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锅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793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灶锅支架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燃气灶具,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锅支架组件。



背景技术:

锅支架起着在烹饪食物容器和燃气燃烧器之间的间隔架的作用,现有的燃气灶包括面板、底壳、燃烧器,接液盘和锅支架,所述接液盘呈圆形具有燃烧器伸出孔,所述锅支架包括圆形底座圈和若干支脚,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锅支架相对于接液盘的转动,为防止锅支架转动,如一专利号为ZL201320384246.4(公告号为CN2033366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燃气灶接液盘和锅支架组件》披露了这样一种包括接液盘和锅支架,接液盘的周向壁板上有向径向内侧延伸的卡舌,所述锅支架的底座圈上有向径向内侧凹的卡槽,所述底座圈的下表面与接液盘的底板贴合,底座圈的周向面与接液盘的周向壁板的内表面贴合,卡舌和凹槽嵌合。通过卡舌与凹槽的嵌合,使用时可以防止锅支架转动,但通过这种方式防止锅支架转动,则会加大接液盘与锅支架的加工复杂性,为此需要寻求另外一种锅支架能够以较简单的方式来防止锅支架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够轻松实现防止锅支架转动的燃气灶锅支架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燃气灶锅支架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用来支承锅具的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有至少二个并排布置的锅支架圈,所述并排布置的锅支架圈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并排布置的所述锅支架圈有两个:即为第一锅支架圈和第二锅支架圈,所述连接件包括有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具有与所述支脚相同高度的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第一支臂向所述第一锅支架圈内延伸,所述第二支臂向所述第二锅支架圈内延伸,所述连接件以作为所述两个锅支架圈的共同支脚。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由两个所述支脚背靠背连接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的外端下表面设有垫脚,所述支脚的下表面上设有孔,所述垫脚被与该孔相配合的定位件限位。

优选地为避免支脚的垫脚脱落,所述定位件为与螺接在所述孔内的螺钉,该螺钉将所述的垫脚固定在所述支脚的下表面。通过螺钉与孔的过盈配合,将垫脚设置在支脚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锅支架圈上的支脚的数目为3个,并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支臂或第二支臂一起沿周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锅支架圈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并列布置的两两锅支架圈之间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可以有效防止锅支架圈的转动,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锅支架圈和第二锅支架圈以及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锅支架圈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3所示,本燃气灶锅支架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上设有用来支承锅具的支脚,底座包括有至少二个并排布置的锅支架圈,并排布置的锅支架圈之间通过连接件3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底座包括有两组相对布置的锅支架列,每组锅支架列由二个前后并排布置的第一锅支架圈1和第二锅支架圈2构成,并且第一锅支架圈1和第二锅支架圈2之间连接有连接件3,其中,连接件3包括有本体31,本体31的两侧具有与支脚相同高度的第一支臂32和第二支臂33,第一支臂32向第一锅支架圈1内延伸,第二支臂33向第二锅支架圈2内延伸,连接件3以作为两个锅支架圈的共同支脚。

更优选地,连接件3可直接由第一锅支架圈1和第二锅支架圈2的支脚背靠背连接构成。这样每个锅支架圈上的支脚的数目为3个,分别为第一支脚4、第二支脚5、第三支脚6,并与连接件3作为第四个支脚均匀分布在锅支架圈上。

另外,支脚的下表面还设有垫脚7,为避免支脚的垫脚7脱落,支脚的下表面上设有孔,外端垫脚7被与该孔相配合的定位件螺钉8限位,该螺钉8将垫脚7固定在支脚的下表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