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4053发布日期:2019-05-03 22:1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调器、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通信机房对洁净度及温湿度要求比较高,设计比较密闭,机房设备元器件发热比较大,一年四季均需要机房空调制冷。

在室外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机房内部空调制冷降温的能效低。目前,为了节省能耗,有的空调器在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直接将外界的新风送入机房内。然而,机房的设备对空气的温湿度和洁净度的要求较高,上述的方式无法保证机房中的空气质量。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旨在保证机房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节约空调器的能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

室内机组,所述室内机组包括室内机壳体、蒸发器和与所述蒸发器连接的压缩机,所述室内机壳体设有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室内机壳体内形成有回风腔和与回风腔连通的容置腔,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第一回风口与所述回风腔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

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外壳和热交换芯体,所述外壳内形成有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所述热交换芯体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和所述回风风道之间,所述新风风道具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所述回风风道具有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的第二回风口和与所述回风腔连通的第二出风口。

可选地,所述室内机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回风口的第一导风板,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新风进口的第二导风板和设于所述第二回风口的第三导风板。

可选地,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位于所述新风风道内且靠近所述新风进口设置,所述第二风机位于所述回风风道内且靠近第二回风口设置。

可选地,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热交换芯体包覆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外壁,所述第一隔板分别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和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外表面连接形成隔离的新风进风腔和回风进风腔,所述新风进风腔与所述新风进口连通,所述回风进风腔与所述第二回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隔板分别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和所述热交换芯体的外表面连接形成隔离的新风出风腔和回风出风腔,所述新风出风腔与所述新风出口连通,所述回风出风腔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新风进风腔和所述新风出风腔形成所述新风风道,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回风进风腔和所述回风出风腔形成所述回风风道。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基于如上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制冷模式下,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

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

若是,则控制第二导风板运行,以打开新风进口,控制第三导风板运行,以打开第二回风口;

获取室内机组回风腔当前的温度;

判断回风腔当前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

在回风腔当前的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时,控制压缩机不启动。

可选地,当所述热交换装置还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时,所述控制第二导风板运行,以打开新风进口,控制第三导风板运行,以打开第二回风口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运行,以打开所述新风进口,控制所述第三导风板运行,以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启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运行,以打开所述新风进口,控制所述第三导风板运行,以打开所述第二回风口,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启动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运行,以使所述新风进口打开至第一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三导风板运行,以使所述第二回风口打开至第二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运行,以使述第一回风口打开至第三预设开度,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分别按照对应的预设转速运行。

可选地,所述判断回风腔当前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回风腔当前的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判断所述新风进口和第二回风口的当前开度是否均达到最大开度,判断所述第一风机的当前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机的当前转速是否均达到最大转速,判断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当前开度是否达到最小开度;

当所述新风进口的当前开度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当前开度未达到最大开度时,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第三导风板运行,以增大所述新风进口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当前开度;

当所述第一风机的当前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机的当前转速未达到最大转速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增大当前转速;

当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当前开度未达到最小开度时,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运行,以减小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当前开度;

返回执行所述判断回风腔当前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新风进口和第二回风口的当前开度是否均达到最大开度,判断所述第一风机的当前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机的当前转速是否均达到最大转速,判断所述第一回风口的当前开度是否达到最小开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新风进口的当前开度和所述第二回风口的当前开度均达到最大开度,且,所述第一风机的当前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机的当前转速均达到最大转速,且,所述第一进风口的当前开度达到最小开度时,控制压缩机启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第二导风板运行,以打开新风进口,控制第三导风板运行,以打开第二回风口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温度;

判断所述出风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

若是,则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运行以将所述新风进口打开至最大开度,控制所述第三导风板以将所述第二回风口打开至最大开度,且控制所述压缩机启动;

若否,则执行所述获取室内机组的回风腔当前的温度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否,控制第一导风板运行,以打开第一回风口,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运行,以关闭所述新风进口,控制所述第三导风板运行,以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

控制所述压缩机启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第二导风板运行,以打开新风进口,控制第三导风板运行,以打开第二回风口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时,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则执行所述控制第二导风板运行,以打开新风进口,控制第三导风板运行,以打开第二回风口的步骤。

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差,则执行所述控制第一导风板运行,以打开第一回风口,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运行,以关闭所述新风进口,控制所述第三导风板运行,以关闭所述第二回风口的步骤。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通过增加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的回风风道通过第二回风口与室内环境连通,且回风风道与室内机组的第一出风口连通,新风风道的进出风口分别与室外环境连通,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且空调器需制冷运行降低室内温度时,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进入回风风道,室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新风风道,新风风道与回风风道在换热芯体中进行热交换,新风风道中的空气可使回风风道中的空气的温度降低,回风风道中的冷空气进入回风腔,若回风腔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此时空调器的压缩机无需开启便可直接将满足制冷需求的冷空气送入室内,此过程中新风风道中的空气不会进入室内而影响室内的气压和空气质量,从而保证机房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节约空调器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设置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室内机组100和热交换装置200,室内机组100包括室内机壳体110、蒸发器130、与蒸发器130连接的压缩机(未图示)和送风风机120,室内机壳体110设有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的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室内机壳体110内形成有连通的回风腔101和容置腔102,蒸发器130和压缩机(未图示)设于容置腔102内,送风风机120设于容置腔102且靠近第一出风口112设置,第一回风口111与回风腔101连通,第一出风口112与容置腔102连通;热交换装置200包括新风风道210、回风风道220和热交换芯体202,热交换芯体202设于新风风道210和回风风道220之间,新风风道210具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新风进口211和新风出口212,回风风道220具有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的第二回风口221和与回风腔101连通的第二出风口222。

由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室外温度较低的新风送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会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影响机房中的设备运行。

本发明提供上述的解决方案,可保证机房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节约空调器的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器。具体的,该空调器为应用于通信机房等设有电子设备、精密仪器等空间的精密空调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空调器包括室内机组100、热交换装置200、空调器控制装置和冷媒循环回路(未图示)。

冷媒循环回路(未图示)包括通过管道连接的压缩机(未图示)、蒸发器130、节流装置、冷凝器。室内机组100包括室内机壳体110、蒸发器130、送风风机120和压缩机(未图示)。室内机壳体110设有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的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所述室内机壳体110内形成有回风腔101和与回风腔101连通的容置腔102,所述蒸发器130和所述压缩机(未图示)设于所述容置腔102内。

这里的室内环境定义为室内机组100所处的空间。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一出风口112均与室内环境连通,在空调器制冷模式下,空调器的送风风机120会开启,室内环境中的空气可从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到室内机壳体110的回风腔101,再从回风腔101进入到容置腔102内。容置腔102中的压缩机(未图示)在开启时,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未图示)中循环流动,流经蒸发器130的冷媒可与容置腔102张中的空气进行换热使容置腔102中的空气温度降低,温度降低到小于或等于空调器的设定温度时,压缩机可不启动,满足设定温度的空气也可从第一出风口112输送到室内环境,从而实现空调器对室内环境中的空气的温度调节。

热交换装置200包括外壳201和热交换芯体202,所述外壳201内形成有新风风道210、回风风道220,所述热交换芯体202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新风风道210和所述回风风道220之间,所述新风风道210具有用于与室外环境连通的新风进口211和新风出口212,所述回风风道220具有用于与室内环境连通的第二回风口221和与所述回风腔101连通的第二出风口222。

这里的室内环境定义为室内机组100所处的空间以外的其他空间。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并且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室外环境中温度较低的空气可从新风进口211进入新风风道210内,室内环境中温度较高的空气可从第二回风口221进入到回风风道220内,新风风道210中温度较低的空气可在热交换芯体202中与回风风道220中温度较高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新风风道210中的空气从新风出口212排出到室外环境中,热交换后回风风道220中的空气温度降低可经过第二出风口222进入到室内机组100的回风腔101中,若此时回风腔101中的空气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则可不需开启压缩机(未图示),直接由开启的送风风机120产生气流,使回风腔101中的空气流经容置腔102从第一出风口112输送到室内环境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通过增加热交换装置200,热交换装置200的回风风道220通过第二回风口221与室内环境连通,且回风风道220与室内机组100的第一出风口112连通,新风风道210的进出风口分别与室外环境连通,在室外环境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且空调器需制冷运行降低室内温度时,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进入回风风道220,室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新风风道210,新风风道210与回风风道220在换热芯体中进行热交换,新风风道210中的空气可使回风风道220中的空气的温度降低,回风风道220中的冷空气进入回风腔101,若回风腔101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此时空调器的压缩机(未图示)无需开启便可直接将满足制冷需求的冷空气送入室内,此过程中新风风道210中的空气不会进入室内而影响室内的气压和空气质量,从而保证机房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节约空调器的能耗。

具体的,所述热交换装置200还包括第一隔板201a、第二隔板201b、第一管道(未图示)和第二管道(未图示),所述热交换芯体202包覆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外壁,所述第一隔板201a分别与所述外壳201的内壁和所述热交换芯体202的外表面连接形成隔离的新风进风腔210a和回风进风腔220a,所述新风进风腔210a与所述新风进口211连通,所述回风进风腔220a与所述第二回气口221连通,所述第二隔板201b分别与所述外壳201的内壁和所述热交换芯体202的外表面连接形成隔离的新风出风腔210b和回风出风腔220b,所述新风出风腔210b与所述新风出口212连通,所述回风出风腔220b与所述第二出风口222连通,所述第一管道(未图示)连通所述新风进风腔210a和所述新风出风腔210b形成所述新风风道210,所述第二管道(未图示)连通所述回风进风腔220a和所述回风出风腔220b形成所述回风风道220。通过上述结构形成新风风道210和回风风道220,新风风道210中的空气与回风风道220中的空气,除了在被包覆的热交换芯体202进行热交换外,还可在第一隔板201a和第二隔板201b中发生热交换,以提高热交换装置整体的换热效率,以保证空气在热交换装置中可充分热交换。

所述室内机组10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回风口111的第一导风板1111,所述热交换装置200还包括设于所述新风进口211的第二导风板2111和设于所述第二回风口221的第三导风板2211。其中,第一导风板1111可转动或滑动等设于第一回风口111,第二导风板2111可转动或滑动等设于新风进口211,第三导风板2211可转动或滑动等设于第二回风口221。此外,新风出口212,第二出风口222和/或第一出风口112也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有导风板。通过设置上述的各导风板,可根据控制需求控制各导风板开启或关闭相应的风口,也可调节相应的风口的出风或进风风量,从而保证空调器的出风温度、出风风量可达到室内环境的需求。第一导风板1111、第二导风板2111和第三导风板2211可对应的第一回风口111、新风进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21的开度,开度越大,则进风量越大,其中,当第一回风口111、新风进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21的开度分别为最小开度时,第一导风板1111封闭第一回风口111、第二导风板2111封闭新风进口211、第三导风板2211封闭第二回风口221。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装置200还包括第一风机240和第二风机250,所述第一风机240位于所述新风风道210内且靠近所述新风进口211设置,所述第二风机250位于所述回风风道220内且靠近第二回风口221设置。通过上述风机的设置,可实现调节进入新风风道210和进入回风风道220的风量。第一风机240的转速越大,进入新风风道210的风量越多,第二风机250的转速越大,进入回风风道220的风量越多。

此外,空调器还包括若干个温度传感器,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可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222,以检测回风风道220的出风温度;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可设于回风腔101,以检测回风腔101温度;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可设于与新风进口211连通的室外环境,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一所述温度传感器可设于与第一回风口111和与第二回风口221连通的室内环境,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此外一所述传感器还可设于第一出风口112,用于检测空调器的出风温度,等等。

进一步的,参照图2,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3001,例如cpu,存储器3002。存储器30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002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3001的存储装置。

处理器3001分别与存储器3002、压缩机(未图示)、第一导风板1111、第二导风板2111、第三导风板2211、第一风机240、第二风机250和各温度传感器等连接。处理器3001可控制压缩机(未图示)、第一导风板1111、第二导风板2111、第三导风板2211、第一风机240、第二风机250等的运行。处理器3001还可从温度传感器中获取其所检测的温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2所示,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3002中可以包括空调器控制程序。

在图2所示的装置中,处理器3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3002中存储的空调器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相关步骤操作。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相关步骤操作。

参照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基于上述包括第一导风板1111、第二导风板2111和第三导风板2211的空调器,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制冷模式下,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外环境温度;

空调器可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指令进入制冷模式,也可自行将室内环境温度与机房所需的温度进行比较,在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机房所需的温度时,自动控制空调器进入制冷模式。

这里的室内环境温度为与第一回风口111和第二回风口221连通的室内环境的温度,具体的,可通过设于第一回风口111和/或第二回风口221的温度传感器进行采集。这里的室外环境温度为与新风进口211连通的室外环境的温度,具体的,可通过设于新风进口211的温度传感器进行采集。

步骤s20,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

若是,则执行步骤s30、s40和s50;若否,则执行步骤s60、s70。

步骤s30,控制第二导风板2111运行,以打开新风进口211,控制第三导风板2211运行,以打开第二回风口221;

具体的,可控制第二导风板2111偏转或滑动等,以打开新风进口211至一定开度,使室外环境中的空气进入新风风道210;可控制第三导风板2211偏转或滑动等,以打开第二回风口221至一定开度,使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进入回风风道220。

其中,在新风进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21打开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第一导风板1111的偏转或滑动等以打开或关闭第一回风口111。

为了提高换热效率,新风风道210和回风风道220可分别设有第一风机240和第二风机250,一方面可通过风机的气流扰动作用促使室内和室外的空气进入到新风风道210和回风风道220中进行换热,以保证空调器的出风量,另一方面,可通过风机调节新风风道210和回风风道220的进风量,从而调节换热效率。因此,当所述热交换装置200还包括第一风机240和第二风机250时,所述控制第二导风板2111运行,以打开新风进口211,控制第三导风板2211运行,以打开第二回风口221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控制第二导风板2111运行,以打开新风进口211,控制第三导风板2211运行,以打开第二回风口221,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240和所述第二风机250启动。

其中,第一风机240和第二风机250启动后的转速可按照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由于新风进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21的进风量越大,第一风机240和第二风机250的运行以及控制第二导风板2111和第三导风板2211运行所消耗的电能便越多,甚至可能超过单单使用压缩机(未图示)制冷时所需的电能。因此,所述步骤s31包括:

步骤s311,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2111运行,以使所述新风进口211打开至第一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三导风板2211运行,以使所述第二回风口221打开至第二预设开度,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1111运行,以使所述第一回风口111打开至第三预设开度,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风机240和所述第二风机250分别按照对应的预设转速运行。

第一预设开度和第二预设开度可设置为较小的开度,第一风机240和第二风机250各自对应的预设转速可设置为较低的转速,以减少热交换装置200的进风量,从而降低热交换装置200的能耗,以降低空调器的整体能耗。同时,为了保证空调器的出风风量可满足空调器的出风要求,控制第一导风板1111运行,以打开第一回风口111,第三预设开度可设置为较大的开度。其中,第一预设开度和第三预设开度可根据空调器所需的出风风量进行配合设置。具体的,第一预设开度可设置为小于(50%*新风进口211对应的最大开度),第二预设开度可设置为小于(50%*第二回风口221对应的最大开度),第三预设开度可设置为大于(50%*第一回风口111对应的最大开度);第一风机240对应的预设转速可设置为小于(50%*第一风机240对应的最大转速),第二风机250对应的预设转速可设置为小于(50%*第二风机250对应的最大转速)。

其中,在第一风机240转速和第二风机250转速均按照最大转速运行,新风进口211打开至最大开度,且第二回风口221打开至最大开度时,新风风道210和回风风道220的进风量可相同且达到最大。相应的,第一预设开度与第二预设开度可设置为相同的开度,第一风机240和第二风机250分别对应的预设转速可设置为相同,以实现风道风量的联动调节,从而保证换热效果。此外,第一预设开度和第二预设开度也可根据实际的换热需求而设置为不同的开度。

步骤s40,获取室内机组100的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

具体的,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可通过获取设于回风腔101中的温度传感器所采集的实时温度得到。

步骤s50,判断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

在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时,执行步骤s51;在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执行步骤s52。

这里的设定温度具体为空调器的目标出风温度,根据机房所需的温度进行确定。新风进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21打开后,新风风道210中的室外冷空气对回风风道220中的室内空气进行换热降温,降温后的回风风道220的空气进入到回风腔101。进入回风腔101的空气在第一回风口111打开时,可与室内空气进行混合后进入容置腔102,在第一回风口111没有打开时,可直接进入容置腔102。因此,可将回风腔101温度与设定温度作比较,判定当前回风腔101中的空气的温度是否满足空调器的设定温度要求。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时,表明回风腔101中的空气温度满足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的要求,可执行步骤s51将回风腔101中的空气送入室内环境中;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表明回风腔101中的空气温度不满足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的要求,此时,不将回风腔101中的空气送入室内环境,并按照步骤s52进一步的判断和控制,以保证空调器的出风温度可满足机房所需的温度要求。

步骤s51,控制压缩机(未图示)不启动;

这里压缩机(未图示)无需开启,直接将满足机房制冷需求的冷风送入室内,从而减少空调器的能耗,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步骤s52,判断所述新风进口211的当前开度和所述第二回风口221的当前开度是否均达到最大开度,判断所述第一风机240的当前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机250的当前转速是否均达到最大转速,判断所述第一回风口111的当前开度是否达到最小开度;

当所述新风进口211的当前开度和所述第二回风口221的当前开度未达到最大开度时,执行步骤s521;当所述第一风机240的当前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机250的当前转速未达到最大转速时,执行步骤s522;当所述第一回风口111的当前开度未达到最小开度时,执行步骤s523;当所述新风进口211的当前开度和所述第二回风口221的当前开度均达到最大开度,且,所述第一风机240的当前转速和所述第二风机250的当前转速均达到最大转速,且,所述第一回风口111的当前开度达到最小开度时,执行步骤s524。

步骤s521,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2111和所述第三导风板2211运行,以增大所述新风进口211和所述第二回风口221的当前开度;

步骤s522,控制所述第一风机240和所述第二风机250增大当前转速;

步骤s523,控制所述第一导风板1111运行,以减小所述第一回风口111的当前开度;

步骤s524,控制压缩机(未图示)启动。

其中,在执行步骤s521、步骤s522且/或步骤s523后,返回执行步骤s50。

由于回风风道220进入回风腔101的空气可使回风腔101温度降低,而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回风腔101的空气会使回风腔101的温度升高。因此,在新风进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21的当前开度均未达到其相应的最大开度时,和/或,第一风机240和第二风机250的当前转速均未达到其相应的最大转速时,表明回风风道220进入回风腔101的冷空气的温度可进一步的降低或冷空气的量可进一步的增大,因此,可通过执行步骤s521和/或步骤s522,可分别控制第二导风板2111和第三导风板2211的运行,将新风进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21的当前开度增加第一开度调整幅值,将第一风机240和第二风机250的当前转速增加预设转速值,以降低回风腔101温度;且/或,当第一回风口111的当前开度大于最小开度时,表明从第一回风口111进入回风腔101中温度较高的室内空气的量可进一步的减小,因此,可通过执行步骤s523,控制第一导风板1111的运行,将第一回风口111的当前开度减小第二开度调整幅值,以降低回风腔101的温度。

通过执行步骤s521、步骤s522且/或步骤s523降低回风腔101的温度后,可再次执行步骤s50,以判断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的要求。通过上述方式,在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循环执行步骤s52、步骤s521、步骤s522、步骤s523和s50,直至回风腔101当前的温度小于等于设定温度时,才执行步骤s51将回风腔101中满足机房温度需求的空气从第一出风口112排出,一方面可保证排出的空气满足机房的温度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步骤s521和步骤s522逐步的增大热交换装置200的进风量,从而保证空调器出风温度满足制冷需求的同时避免耗费多于的电能,以提高空调器的能效比。

当新风进口211的当前开度和第二回风口221的当前开度均达到最大开度,且,第一风机240的当前转速和第二风机250的当前转速均达到最大转速,且,第一回风口111的当前开度达到最小开度时,表明当前回风腔101的温度不可再降低,无法单纯通过热交换装置200的调节作用使空调器的出风温度满足机房的制冷需求,此时可控制压缩机(未图示)启动且控制第一导风板1111运行,以打开第一回风口111,以使回风腔101中的空气可在容置腔102中通过压缩机(未图示)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的降低至小于或等于设定温度后,再由开启的送风风机120送入室内环境中。

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在制冷模式下且室外环境温度低于室内环境温度时,通过开启热交换装置200的新风进口211和第二回风口221,室外环境中较冷的空气可进入新风风道210中,室内温度较高的空气进入回风风道220,室外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新风风道210,新风风道210与回风风道220在换热芯体中进行热交换,新风风道210中的空气可使回风风道220中的空气的温度降低,回风风道220中的冷空气进入回风腔101,若回风腔101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此时空调器的压缩机(未图示)无需开启便可直接将满足制冷需求的冷空气送入室内,以节约空调器的能耗,并且此过程中新风风道210中的空气不会进入室内而影响室内的气压和空气质量,从而保证机房内空气质量的同时节约空调器的能耗。

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60,控制第一导风板1111运行,以打开第一回风口111,控制所述第二导风板2111运行,以关闭新风进口211,控制所述第三导风板2211运行,以关闭第二回风口221;

步骤s70,控制所述压缩机(未图示)启动。

在本实施例中,室外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室内环境温度时,无法通过热交换装置200对室内回风进行调控以达到设定温度,因此,需执行步骤s60、步骤s70,以保证空调器满足室内环境的制冷需求。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当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时,所述控制第二导风板2111运行,以打开新风进口211,控制第三导风板2211运行,以打开第二回风口221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s00,判断所述室外环境温度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差;

若所述差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温差,则执行步骤s30;若所述差值小于所述预设温差,则执行步骤s60。

其中,这里的预设温差可设置为3摄氏度。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室外环境温度接近室内环境温度时热交换作用不明显,热交换装置200不能对室内回风进行有效的调控,因此,可通过设置上述的预设温差,以保证热交换装置200的打开可有效的降低室内回风温度;此外,由于热交换装置200和压缩机(未图示)的运行同样耗能,在室内外温差较小时使用热交换装置200调控室内回风的耗能可能还更高,因此可确定压缩机(未图示)运行空调器的耗能与热交换装置200耗能相同时的室内外温度的临界温差作为上述预设温差,从而保证节约能耗的同时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