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型逐级循环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3560发布日期:2018-07-18 01:3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塔型逐级循环干燥机。



背景技术:

干燥机是指一种利用热能降低物料水分的机械设备,用于对物体进行干燥操作,干燥机通过加热使物料中的湿分汽化逸出,以获得规定湿含量的固体物料,因此干燥机的工作效率的衡量标准为该干燥机脱水能力的高低,需要使用干燥机的物料种类多种多样,从固态到液态,从颗粒状到粉末状,其主要目的均为减少内部的水分含量,针对大批量的粮食五谷干燥机来说,不光要提高其谷物干燥的速率,又要提高其干燥的效率和质量,所以目前设计开发既能提高产率又能改进质量的干燥机是当下的重要研究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塔型逐级循环干燥机,能够有效提高物料干燥的效率和成品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塔型逐级循环干燥机,包括干燥塔,所述干燥塔包括一号塔和二号塔,所述一号塔和所述二号塔为竖直设立的方柱形结构,所述二号塔平行设于所述一号塔一侧,所述一号塔和所述二号塔的顶端均设有尖锥型防雨盖,所述一号塔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向外侧连接进料管,所述一号塔内从上往下架设有若干个干燥道,所述干燥道的顶端和下端均设通风孔,所述干燥道斜向架设在所述一号塔的内壁之间,所述二号塔内部也设有相同结构的所述干燥道,所述一号塔与所述二号塔之间斜向架设有若干个外置排湿管,所述外置排湿管的顶端和下端也设有所述通风孔,所述外置排湿管的下端设开口向上的风机,所述外置排湿管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一号塔和所述二号塔内的所述干燥道,所述干燥道之间均设有隔层板,所述隔层板之间设恒温干燥室,所述干燥塔外侧连接若干热风道,所述热风道分别连接所述恒温干燥室,所述二号塔的底端一侧导出出料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干燥道包括直线型干燥道和弯角型干燥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干燥道与所述外置排湿管的倾斜角度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号塔与所述二号塔之间间隔大于五米。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恒温干燥室的温度自上而下依次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塔型的设计来针对粮食谷物的进行独特的干燥手段,其主要特点在物料能够在两座干燥塔之间来回循环干燥,粮食在干燥塔内部吸收热量而排出水气,然后在塔之间的通道内排出水气,然后再进入另一座塔内,依次循环,该设计能提高粮食水分蒸发的效率,提高成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塔型逐级循环干燥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干燥塔;2、一号塔;3、二号塔;4、防雨盖;5、进料口;6、进料管;7、干燥道;8、通风孔;9、外置排湿管;10、风机;11、隔层板;12、恒温干燥室;13、热风道;1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双塔型逐级循环干燥机,包括干燥塔1,所述干燥塔1包括一号塔2和二号塔3,所述一号塔2和所述二号塔3为竖直设立的方柱形结构,所述二号塔3平行设于所述一号塔2一侧,所述一号塔2和所述二号塔3的顶端均设有尖锥型防雨盖4,所述一号塔2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料口5,所述进料口5向外侧连接进料管6,所述一号塔2内从上往下架设有若干个干燥道7,所述干燥道7的顶端和下端均设通风孔8,所述干燥道7斜向架设在所述一号塔3的内壁之间,所述二号塔3内部也设有相同结构的所述干燥道7,所述一号塔2与所述二号塔3之间斜向架设有若干个外置排湿管9,所述外置排湿管9的顶端和下端也设有所述通风孔8,所述外置排湿管9的下端设开口向上的风机10,所述外置排湿管9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一号塔2和所述二号塔内3的所述干燥道7,所述干燥道7之间均设有隔层板11,所述隔层板11之间设恒温干燥室12,所述干燥塔1外侧连接若干热风道13,所述热风道13分别连接所述恒温干燥室12,所述二号塔3的底端一侧导出出料口14。

另外,所述干燥道7包括直线型干燥道和弯角型干燥道。

另外,所述干燥道7与所述外置排湿管8的倾斜角度相同。

另外,所述一号塔2与所述二号塔3之间间隔大于五米。

另外,所述恒温干燥室12的温度自上而下依次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干燥塔1包括一号塔2和二号塔3,一号塔2和二号塔3为竖直设立的方柱形结构,二号塔3平行设于一号塔2一侧,一号塔2与二号塔3的间距大于五米,一号塔2和二号塔3的顶端均设有尖锥型防雨盖4,由于干燥机机型较高,故采用露天放置,所以需要考虑一定的防雨措施。

一号塔2的顶端一侧设有进料口5,进料口5向外侧连接进料管6,一号塔2内从上往下架设有若干个干燥道7,干燥道7的顶端和下端均设通风孔8,通风孔8的尺寸小于谷物的常见尺寸,属于超小型孔洞,干燥道7斜向架设在一号塔3的内壁之间,二号塔3内部也设有相同结构的干燥道7,进料口向内与干燥道7的首端连接,干燥道7为斜向设立,物料依靠自身重力作用在管道内下滑。

一号塔2与二号塔3之间斜向架设有若干个外置排湿管9,外置排湿管9的顶端和下端也设有通风孔8,外置排湿管9的下端设开口向上的风机10,外置排湿管9两端分别连接一号塔2和二号塔内3的干燥道7,物料在内置的干燥道内加温蒸发水气,随即到导入到外置的干燥管内,与大气空气接触,在下端风机的吹动下排出之前蒸发的水气成分,然后又被导入另一座塔内的干燥道内。

干燥道7之间均设有隔层板11,隔层板11之间设恒温干燥室12,干燥塔1外侧连接若干热风道13,热风道13分别连接恒温干燥室12,热风道13为恒温干燥时12提供固定的热能,从塔顶往下依次设若干个干燥室,而不同的干燥室温度不同,上端的干燥室温度要大于下端的干燥室,最后底端的干燥室温度接近常温,二号塔3的底端一侧导出出料口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