而使冷风上吹,避免直吹人体造成不适。由于冷风较重,因此在上吹后会下沉,与周围的室内空气进行混合,形成温度适宜的出风,形成淋浴式出风,提高人体舒适度。当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可以控制驱动电机转动,使导风板13处于图4所示的下出风状态,使热风下吹,由于热风上升,因此会使热风快速分布至整个室内,提高人体的使用体验。当空调器关机时,可以控制导风板13回复到伸出时的初始状态,然后在第三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关闭出风口3。

此处的导风板13也可以直接通过连接座等与驱动电机实现固定连接,由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或者是通过其他驱动机构驱动转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