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灼烧用的匣钵自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412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动送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稀土灼烧用的匣钵自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制备高纯度的稀土如氧化钇、氧化铽和氧化镝等等均存在末道工序的灼烧,对此可参见CN103482669B(高纯氧化铽的制备方法)、CN103482670B(高纯氧化镝的制备方法)和CN103466679B(高纯氧化钇的制备方法),等等。以氧化钇为例,目前通常由工人以手工方式将装有经前道工序如提纯、沉淀并甩干的草酸钇的匣钵推入窑炉进行灼烧,这种作业方式的不足在于:工人的作业强度大,并且由于窑炉温度高,环境严酷,对工人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自动地将匣钵送入窑炉炉膛而藉以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和有利于显著改善匣钵内的物料的受热均匀程度而藉以保障稀土质量的稀土灼烧用的匣钵自动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稀土灼烧用的匣钵自动输送装置,包括一机架,该机架在使用状态下对应于稀土灼烧炉的炉膛口的位置设置于地坪上;一匣钵备料机构,该匣钵备料机构以水平状态与机架的中部固定并且与机架垂直;一匣钵推送作用缸,该匣钵推送作用缸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机架的右端并且该匣钵推送作用缸的匣钵推送作用缸柱朝向所述炉膛口;一匣钵料打孔机构,该匣钵料批孔机构设在机架的左端后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机架的上部前侧设置有一匣钵前导轨,后侧设置有一匣钵后导轨,该匣钵前导轨以及匣钵后导轨的左端伸展到所述炉腔口,所述匣钵推送作用缸的匣钵推送作用缸柱对应于匣钵前后导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匣钵推送作用缸柱的末端固定有一匣钵推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匣钵推送作用缸为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匣钵备料机构包括一电动辊架和一组电动辊,电动辊架与所述机架形成垂直关系,并且该电动辊架的前端与机架的上部固定,后端由电动辊架支架支承,一组电动辊以间隔状态转动地设置在电动辊架上,所述的匣钵前导轨的右端延伸至电动辊架的右侧,而所述的匣钵后导轨的右端延伸至电动辊架的左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匣钵前导轨以及匣钵后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并且匣钵前、后导轨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匣钵行移的匣钵行移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匣钵料打孔机构包括一支架、一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和一打孔插柱板,支架在对应于机架的左端后侧的位置与机架固定,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以其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柱朝向下的状态固定在支架上,打孔插柱板与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柱固定并且在该打孔插柱板朝向下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打孔插柱,该组打孔插柱与打孔插柱板相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架的前侧上部固定有一作用缸固定板,所述的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与该作用缸固定板固定;所述的打孔插柱板为圆盘体或矩形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为气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作用缸固定板的形状呈L字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匣钵备料机构将装有物料的匣钵送至机架,由匣钵推送作用缸推入稀土灼烧炉的炉膛,因而能体现理想的自动化推送效果,得以显著减轻工人的作业强度;由于由匣钵料打孔机构对匣钵内的物料形成间隔的孔,因而能保障灼烧时的受热均匀性并确保灼烧后的稀土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图1的所示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机架1,该机架1在使用状态下对应于稀土灼烧炉2的炉膛口21的位置设置于地坪上;示出了一匣钵备料机构3,该匣钵备料机构3以水平状态与机架1的中部固定并且与机架1垂直;示出了一匣钵推送作用缸4,该匣钵推送作用缸4以水平卧置状态设置在机架1的右端并且该匣钵推送作用缸4的匣钵推送作用缸柱41朝向前述炉膛口21;示了了一匣钵料打孔机构5,该匣钵料批孔机构5设在机架1的左端后侧。

继续见图1,在前述机架1的上部前侧设置有一匣钵前导轨11,后侧设置有一匣钵后导轨12,该匣钵前导轨11以及匣钵后导轨12的左端伸展到前述炉膛口21,前述匣钵推送作用缸4的匣钵推送作用缸柱41对应于匣钵前后导轨11、12之间。

由图1所示,在前述匣钵推送作用缸柱41的末端固定有一匣钵推盘411。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匣钵推送作用缸4为气缸。

继续见图1,前述的匣钵备料机构3包括一电动辊架31和一组电动辊32,电动辊架31与前述机架1形成垂直关系,并且该电动辊架31的前端与机架1的上部固定,后端由电动辊架支架支承,一组电动辊32以间隔状态转动地设置在电动辊架31上,前述的匣钵前导轨11的右端延伸至电动辊架31的右侧,而前述的匣钵后导轨12的右端延伸至电动辊架31的左侧。

前述的匣钵前导轨11以及匣钵后导轨12的横截面形状呈L字形,并且匣钵前、后导轨11、12之间的空间构成为供匣钵6行移的匣钵行移空间,具体而言,匣钵6循着匣钵前导轨11和匣钵后导轨12进入稀土灼烧炉2的炉膛。

继续见图1,前述匣钵料打孔机构5包括一支架51、一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52和一打孔插柱板53,支架51在对应于机架1的左端后侧的位置用固定螺钉512与机架1固定,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52以其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柱521朝向下的状态固定在支架51上,打孔插柱板53与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柱521固定并且在该打孔插柱板53朝向下的一侧以间隔状态固定有一组打孔插柱531(本实施例为三个,但并不限定),该组打孔插柱531与打孔插柱板53相垂直。

由图1所示,在前述支架51的前侧上部通过支固定板螺钉5111固定有一作用缸固定板511,前述的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52与该作用缸固定板511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打孔插柱板53为圆盘体,但也可以使用矩形体的打孔插柱板。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52为气缸;前述的作用缸固定板511的形状呈L字形。

装有物料61如草酸钇的匣钵6由匣钵备料机构3的一组电动辊32引入至对应于匣钵推送作用缸柱41的左端,在匣钵推送作用缸4的工作下,由匣钵推送作用缸柱41的匣钵推盘411将匣钵6朝着稀土灼烧炉2的炉膛推送,当匣钵6抵达对应于匣钵料打孔机构5的位置时,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52工作,由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柱521带动打孔插柱板53下行,一组打孔插柱531插入物料61,紧接着,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52反向工作,打孔插柱板驱动作用缸柱521上行,一组打孔插柱531退出物料61,在物料61上形成插柱孔611,插柱孔611能保障物料61在稀土灼烧炉2内灼烧时的温度的均匀性,对提高稀土灼烧质量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