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3870发布日期:2018-12-11 20:15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式冷却换热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蒸发式闭式冷却塔,采用金属盘管作为管内流体与管外流体换热的主要构件,迄今为止未发现在用的非金属盘管。金属盘管具有耐腐蚀差,不能喷水;重量大;价格昂贵;加工过程能耗高等缺点,并且经常发生管道冻裂、翅片管堵塞、管道堵塞等问题。工业或民用冷却场合循环水或蒸汽或高含湿量空气50-100℃的高温对于普通的塑料来说温度过高,难以承受,在某些冷却场合开始采用氟塑料,公开的资料显示,其热传导系数仅为0.2,因此,需要找到热传导系数更高且适合做管材的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热交换器,其具有换热效率高,对水质环境条件要求低,耐腐蚀,不易积灰、结晶、结垢,可兼做点滴填料或换热装置,应用范围广,节水消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闭式塔,包括塔体A,塔体A上端设置有风筒A,塔体A下端设置有集水池A,塔体A内部设置有喷淋水装置A和内循环水装置A,该内循环水装置A包括盘管A,盘管A设置在喷淋水装置A下方,该喷淋水装置A与集水池A相连接,所述塔体A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盘管A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或者碳纤维增强树脂。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闭式塔,包括塔体B,塔体B上端设置有风筒B,塔体B下端设置有集水池B,塔体B内部设置有喷淋水装置B和内循环水装置B,该内循环水装置B包括盘管B,盘管B设置在喷淋水装置B下方,该喷淋水装置B与集水池B相连接,所述塔体B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盘管B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或者碳纤维增强树脂。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开式塔,包括塔体C,塔体C上端设置有风筒C,塔体C下端设置有集水池C,塔体C内部设置有喷淋水装置C和内循环水装置C,该内循环水装置C包括盘管C,盘管C设置在喷淋水装置C下方,该喷淋水装置C与集水池C相连接,所述塔体C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盘管C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或者碳纤维增强树脂。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开式塔,包括塔体D,塔体D上端设置有风筒D,塔体D下端设置有集水池D,塔体D内部设置有喷淋水装置D和内循环水装置D,该内循环水装置D包括盘管D,盘管D设置在喷淋水装置D下方,该喷淋水装置D与集水池D相连接,所述塔体D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盘管D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或者碳纤维增强树脂。

为了更好的使用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闭式塔,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风筒A内设置有风机A。

为了更好的使用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闭式塔,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风筒B内设置有风机B。

为了更好的使用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开式塔,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风筒C内设置有风机C。

为了更好的使用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开式塔,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风筒D内设置有风机D。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复合材料翅片管或盘管代替传统的金属盘管,并且本技术优选的翅片管或盘管材料为玻璃纤维或碳纤维增强树脂,其具有不易积灰、析出的结晶盐不易沉积在其表面、换热效率高等优点,适合在高盐、腐蚀等水质较差的环境中运行。并且,可以在节水、消雾、无雾和纯湿式的模式下高效运行。因此,采用复合盘管的蒸发式冷却塔与一般冷却塔相比,具有换热效率高,耐腐蚀,不易积灰、结晶、结垢。复合材料盘管可兼做点滴填料或间壁换热装置,对水质条件要求低,应用范围广,具有节水消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闭式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闭式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1-塔体A;12-风筒A;13-集水池A;14-喷淋水装置A;15-内循环水装置A;16-盘管A;21-塔体B;22-风筒B;23-集水池B;24-喷淋水装置B;25-内循环水装置B;26-盘管B;31-塔体C;32-风筒C;33-集水池C;34-喷淋水装置C;35-内循环水装置C;36-盘管C;41-塔体D;42-风筒D;43-集水池D;44-喷淋水装置D;45-内循环水装置D;46-盘管D;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闭式塔,包括塔体A11,塔体A11上端设置有风筒A12,塔体A11下端设置有集水池A13,塔体A11内部设置有喷淋水装置A14和内循环水装置A15,该内循环水装置A15包括盘管A16,盘管A16设置在喷淋水装置A14下方,该喷淋水装置A14与集水池A13相连接,所述塔体A11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盘管A16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或者碳纤维增强树脂。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闭式塔,包括塔体B21,塔体B21上端设置有风筒B22,塔体B21下端设置有集水池B23,塔体B21内部设置有喷淋水装置B24和内循环水装置B25,该内循环水装置B25包括盘管B26,盘管B26设置在喷淋水装置B24下方,该喷淋水装置B24与集水池B23相连接,所述塔体B21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盘管B26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或者碳纤维增强树脂。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开式塔,包括塔体C31,塔体C31上端设置有风筒C32,塔体C31下端设置有集水池C33,塔体C31内部设置有喷淋水装置C34和内循环水装置C35,该内循环水装置C35包括盘管C36,盘管C36设置在喷淋水装置C34下方,该喷淋水装置C34与集水池C33相连接,所述塔体C31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盘管C36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或者碳纤维增强树脂。

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开式塔,包括塔体D41,塔体D41上端设置有风筒D42,塔体D41下端设置有集水池D43,塔体D41内部设置有喷淋水装置D44和内循环水装置D45,该内循环水装置D45包括盘管D46,盘管D46设置在喷淋水装置D44下方,该喷淋水装置D44与集水池D43相连接,所述塔体D41底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盘管D46的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或者碳纤维增强树脂。

为了更好的使用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闭式塔,所述风筒A12内设置有风机A17。为了更好的使用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闭式塔,所述风筒B22内设置有风机B27。为了更好的使用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开式塔,所述风筒C32内设置有风机C37。为了更好的使用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开式塔,所述风筒D43内设置有风机D47。

参照附图1,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闭式塔,空气从塔体A11的进风口进入,与喷淋水装置A14喷淋下的水换热后经风筒A12排出;喷淋水可由塔体A11下方的集水池A13向上泵入,与盘管A16中的流体换热后部分回到集水池A13,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被环境气流带出塔外,喷淋水与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反。盘管A16内既可以是水流,也可以是气流。空气既可以是自然的环境空气,也可以是烟气或其他气体。

参照附图2,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闭式塔,气流从塔体B21周围进入,与喷淋水装置B24喷淋下的水换热后经风筒22排出;喷淋水可由塔体B21下方的集水池B23向上泵入,与盘管B26中的流体换热后部分回到集水池B23,部分水变成水蒸气被环境气流带出塔外,喷淋水与气流的流动方向垂直。盘管B26内既可以是水流,也可以是气流。空气既可以是自然的环境空气,也可以是烟气或其他气体。

参照附图3,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逆流开式塔,夏季模式下气流从塔体C31进风口进入,与喷淋水装置C34喷淋下的水换热后经风筒C32排出;喷淋水为循环水回水,盘管C36只起点滴填料的作用。冬季模式下,循环水进入盘管C36,环境空气与盘管C36内的水流通过管壁换热,水直接回到集水池C33。其他模式下,一部分为夏季模式冷却,一部分为冬季模式冷却;还可以在塔体C31内上部为干式冷却,下部为湿式雨区冷却模式。盘管C36内既可以是水流,也可以是气流。空气既可以是自然的环境空气,也可以是烟气或其他气体。

参照附图4,一种采用复合材料盘管的横流开式塔,气流从塔体D41进风口进入,与喷淋水装置D44喷淋下的水换热后经风筒D42排出;喷淋水为循环水回水,盘管D46只起点滴填料的作用。冬季模式下,循环水进入盘管D46,环境空气与盘管D46内的水流通过管壁换热,水直接回到集水池D43。其它模式下,一部分为夏季模式冷却,一部分为冬季模式冷却;还可以在塔体D41内上部为干式冷却,下部为湿式雨区冷却模式。盘管D46内既可以是水流,也可以是气流。空气既可以是自然的环境空气,也可以是烟气或其他气体。

盘管的材料优选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也可以是碳纤维增强树脂,也可以是金属与非金属的复合材料,还可以是以上材料的复合材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