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采暖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2562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式采暖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一种模块式采暖换热器,属于供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暖气片是一种用于采暖的散热器,原有的暖气片仅仅用于取暖,即热源将热水或者热的水蒸汽送入暖气片内,并通过暖气片与室内空气换热,从而使室内温度升高,达到取暖的效果。传统的暖气片功能单一,仅仅能起到采暖的作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带有热水功能的暖气片出现,该种暖气片不仅能够起到采暖作用,还能够产生生活用热水,从而供人们洗浴。

申请号为ZL200310105391.5公开了一种散热换热器,其在联箱以及连通管内设置吸热盘管,冷水进入吸热盘管内,并在换热盘管内与联箱以及连通管内的热水换热,从而产生热水。但是该散热换热器在使用时,会导致联箱以及连通管内的热水的温度较低,从而影响了采暖效果,导致采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换热体和散热体分体设置、从而在产生生活用热水的同时又不会影响采暖效果的模块式采暖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模块式采暖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体和散热体,换热体上设有供热进水口和供热出水口,换热体与散热体连通,换热体内设有换热模块,供暖热水或蒸汽由供热进水口进入换热体内,与换热模块内的水换热后进入散热体内散热供暖,换热模块上设有冷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的换热体为封闭的箱体,供热进水口设置在换热体上部,供热出水口设置在换热体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换热模块为换热盘管,换热盘管的下端为冷水进水口,上端为热水出水口,冷水进水口和热水出水口均设置在换热体上。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体包括上连通管、下连通管以及散热管,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一端与换热体连通,另一端封闭设置,散热管设置在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之间,散热管的上端与上连通管连通,下端与下连通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的上连通管和散热管之间设有上过渡管,上过渡管上端与上连通管连通,下端同时与多个散热管连通,上过渡管外壁间隔设有多个散热板。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管安装在安装板上,上连通管和下连通管与安装板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优选的,所述的换热体有多个,多个换热体串联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换热体和散热体通过铜连接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模块式采暖换热器的换热体和散热体连通,且换热模块设置在换热体内,换热模块内的水在换热体内与供热热水或蒸汽完成换热,换热后的供暖热水或蒸汽进入散热体内,从而散热取暖,在取暖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生活用热水,并且由于供暖热水或蒸汽持续进入换热体内,避免了进入散热体内的供暖热水的温度较低,供暖效果好。

2、换热体为封闭的箱体,从而能够在换热体内充满热水,换热模块在换热体内与换热体内的热水换热,由于换热体内的供暖热水处于循环中,因此能够保证换热体内的供暖热水的温度较高,从而保证采暖效果,防止供暖热水温度较低,从而影响供暖效果。

3、换热盘管增加了冷水与供暖热水的换热面积,从而保证了热水出口排出的热水的温度。

4、上过渡管外壁间隔设有多个散热板,从而增加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5、散热管安装在安装板上,使散热体形成独立的模块,可以根据安装空间增减散热体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块式采暖换热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换热体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散热体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散热体的管路分布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换热体 2、散热体 3、铜连接体 4、供热进水口 5、供热出水口 6、冷水进水口 7、热水出水口 8、安装板 9、上连通管 10、上过渡管 1001、散热板 11、散热管 12、下连通管 13、下过渡管。

具体实施方式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模块式采暖换热器,包括换热体1和散热体2,换热体1上设有供热进水口4和供热出水口5,换热体1与散热体2连通,换热体1内设有换热模块,供暖热水或蒸汽由供热进水口4进入换热体1内,与换热模块内的水换热后进入散热体2内散热供暖,换热模块上设有冷水进水口6和热水出水口7。本模块式采暖换热器的换热体1和散热体2连通,且换热模块设置在换热体1内,换热模块内的水在换热体1内与供热热水或蒸汽完成换热,换热后的供暖热水或蒸汽进入散热体2内,从而散热取暖,在取暖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生活用热水,并且由于供暖热水或蒸汽持续进入换热体1内,避免了进入散热体2内的供暖热水的温度较低,供暖效果好。

具体的:如图1~2所示:换热体1设置在散热体2的左侧,换热体1和散热体2沿数值法方向的高度相同,散热体2的上部和下部均与换热体1连通。换热体1和散热体2之间设有铜连接体3,散热体2和换热体1通过铜连接体3连通。铜连接体3上设有螺纹,从而方便散热体2和换热体1的连接。

散热体2有多个,多个散热体2串联设置,可以根据安装空间或者需要供暖的房间的体积来增减,在本实施例中,散热体2设置有六个。

换热体1为封闭的长方体箱体,供热进水口4和供热出水口5设置在换热体1的同一侧,供热进水口4设置在换热体1的上部,供热出水口5设置在换热体1的下部,从而能够使供暖热水更加顺畅的进入换热体1内,保证了换热体1内的供暖水循环顺畅,进而保证了换热体1内的供暖热水温度较高。

换热模块为换热盘管,换热盘管设置在换热体1内,换热盘管的上端为热水出水口7,换热盘管的下端为冷水进水口6,冷水进水口6与供暖出水口5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热水出水口7与供暖进水口4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从而使冷水由下部进入换热盘管,由上部流出换热盘管,增加冷水与换热体1内的供暖热水的换热时间和换热面积,从而保证由热水出水口7排出的热水的温度较高,适合人们洗浴使用,并且可以持续产生热水,使用方便。

如图3所示:散热体2包括上连通管9、下连通管12以及散热管11。上连通管9和下连通管12均水平设置,且上连通管9设置在下连通管12的正上方,上连通管9和下连通管12为内径相等的圆管,散热管11竖向设置在上连通管9和下连通管12之间。散热管11的上端与上连通管9之间设有上过渡管10,上过渡管10的上端与上连通管9连通,上过渡管10的下端与散热管11的上端连通;散热管11的下端与下连通管12之间设有下过渡管13,下过渡管13的上端与散热管11的下端连通,下过渡管13的下端与下连通管12连通。散热管11有多根,从而增大了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散热管11安装在安装板8上,从而使每个散热体2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块,外型美观,且拆装方便。上过渡管10为由下至上逐渐远离安装板8的圆弧形,从而使上连通管9与安装板8间隔设置;下过渡管13为由上至下逐渐远离安装板8的圆弧状,从而使下连通管12与安装板8间隔设置。

如图4~5所示:散热管1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从而增大了散热管的散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每个上过渡管10同时与两个散热管11连通。上过渡管10的外壁上沿上过渡管10的轴线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散热板1001,散热板1001环绕上过渡管10的外壁间隔设置,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散热体2的散热面积,使散热效率大大提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