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除尘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598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除尘管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净化领域,具体是一种空调净化除尘管道。



背景技术:

空调净化是指针对室内的各种环境问题提供杀菌消毒、降尘除霾、祛除有害装修残留以及异味等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改善生活、办公条件,增进身心健康。室内环境污染物和污染来源主要包括放射性气体、霉菌、颗粒物、装修残留、二手烟等。

在一些工厂里往往会产生大量粉尘等有害气体,为了提高厂房内的空气质量,往往会使用一些空气净化器进行长时间的操作,而在一些大型厂房里,不仅要使用空气净化器,还要在厂房的四周实用通风管道进行长时间的通风,现有的通风管道往往都只是简简单单的管道,不具备任何其他的功能,仅仅是作为一种辅助输气管道,这对于多元化的现代生产来说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净化除尘管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净化除尘管道,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上端安装有上封板,下端安装有下封板,所述外管与上封板、下封板为一体结构,所述上封板的上端中心安装有插管,插管与外管的内部连通,所述下封板的中心开设有插口,所述插管的外径与插口的口径一致,所述外管的内部侧壁中间通过水平的连接杆安装有内管,内管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之间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滤芯,所述外管的侧壁上端环形固定安装有上连接块,外管的侧壁下端环形固定安装有下连接块,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相对设置,且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中间均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管的外径小于内管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杆在外管内均匀设有6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连接块与下连接块沿外管外壁各均匀设有6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时的情况选择连接,使整体管道的最终长度根据情况进行改变,而且可以通过更换每一段管道进行滤芯的更改,方便了更换滤芯,节约了材料,提高了过滤效率,而且还降低了噪音,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空调净化除尘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剖视图;

图3为相邻两段空气净化除尘管道之间的连接图;

图中:1-外管、2-上封板、3-下封板、4-插管、5-插口、6-连接杆、7-内管、8-滤芯、9-上连接块、10-下连接块、11-通孔、12-螺钉、13-螺帽、14-进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空调净化除尘管道,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1的上端安装有上封板2,下端安装有下封板3,所述外管1与上封板2、下封板3为一体结构,所述上封板2的上端中心安装有插管4,插管4与外管1的内部连通,所述下封板3的中心开设有插口5,所述插管4的外径与插口5的口径一致,所述外管1的内部侧壁中间通过水平的连接杆6安装有内管7,内管7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所述外管1的内壁与内管7的外壁之间通过连接杆6安装有滤芯8,所述外管1的侧壁上端环形固定安装有上连接块9,外管1的侧壁下端环形固定安装有下连接块10,上连接块9与下连接块10相对设置,且上连接块9与下连接块10中间均开设有通孔11。

所述插管4的外径小于内管7的内径。

使用时,将两个相同的管道进行叠加,将一个管道的插管4插入另一个管道的插口5内,位于最下端的管道的插口5内插设在进气管14上,当插管4完全插入时,此时插管4的上端位于内管7内,这样空气的流通方式便是先进入插管4,在从插管4进入内管7的顶部,由内管7的顶部进入内管7的下部流入内管7与外管1之间的空隙内,流经设于空隙内的滤芯8,起到净化作用,可以看出,空气的流动途径产生了来回弯折,实现了空气在管道内部的停留时间尽可能的久,而且还没有增加管道的长度,提高了净化效率,同时相邻的管道通过相邻的上连接块9与下连接块10进行定位,再通过在上连接块9与下连接块10内的通孔11内插入螺钉12实现固定,螺钉12的上下两端再通过螺母13实现对上连接块9与下连接块10之间的固定,实现管道的连接,这样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不断延伸管道的长度,而且拆卸方便。

所述连接杆6在外管1内均匀设有6根。

所述上连接块9与下连接块10沿外管1外壁各均匀设有6个。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