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与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9518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与燃气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灶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与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

目前,普遍采用的燃气灶为旋钮式燃气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用户想要开火但是未点火成功,此时煤气管道的阀门已经打开,从而使煤气泄露,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压计移动平台与眼压计,以达到使眼压计移动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定位更加精确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所述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探火针、电磁阀以及指令获得模块,所述探火针、所述指令获得模块以及所述电磁阀分别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指令获得模块用于获得输入的开启指令并将所述开启指令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启指令后控制所述探火针开启;

所述探火针用于在开启后检测火焰电压值,并将检测到的所述火焰电压值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火焰电压值后,将所述火焰电压值与预存储的火焰电压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火焰电压值大于所述预存储的火焰电压值,则控制所述电磁阀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还包括风机控制模块,所述风机控制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开启指令后控制所述风机控制模块执行一风机开启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获得模块还用于获得输入的火焰调节指令并将所述火焰调节指令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火焰调节指令控制所述电磁阀的开合度。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火焰调节指令后调节所述风机的转速。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还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所述指令获得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指令获得模块还用于获得输入的复位指令并将所述复位指令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复位指令后控制所述探火针关闭。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灶,所述燃气灶包括炉头、风机、混风器、燃气进风管与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所述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包括电磁阀,所述燃气进风管与所述电磁阀连接,且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混风器连接,所述混风器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另一端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炉头与所述风机连接,所述探火针安装于所述炉头。

进一步地,所述炉头包括点火器、底座、中套和上盖;所述点火器连接于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底座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中套的一侧,所述中套的另一侧连接于所述上盖;所述底座与所述中套之间形成储气腔;所述中套与所述上盖之间形成燃火腔;所述点火器上开设有点火针安装孔、探火针安装孔、自然风进气孔和燃气管道安装孔;所述点火针安装孔、所述探火针安装孔、所述自然风进气孔和所述燃气管道安装孔均与所述燃火腔连通;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主燃气进口;所述主燃气进口与所述储气腔连通;所述中套上开设有多个燃火孔;所述燃火孔使所述储气腔与所述燃火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炉头还包括金属纤维层;所述金属纤维层为筒状;所述金属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燃火腔的内部,所述燃火孔的开口位于所述中套的内壁与所述金属纤维层的外壁之间,燃气依次经过所述燃火孔和所述金属纤维层均匀扩散入所述燃火腔。

进一步地,所述炉头还包括分火装置;所述分火装置设置在所述中套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所述分火装置通过所述底座与所述点火器连通,所述分火装置用于使所述点火器产生的火苗均匀进入所述燃火腔。

相比于现有的燃气灶,本发明提供燃气灶具有燃气灶控制系统,该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探火针、电磁阀以及指令获得模块,探火针、指令获得模块以及电磁阀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当用户通过指令获取模块开启燃气灶时,处理器会同时控制探火针开启,探火针能够探测出该燃气灶是否生火成功,如果不成功,则处理器会控制电磁阀关闭,从而使燃气不会因为未生火成功而泄露,从而达到了节约了能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控制系统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火焰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指令获得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燃气灶的模块连接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沿ii-ii剖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中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金属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分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110-处理器;120-探火针;130-电磁阀;140-指令获得模块;150-风机控制模块;200-燃气灶;210-风机;220-混风器;230-燃气进风管;240-送风管道;300-炉头;310-点火器;311-点火针安装孔;312-探火针安装孔;313-自然风进气孔;314-燃气管道安装孔;320-底座;321-主燃气进口;322-第一排液孔;330-中套;331-燃火孔;332-环形凹槽;333-第二排液孔;334-连接通孔;335-连接孔;340-金属纤维层;341-金属板;342-金属纤维;343-凸起;350-上盖;351-插槽;360-分火装置;361-筒状主体;362-分火孔;363-分火翅;370-储气腔;380-燃火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100的电路连接图,该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100包括处理器110、探火针120、电磁阀130、指令获得模块140以及风机控制模块150,探火针120、指令获得模块140、电磁阀130以及风机控制模块150分别与处理器110电连接。处理器110用于运行软件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具体地,指令获得模块140用于获得用户输入的开启指令并将该开启指令传输至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在接收到开启指令后控制探火针120开启,探火在开启后检测火焰电压值,并将检测到的火焰电压值传输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用于在接收到火焰电压值后,将火焰电压值与预存储的火焰电压值进行比较,若火焰电压值大于预存储的火焰电压值,则控制,电磁阀130关闭,若火焰电压值大于预存储的火焰电压值,则燃气灶正常运行,从而实现了用户点火未成功时,不会开启电磁阀130造成燃气的泄露,从而节省了能源。

需要说明的是,火焰电压值为判断判断燃气灶是否点火成功的值,在本实施例中,预存储的火焰电压值为1350,如果检测到的火焰电压值小于预存储的火焰电压值,则点火成功,反之则失败。

具体地,探火针120包括有火焰检测电路,该火焰检测电路如图2所示,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一外接交流电源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处理器110的j1、j2端口电连接,其中处理器110的j1端口为地线输出接口,处理器110的j2端口为空脚端口。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以及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且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均接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以及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电连接,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外接电源、第五电容r5的一端以及第七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接地,且同向输入端还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还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电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1的基极、第九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的同时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均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指令获得模块140包括获得用户的开启指令、火焰调节指令以及复位指令。

具体的,请参阅图3,指令获得模块140包括一由6路斯密特触发反相器构成的电路,6路斯密特触发反相器包括6个独立的反相器,它们实施布尔函数y=x,具有耗电量低、速度快的优点。

具体地,指令获得模块140用于获取用户的开启指令的电路为:第十二电阻r12分别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六电容c6的一端以及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电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连接且接地,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与第十四电阻r14与6路斯密特触发反相器的a反相器u2-a的输入端电连接,a反相器u2-a的输出端与处理器110的开关量输入端口电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电源点连接。

由于指令获得模块140用于获取用户的火焰调节指令与复位指令的电路与用于获取用户的开启指令的电路类似,所以在此不再介绍其电路连接关系。

当用户想要调节燃气灶的高低火时,通过指令获得模块140输入信号,指令获得模块140通过相应的电路将信号传输至处理器110,当处理器110接收到用户的火焰调节指令后,可根据该火焰调节指令控制电磁阀130的开合度。例如,当用户想要开低火时,用户可通过指令获得模块140输入低火指令,指令获得模块140可将该低火指令传输至处理器110,处理器110接收到低火指令后,控制电磁阀130的开合度变小,即减小燃气的溢出量,从而达到开低火的效果。

不仅如此,在处理器110接收到开启指令后,还会向风机控制模块150发送开启信号,风机控制模块150与一风机电连接,风机控制模块150在接收到开启信号后会执行风机开启的操作,风机开启后能够吹扫燃气管道内的残气,防止回火的情况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想要调节燃气灶的高低火时,例如用户想要开低火时,由于风机在持续吹扫,所以可能会造成燃气在管道内的流量很高,用户即使开了低火,火势也会很大的情况的产生。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当火焰调节指令为低火指令时,指令获得模块140能够获得输入的低火指令,并将低火指令传输至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在接收到低火指令后向风机控制模块150发送控制信号,风机控制模块150在接收到该控制信号后控制风机的转速降低,从而使用户顺利将燃气灶调为低火。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用户在打火未成功后,探火针120始终保持开启状态,如果此时用户再通过指令获得模块140输入启动指令,则可能造成探火针120测量不准确的情况的产生。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通过指令获得模块140输入复位指令,指令获得模块140在接收到复位指令后,将复位指令传输至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在接收到复位指令后控制探火针120关闭,当用处重新通过指令获得模块140输入开启时,探火针120或被重新开启,从而保证了探火针120检测的准确性。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燃气灶200,燃气灶200包括炉头300、风机210、混风器220、燃气进风管230、送风管道240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100,燃气进风管230与电磁阀130连接,电磁阀130与混风器220连接,混风器220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另一端与风机210连接,风机210与送风管道240连接,送风管道240与炉头30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混风器220的作用为将燃气与空气混合,从而达到在燃气中混入氧气的目的,然后再将混入空气后的燃气通过送风管道240输送至炉头300。

请参阅图5,炉头300包括点火器310、底座320、中套330、金属纤维层340、上盖350和分火装置360。点火器310连接于底座320的一侧,底座320的另一侧连接于中套330的一侧,中套330的另一侧连接于上盖350。底座320与中套330之间形成储气腔370。中套330与上盖350之间形成燃火腔380。底座320上开设有主燃气进口321。主燃气进口321与储气腔370连通。中套330上开设有多个燃火孔331。燃火孔331使储气腔370与燃火腔380连通。底座320与中套330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中套330与上盖350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金属纤维层340为筒状。金属纤维层340设置在燃火腔380的内部,且位于燃火孔331的开口位于中套330的内壁与金属纤维层340的外壁之间,燃气依次经过燃火孔331和金属纤维层340均匀扩散入燃火腔380。

中套330的内部开设有环形凹槽332,燃火孔331位于环形凹槽332的底部。上盖350靠近中套330的一侧开设有插槽351。金属纤维层340的一端插入环形凹槽332,金属纤维层340的另一端插入插槽351。底座320上还开设有第一排液孔322。中套330上还开设有第二排液孔333。第一排液孔322与第二排液孔333相连通,用于将燃火腔380内产生的液体排出。这样,能够避免燃火腔380内产生的液体流到点火针安装孔311和探火针安装孔312等处,避免造成点火针和探火针120损坏。

分火装置360设置在中套330靠近上盖350的一侧,分火装置360通过底座320与点火器310连通,分火装置360用于使点火器310产生的火苗均匀进入燃火腔380,使燃气充分燃烧,提高燃气的使用效率。

图6为图5中沿ii-ii剖切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

点火器310上开设有点火针安装孔311、探火针安装孔312、自然风进气孔313和燃气管道安装孔314。点火针安装孔311、探火针安装孔312、自然风进气孔313和燃气管道安装孔314均与燃火腔380连通。点火针安装孔311用于安装点火针,探火针安装孔312用于安装探火针120。自然风进气孔313用于安装自然风管。燃气管道安装孔314用于安装引火燃气管。

需要说明的是,点火针还与燃气控制装置的处理器110电连接,当处理器110接收到开启指令后,还会控制点火针开启,从而实现开火。并且,由于设置了第一排液孔322与第二排液孔333,使炉头300内部的水蒸气能够由第一排液孔322与第二排液孔333排出,从而防止了水蒸气与点火针、探火针120接触,确保了燃气灶200能够正常使用。

图7为图5中中套33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

中套330的中部开设有连接通孔334,连接通孔334用于连接底座320。多个燃火孔331排列在连接通孔334的外围,燃火孔331的数量优选为三十五个,燃火孔331间隔均匀排布,这样储气腔370内的燃气即可均匀的进入金属纤维层340。燃火孔331与连接通孔334之间还开设有第二排液孔333。燃火孔331的外围还开设有多个连接孔335,多个连接孔335间隔均匀排布、用于连接底座320。

图8为图5中金属纤维层34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8。

金属纤维层340包括金属板341和金属纤维342。金属板341和金属纤维342均为筒状。金属板341套设在金属纤维342的外围。金属板341用于抵触在中套330的内壁上。金属纤维342的一端设置有凸起343,凸起343用于插入上盖350的插槽351内,从而使金属纤维层340稳固地夹持在上盖350与中套330之间。

图9为图5中分火装置36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9。

分火装置360包括筒状主体361和多个分火翅363。筒状主体361一端为封闭端,筒状主体361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开口端用于连接底座320。筒状主体361上靠近封闭端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分火孔362。优选分火孔362的数量为八个,分火孔362间隔均匀排布。

分火翅363呈板状,优选分火翅363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多个分火翅363垂直连接于筒状主体361的侧壁上,分火翅363位于分火孔362之间的位置。优选为,每相邻两个分火孔362之间设置一个分火翅363。筒状主体361内的火苗从分火孔362伸出后,经过分火翅363分化后,使火苗能够均匀地伸入燃火腔380内。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与燃气灶,该燃气全预混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探火针、电磁阀以及指令获得模块,探火针、指令获得模块以及电磁阀分别与处理器电连接。当用户通过指令获取模块开启燃气灶时,处理器会同时控制探火针开启,探火针能够探测出该燃气灶是否生火成功,如果不成功,则处理器会控制电磁阀关闭,从而使燃气不会因为未生火成功而泄露,从而达到了节约了能源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