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边锯齿形波纹翅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440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边锯齿形波纹翅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双边锯齿形波纹翅片。



背景技术:

所谓换热器传热强化或增强传热是指通过对影响传热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与计算,采取某些技术措施以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量或者在满足原有传热量条件下,使它的体积缩小。换热器传热强化通常使用的手段包括三类:扩展传热面积(F);加大传热温差;提高传热系数(K )。

其中,扩展传热面积是增加传热效果使用最多、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在扩展换热器传热面积的过程中,如果简单的通过单一地扩大设备体积来增加传热面积或增加设备台数来增强传热量,不光需要增加设备投资,设备占地面积大、同时,对传热效果的增强作用也不明显,这种方法现在已经淘汰。现在使用最多的是通过合理地提高设备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来达到增强传热效果的目的,如在换热器上大量使用单位体积传热面积比较大的翅片管、波纹管、板翅传热面等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单台设备的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会明显提高,充分达到换热设备高效、紧凑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边锯齿形波纹翅片,能有效破坏流动边界层,抑制了边界层的增长,平均换热系数提高,同时改善了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等效热阻小,促进流体横向充分混合起到强化传热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边锯齿形波纹翅片,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上间隔设有多个管孔,所述翅片本体横向分为波纹段以及位于波纹段两侧的锯齿段,且波纹段的翅片本体沿气流走向形成凸凹相间的流线型凸波纹和凹波纹,所述凹波纹与凸波纹的波幅相同,且以管孔纵中心线呈对称正弦分布,所述锯齿段的翅片本体垂直于气流走向形成凹凸相间的锯齿。

作为优选,所述管孔垂直向上延伸并向外翻折形成翻边。

作为优选,所述管孔孔径与波纹段宽度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凸波纹与凹波纹的波幅为0.74mm,波长为6mm。

作为优选,所述锯齿的振幅为0.78mm。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双边锯齿形波纹翅片,沿着气体流向将翅片设成凹凸相间的流线型凸波纹和凹波纹,且将两波纹波幅控制一致,增加了翅片表面积,对称正弦分布的凸波纹和凹波纹,其波峰到波谷的投射长度减小,高度变大,从而增大换热因子数,使得空气侧的换热性能增强,此外两边的锯齿形设计能有效破坏流动边界层,抑制了边界层的增长,平均换热系数提高,同时改善了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等效热阻小,促进流体横向充分混合起到强化传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双边锯齿形波纹翅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能有效破坏流动边界层,抑制了边界层的增长,平均换热系数提高,同时改善了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等效热阻小,促进流体横向充分混合起到强化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双边锯齿形波纹翅片,包括翅片本体1,所述翅片本体1上间隔设有多个管孔2,所述翅片本体横向分为波纹段3以及位于波纹段两侧的锯齿段4,且波纹段3的翅片本体沿气流走向(横向)形成凸凹相间的流线型凸波纹5和凹波纹6,所述凹波纹6与凸波纹5的波幅相同,且以管孔纵中心线呈对称正弦分布,所述锯齿段4的翅片本体垂直于气流走向形成凹凸相间的锯齿7,所述管孔孔径与波纹段宽度一致,其垂直向上延伸并向外翻折形成翻边8。

所述凸波纹与凹波纹的波幅为0.74mm,波长为6mm,所述锯齿的振幅为0.78mm,锯齿宽度为2.25mm。

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双边锯齿形波纹翅片,沿着气体流向将翅片设成凹凸相间的流线型凸波纹和凹波纹,且将两波纹波幅控制一致,增加了翅片表面积,对称正弦分布的凸波纹和凹波纹,其波峰到波谷的投射长度减小,高度变大,从而增大换热因子数,使得空气侧的换热性能增强,此外两边的锯齿形设计能有效破坏流动边界层,抑制了边界层的增长,平均换热系数提高,同时改善了温度场与速度场的协同性,等效热阻小,促进流体横向充分混合起到强化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教示及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