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9346发布日期:2018-06-08 18:3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利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煤燃烧后用于加热,加热完毕后的煤带有余温,这部分热量约占煤燃烧总热量的10%-20%,由于煤燃烧后表面产生高温,且煤块的形状不同,现今的余热吸收利用装置一般将煤置于储罐中,储罐的四周设置吸热装置,由于煤块通过储罐传热,煤块因自身形状,无法充分与储罐壁接触,导致传热面积小,传热效率低。

因此,亟需一种高效的煤的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余热吸收利用装置传热面积小,传热效率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包括:

传热罐 :包括底盖、罐身与顶盖,罐身为中空柱状结构,罐身的下端与底盖固定连接,罐身的上端与顶盖固定连接,底盖、罐身和顶盖围合成内腔;顶盖中心设有通孔,通孔自上而下垂直贯穿顶盖;挤压部:包括压台,连接杆和尖端,尖端为椎体结构,尖端的顶点朝下,尖端的底面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压台底面与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压台底面盖合于通孔处,连接杆与尖端位于内腔中,压台的中心线、连接杆的中心线与尖端的顶点位于同一铅垂线;吸热管:吸热管设置于罐身外表面,吸热管内装有吸热液。

吸热液为现有技术的吸热液。

将燃烧后的煤放置于内腔中,压台受压力,尖端易被压入煤中,从而压碎细化煤,采用下小上大的椎体结构,被挤压的煤易往传热罐的四周移动,从而在罐身内侧面形成密实的煤层,煤之间的间隙变小,煤的颗粒变小,从而增大煤与罐身的接触面积,即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效率增高,吸热管内的吸热液更快的吸热。

优选的,尖端为圆锥体。

圆锥体的尖端,同一轴线截面的受力平衡,挤压形成的煤层厚度均匀,传热均匀,保证装置整体传热的一致性。

优选的,尖端的侧面设有半球状突起。

设置半球状的突起,相对于小于半球的突起,对煤具有更好的压碎效果,相对于大于半球的突起,突起与尖端侧面的连接处不易堆积煤,不影响传热。

优选的,连接杆为圆台状,连接杆下底面径向截面面积小于上底面径向截面面积。

连接杆为下小上大的圆台状,配合尖端,压台受到向下的压力,内腔底部的煤容易沿着连接杆下小上大的外侧面向四周分散,降低煤沿罐身四周分散的难度,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优选的,吸热管逐圈密绕于罐身外表面。。

吸热管逐圈密绕于罐身外表面,最大限度利用罐身外表面进行传热,此时传热面积为整个罐身外表面,传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将燃烧后的煤放置于内腔中,压台受压力,尖端易被压入煤中,从而压碎细化煤,采用下小上大的椎体结构,被挤压的煤易往传热罐的四周移动,从而在罐身内侧面形成密实的煤层,煤之间的间隙变小,煤的颗粒变小,从而增大煤与罐身的接触面积,即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效率增高,吸热管内的吸热液更快的吸热。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圆锥体的尖端,同一轴线截面的受力平衡,挤压形成的煤层厚度均匀,传热均匀,保证装置整体传热的一致性。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设置半球状的突起,相对于小于半球的突起,对煤具有更好的压碎效果,相对于大于半球的突起,突起与尖端侧面的连接处不易堆积煤,不影响传热。

4.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连接杆为下小上大的圆台状,配合尖端,压台受到向下的压力,内腔底部的煤容易沿着连接杆下小上大的外侧面向四周分散,降低煤沿罐身四周分散的难度,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5.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吸热管逐圈密绕于罐身外表面,最大限度利用罐身外表面进行传热,此时传热面积为整个罐身外表面,传热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的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的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的A-A面剖视图;

附图说明:101-底盖101;102-罐身102;103-顶盖103;1031-通孔1031;201-压台201;202-连接杆202;203-尖端203;30-吸热管30;40-半球状突起40。

具体实施例

为便于本领域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煤的余热高效利用装置,包括: 传热罐 :包括底盖101、罐身102与顶盖103,罐身102为中空柱状结构,罐身102的下端与底盖101固定连接,罐身102的上端与顶盖103固定连接,底盖101、罐身102和顶盖103围合成内腔;顶盖103中心设有通孔1031,通孔1031自上而下垂直贯穿顶盖103;挤压部:包括压台201,连接杆202和尖端203,尖端203为椎体结构,尖端203的顶点朝下,尖端203的底面与连接杆202的一端固定连接,压台201底面与连接杆202的另一端固定连,压台201底面盖合于通孔1031处,连接杆202与尖端203位于内腔中,压台201的中心线、连接杆202的中心线与尖端203的顶点位于同一铅垂线;吸热管30:吸热管30设置于罐身102外表面,吸热管30内装有吸热液。

吸热液为现有技术的吸热液。

将燃烧后的煤放置于内腔中,压台201受压力,尖端203易被压入煤中,从而压碎细化煤,采用下小上大的椎体结构,被挤压的煤易往传热罐的四周移动,从而在罐身102内侧面形成密实的煤层,煤之间的间隙变小,煤的颗粒变小,从而增大煤与罐身102的接触面积,即传热面积增大,传热效率增高,吸热管30内的吸热液更快的吸热。

优选的,尖端203为圆锥体。

圆锥体的尖端203,同一轴线截面的受力平衡,挤压形成的煤层厚度均匀,传热均匀,保证装置整体传热的一致性。

优选的,尖端203的侧面设有半球状突起40。

设置半球状的突起,相对于小于半球的突起,对煤具有更好的压碎效果,相对于大于半球的突起,突起与尖端203侧面的连接处不易堆积煤,不影响传热。

优选的,连接杆202为圆台状,连接杆202下底面径向截面面积小于上底面径向截面面积。

连接杆202为下小上大的圆台状,配合尖端203,压台201受到向下的压力,内腔底部的煤容易沿着连接杆202下小上大的外侧面向四周分散,降低煤沿罐身102四周分散的难度,从而提高传热效率。

优选的,吸热管30逐圈密绕于罐身102外表面。。

吸热管30逐圈密绕于罐身102外表面,最大限度利用罐身102外表面进行传热,此时传热面积为整个罐身102外表面,传热效率高。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