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耐用型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128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耐用型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耐用型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冷凝器大多数采用水进行冷却,但其冷凝水没有回收利用,易造成资源额浪费,而利用冷凝水循环冷却的冷凝器,蒸汽的热量会使冷凝水温度升高,如果将其直接进入冷凝管体来对蒸汽进行冷凝,过高的水温较易在冷凝管体内产生水垢,降低冷凝器的使用效率和寿命。

申请号为201320238988.6一种冷凝器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以对冷凝水循环利用的同时,还可以减缓水垢的产生,延长冷凝器的使用寿命。但是该申请的喷淋管对蒸汽冷凝的时候,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是向下的,这样冷却水的冲击力会损坏冷凝器,达不到延长冷凝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冷却水的冲击力,延长冷凝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气体分布更加均匀,使得冷却效果好的耐用型冷凝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耐用型冷凝器,包括有箱体,及设置在箱体内底部的、且与箱体一体成型的水箱,及设置在水箱左侧的、且与水箱一体成型的出水孔,及设置在箱体旁的、且与箱体固定连接的冷水机,及设置在冷水机旁的、且与冷水机固定连接的气压泵,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喷淋器,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内设置有分流孔,所述缓冲板两侧设置有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分流孔设有一个以上,所述分流孔均匀分布在缓冲板表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内设有凸块,所述凹槽与箱体内的凸块卡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喷淋器上方和下方交错设置有喷头,所述喷头设有一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左侧设有蒸汽入口,所述箱体右侧设有蒸汽出口。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缓冲板内设置有分流孔,有效减少冷却水的冲击力。提高冷凝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气体经过分流孔,使得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冷却的效率,以及缓冲板两侧为凹槽设计,使得缓冲板在长期使用损坏后,仍能快速方便的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耐用型冷凝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耐用型冷凝器的缓冲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冷却效果好的耐用型冷凝器,包括有箱体1,及设置在箱体1内底部的、且与箱体1一体成型的水箱2,及设置在水箱2左侧的、且与水箱2一体成型的出水孔21,及设置在箱体1旁的、且与箱体1固定连接的冷水机3,所述冷水机3与箱体1管道连接,及设置在冷水机3旁的、且与冷水机3固定连接的气压泵4,所述气压泵4与冷水机3管道连接,所述气压泵4的型号为800W-30L,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喷淋器5,所述喷淋器5与气压泵4管道连接,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缓冲板11,所述缓冲板11内设置有分流孔111,所述缓冲板11两侧设置有凹槽112,所述分流孔111设有一个以上,所述分流孔111均匀分布在缓冲板11表面上,所述箱体1内设有凸块12,所述凸块12一体成型于箱体1内,所述凹槽112与箱体1内的凸块12卡持连接,所述喷淋器5上方和下方交错设置有喷头51,所述喷头51设有一个以上,所述箱体1左侧设有蒸汽入口13,所述箱体1右侧设有蒸汽出口14,所述蒸汽入口13与蒸汽出口14皆一体成型于箱体1上。

原理说明:在使用时,水由喷淋器5上的喷头51喷出,蒸汽从蒸汽入口13进入箱体1内,蒸汽在箱体1内冷却后,从蒸汽出口14排出,冷凝后的水经由缓冲板11内的分流孔111进入水箱2内,再由出水孔21进入冷水机3内,再由与冷水机3固定连接的气压泵4泵进喷淋器5中,最后再通过喷淋器5上的喷头51喷水对蒸汽继续冷却。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缓冲板内设置有分流孔,有效减少冷却水的冲击力。提高冷凝器的使用寿命,同时气体经过分流孔,使得气体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冷却的效率,以及缓冲板两侧为凹槽设计,使得缓冲板在长期使用损坏后,仍能快速方便的进行更换。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