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9352发布日期:2018-08-07 10:0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于空调的安装位置、角度、高度等要求的增加日趋增多,我司开发了可180°正反倒装的适应不同户型的角式空调,用以实现不同方向的气流组织大循环。为增大进风面积,除传统侧面进风区,新开发的角式空调正面也设计为进风区,但是由于在正面设计进风区,容易影响空调室内机的外观。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室内机由于进风区域设置在正面而导致影响外观、美观度下降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发明研究设计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机存在进风区域设置在正面而导致影响外观、美观度下降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面板,且在所述面板上设置有能够进风的至少一个进风口,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能摆动、以遮挡住与其对应的进风口和打开与其对应的进风口。

优选地,

所述进风口为多个,且所述挡片也为多个,所述挡片与所述进风口之间一一对应设置;和/或,所述挡片为弧形挡片;和/或,所述挡片设置于所述进风口处且位于所述面板内部。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壳体,所述面板与所述壳体匹配相接,且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面板之间的出风口,所述面板为沿着墙壁至出风口的方向排布的多段结构。

优选地,

所述多段结构的面板包括沿着墙壁至出风口的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进风面板、第二进风面板、第三进风面板和第四进风面板,且所述第一进风面板靠近所述墙壁、所述第四进风面板靠近所述出风口;

所述进风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面板上的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面板上的第二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三进风面板上的第三进风口和设置于所述第四进风面板上的第四进风口。

优选地,

在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一进风面板为直段结构、且与进风方向相垂直,且所述挡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处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面板内部的多个第一导风挡片,且所述第一导风挡片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与进风方向呈预设角度。

优选地,

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在4°-8°内。

优选地,

在所述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一导风挡片在所述第一进风面板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第一进风口的长度,并长出预设距离。

优选地,

所述预设距离为3~5mm。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蒸发器,在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二进风面板为弧形段结构,且所述挡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处且位于所述第二进风面板内部的多个第二导风挡片,且所述第二导风挡片的前端圆弧切线的延长线与所述蒸发器的内侧圆弧相切。

优选地,

在所述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二导风挡片在所述第二进风面板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进风口的长度。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蒸发器,在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三进风面板为弧形段结构,且所述挡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进风口处且位于所述第三进风面板内部的多个第三导风挡片,且所述第三导风挡片的前端圆弧切线的延长线经过所述蒸发器上远离所述进风面板的一侧端角。

优选地,

在所述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三导风挡片在所述第三进风面板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第三进风口的长度。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在横向截面内,所述第四进风面板为弧形段结构,且所述挡片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进风口处且位于所述第四进风面板内部的多个第四导风挡片,且所述第四导风挡片的前端圆弧切线的延长线与所述风机的外圆相切。

优选地,

在所述横向截面内,所述第四导风挡片在所述第四进风面板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第四进风口的长度。

优选地,

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辅助进风区,所述辅助进风区设置在与墙壁之间的安装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

优选地,

多个所述进风口将所述面板分隔成相互交错的错落网格结构。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机,且安装于墙角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上设置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处设置能够对其遮挡的挡片,能够使得从空调面板上也能形成进风、增大进风面积,同时通过挡片能够对该进风口进行遮挡,从而在空调停止运行时遮挡住该进风口,防止面板内部零件外露,从而有效地保证空调室内机面板的外观完整度,提高美观度;

2.本发明通过多段式面板的进风结构、配合每段面板结构的挡片的前端圆弧的切向方向不同,而使得在进风方向将每段进风尽可能朝蒸发器的不同部位进行导风,有效地防止了各段之间的气流发生干涉,提高了气流的蒸发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安装于室内墙角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空调室内机的分段式面板以及分段式挡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第一进风面板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一进风面板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面板;11、第一进风面板;12、第二进风面板;13、第三进风面板;14、第四进风面板;2、进风口;21、第一进风口;22、第二进风口;23、第三进风口;24、第四进风口;3、挡片;31、第一导风挡片;32、第二导风挡片;33、第三导风挡片;34、第四导风挡片;4、壳体;41、辅助进风区(或称侧面进风区);5、出风口;6、墙壁;7、蒸发器;8、风机;9、壁挂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面板1,且在所述面板1上设置有能够进风的至少一个进风口2,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进风口2处设置有挡片3,所述挡片3能摆动、以遮挡住与其对应的进风口2和打开与其对应的进风口2。

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上设置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处设置能够对其遮挡的挡片,能够使得从空调面板上也能形成进风、增大进风面积,同时通过挡片能够对该进风口进行遮挡,从而在空调停止运行时遮挡住该进风口,防止面板内部零件外露,从而有效地保证空调室内机面板的外观完整度,提高美观度。

角式空调安装于角落,仅仅依靠侧面进风,风量过小,需要在外观面设计进风区域,但是外观面设计成进风区域,外观面的统一性,以及对内部零件的遮蔽性下降,需要进行相关遮蔽性设计,保证风量的同时,不影响气流组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外观面进风的面板设计方法,通过对蒸发器角度和外观面的设计,以及进风气流的分析,设计进风面板的最佳设计角度,即对内部零件进行遮蔽,又不影响风量和气流组织。。

优选地,

所述进风口2为多个,且所述挡片3也为多个,所述挡片3与所述进风口2之间一一对应设置;和/或,所述挡片3为弧形挡片(如图4所示);和/或,所述挡片3设置于所述进风口2处且位于所述面板1内部。这是本发明的进风口、挡片的优选设置形式和结构、位置,将进风口和挡片设置为一一对应的多个、能够在面板上开设多个口、形成类似于格栅这样的结构,有效保证进风以及过滤杂质的作用,且形成均匀进风,通过弧形结构的挡片能够对气流进行很好的导向作用,使其沿弧形前端的切向方向导向(挡片的一端连接于面板上、为固定端,挡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即前端),将挡片设置于面板内部能够进一步地避免面板内部结构外露,保证室内机面板外部结构的美观度和完整性,提高外观性。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壳体4,所述面板1与所述壳体4匹配相接,且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壳体4和所述面板1之间的出风口5,所述面板为沿着墙壁6至出风口5的方向排布的多段结构。通过将面板设置为多段式的结构、能够使得每段形成与其他段的不同方向的进风,从而达到朝蒸发器的不同位置进行吹风,防止了各段之间的气流发生干涉,提高了蒸发器的气流的蒸发换热面积,提高了换热效果。

优选地,

所述多段结构的面板1包括沿着墙壁至出风口的方向依次排布的第一进风面板11、第二进风面板12、第三进风面板13和第四进风面板14,且所述第一进风面板11靠近所述墙壁6、所述第四进风面板14靠近所述出风口5;

所述进风口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面板11上的第一进风口21、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面板12上的第二进风口22、设置于所述第三进风面板13上的第三进风口23和设置于所述第四进风面板14上的第四进风口24。

这是本发明的多段式面板结构的优选结构形式,即四段进风面板、再配合四段进风口的形式,能够形成四段朝蒸发器的不同位置进行吹风的效果(朝蒸发器的四处不同位置),提高了蒸发器的气流蒸发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观面进风的面板,主外观面为错落网格设计,在网格背面增加具有导风功能和遮蔽效果的挡片,按照外观面的设计,将面板分为多个部分分区进风,垂直于侧进风面的一段,以及圆弧过度的其他三段,分别设计挡片角度和长度。挡片的角度设计原则为最大进风角度,即挡片进风角度与蒸发器或风机不同角度垂直相切或连线平行;挡片长度要求能遮蔽进风区域,起到遮蔽内部零件的效果,并体现一定的错落网络立体感。

优选地,

在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一进风面板11为直段结构、且与进风方向相垂直,且所述挡片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口21处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面板11内部的多个第一导风挡片31,且所述第一导风挡片31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与进风方向呈预设角度(挡片的一端连接于面板上、为固定端,挡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即前端,下同)。

这是本发明的第一进风面板的具体结构形式,即相对于第二至第四进风面板最靠近墙壁的进风面板,其为与进风方向垂直的直段结构,能够允许气流垂直于第一进风面板通过、减小进风阻力,但是通过第一导风挡片的设置且使第一导风挡片31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与进风方向呈预设角度,能够使得气流沿着第一导风挡片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朝蒸发器方向进行导流,防止气流吹不到蒸发器上、而获不到应有的换热效果。

优选地,

所述预设角度的范围在4°-8°内。优选为5°。这样能够尽可能保证第一进风口吹进的风被导向蒸发器上、同时还能尽可能地防止该第一进风口吹进的气流不与第二至第四进风口吹进的气流之间形成干涉,保证能分散地吹到蒸发器上的不同位置,提高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如图2所示,该第一进风口被导向至蒸发器上的尽可能最右端的位置。

优选地,

在所述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一导风挡片31在所述第一进风面板11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第一进风口21的长度,并长出预设距离。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第一导风挡片在关闭第一进风口时能够完全封闭住该第一进风口,使得从面板外部不再能看到室内机内部的结构,保证了空调面板的外观性、美观度和结构完整性。

优选地,

所述预设距离为3~5mm。通过将预设距离设置为上述数值范围内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的,能够既弯曲封闭住第一进风口、防止内部部件外露、进而提高室内机外观性,还能防止相邻第一导风挡片长度过长而相互之间发生干涉的情况发生。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4内的蒸发器7,在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二进风面板12为弧形段结构,且所述挡片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进风口22处且位于所述第二进风面板12内部的多个第二导风挡片32,且所述第二导风挡片32的前端圆弧切线的延长线与所述蒸发器7的内侧圆弧相切(挡片的一端连接于面板上、为固定端,挡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即前端,下同)。

这是本发明的第二进风面板的具体结构形式,其为弧形段结构,能够匹配空调室内机面板的美观外形、并且能向出风口延伸,允许气流垂直于第二进风面板通过,但是通过第二导风挡片的设置且使第二导风挡片32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与蒸发器的内侧圆弧相切,能够使得气流沿着第一导风挡片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朝蒸发器的内侧圆弧方向进行导流(即导流至中部弧段位置),如图2所示,保证气流吹到蒸发器上、且同时防止其与相邻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三进风口处吹出的气流之间发生发生干涉的情况。

优选地,

在所述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二导风挡片32在所述第二进风面板12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进风口22的长度。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第二导风挡片在关闭第二进风口时能够完全封闭住该第二进风口,使得从面板外部不再能看到室内机内部的结构,保证了空调面板的外观性、美观度和结构完整性。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4内的蒸发器7,在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三进风面板13为弧形段结构,且所述挡片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进风口23处且位于所述第三进风面板13内部的多个第三导风挡片33,且所述第三导风挡片33的前端圆弧切线的延长线经过所述蒸发器7上远离所述进风面板1的一侧端角(挡片的一端连接于面板上、为固定端,挡片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即前端,下同)。

这是本发明的第三进风面板的具体结构形式,其为弧形段结构,能够匹配空调室内机面板的美观外形、并且能向出风口延伸,允许气流垂直于第三进风面板通过,但是通过第三导风挡片的设置且使第三导风挡片33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沿着蒸发器的一侧端角经过,能够使得气流沿着第三导风挡片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朝蒸发器的一侧端角方向进行导流(即导流至左部上段位置),如图2所示,保证气流吹到蒸发器上、且同时防止其与相邻的第二进风口和第四进风口处吹出的气流之间发生发生干涉的情况。

优选地,

在所述横向截面内,所述第三导风挡片33在所述第三进风面板13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第三进风口23的长度。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第三导风挡片在关闭第三进风口时能够完全封闭住该第三进风口,使得从面板外部不再能看到室内机内部的结构,保证了空调面板的外观性、美观度和结构完整性。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4内的风机8,在横向截面内,所述第四进风面板14为弧形段结构,且所述挡片3包括设置于所述第四进风口24处且位于所述第四进风面板14内部的多个第四导风挡片34,且所述第四导风挡片34的前端圆弧切线的延长线与所述风机8的外圆相切。

这是本发明的第四进风面板的具体结构形式,其为弧形段结构,能够匹配空调室内机面板的美观外形、并且能向出风口延伸,允许气流垂直于第四进风面板通过,但是通过第四导风挡片的设置且使第四导风挡片34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与风机的外圆相切,能够使得气流沿着第四导风挡片的前端圆弧切线方向朝风机的外圆相切方向进行导流(即导流至左部下段直线段位置),如图2所示,保证气流吹到蒸发器上、且同时防止其与相邻的第三进风口处吹出的气流之间发生发生干涉的情况。

优选地,

在所述横向截面内,所述第四导风挡片34在所述第四进风面板14上的投影长度大于与其对应的第四进风口24的长度。这样能够有效地保证第四导风挡片在关闭第四进风口时能够完全封闭住该第四进风口,使得从面板外部不再能看到室内机内部的结构,保证了空调面板的外观性、美观度和结构完整性。

优选地,

在所述壳体4上还设置有辅助进风区41,所述辅助进风区41设置在与墙壁6之间的安装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通过在壳体上还设置辅助进风区能够增大进风面积,提高换热效果。如图1所示。

优选地,

多个所述进风口将所述面板分隔成相互交错的错落网格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将进风口设置成错落网格结构,能够对气流进行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杂质进入室内机内部、同时使得进气气流速度降低,使得气流更加柔和,减小对室内机内部结构的冲击,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地,

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机,且安装于墙角处。如图1所示,这是本发明室内机的优选结构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面板上设置进风口、且在进风口处设置能够对其遮挡的挡片,能够使得从空调面板上也能形成进风、增大进风面积,同时通过挡片能够对该进风口进行遮挡,从而在空调停止运行时遮挡住该进风口,防止面板内部零件外露,从而有效地保证空调室内机面板的外观完整度,提高美观度。

角式空调安装于角落,仅仅依靠侧面进风,风量过小,需要在外观面设计进风区域,但是外观面设计成进风区域,外观面的统一性,以及对内部零件的遮蔽性下降,需要进行相关遮蔽性设计,保证风量的同时,不影响气流组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外观面进风的面板设计方法,通过对蒸发器角度和外观面的设计,以及进风气流的分析,设计进风面板的最佳设计角度,即对内部零件进行遮蔽,又不影响风量和气流组织。。

本发明外观面进风的面板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其包括进风面板、蒸发器、风机、出风口等结构,以及进风面板背部导风挡板的设计,以及导风切向方向线。其中进风面板尽可能为一个整体,根据其与蒸发器的位置人为分割对多段进行进风,且在进风面板的主外观面背部,设计具有遮掩内部结构的导风挡片,同时分区域进风,设计最优进风角度。

如图1所示,本发明将其分为4段,一段垂直于侧进风面,二段、三段圆滑过渡,四段与蒸发器成一定角度设计。其中,为了不干扰侧面进风,一段进风面板的背部导风挡片的前端圆弧导风方向与侧面进风口呈一定角度,最佳角度4°~8°,如图所示为5°;二段进风面板的背部的导风挡片前端圆弧导风方向与蒸发器内侧圆弧相切;三段进风面板的背部的导风挡片前端圆弧导风方向与蒸发器左侧端角连线方向一致;四段进风面板的背部的导风挡片前端圆弧导风方向与风机外圆相切。

外观进风面板局部设计如图2所示,其包括主外观面以及进风区域,以网格形式错落分布,通过内部挡片的作用,达到错落网络立体感效果。

一段外观进风面板的局部俯视图如3所示,其包括主外观面和进风区域,以及其背后起遮蔽内部零件的导风挡片结构。其中,挡片的设计除了上述导风方向的设计之外,其投影于主外观面的投影长度需超过进风区域长度一定距离,最佳距离3~5mm。

本发明的外观面进风的面板设计方法,主要对面板的分区域送风、导风挡片的导风方向以及尺寸设计进行了方法约束,预期达到的目的是进风面板的外观错落网格立体感,以及最大进风角度和风量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主外观面的设计不局限于错落网格,也可以是其他设计,如云朵、圆形、菱形等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外观面的分段不局限于4段,也可以是其他多段设计,符合分区进风的原则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分段面板背部的导风挡片的方向设计不一定完全如图1所示,保证进风角度的和风量的同时,遮蔽内部结构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