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生产用快速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0821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生产用快速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陶瓷生产用快速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陶瓷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陶瓷胚体进行干燥,目前传动的干燥设备结构复杂,同时不能均匀干燥,干燥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不能均匀干燥,干燥不充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均匀干燥,干燥充分的陶瓷生产用快速干燥设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陶瓷生产用快速干燥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腔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通过转轴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通过可伸缩杆连接有放置盘,所述设备本体顶部设置有加热灯,所述设备本体内腔侧壁设置有干燥管,所述干燥管均匀开设有排气孔,所述设备本体上方开设有干燥孔。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杆外侧套接有压力弹簧。

优选地,所述旋转盘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减震垫。

优选地,所述设备本体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设备本体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干燥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同时设置有干燥管,干燥管均匀开设有排气孔,设备本体上方开设有干燥孔,通过将待干燥的瓷器胚体放置在放置盘上进行干燥,加热灯用于进行加热,干燥管用于进行通气,气体从排气孔中排出,从而对瓷器胚体进行干燥,可以均匀干燥,充分干燥,同时干燥孔用于将设备本体中的水汽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盘结构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陶瓷生产用快速干燥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内腔设置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通过转轴连接有旋转盘3,旋转盘3通过可伸缩杆5连接有放置盘4,设备本体1顶部设置有加热灯6,设备本体1内腔侧壁设置有干燥管7,干燥管7均匀开设有排气孔8,设备本体1上方开设有干燥孔。

其中,可伸缩杆5外侧套接有压力弹簧9,可伸缩杆5为可伸缩套筒,压力弹簧9用于减震,避免震动造成瓷器干燥过程的震动,给瓷器干燥过程造成损坏;旋转盘3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内设置有减震垫,放置槽用于放置待干燥的瓷器;设备本体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万向轮便于移动整个装置;设备本体1设置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 与干燥管7连通,进气口10与外部进气装置连接,进气装置可以是吹风机或者气囊,干燥管7用于进行干燥。

本实施例的具体应用为,一种陶瓷生产用快速干燥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内腔设置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通过转轴连接有旋转盘3,旋转盘3通过可伸缩杆5连接有放置盘4,设备本体1 顶部设置有加热灯6,设备本体1内腔侧壁设置有干燥管7,干燥管7 一端封闭,另一端与进气口10连通,干燥管7均匀开设有排气孔8,设备本体1上方开设有干燥孔,通过将待干燥的瓷器胚体放置在放置盘4上进行干燥,加热灯6用于进行加热,干燥管7用于进行通气,气体从排气孔8中排出,从而对瓷器胚体进行干燥,可以均匀干燥,充分干燥,同时干燥孔用于将设备本体1中的水汽排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