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衬环的五点定位式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9344发布日期:2018-06-08 18:34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衬环的五点定位式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衬环的五点定位式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板式换热器的在安装换热板片时,多是在其上、下端开圆孔或类似半圆孔并套装于上、下导柱上,该种装配方式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并且由于压板为碳钢压板,其上开的对接孔与介质直接接触,容易腐蚀而减少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衬环的五点定位式板式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衬环的五点定位式板式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所述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换热板片,所述固定压板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对接孔和介质出口对接孔,所述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沿其纵向中心线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导柱和下导柱,且所述上导柱、下导柱穿过所述活动压板后固定连接立柱;所述固定压板和活动压板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柱的纵截面呈工型结构,所述下导柱为方管,各所述换热板片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燕尾槽结构,其中各所述换热板片上端的燕尾槽结构与工字型结构的所述上导柱下端三点接触式滑动配合,各所述换热板片下端的燕尾槽结构与下导柱两点接触式滑动配合;所述介质进口对接孔和介质出口对接孔的两个侧面的周侧设置有环形阶梯槽,两个所述环形阶梯槽之间设置有不锈钢制成的U形衬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压板底端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基座。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压板与所述基座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进口和出口的外周侧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组件的外周侧有镀锌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柱和下导柱的两端均固定有至少2根螺纹固件杆,各所述螺纹固定杆穿过固定压板和立柱上对应的通孔后由螺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上导柱和下导柱的两端均固定有4根螺纹固件杆。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压板上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上端设置与其连通的第一矩形槽口对接孔,所述固定压板两侧端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的外侧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矩形槽口对接孔,所述活动压板与所述固定压板的固定孔和矩形槽口对接孔相对处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固定孔和矩形槽口对接孔,所述活动压板和固定压板之间通过若干个穿过固定孔的防转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防转螺栓组件包括固定端、与固定端固定连接的螺杆、垫片和螺母,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矩形槽口对接孔匹配卡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垫片靠近固定孔一端设置有与能够插入固定孔配合的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和第一限位块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限位块,所述固定压板的槽口对接孔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匹配的限位槽,所述活动压板的固定孔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匹配的限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螺杆通过销轴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各所述换热板片上端的燕尾槽结构与工字型结构的所述上导柱下端三点接触式滑动配合,各所述换热板片下端的燕尾槽结构与下导柱两点接触式滑动配合,构成五点定位装配,既能保证换热板片上下左右定位准确,又能保证板片在夹紧时能自动互相锁住,在板片装配时容易精确对齐,消除人为操作误差,从而保证换热器拆装后的质量稳定性,同时也能使换热片之间密封垫的使用寿命更耐久;同时固定压板的对接孔上的不锈钢衬环能有效防止介质与碳钢直接接触,防止介质腐蚀碳钢,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式换热器的压板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防转螺栓组件的示意图;

图3为固定压板的示意图;

图4为活动压板的示意图;

图5为衬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换热板片与上、下导柱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压板;2-活动压板;3-立柱;4-防转螺栓组件;401-固定端;4011-第一限位块;402-螺杆;403-垫片;4031-导向套;404-螺母;405-第二限位块;5-第一固定孔;6-第二固定孔;7-第一矩形槽口;8-第二矩形槽口;9-限位槽;10-介质进口对接孔;11-介质出口对接孔;12-衬环;1201-环形片;1202-环形圈;13-换热板片;14-燕尾槽结构;15-上导柱;16-下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一种带衬环的五点定位式板式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固定压板1和活动压板2,所述固定压板1和活动压板2之间设置有若干换热板片13,所述固定压板1上设置有介质进口对接孔10和介质出口对接孔11,所述固定压板1和活动压板2沿其纵向中心线的上端和下端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导柱15和下导柱16,且所述上导柱15、下导柱16穿过所述活动压板2后固定连接立柱3;所述固定压板1和活动压板2之间通过螺栓组件4固定;所述上导柱15的纵截面呈工型结构,所述下导柱16为方管,各所述换热板片13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燕尾槽结构14,其中各所述换热板片13上端的燕尾槽结构14与工字型结构的所述上导柱15下端三点接触式滑动配合,各所述换热板片13下端的燕尾槽结构14与下导柱16两点接触式滑动配合;所述介质进口对接孔10和介质出口对接孔11的两个侧面的周侧设置有环形阶梯槽,两个所述环形阶梯槽之间设置有不锈钢制成的U形衬环12。

所述U形衬环12由两个环形片1201和一个环形圈焊接成型1202,其套接于对接孔上。

其中,固定压板1底端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基座,固定压板1与基座焊接固定;介质进口和出口的外周侧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的通孔;螺栓组件4的外周侧有镀锌层。所述上导柱15和下导柱16的两端均固定有4根螺纹固件杆,各所述螺纹固定杆穿过固定压板1和立柱3上对应的通孔后由螺母固定。

固定压板1和活动压板2的固定连接方式如下:

所述固定压板1上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5,所述第一固定孔5上端设置与其连通的第一矩形槽口7,所述固定压板1两侧端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第二固定孔6,所述第二固定孔6的外侧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矩形槽口7,所述活动压板1与所述固定压板2的固定孔和矩形槽口相对处设置有结构相同的固定孔和矩形槽口,所述活动压板2和固定压板1之间通过若干个穿过固定孔的防转螺栓组件4固定连接;所述螺栓组件4包括固定端401、与固定端401通过销轴固定连接的螺杆402、垫片403和螺母404,所述固定端401上设置有与所述矩形槽口匹配卡接的第一限位块4011,所述垫片403靠近固定孔一端设置有与能够插入固定孔配合的导向套4031;所述导向套4031和第一限位块4011上均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限位块405,所述固定压板1的槽口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405匹配的限位槽9,所述活动压板2的固定孔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405匹配的限位槽9。上述固定方式可以实现活动压板和固定压板的快速装配。

本实用新型中各换热板片上端的燕尾槽结构与工字型结构的上导柱下端三点接触式滑动配合,各换热板片下端的燕尾槽结构与下导柱两点接触式滑动配合,构成五点定位装配,既能保证换热板片上下左右定位准确,又能保证板片在夹紧时能自动互相锁住,在板片装配时容易精确对齐,消除人为操作误差,从而保证换热器拆装后的质量稳定性,同时也能使换热片之间密封垫的使用寿命更耐久;同时固定压板的对接孔上的不锈钢衬环能有效防止介质与碳钢直接接触,防止介质腐蚀碳钢,延长部件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