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液体内循环的风冷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075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液体内循环的风冷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带液体内循环的风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风冷散热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内部为实心的,热量在散热器内部自然传导,受到材料本身热导率限制;一种内部充有相变介质的,热量在散热器内部靠介质的相变传导,由于必须要将散热器内部抽成真空,而且要灌注特定的液体(如氟利昂),加工成本高,可靠性差,寿命有限,无法维护,而且散热器内部真空环境一旦被破坏瞬间就会使被冷却的器件温度超高而失效,无法预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液体内循环的风冷散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的:一种带液体内循环的风冷散热装置,风冷散热器包括基板及芯体;基板底部设有凹坑,凹坑由隔板分隔为两个空腔,两个空腔分别外接进水口及出水口;芯体的壳体内部纵向排列为若干根扁管,扁管与扁管间安装有翅片,若干根扁管的头部与底部分别通过一块安装板固定,位于上方的安装板与基板之间形成一号水盒,位于下方的安装板与壳体底部之间形成二号水盒,扁管的两端端口分别与一号水盒及二号水盒连通。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泵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基板底部凹坑内排布有翅板。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泵上安装有膨胀罐。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液体内循环的风冷散热装置,它利用热对流迅速将热量从散热器与发热器件贴合处传递到整个散热器。可以采用目前通用可靠的工艺手段加工,成本低廉,适当维护可极大增加寿命,而且如遇故障由于散热器内部充满液体介质(比热容一般是金属的数倍),发热器件温度升高也是缓慢的,保证了合理的预警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分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液体内循环的风冷散热装置,该风冷散热器101包括基板201及芯体202;

基板201底部设有凹坑205,所述的基板201底部凹坑205内排布有翅板204。凹坑205由隔板203分隔为两个空腔,两个空腔分别外接进水口301及出水口302;所述的进水口301和出水口302与泵105连接。所述的泵105上安装有膨胀罐102,膨胀罐能有效的吸收水增加的容积,避免压力剧增。

芯体202的壳体309内部纵向排列为若干根扁管303,扁管303与扁管303间安装有翅片304,若干根扁管303的头部与底部分别通过一块安装板308固定,位于上方的安装板308与基板201之间形成一号水盒306,位于下方的安装板308与壳体309底部之间形成二号水盒307,扁管303的两端端口分别与一号水盒306及二号水盒307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液体介质在泵的驱动下,从进水口流入一号水盒左侧空腔,再通过芯体左侧扁管流入二号水盒,二号水盒中的液体介质通过芯体右侧扁管流入一号水盒右侧空腔,通过出水口由泵排出。

液体介质在泵的驱动下在风冷散热器内部流动,当液体流经风冷散热器和发热器件贴合部分时由于对流换热作用,在较低的温差条件下就可传递大量的热量,液体介质吸收发热器件的热量后温度升高,然后在泵的驱动下流动到散热器和空气接触的部分,同样在对流换热作用下迅速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然后再传递给空气。只要有合适的流速,在相同温差条件下,水和铝之间对流换热量是铝内部热自然传导的数十倍,所以该装置可以大大提高风冷散热器的效率。同时,该风冷散热装置的各部件均可采用标准化零件,相互之间连接也可用成熟可靠的方式,成本低,制造方便,易于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