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3645发布日期:2018-07-18 01:35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工具,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冷凝桶。



背景技术:

工业上化学药品的制造,有些过程冷凝装置是不可缺少的仪器。需要冷凝的气体温度一般比较高,而冷凝管的温度比较低。高温度的气体直接进入低温度的冷却管,不仅会加热冷凝管导致冷凝效率不高冷凝不完全,还会因为巨大的温差导致冷凝管造成损坏。所以冷凝气体一般会经过两个冷凝装置,第一个对冷凝装置的主要作用是为冷凝气体降温,降完温的冷凝气体在经过第二个冷凝装置进行充分的冷凝。

第一个冷凝装置通常为冷凝桶,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冷凝桶,参见图1,包括外桶1、下方的输入冷凝液的进液口11、上方输出冷凝液的出液口12、进气管13、出气管14、底端的出料口15以及对桶体支撑的支撑腿16。参见图2,冷凝桶的内部包括内桶2,以及为通入的冷凝气体提供蜿蜒路径的上挡板21和下挡板22。参见图3,下挡板22的底端设置有一排圆形的通孔22,目的是使下挡板22左右的两个腔室的液体可以流通。工作时,由进液口11输入冷凝液,使内桶壁2处于一个较低的温度,之后从进气管13输入冷凝气体开始降温的过程。虽然主要目的是降温,但在降温过程中也会使部分气体冷凝。为保证桶内的密封性,出料口15应为关闭状态。

这种冷凝桶工作时,冷凝气体冷凝出的液体积攒在桶底,经过出料口15排出。长时间未排出会使大量液体积存在桶底,当液面的高度超度上挡板21的最底端,堵塞住气体流动的路径导致冷凝气体无法继续流通,整个冷却桶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桶,桶底可以移动,当桶内积攒的的液体达到一定的高度,能够自动降低桶底高度,排放出积桶底积攒的液体,不会影响气体在桶内流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桶,包括外桶和内桶,所述外桶上设置有进气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内桶设置有增加冷凝气运动行程的上挡板和下挡板,还包括重力感应机构,所述重力感应机构包括和内桶底端无缝连接且内径大于内桶内径的外壳、插接于内桶底端开口内并在自然状态下封堵内桶底端开口的内桶底以及支撑内桶底的弹性件,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冷凝降温过程的开始,从进气管输入的冷凝气经过冷凝桶,会有一部分冷凝气冷凝成液体积攒在桶底,当液体积攒到一定程度,内桶底上积攒的液体产生的重力大于弹性件的弹力,会带动内桶底向下运动。随着内桶底继续向下运动,外壳的内径大于内桶底的内径,于是就和内桶底之间出现缝隙,液体从缝隙间流出。随着液体的排放,液体重力产生的压力小于弹性件产生的弹力,弹性件会带动内桶底复位,停止液体的排放。之后重复此过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上端设置有漏斗形环形板,且端口较大的一端与外壳相连,端口较小的一端与内桶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桶底向下运动到漏斗形环形板的上端时,液体刚好不漏出;随着积攒的液体增加内桶底继续向下运动,但环形板下端的半径逐渐增加,大于内桶底时液体会从二者之间的缝隙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桶底上设置有可以拉动下桶底向下运动的拉杆,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伸出外壳外部的拉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整个冷凝桶停止工作,静置一段时间后,内桶底上积攒的液体产生的重力与弹性件的弹力相同,此时内桶底处于和环形板端口较小端接触的位置,此时内桶底上的液体刚好不流出来。当需要此部分液体放出,对拉杆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使内桶底在拉杆拉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排出剩余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桶底上设置有导柱,且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柱配合滑移的导柱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内桶底受力进行约束,使内桶底可以竖直升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柱和导柱孔有若干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内捅底所受的约束,进一步使内桶底竖直升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挡环,将外壳分为收集冷凝完液体的收集室和供弹性件运动的活动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壳上开孔部分与收集液体的部分分隔开,防止冷凝出来的液体从开孔与零件连接的缝隙中流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桶底上设置有防止冷凝完的液体通过内桶底流入活动室内的挡液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少液体流入工作室的情况,减少液体的泄露,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的底面为斜面,且所述出料口位于斜面的最低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可以使液体汇集在出料口出,方便液体的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挡板的底端设置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端的通孔可以使下挡板两侧的液体流通,进而使桶底的液面处于一个同一高度,提高装置的精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出料口一直开启的状态下,自动排放出积攒在内桶底上的冷凝液体,而又不影响桶内空气的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半剖图;

图3为下挡板的主视图;

图4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为实施例的半剖图;

图6为桶底的轴测图;

图7为外壳的轴测图。

图中:1、外桶;11、进液口;12、出液口;13、进气管;14、出气管;15、出料口;16、支撑腿;2、内桶;21、上挡板;22、下挡板;221、通孔;3、重力感应机构;31、内桶底;311、拉杆;312、挡液环;313、导柱;314、弹簧;32、外壳;321、环形板;322、挡环;323、拉环孔;324、导柱孔;33、收集室;34、活动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冷凝桶,参见图4,包括外桶1、内桶2(见图5)和位于底端的重力感应机构3。外桶1的一侧设置有输入冷凝液的进液口11和输出冷凝液的出液口12,顶端设置有输入冷凝气的进气管13和输出冷凝气的出气管14,底端设置有支撑桶体的支撑腿16。重力感应机构3的底端设置有出料口15。

参见图5,内桶2的内部设置有为冷凝气的流动提供一个蜿蜒路径的上挡板21和下挡板22。上挡板21和下挡板22固定在内桶2的侧壁上。下挡板22的底端设置有可以使下挡板22左右两个腔室液体流通的圆形的通孔221(参见图3)。重力感应机构3包括内桶2里未积攒液体时与内桶2桶壁紧密贴合的内桶底31以及内桶底31下方的外壳32。外壳32通过档环322分为两个腔室,一个为收集冷凝完液体的收集室33、另一个是为其他组件提供活动空间的活动室34。

参见图6,内桶底31上设置有拉杆311、防止冷凝完的液体流入活动室34的档液环312、辅助内桶底31上下运动不产生偏斜的导柱313、以及设置在导柱313上并可以使内桶底31复位的弹簧314。

参见图7,外壳32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板321,环形板321为漏斗形,与内桶2连接的一端为口径较小的一端,与外壳32连接的一端为口径较大的一端。外壳32的底端设置有为拉杆31上下移动提供的拉杆孔323以及为导柱313上下移动提供的导柱孔324。为了提高冷凝完的液体的排放效率,外壳32的底端为斜面,且出料口15为斜面的最低端。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先通过进液口11向外桶1与内桶2的夹层中通入冷凝液,使内桶2的内部处于一个温度较低的环境。之后通过进气管13向冷凝桶13内通入冷凝气,进行冷凝气的降温过程。在冷凝气的降温过程中,因为温度降低,会有部分气体冷凝成液体,并积攒在内桶底31上。

随着冷凝气的输入,会有越来越多的液体积攒在内桶底31上。积攒在内桶底31上的液体会由于重力的作用带动内桶底31向下运动。当内桶底31的顶端与环形板321端口较小的一端重合时,液体刚好不流出,处于平衡状态。继续通入冷凝气,冷凝出的液体,会继续使内桶底31向下运动,此时内桶底31的顶端与环形板321之间会形成一个间隙,液体从间隙出流到外壳32的收集室33,并通过出料口15流出冷凝桶。流出一部分液体后,内桶底31顶端的液体质量减少,不足以提供使内桶底31向下运动的重力,这时在弹簧314的作用下使内桶底31复位,达到平衡状态时的所处的位置。之后会继续重复这些过程。

当降温过程结束,不再继续通入冷凝气,静置一段时间后,内桶底31处于平衡状态的位置。平衡状态位置下的内桶底31上会积存有一定的液体,这时需要将拉杆311向下拉动,带动下桶底31向下运动,排放出剩余的液体。整个过程中,出料口15能够始终处于打开状态而不影响冷凝桶的降温以及冷凝的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