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8134发布日期:2018-07-17 23:5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及空调。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2月29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38405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空调的热交换器已知有具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传热管的热交换器。多个传热管沿上下方向隔着间隔配置。各传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叶片。多个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集管连接。这种热交换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为了确保制冷剂的流路长度,将导入至一对集管中的第1集管并经传热管流通至第2集管的制冷剂用第2集管来折返,以使其再次经传热管返回到第1集管。

第2集管即折返侧的集管内通过将该集管内以上下方向划分的隔板划分有多个区域。由此,经传热管导入至集管内的一区域内的制冷剂在经由连接管导入至集管内的另一区域之后,经由与另一区域连接的多个传热管而返回到出入口侧的第1集管。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在进行折返的制冷剂被导入的集管内的各区域的下部连接有上述连接管的热交换器。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7159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当将上述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经由传热管导入至集管内的一区域的制冷剂其全部不一定均被气化,而处于液相制冷剂及气相制冷剂混在一起的气液两相制冷剂的状态。当这种气液两相制冷剂经由连接管导入至集管内的另一区域的下部时,密度高的液相制冷剂份变得难以到达至上部传热管。因此,越是流经上方传热管的制冷剂量,液相制冷剂流量变得越少,其结果,存在无法获得所希望的热交换器性能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性能下降的热交换器及使用了该热交换器的空调。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法。

即,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具备:第1传热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在内部流通制冷剂并且沿上下方向隔着间隔排列多个;第1集管部,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且以连通状态连接有多个所述第1传热管的一端;第2传热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在内部流通制冷剂并且沿上下方向隔着间隔排列多个;第2集管部,以连通状态连接有多个所述第2传热管的一端;第1连接管,连接所述第1集管部的下部与所述第2集管部的上部;及第2连接管,连接所述第1集管部的上部与所述第2集管部的下部。

根据这种热交换器,例如,经由第1传热管导入至第1集管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中液相份多且密度高的制冷剂导入至与第1集管部的下部连接的第1连接管。因此,密度高的制冷剂经由第1连接管供给至第2集管部的上部。另一方面,导入至第1集管部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中气相份多且密度低的制冷剂导入至与第1集管部的上部连接的第2连接管,因此,密度低的制冷剂经由第2连接管供给至第2集管部的下部。

由此,在第2集管部内成为液相份多的制冷剂从上部下沉,且气相份多的制冷剂从下部上浮。因此,促进液相份及气相份的混合,从而在第2集管部内的上下方向整个区域使制冷剂密度均匀化。因此,能够实现供给至与第2集管部连接的多个传热管的制冷剂分配的均等化。

上述热交换器还可以具备第2集管隔板,该第2集管隔板将所述第2集管部内的空间划分为与所述第1连接管连通的第2上部区域及与所述第2连接管连通的第2下部区域,且形成有以上下贯穿的连通孔。

由此,从第2集管部的上部导入的液相份多的制冷剂暂时滞留于第2上部区域。另一方面,从第2集管部的下方导入的气相份多的制冷剂经由连通孔上浮到第2上部区域。由此,在第2集管部内的上部中气相份不会变得过量,即,能够实现促进气相份/液相份的混合。

上述热交换器还可以具备第1集管隔板,该第1集管隔板将所述第1集管部内的空间划分为与所述第1连接管连通的第1下部区域及与所述第2连接管连通的第1上部区域。

经第1传热管导入至第1集管部内的制冷剂有时在每个第1传热管中的气液比例不同。尤其,越是从位于上方的第1传热管导入至第1集管部内的制冷剂,气相份越多,越是从位于下方的第1传热管导入至第1集管部内的制冷剂,液相份越多。因此,通过第1集管隔板将第1集管部内分隔为第1下部区域及第1上部区域,能够使经由第1连接管、第2连接管供给至第2集管部内的下部、第2集管部内的上部的制冷剂的气相及液相的比例稳定。而且,通过调整第1集管隔板的上下方向位置,能够将供给至第2集管部内的下部、第2集管部内的上部的制冷剂的气液比例及流量调整为所希望的值。

在上述热交换器中,所述第1连接管及所述第2连接管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呈在内部形成有彼此隔着间隔排列多个的流路的扁平管状。

由此,例如,与第1连接管、第2连接管为剖面圆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确保流通内部的制冷剂量较多,并且能够减少制冷剂的压损。

而且,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可以具备集管,所述集管具有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的集管主体及以上下划分所述集管主体内的主隔板,所述第1集管部在所述集管主体内为所述主隔板的下方的部分,所述第2集管部在所述集管主体内为所述主隔板的上方的部分。

通过在一集管内经由主隔板形成第1集管部及第2集管部,能够轻松地构成具有这些第1集管部及第2集管部的热交换器。

并且,由制冷剂分离出的油成分经由第2连接管引向第1集管部而不会储存于第2集管部内。由此能够将油成分再次混合于制冷剂中,因此能够抑制来自制冷剂的油成分不足。

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空调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任一热交换器。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抑制由制冷剂的不均匀分配而引起的热交换性能的下降且效率高的空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热交换器及空调,能够实现效率下降的抑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4是对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纵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9是对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将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第1连接管、第2连接管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图5对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的空调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空调1具备压缩机2、室内热交换器3(热交换器10)、膨胀阀4、室外热交换器5(热交换器10)、四通阀6及连接它们的配管7。空调1通过以上要件构成制冷剂回路。

压缩机2对制冷剂进行压缩,且将所压缩的制冷剂供给至制冷剂回路。

室内热交换器3在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3在进行制冷运行时用作蒸发器而从室内进行吸热,而在进行制热运行时用作冷凝器而向室内进行散热。室外热交换器5在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膨胀阀4使通过冷凝器进行热交换而液化的高压制冷剂膨胀以进行低压化。

室外热交换器5在进行制冷运行时,用作冷凝器而向室外进行散热,在进行制热运行时,用作蒸发器而从室外进行吸热。

四通阀6在进行制热运行时及进行制冷运行时切换制冷剂流通的方向。由此,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剂依次循环压缩机2、室外热交换器5、膨胀阀4及室内热交换器3。另一方面,在进行制热运行时,制冷剂依次循环压缩机2、室内热交换器3、膨胀阀4及室外热交换器5。

接着,参考图2~图5对用作上述室内热交换器3及室外热交换器5的热交换器10进行说明。

热交换器10具备多个传热管20、多个叶片23、一对集管30、第1连接管55及第2连接管56。

传热管20为沿水平方向直线状延伸的管状部件,且在内部形成有流通制冷剂的流路。这种传热管20沿上下方向隔着间隔排列多个,且彼此平行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传热管20呈扁平管状,且在传热管20的内部形成有沿与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流路。这些多个流路彼此平行地排列。由此,与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剖面外形成为将与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水平方向作为长度方向的扁平状。

叶片23分别配置于如上述那样排列的传热管20之间。本实施方式的叶片23呈随着朝向各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而以与上下相邻的传热管20交替接触的方式延伸的所谓的波纹状。另外,叶片23的形状并不限定于此,只要设置成从传热管20的外周面伸出,则可以是任何形状。

一对集管30以在多个传热管20的两端且从这些传热管20的延伸方向夹持这些传热管20的方式设置。这些一对集管30中的一侧集管是成为来自外部的制冷剂向热交换器10内的出入口的出入口侧集管40。并且,另一侧集管是在热交换器10内用于折返制冷剂的折返侧集管50。

出入口侧集管40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部件,且上端及下端封闭。该出入口侧集管40的内部通过隔板41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出入口侧集管40内的通过隔板41划分的下方区域设成下部出入区域42,上方区域设成上部出入区域43。这些下部出入区域42及上部出入区域43设成在出入口侧集管40内彼此不连通状态。这些下部出入区域42及上部出入区域43分别连接有构成制冷剂回路的配管7。

在此,与出入口侧集管40连接的多个传热管20中,以连通状态与下部出入区域42连接的传热管20设成第1传热管21,以连通状态与上部出入区域43连接的传热管20设成第2传热管22。

折返侧集管50具备集管主体51及主隔板54。

集管主体51为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的部件,且上端及下端封闭。主隔板54设置于集管主体51内,且将集管主体51内的空间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集管主体51的主隔板54的下方部分设成第1集管部52,集管主体51的主隔板54的上方部分设成第2集管部53。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主隔板54划分集管主体51内,在折返侧集管50中形成分别在内部具有空间的第1集管部52及第2集管部53。换言之,由第1集管部52及第2集管部53构成折返侧集管50。

第1传热管21分别以与第1集管部52内成为连通状态的方式与第1集管部52连接。并且,第2传热管22分别以与第2集管部53内成为连通状态的方式与第2集管部53连接。换言之,与第1集管部52连接的传热管20设成第1传热管21,与第2集管部53连接的传热管20设成第2传热管2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成第2传热管22的数量多于第1传热管21,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设置成第1传热管21的数量多于第2传热管22。并且,也可以设置成第1传热管21与第2传热管22数量相同。

第1连接管55为在内部形成有流路的管状部件,且其一端相对于第1集管部52以连通状态与第1集管部52的内部连接,另一端相对于第2集管部53以连通状态与第2集管部53的内部连接。更详细而言,第1连接管55的一端与第1集管部52中的下部连接。另一方面,第1连接管55的另一端与第2集管部53中的上部连接。

在此,第1连接管55的一端优选相对于与第1集管部52连接的多个第1传热管21中位于最下方的第1传热管21向第1集管部52的连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从水平方向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上与第1集管部52连接。

并且,第1连接管55的另一端优选相对于与第2集管部53连接的多个第2传热管22中位于最上方的第2传热管22向第2集管部53的连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从水平方向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上与第2集管部53连接。

第2连接管56为在内部形成有流路的管状部件,且与第1连接管55相同地,一端相对于第1集管部52以连通状态与第1集管部52的内部连接,另一端相对于第2集管部53以连通状态与第2集管部53的内部连接。另一方面,第2连接管56与第1连接管55不同,一端与第1集管部52中的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第2集管部53中的下部连接。

另外,第2连接管56的一端只要在比第1连接管55的一端更靠上方的位置与第1集管部52连接即可。并且,第2连接管56的另一端只要在比第1连接管55的另一端更靠下方的位置与第2集管部53连接即可。

而且,第2连接管56的一端优选相对于与第1集管部52连接的多个第1传热管21中位于最上方的第1传热管21向第1集管部52的连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从水平方向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上与第1集管部52连接。

并且,第2连接管56的另一端优选相对于与第2集管部53连接的多个第2传热管22中位于最下方的第2传热管22向第2集管部53的连接部位,在上下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从水平方向观察至少一部分重合的位置)上与第2集管部53连接。

接着,对上述热交换器10用作蒸发器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另外,关于热交换器10,当为室内热交换器3时,在空调1进行制冷运行时用作蒸发器,当为室外热交换器5时,在空调1进行制热运行时用作蒸发器。

当热交换器10用作蒸发器时,从配管7向图2所示的出入口侧集管40的下部出入区域42供给液相的制冷剂。该制冷剂在下部出入区域42分配供给至多个第1传热管21内,并且在流通第1传热管21的过程中通过与第1传热管21的外部气氛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促进蒸发。由此,从第1传热管21供给至折返侧集管50的第1集管部52内的制冷剂通过一部分从液相转化为气相而成为液相/气相混在一起的气液两相制冷剂。

而且,如图4所示,供给至第1集管部52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中,液相份多且密度高的制冷剂因重力而集中在第1集管部52的下部,气相份多且密度低的制冷剂集中在第1集管部52的上部。其结果,液相份多的制冷剂导入至与第1集管部52的下部连接的第1连接管55内,并经由第1连接管55导入至第2集管部53。另一方面,气相份多的制冷剂导入至与第1集管部52的上部连接的第2连接管56内,并经由第2连接管56导入至第2集管部53内。

由此,液相份多的制冷剂供给至连接有第1连接管55的第2集管部53内的上部,在第2集管部53内成为液相份多的制冷剂从上部向下部下沉。另一方面,气相份多的制冷剂供给至连接有第2连接管56的第2集管部53内的下部,在第2集管部53内成为气相份多的制冷剂从下部向上部上浮。其结果,在第2集管部53内气相份多的制冷剂与液相份多的制冷剂彼此混合,从而作为第2集管部53内整体而能够实现制冷剂的气液比例的均匀化。由此,分别供给至与第2集管部53内连接的多个第2传热管22中的气液比例得到均匀化的制冷剂。

然后,制冷剂在流通第2传热管22的过程中通过与第2传热管22的外部气氛之间进行热交换,再次促进蒸发。由此,在第2传热管22内,制冷剂中所残留的液相转化为气相,并向出入口侧集管40的上部出入区域43供给气相状态的制冷剂。而且,该制冷剂从上部出入区域43导入至配管7,而成为循环制冷剂回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在第1集管部52内含有较多的液相份且密度高的制冷剂经由第1连接管55从第2集管部53的上方被供给,另一方面,在第1集管部52内含有较多的气相份且密度低的制冷剂经由第2连接管56从第2集管部53的下方被供给。因此,在第1集管部52内及第2集管部53内,制冷剂的密度的高低上下反转。由此,在第2集管部53内,因重力而密度高的制冷剂向下方移动,另一方面,密度低的制冷剂向上方移动,因此在促进了这些存在密度差的制冷剂的混合的基础上,能够将制冷剂引向第2传热管22。因此,能够实现供给至与第2集管部53连接的多个传热管20的制冷剂分配的均等化。其结果,不论各第2传热管22的上下位置,这些流通第2传热管22的液相制冷剂流量得到均匀化,因此能够抑制热交换器10的性能下降。

接着,对热交换器10用作冷凝器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另外,当热交换器10为室内热交换器3时,在空调1进行制热运行时用作冷凝器,当热交换器10为室外热交换器5时,在空调1进行制冷运行时用作冷凝器。

当热交换器10用作冷凝器时,从配管7向图2所示的出入口侧集管40的上部出入区域43供给气相的制冷剂。该制冷剂在上部出入区域43分配供给至多个第2传热管22内,并且在流通第2传热管22的过程中通过与第2传热管22的外部气氛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促进冷凝。由此,从第2传热管22供给至折返侧集管50的第2集管部53内的制冷剂通过一部分从气相转化为液相而成为液相/气相混在一起的气液两相制冷剂。

而且,如图5所示,供给至第2集管部53内的气液两相制冷剂中,液相份多且密度高的制冷剂因重力而集中在第2集管部53的下部,气相份多且密度低的制冷剂集中在第2集管部53的上部。其结果,气相份多的制冷剂导入至与第2集管部53的上部连接的第1连接管55内,并经由第1连接管55导入至第1集管部52内的下部。另一方面,液相份多的制冷剂导入至与第2集管部53的下部连接的第2连接管56内,并经由第2连接管56导入至第1集管部52内的上部。由此,在第1集管部52内,与将热交换器10用作蒸发器时的第2集管部53内相同地,作为第1集管部52内整体而能够实现制冷剂的气液比例的均匀化。

在此,关于将热交换器10用作冷凝器时从第1集管部52供给制冷剂的多个第1传热管21各自的流量是第1传热管21的水位差(第1传热管21在出入口侧集管40内的高度)越大则变得越大。因此,在流量大的第1传热管21中来自外部气氛的冷却效果变小,而在流量大的第1传热管21中来自外部气氛的冷却效果变大。如此,若基于各第1传热管21的冷却效果出现偏差,则会导致作为热交换器10整体的性能下降。

假如,当在第1集管部52内的上部气相份多时,配置于上方的第1传热管21中的冷却效果小,因此无法充分地冷凝制冷剂。另一方面,当在第1集管部52内的下部液相份多时,配置于下方的第1传热管21的冷却效果大,因此会导致过度冷却制冷剂。

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能够实现第1集管部52内的气液比例的均匀化,因此能够抑制将热交换器10用作冷凝器时的上述不良情况。

而且,不管在将热交换器10用作蒸发器及冷凝器时的任一种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折返侧集管50内的下部设成第1集管部52,且上部设成第2集管部53,因此由制冷剂分离出的油成分能够经由第2连接管56导入至第1集管部52而不会滞留于第2集管部53的下部。由此,变得在第1集管部52内油成分混合于制冷剂,因此在制冷剂回路中进行制冷循环时,能够避免导致制冷剂中油成分极端不足。

接着,参考图6及图7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60进行说明。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6及图7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60在折返侧集管50还具备第2集管隔板61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第2集管隔板61将第2集管部53内的空间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这些两个区域中下方区域设成第2下部区域63,上方区域设成第2上部区域64。在这些第2下部区域63及第2上部区域64中分别连通有第2传热管22。并且,在第2下部区域63中连通有第2连接管56的另一端,并且在第2上部区域64中连通有第1连接管55的另一端。

并且,在第2集管隔板61中形成有以上下方向贯穿的连通孔62。通过该连通孔62,第2下部区域63及第2上部区域64在水平方向的一部分设成连通状态。换言之,第2集管隔板61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以允许第2下部区域63及第2上部区域64在水平方向一部分连通状态的方式从集管主体51的内周面向内侧伸出。

连通孔62可以形成于第2集管隔板61的水平方向的中央,也可以从中央偏离而形成。

根据这种具备第2集管隔板61的热交换器60,尤其将其增加于第1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将热交换器60用作蒸发器时的第2集管部53内的气液混合。

即,当为第1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时,会导致从第2集管部53的上部供给的液相份多且密度高的制冷剂因重力而迅速下降到第2集管部53的下部,因此有时会导致在第2集管部53的下部依然液相份变多。

尤其当从第2集管部53的上部供给的制冷剂量多时,更显著。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2集管部53的上部导入的液相份多的制冷剂因第2集管隔板61的存在而不会迅速移动至第2集管部53的下部,而暂时滞留于第2上部区域64。而且,从第2集管部53的下方导入的气相份多的制冷剂经由连通孔62上浮到第2上部区域64,因此能够向第2上部区域64内稳定地供给气相份。由此,能够抑制在第2集管部53内的第2下部区域63中液相份变得过量,并且能够抑制在第2上部区域64中气相份变得过量。由此,作为第2集管部53内整体,能够更有效地实现气相份/液相份的混合促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第2集管部53内设置有一第2集管隔板6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第2集管部53内沿上下方向隔着间隔设置多个第2集管隔板61。由此,以上下划分的多个区域优选分别与第2传热管22连通。并且,多个区域中,优选在最下方区域连接有第2连接管56的另一端,且在最上方区域连接有第1连接管55的另一端。

并且,当设置多个第2集管隔板61时,形成于各第2集管隔板61中的连通孔62优选形成于从上下方向观察而彼此不重合的位置。由此,能够在各区域中更有效地使液相份滞留,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各区域中的气液混合。

接着,参考图8~图10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70进行说明。另外,在第3实施方式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件标注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如图8~图10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在折返侧集管50还具备第1集管隔板71这一点上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

第1集管隔板71将第1集管部52内的空间划分为上下两个区域。这些两个区域中下方区域设成第1下部区域72,上方区域设成第1上部区域73。在这些第1下部区域72及第1上部区域73中分别连通有第1传热管21。并且,在第1下部区域72中连通有第1连接管55的一端,并且在第1上部区域73中连通有第2连接管56的一端。

第1下部区域72及第1上部区域73设成在第1集管部52内彼此不连通状态。

对将第3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用作蒸发器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经由第1传热管21导入至第1集管部52内的制冷剂有时在每一第1传热管21中的气液比例不同。尤其,如图9所示,从位于上方的第1传热管21导入至第1集管部52内的制冷剂,气相份较多,从位于下方的第1传热管21导入至第1集管部52内的制冷剂,液相份较多。因此,通过第1集管隔板71将第1集管部52内分隔为第1下部区域72、第1上部区域73,能够使经由第1连接管55、第2连接管56供给至第2集管部53内的下部、上部的制冷剂的气相、液相比例稳定。

并且,通过调整第1集管隔板71的上下方向位置,能够将供给至第2集管部53内的下部、上部的制冷剂的气液比例及流量调整为所希望的值。

接着,对将第3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70用作冷凝器时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气相份多的制冷剂供给至第1集管部52内的第1下部区域72,液相份多的制冷剂供给至第1上部区域73。

因此,如上所述,在因集管30差而多个第1传热管21中位于下方的第1传热管21的流量小且冷却效果相对大的情况下,流通该第1传热管21的制冷剂中气相份多,因此不会过度冷却制冷剂,而能够适当地进行冷凝。另一方面,即使在因集管30差而多个第1传热管21中位于上方的第1传热管21的流量大且冷却效果相对小的情况下,流通该第1传热管21的制冷剂中已经冷凝的液相份多,因此没有不良情况。

因此,作为热交换器70整体,能够更有效地冷凝制冷剂。

接着,参考图11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交换器80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第4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80在第1连接管81、第2连接管82的形状呈扁平管状这一点上与第1~第3实施方式不同。

即,第4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管81、第2连接管82与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管55、第2连接管56相同地与第1集管部52、第2集管部53连接,另一方面,呈与第1~第3实施方式的传热管20相同的结构,即,呈在内部具有彼此隔着间隔沿一方向排列多个的流路的扁平管状。因此,与剖面圆形状的第1~第3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管55、第2连接管56相比,第4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管81、第2连接管82能够确保流通内部的制冷剂量更多,并且能够减少制冷剂的压损。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对第1集管部52、第2集管部53在折返侧集管50的集管主体51中形成为一体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如图12所示的第1变形例,可以彼此独立地配置第1集管部52、第2集管部53。在该情况下,第1连接管55及第2连接管56成为将第1集管部52及第2集管部53以彼此交叉的方式连接。另外,在该第1变形例中,将第1集管部52及第2集管部53配置在相同的上下方向位置上,但也可以配置在彼此不同的上下方向位置上。

并且,例如,如图13所示的第2变形例,可以是如下结构,即,以成为将返回到出入口侧集管40的制冷剂再次供给至折返侧集管50之后返回到出入口侧集管40的结构的方式,将第1集管部52及第2集管部53在折返侧集管50中设置两组,并且在出入口侧集管40中设置一组。

而且,例如,如图14所示的第3变形例,也可以以使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10沿上下两层配置的方式构成。

并且,例如,如图15所示的第4变形例,也可以如下结构,即,在折返集管50中设置以上下相邻的第1集管部52及第2集管部53,并且以从上下插入这些第1集管部52及第2集管部53的方式设置第1集管部52及第2集管部53,且以与它们对应的方式划分出入口侧集管40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热交换器及空调,能够实现效率下降的抑制。

符号说明

1-空调,2-压缩机,3-室内热交换器,4-膨胀阀,5-室外热交换器,6-四通阀,7-配管,10-热交换器,20-传热管,21-第1传热管,22-第2传热管,23-叶片,30-集管,40-出入口侧集管,41-隔板,42-下部出入区域,43-上部出入区域,50-折返侧集管,51-集管主体,52-第1集管部,53-第2集管部,54-主隔板,55-第1连接管,56-第2连接管,60-热交换器,61-第2集管隔板,62-连通孔,63-第2下部区域,64-第2上部区域,70-热交换器,71-第1集管隔板,72-第1下部区域,73-第1上部区域,80-热交换器,81-第1连接管,82-第2连接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