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3284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立式空调的室内机部分空间浪费,空调除了制冷制热季节利用率不高。如何在温度适宜季节也能利用空调进行一些必要的日常工作,是本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干衣功能的空调器室内机。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空调器室内机的使用舒适度。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器的室内机,包括:

壳体,其内限定有可受控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

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和至少一个换热器,以在其内形成温度改变的换热气流;

所述第二腔室内设置有干衣装置,以用于放置待烘干的潮湿衣物;

所述风机配置成促使所述第一腔体内形成的所述换热气流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并通过所述干衣装置重新流回至所述第一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可受控打开的进风口和可受控打开的出风口,以分别允许室内环境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腔室和允许所述第一腔室内的空气流出至室内环境;以及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置有位于所述风机上游的回风口和位于所述风机下游的可受控打开的送风口;且

所述室内机具有干衣模式,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在所述干衣模式下均受控关闭,以避免所述室内机和室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所述送风口在所述干衣模式下受控打开,允许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进行气体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干衣装置包括容纳桶,所述容纳桶的侧壁和底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以允许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空气流入和流出所述容纳桶;且

所述容纳桶的至少部分侧壁与至少部分所述壳体共同限定出干衣风道,以引导自所述送风口进入所述第二腔室的至少部分所述换热气流流动至所述容纳桶的下方,并通过开设于所述底壁的所述通气孔进入至所述容纳桶内。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依次设置在所述进风口至所述出风口路径上的第一换热器和设第二换热器,且所述第一换热器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且

所述第一换热器配置成在所述干衣模式下受控制冷,所述第二换热器配置成在所述干衣模式下受控制热。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口处设置有导风结构,并配置成引导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空气自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进风口之间流入所述第一腔室。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机具有换热模式;

所述送风口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受控关闭,以阻止所述第一腔室内空气经由所述送风口流入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均受控打开,以允许环境空气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形成所述换热气流并流出至室内环境;以及

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在所述换热模式下同时制冷或同时制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通过冷媒管路连通;

所述冷媒管路中设置有三通阀和节流阀,且所述三通阀配置成:

当所述室内机处于干衣模式时,使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或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直接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或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

当所述室内机处于换热模式时,使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或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冷媒经由所述节流阀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或所述第一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

至少一个接水盘,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下方,以收集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冷凝水。

进一步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平板型换热器,且相互间隔并平行地设置在所述进风口与所述至少一个风机之间,以使所有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一腔室的空气均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位于所述第二腔室的上方,且所述送风口靠近所述出风口设置,所述回风口靠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本发明的空调器室内机由于通过在用于形成换热气流的第一腔室和用于放置潮湿衣物的第二腔室之间形成循环流动的换热风,持续将第一腔室内相对干燥且温度较高的换热气流吹入第二腔室,并将第二腔室的干衣装置内的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的水分带走,因此可实现烘干第二腔室内的潮湿衣物。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室内机在工作于干衣模式下处于封闭的状态,避免干衣产生的湿热空气从室内机流出至室内环境,使在正在进行干衣的空调器不会对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产生影响,有效防止室内机在处于干衣模式下给室内用户带来不便或不舒适的感觉。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示意性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的示意性结构图。柜式空调器的室内机1一般性地可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可限定有可受控连通的第一腔室100和第二腔室200。第一腔室10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103和至少一个换热器,以在其内形成温度改变的换热气流。第二腔室200内可设置有干衣装置,以用于放置待烘干的潮湿衣物。具体地,风机103可配置成促使第一腔体内形成的换热气流进入第二腔室200并通过干衣装置重新流回至第一腔室100。

也即是,室内机1可通过在用于形成换热气流的第一腔室100和用于放置潮湿衣物的第二腔室200之间形成循环流动的换热风,持续将第一腔室100内相对干燥且温度较高的换热气流吹入第二腔室200,并将第二腔室200的干衣装置内的相对湿度较大的空气中的水分带走,从而实现烘干第二腔室200内的潮湿衣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上开设有可受控打开的进风口104和可受控打开的出风口105,以分别允许室内环境空气进入第一腔室100和允许第一腔室100内的空气流出至室内环境。第一腔室100和第二腔室200之间设置有位于风机103上游的回风口202和位于风机103下游的可受控打开的送风口201。

也即是,送风口201可优选地设置于风机103和换热器的下游,回风口202可优选地设置于风机101、和换热器的上游,以使第一腔室100内形成的换热气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经由最短的送风路径直接流向并流入第二腔室200,由此使得换热气流具有回路走向简单的环状的流动路径,避免其在流动的过程中多次转向,防止其流动速度减弱、风量减小。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依次设置在进风口104至出风口105路径上的第一换热器101和设第二换热器102,且第一换热器101位于进风口104和第二换热器102之间。第一换热器101配置成在干衣模式下受控制冷,第二换热器102配置成在干衣模式下受控制热。风机103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提供不同档位的送风强度。

具体地,室内机1可具有干衣模式。进风口104和出风口105在干衣模式下均受控关闭,以避免室内机1和室内环境进行气体交换,送风口201在干衣模式下受控打开,允许第一腔室100和第二腔室200进行气体交换。

也即是,当用户通过遥控器等控制输入端将室内机1切换至干衣模式后,进风口104和出风口105受控关闭。此时,壳体10为封闭状态,室内机1内部的空气不能经由进风口104和/或出风口105流出至室内环境中。第一腔室100和第二腔室200通过送风口201和回风口202形成的循环风路使得第二腔室200内的湿度较高的空气中的水分被由第一腔室100进入第二腔室200的相对干燥的空气带出,形成湿热空气再全部进入/流动回第一腔室100内,并接触处于制冷模式的第一换热器101。湿热空气受冷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凝结在第一换热器101表面,而湿度降低后的空气继续流动并通过处于制热模式的第二换热器102。空气重新受热,再次形成相对干燥且温度较高的换热气流并进入第二腔室200,持续进行除湿干衣。由此,可避免湿热空气从室内机1流出至室内环境,使在正在进行干衣的空调器不会对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产生影响,有效防止室内机1在处于干衣模式下给室内用户带来不便或不舒适的感觉。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室内机1无需专门设置额外的烘干装置或复杂的风路,仅需要在柜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增设用于放置潮湿衣物的容纳装置,并利用柜式空调器固有的结构及其换热系统中的必要的原有装置即可实现衣物烘干功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还包括至少一个接水盘。接水盘可设置于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的下方,以收集第一换热器101和/或第二换热器102的外表面上形成的冷凝水。

也即是,接水盘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接水盘的的数量和尺寸需保证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上凝结的冷凝水在落下时均能够被收集。例如,每个换热器下方均可设置一个具有不小于其上方换热器的厚度和宽度的接水盘。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可均为平板型换热器,且相互间隔并平行地设置在进风口104与风机103之间,以使所有经由进风口104进入第一腔室100的空气均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

具体地,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可均具有不小于进风口104宽度的宽度和不小于进风口104高度的高度,以在壳体10内部完全覆盖进风口104。当然,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也可具有弧度或具有弯折角度等,以增大其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干衣装置包括容纳桶204,容纳桶204的侧壁和底壁上均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以允许第二腔室200内的空气流入和流出容纳桶204;且

容纳桶204的至少部分侧壁与至少部分壳体10共同限定出干衣风道,以引导自送风口201进入第二腔室200的至少部分换热气流流动至容纳桶204的下方,并通过开设于底壁的通气孔进入至容纳桶204内。

也即是,部分自第一腔室100进入第二腔室200的换热气流经由侧壁上的多个通气孔进入到容纳桶204内与潮湿空气和/潮湿衣物接触,另一部分换热气流沿着侧壁和形成第二腔室200的部分壳体10之间限定出的干衣风道自上向下流动至容纳桶204的下方、第二腔室200的底部,并通过底壁上的多个通气孔进入到容纳桶204内。由此,容纳桶204内的潮湿衣物的周侧和底部均可与干燥的换热气流接触,从而使得室内机1的干衣效率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容纳桶204可配置成可转动。例如,可通过增设驱动机构驱动容纳桶204进行类似洗衣机滚筒转动的运动,从而使得其内潮湿衣物与自第一腔室100进入第二腔室200的用于干衣的换热气流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干衣效率,增强干衣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回风口202处设置有导风结构203,并配置成引导第二腔室200内的空气自第一换热器101和进风口104之间流入第一腔室100。具体地,导风结构203可将容纳桶204内的空气直接引导至第一换热器101和进风口104之间。由此,所有自回风口202流动回到第一腔室100的湿热空气均会在风机103的驱动下直接朝向第一换热器101流动并受冷凝结,从而使得湿热空气均得到干燥,以保证其继续通过第二换热器102形成的温度较高的换热气流比较干燥,进而使得室内机1可持续干衣,且可持续具有较佳的干衣效果。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在另一状态下的示意性结构图。参见图2,室内机1还具有换热模式,也即是普通的用于调节室内环境温度的换热模式。

送风口201在换热模式下受控关闭,以阻止第一腔室100内空气经由送风口201流入第二腔室200。进风口104和出风口105在换热模式下均受控打开,以允许环境空气进入第一腔体形成换热气流并流出至室内环境。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在换热模式下同时制冷或同时制热。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腔室100位于第二腔室200的上方,且送风口201靠近出风口105设置,回风口202靠近进风口104设置。

也即是,柜式空调器的上部为用于设置风机103及换热器的第一腔室100,其下部为用于放置干衣装置的第二腔室200。相应地,壳体10上的进风口104和出风口105可设置在位于其上部的与第一腔室100相当的位置处。由此,当空调器室内机1工作于换热模式时,其吹送出的换热气流可覆盖室内用户活动的主要高度区域,保证空调器在制冷或制热时的换热效率。

柜式空调器的室内机1由于其固有结构的设置,使得其具有较高的出风位置以向室内环境吹送制冷风或制热风。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对立式空调器的功能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创造性地认识到相比于横向的体积,立式空调器室内机1的纵向体积对室内占地面积的视觉及实际影响均较小。进一步地,发明人还认识到由于室内集本身具有的一些换热系统或电控系统的结构需要一定的安装空间,使得立式室内机1本身的下部机壳内空间就比较大且利用率不高。由此,直接在室内机1下部增设干衣装置可最大化地利用室内机1的原有结构同时实现烘干功能,大大增加空调器的实用性。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的示意性原理图。参见图3,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可通过冷媒管路连通。进一步地,冷媒管路中可设置有三通阀106和节流阀107。具体地,三通阀106可配置成,当室内机1处于干衣模式时,使流经第一换热器101或第二换热器102的冷媒直接进入第二换热器102或第一换热器101;当室内机1处于换热模式时,使流经第一换热器101或第二换热器102的冷媒经由节流阀107进入第二换热器102或第一换热器101。

也即是,当室内机1工作于换热模式时,第一换热器101和第二换热器102同时制冷或制热,其二者之一为主换热器,另一个为辅助换热器。当室内机1需要工作于干衣模式时,可仅调节三通阀106的连通管路,即可使第一换热器101和/或第二换热器102的运行状态切换至适当的换热模式。本申请的具有干衣功能的室内机1通过三通阀106和节流阀107,可以迅速地在换热模式和干衣模式之间进行切换,而不需要其他额外的复杂结构,操作简单便捷。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