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用机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4186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房用机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机房用机柜。



背景技术:

机房内基本具有多组安装有电子设备的机柜,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将会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机房中会设置空调系统以保障机房内部的恒温恒湿条件,但是电子设备产生热量基本上滞留于机柜内部,因此空调系统的降温效率不高。

公告号为CN20516100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IDC机房用节能型机柜装置,该机柜装置包括柜体、排风口、空调机和中央控制器,柜体的顶壁具有排风口,排风口通过管线与排风机连接,柜体的底壁具有送风口,送风口通过管线与空调机连接,送风口上具有过滤网;柜体内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多个安装隔板,安装隔板的两侧固定于柜体的两侧面上,安装隔板的前侧面与柜体的钱侧面具有间隙或安装隔板的后侧面与柜体的后侧面具有间隙,相邻安装隔板之间交错排布;空调机的送风量和排风机的排风量均由中央控制器控制。

这种机柜装置通过空调机的送风以及排风机的排风使柜体内部产生空气的交换与流动并带走柜体内部的热量,送风口通过管线与空调节连接并通过滤网防止外界的粉尘进入柜体内部。当滤网上阻隔的粉尘逐渐增多时将会影响到送风口的送风量进而影响柜体内部散热的效率,此时则需要停止空调机工作将管线进行拆卸进而对滤网进行清理,降低了工作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房用机柜,更便于对滤网的清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房用机柜,包括柜体以及分别设置于柜体底壁与顶壁的送风口和排风口,所述送风口和排风口分别通过风管连接有空调机和排风机,所述送风口和风管之间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贯穿设置有连通槽与送风口以及风管相连通,所述柜体底壁转动连接有滤网盘,所述连接块朝向滤网盘所在的侧壁垂直贯穿有供滤网盘转动并与连通槽相连通的转动槽,所述滤网盘完全覆盖送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盘转动连接于柜体底壁,且连接块设置有供滤网盘转动的转动槽,而覆盖滤网盘覆盖送风口的部分需要清理时,只需转动滤网盘从而将滤网盘干净的部分来代替阻隔有粉尘的部分,而滤网盘阻隔有粉尘的部分从连接块内转动出来后可直接进行清理,用于后续的替换。通过这种结构则无需对风管进行拆卸即可完成对滤网盘的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底壁还设置有能够自动清理滤网盘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固定于柜体底壁的电机以及由电机驱动并不断摆动的清洁杆,通过所述清洁杆对滤网板进行清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滤网盘附有粉尘的部分从连接块内转出来后,驱动电机即可通过清洁杆的不断摆动来对滤网盘进行清理,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驱动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背离电机的一侧垂直固定有偏心杆,所述偏心杆与转动盘的轴心线不重合,所述偏心杆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清洁杆与连接杆远离偏心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清洁杆与柜体底壁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限制了清洁杆与偏心杆之间的距离,使连接杆仅能在滤网盘上来回摆动进行清理,进而降低了清洁组件的占用面积扩大了清洁组件可安装位置的选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驱动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固定套接有驱动皮带轮,所述柜体底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滤网盘轴向固定于从动轴的顶端,所述从动轴固定套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驱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通过传动带联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与滤网盘的联动连接,使清洁组件对滤网盘进行清洁的时候滤网盘能够自动沿自身轴心线转动,实现了自动化的清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符合智慧城市的理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杆朝向滤网盘的一端设置有清洁槽,所述清洁槽的顶壁和底壁分别与滤网盘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粉尘颗粒较小时,依旧能够通过滤网盘进入柜体内部或者附着于滤网盘的上端面,因此通过清洁槽将清洁杆分为两部分对滤网盘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同时进行清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滤网盘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槽的顶壁和底壁均设置有毛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直接使用清洁杆刮出粉尘相比,使用毛刷清理粉尘具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槽的顶壁以及底壁均可拆卸连接有刷板,所述毛刷设置于两块刷板的两相对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磨损且毛刷内也较为容易附着粉尘,进而降低了毛刷的清洁效果,而刷板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刷板进行替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洁槽的顶壁与底壁均设置有燕尾槽,所述清洁槽的顶壁与底壁所对应的刷板设置有与燕尾槽相契合的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和凸条的配合使刷板与清洁杆之间通过推和拉的动作即可完成安装于拆卸,操作十分便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了对滤网盘的自动化清理;

2.提高了工作效率;

3.提高了清理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去除柜体一侧壁后的爆炸视图;

图2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爆炸视图;

图4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区域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柜体;2、送风口;3、排风口;4、风管;5、隔板;6、通风孔;7、连接块;8、清洁组件;81、电机;82、驱动轴;83、转动盘;84、偏心杆;85、连接杆;86、清洁杆;9、连通槽;10、转动槽;11、从动轴;12、滤网盘;13、驱动皮带轮;14、从动皮带轮;15、传动带;16、清洁槽;17、燕尾槽;18、刷板;19、凸条;20、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机房用机柜,包括柜体1。柜体1的底壁与顶壁分别开设有送风口2和排风口3,且送风口2和排风口3分别通过风管4连接有空调机和排风机。柜体1内沿柜体1高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多个沿柜体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隔板5,多个所述隔板5垂直贯穿有通风孔6。

如图2、图3所示,送风口2和风管4之间设置有连接块7,连接块7的下端面垂直贯穿有与送风口2以及风管4相连通的连通槽9。柜体1底壁转动连接有从动轴11且从动轴11的端部固定套接有滤网盘12,连接块7朝向滤网盘12的一侧垂直贯穿有供滤网盘12转动且与连通槽9相互连通的转动槽10,滤网盘12在转动槽10内完全覆盖送风口2。

如图3、图4所示,柜体1底壁还设置有能够自动清理滤网盘12的清洁组件8,清洁组件8包括固定于柜体1底壁的电机81以及由电机81驱动的驱动轴82,驱动轴82的端部轴向固定连接有转动盘83。转动盘83背离电机81的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偏心杆84,偏心杆84与转动盘83的轴心线不重合。偏心杆84转动套接有连接杆85,且连接杆85远离偏心杆8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清洁滤网盘12的清洁杆86,且清洁杆86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柜体1底壁。

如图4、图5所示,优选的是,驱动轴82固定套接有驱动皮带轮13,从动轴11固定套接有从动皮带轮14,驱动皮带轮13和从动皮带轮14通过传动带15联动连接。

结合图4、图5,清洁杆86朝向滤网盘12的一端垂直设置有清洁槽16,且该清洁槽16的顶壁与底壁均开设有沿清洁杆86长度方向设置的燕尾槽17,清洁槽16的顶壁与底壁均抵接有刷板18,且两块刷板18均一体连接有与燕尾槽17相契合的凸条19,并通过凸条19与燕尾槽17的配合使两块刷板18与清洁杆86形成可拆卸连接。两块刷板18的相对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毛刷20,且两侧的毛刷20分别与滤网盘12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相抵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