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2915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处通常设置有导风板和/或摆叶,用于调节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以满足不同的制冷/制热需求。

在不同的制冷/制热工况下,用户对于室内机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向的要求往往不同。例如,在空调器刚刚启动时,或者室内温度与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温差较大时,用户希望室内机能够大量送风;而在室温接近目标温度时,用户则希望室内机能够适当减少送风量,避免感觉太冷/太热。

然而,由于目前的空调,其出风风道和出风口基本上是固定的,因此,即便导风板和/或摆叶能够改变送风方向,也无法调整出风区域和出风量。因此无法满足用户对于送风多样性的要求,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实现多样化送风,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模拟自然送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前侧底部设置有沿空调室内机横向延伸的出风口;出风风道,设置于壳体内部,其出口一端连通出风口,用于将空调室内机内部的空气导向出风口;导风板,设置于出风口处,配置成绕空调室内机横向的一条轴线转动,以调整空调室内机的竖向出风方向;风道板,设置于出风风道的下风道壁连接出风口的区域,风道板配置成沿下风道壁的延伸方向可控地伸出或缩回,用于调整出风风道的导流长度和出风区域的大小;和引流板,可运动地设置在风道板下方,用于将位于空调室内机外的出风口下方的气流向出风口的前方进行导流以使空调室内机的出风与空调室内机外侧的气流混合后送出。

可选地,上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电机;齿轮,设置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下风道壁与壳体限定出的空间内部;其中风道板的一面设置有齿条,另一面抵靠下风道壁的外侧面,齿轮与齿条啮合,以驱动风道板运动。

可选地,壳体与下风道壁的连接处具有允许风道板伸出的开口。

可选地,风道板和引流板均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横向延伸。

可选地,风道板和引流板为一体件,二者同步运动,风道板和引流板的前端平齐。

可选地,上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两个连接板,每个连接板用于固定连接风道板和引流板的相同一侧的端部,以使得风道板和引流板形成一体件。

可选地,风道板的横截面为弧形,其曲率与下风道壁的曲率相匹配。

可选地,引流板为平板,且平行于风道板靠近其前端部分的切面。

可选地,风道板具有三个预设的工作位置,包括风道板相对于下风道壁的伸出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可选地,当风道板位于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时,导风板转动至与出风风道的延伸方向平行;当风道板位于第一位置时,导风板转动至与出风风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其具有用于调整空调室内机的竖向出风方向的导风板、用于调整出风风道的导流长度和出风区域的大小的风道板以及引流板。本发明的风道板可以沿下风道壁的延伸方向可控地伸出和缩回。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导风板的伸出长度以及导风板的角度,从而调节室内机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式,从而满足了用户在不同情况下,对送风模式的要求。增加了空调室内机的送风多样性,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风道板和引流板的前端平齐,这样设置使得由出风口送出的风和室内机外部的风同时到达相同位置并混合,以避免两股气流之间形成压差而改变送风方向。引流板为平板,且平行于风道板靠近前端部分的切面,这样设置使得上述两股气流相互平行流动,以实现均匀混合,模拟自然送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剖视图;和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首先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壳体10、出风风道20、导风板30、风道板40和引流板50。

壳体10的前侧底部设置有沿空调室内机横向延伸的出风口。壳体10内部还设置有蒸发器83、贯流风扇82和蜗壳81。蜗壳81横向设置于室内机内部,贯流风扇82横向设置于蜗壳81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83为三段式蒸发器,设置于贯流风扇82外侧的前上方。

出风风道20设置于壳体10内部,其入口一端与蜗壳81的出口相连,其出口一端连通出风口。出风风道20用于将空调室内机蜗壳81内部与蒸发器83换热后的空气导向出风口。出风风道20由上风道壁22和下风道壁21共同限定出。

导风板30设置于出风口处,配置成绕空调室内机横向的一条轴线转动,以调整空调室内机的竖向出风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30沿室内机横向延伸,其两端设置有与壳体10枢转连接的转轴,导风板30可以绕两端转轴的连线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导风板30位于风道板40的前上方,也就是说导风板30位于靠近出风风道20的上风道壁22的位置。

风道板40设置于出风风道20的下风道壁21连接出风口的区域,风道板40沿下风道壁21的延伸方向可控地伸出或缩回,用于调整出风风道20的导流长度和出风区域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风道板40同样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横向延伸,优选地,其横向长度与导风板30的横向长度相同。风道板40设置于出风口的下边缘的范围区域内。风道板40的一部分位于出风口的内侧,并贴靠下风道壁21,另一部分伸出出风口。伸出出风口部分的风道板40长度(这里的长度是指沿室内机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度),可以通过前后移动风道板40进行调整。当导风板30向前伸出时,出风风道20被延长,出风方向发生改变。同时,由于风道板40的前端更加靠近出风口的上边缘,出风区域变小,因此出风量随之减少。当导风板30向后缩回时,出风风道20相对缩短,出风方向发生改变。同时,由于出风区域变大,出风量增加。风道板40的横截面为弧形,其曲率与下风道壁21的曲率相匹配,曲率匹配是指风道板40与下风道壁21或与下风道壁21的延伸线的曲率相同,以保证风道板40能够沿出风风道20的延伸方向延长其导流长度,有利于气流流通。

在空调室内机停止工作时,风道板40向前伸出至最大距离,此时导风板30相应转动至合适角度,导风板30和风道板40可以共同封闭出风口,如图2所示。由于导风板30和风道板40均具有一定的弧度,其共同封闭出风口的部分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弧面,使得出风口关闭时,外形更加美观。

引流板50可运动地设置在壳体10外侧底部,用于将位于空调室内机外的出风口下方的气流向空调室内机的出风口前方进行导流以使空调室内机的出风与空调室内机外侧的气流混合后送出。在本实施例中,引流板50同样沿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横向延伸。其设置于风道板40的下方,也就是说,引流板50和风道板40具有一定的间距。引流板50的作用是将室内机外部的气流引入,并与从室内机内部流出的气流混合,形成混流风。在增大出风量的同时,使用室温的空气中和由出风口送出的冷空气或热空气,使得送风气流温度适宜,达到让用户体感舒适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风道板40收纳于下风道壁21和壳体10限定的空间内,其一面贴靠下风道壁21的外侧面。壳体10与下风道壁21的连接处具有允许风道板40伸出的开口。也就是,风道板40贴靠着下风道壁21前后运动。上述开口的大小可以根据风道板40的厚度进行设定。

在本实施例中,风道板40由电机进行驱动。具体地,上述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驱动电机、齿轮71。齿轮71设置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且位于下风道壁21与壳体10限定出的空间内部。其中风道板40的一面设置有齿条,另一面抵靠下风道壁21的外侧面。齿轮71与上述齿条啮合,以驱动风道板40运动。当齿轮71正向转动时,风道板40向出风口外侧伸出,当齿轮71反向转动时,风道板40向出风口内侧缩回。

风道板40和引流板50为一体件,二者同步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壁挂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两个连接板60。两个连接板60分别设置于风道板40横向两端,每个连接板60用于固定连接风道板40和引流板50的相同一侧的端部,以使得风道板40和引流板50形成一体件。

为了实现更好的引流和送风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风道板40和引流板50的前端平齐,如图3所示,这样设置使得由出风口送出的风和室内机外部的风同时到达相同位置并混合,以避免两股气流之间形成压差而改变送风方向。引流板50为平板,且平行于风道板40靠近前端部分的切面,这样设置使得上述两股气流相互平行流动,以实现均匀混合。

在空调器室内机处于风道板40具有三个预设的工作位置,包括风道板40相对于下风道壁21的伸出长度依次增加的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也就是,风道板40在第一位置的伸出长度最短,在第三位置伸出长度最长。当风道板40运动到第一位置时(如图4所示),风道板40的前端与出风口上边缘的距离最大,出风区域最大,相应的出风量也最大。当风道板40运动到第二位置时(如图5所示),风道板40的前端与出风口上边缘的距离适中,出风区域和相应的出风量适中。当风道板40运动到第三位置时(如图6所示),风道板40的前端与出风口上边缘的距离最小,出风区域和相应的出风量也最小。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风道板40在上述三个预设的工作位置之间切换,从而改变风道板40的伸出长度,调整出风区域的大小,从而调整室内机的出风量。

当用户刚启动空调器的时候,需要尽快制冷/制热,此时将风道板40驱动至第一位置。导风板30转动至与出风风道20的延伸方向平行,也就是将导风板30转动至与出风风道20的导风方向相同,如图4所示。此时出风量最大,引流板50的引流量也最大,有利于空调器室内机的快速制冷/制热。当制冷时,室内温度已经达到用户设定的温度,此时将风道板40驱动至第二位置,导风板30转动至与出风风道20的延伸方向平行,如图5所示。此时冷风在上,引流的自然风在下,冷风和自然风可以更好的混合,使用户感受到凉而不冷的风。当夜晚睡觉或温度相对低的时候,此时将风道板40驱动至第三位置,导风板30转动至与出风风道20的延伸方向平行,如图6所示。此时出风量最小,引流量也最小,用户可以一直有轻微风吹过感觉,因此,这种出风方式不会影响用户休息。当用户在冬天使用空调制热的时候,将风道板40驱动至第一位置,导风板30转动与出风风道20的延伸方向垂直,如图7所示。此时导风板30阻挡了气流向前运行,并引导气流垂直向下流动。这样热风可以直接吹到地面,另外,由于引流方向与风向垂直,因此,几乎没有引流风与出风口的出风混合。上述对于风道板40和导风板30的设置,均可以通过使用遥控器实现。

本实施例的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调整导风板30的伸出长度以及导风板30的角度,从而调节室内机的出风量和出风方式,从而满足了用户在不同情况下,对送风模式的要求。增加了空调室内机的送风多样性,同时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的“上”、“下”、“左”、“右”、“横”、“竖”、“前”、“后”等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是以空调器室内机的实际使用状态为基准而言的,这些用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