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持久放热的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9963发布日期:2019-03-02 02:1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持久放热的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持久放热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均收入逐年提高,生活水平和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冬季室内采暖散热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目前使用的采暖散热器都是由多个散热器单元拼接组装而成,各散热器单元的结构主要包括上管头、下管头以及连接上管头和下管头的主体立管组成,为了提高散热效率,还在主体立管上设有辐射正翅片、辐射后翅片和若干散热翅片,散热器组装完成后,上管头和下管头分别对接形成上管和下管。现有的散热器保暖效果并非十分良好,散热器内通入油液并加热后,不能维持一定的需求时间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散热器加热一次后无法提供较长时间供暖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能持久放热的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能持久放热的散热器,包括若干个拼接而成的散热器单元,散热器单元包括上管口、下管口和主体立管,主体立管的两端分别与上管口和下管口连通,主体立管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通过中间筋条对应连接有辐射正翅片和辐射后翅片,辐射正翅片和辐射后翅片之间的主体立管两侧还设有若干散热翅片,相邻两片散热翅片以及散热翅片与相邻的辐射正翅片或辐射后翅片之间均构成对流通道,散热器单元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与上述对流通道一一对应连通的散热口,相邻两个散热器单元的上管口相互对接且下管口也相互对接,散热器内灌满用于加热并产生的油液并设有用于加热油液的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液内混有部分用于储热的金刚砂和铁砂。

所述的散热器单元还包括若干刮灰板,刮灰板呈“L”形并设置在散热翅片与主体立管的连接处,主体立管的外侧壁上从上到下开设有“T”字形的滑槽,刮灰板上设有与“T”字形滑槽相匹配的“T”字形滑块,“T”字形滑块嵌入“T”字形滑槽内。

所述的位于边缘的两个散热器单元的下管口分别为入油口和出油口,入油口处还设有一开合管,所述的开合管包括管道本体、展收片和展收驱动盘,所述的管道本体的两侧对应开设有两个缺口,展收片有两片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缺口内,展收片上设有一连接条,连接条上设有设有一销体,展收驱动盘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在上管口的支架上且其转动中心位于两片展收片的对称中心线上,展收驱动盘上开设有两条环绕其转动中心呈180°圆周阵列排布的移位槽,移位槽的间距尺寸与销体尺寸相匹配,移位槽头从至尾其槽心到展收驱动盘转动中心的距离逐渐减小,两片展收片上的销体分别设置在两个移位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散热器的油液内混合了金刚砂和铁砂,能够储存更多的热量以达到后续的持久放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散热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刮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开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立管;2、上管口;3、下管口;4、刮灰板;5、滑槽;6、管道本体;7、展收片;8、展收驱动盘;9、连接条;10、销体;11、移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能持久放热的散热器包括若干个拼接而成的散热器单元,散热器单元包括上管口2、下管口3和主体立管1,主体立管1的两端分别与上管口2和下管口3连通,主体立管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通过中间筋条对应连接有辐射正翅片和辐射后翅片,辐射正翅片和辐射后翅片之间的主体立管1两侧还设有若干散热翅片,相邻两片散热翅片以及散热翅片与相邻的辐射正翅片或辐射后翅片之间均构成对流通道,散热器单元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与上述对流通道一一对应连通的散热口,相邻两个散热器单元的上管口2相互对接且下管口3也相互对接,散热器内灌满用于加热并产生的油液并设有用于加热油液的加热管,油液内混有部分用于储热的金刚砂和铁砂。

由于油液里混有金刚砂和铁砂,所以当加热管加热油液以后金刚砂和铁砂会吸取大量热量,达到储热的功效,然后在放热的过程中,除了高温的油液对外界释放热量以外,金刚砂和铁砂内的热量也会逐渐放出,达到双重放热的效果,使得放热时间更长。

如图2所示,散热器单元还包括若干刮灰板4,刮灰板4呈“L”形并设置在散热翅片与主体立管1的连接处,主体立管1的外侧壁上从上到下开设有“T”字形的滑槽5,刮灰板4上设有与“T”字形滑槽5相匹配的“T”字形滑块,“T”字形滑块嵌入“T”字形滑槽5内。当翅片与散热器单元本体的拐角处灰尘堆积过多后,可以上下来回移动刮灰板4,刮灰板4在“T”字形滑块和“T”字形滑槽5的限位下只能贴于翅片进行上下移动,移动过程中会将拐角内的灰尘全部刮落,完成除尘功效。特别注意的是,本设计中“T”字形设计不但可以对刮灰板4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定,还能保证刮灰板4不会从散热器单元中脱离,是一种十分优良的装配方式。

如图3所示,位于边缘的两个散热器单元的下管口分别为入油口和出油口,入油口处还设有一开合管,该开合管包括管道本体6、展收片7和展收驱动盘8,管道本体6的两侧对应开设有两个缺口,展收片7有两片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缺口内,展收片7上设有一连接条9,连接条9上设有设有一销体10,展收驱动盘8通过一转轴转动设置在上管口2的支架上且其转动中心位于两片展收片7的对称中心线上,展收驱动盘8上开设有两条环绕其转动中心呈180°圆周阵列排布的移位槽11,移位槽11的间距尺寸与销体10尺寸相匹配,移位槽11头从至尾其槽心到展收驱动盘8转动中心的距离逐渐减小,两片展收片7上的销体10分别设置在两个移位槽11内。

由于两片展收片7与管道本体6内截面的重叠部分可以阻挡部分水液通过,所以本实用新型具备调节通过管口的水液流量的功能,进而调节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具体调节方法是通过一起滑动两片展收片7,使它们同速率相互靠拢,或者同速率相互远离,这个过程通过展收驱动盘8来完成,展收驱动盘8内设置了两条移位槽11,且这两条移位槽11环绕展收驱动盘8的转动中心呈180°圆周阵列排布,一个移位槽11只需要绕着该转动中心转动180°既可与另一个移位槽11重叠,保证了两个展收片7的移动过程速率相同且方向相反,而移位槽11的从头到尾其槽心到展收驱动盘8转动中心的距离逐渐减小的,也就是槽心线具有在逐渐靠近转动中心,又由于展收片7滑动设置在缺口这一定位约束因素,所以当展收驱动盘8转动过程中会相互靠拢或远离,当它们完全靠拢在一起时管口会封闭,使水液无法通过。

应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中,所有“包括……”均应理解为开放式的含义,也就是其含义等同于“至少含有……”,而不应理解为封闭式的含义,即其含义不应该理解为“仅包含……”。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