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乙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反应釜用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2101发布日期:2018-12-28 19:2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产乙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反应釜用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却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生产乙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反应釜用冷凝器。



背景技术:

乙烯基醚类化合物是一种很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及高聚物的单体,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被广泛地应用于粘合剂、涂料、润滑剂、增塑剂、杀虫剂和表面保护材料等许多领域。

乙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乙炔法、脱卤化氢法和缩醛热分解法等,其中,乙炔法是将乙炔与醇类进行亲核加成反应,具体地,该反应是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以碱(如KOH)为催化剂,制备得到乙烯基醚类化合物。基于此,采用乙炔法生产乙烯基醚类化合物需要使用专门的反应釜来完成,要求其可耐压、可加热,物料混合性好,另外,对于反应后物料的降温需要设置特定的冷凝器,实现反应产物的降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乙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反应釜用冷凝器,通过设置特定的结构,提高冷凝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产乙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反应釜用冷凝器,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气体膨胀段和气体冷凝段,气体膨胀段包括膨胀槽、设置于膨胀槽底部的进气管和排液管,进气管伸至膨胀槽的中下部,气体冷凝段包括下端进气部、中间冷凝部和上端出气部,进气部的下端与膨胀槽的出气端相连,冷凝部内设置有多根螺旋形管线,螺旋形管线将进气部和出气部连通,冷凝部的下部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冷凝部的上部设置有冷却介质出口,出气部顶部设置有出气管。

优选地,膨胀槽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立式腔体。膨胀槽的设置可使气体温度初步降低,反应后的气体物料具有一定压力,气体进入膨胀槽后,压力变小,温度有所降低。

优选地,冷凝部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挡板和下档板,上挡板和下挡板上对应设置有管线孔,对应的管线孔间连接有螺旋形管线,进气部、螺旋形管线和出气部相连通,螺旋形管线外的冷凝部形成密闭腔室。螺旋形管线为气体的流通管线,与螺旋形管线外冷凝部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

优选地,螺旋形管线的个数至少为十根。螺旋形管线的粗细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只要不影响气体冷凝回落,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尽量设置较多数目的螺旋形管线。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其它能够使冷凝器正常使用的其它部件,例如,冷却介质供应设备。其它部件的具体设置均属于本领域的常规选择。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反应后气体物料由底部进气口进入,温度实现初降,冷凝后的液体流至膨胀槽底部,未冷凝的气体进入冷凝部,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凝,冷凝后的液体流至膨胀槽底部,经排液管排出,经冷凝部冷凝后仍未液化的气体由冷凝器顶部的出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通过设置膨胀槽和具有特定结构的冷凝设施,实现待冷凝气和冷却介质的充分接触,提高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冷凝器的上挡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下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生产乙烯基醚类化合物的反应釜用冷凝器,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气体膨胀段和气体冷凝段,气体膨胀段包括膨胀槽1、设置于膨胀槽1底部的进气管2和排液管3,进气管2伸至膨胀槽1的中下部,气体冷凝段包括下端进气部、中间冷凝部和上端出气部,进气部的下端与膨胀槽1的出气端相连,冷凝部内设置有多根螺旋形管线4,螺旋形管线4将进气部和出气部连通,冷凝部的下部设置有冷却介质进口5,冷凝部的上部设置有冷却介质出口6,出气部顶部设置有出气管7。

膨胀槽1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立式腔体。膨胀槽1的设置可使气体温度初步降低,反应后的气体物料具有一定压力,气体进入膨胀槽后,压力变小,温度有所降低。冷凝部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上挡板8和下档板9,上挡板8和下挡板9上对应设置有管线孔10,对应的管线孔10间连接有螺旋形管线4,进气部、螺旋形管线4和出气部相连通,螺旋形管线4外的冷凝部形成密闭腔室。螺旋形管线4为气体的流通管线,与螺旋形管线4外冷凝部的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螺旋形管线4的个数至少为十根。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尽量设置较多数目的螺旋形管线4。

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反应后气体物料由底部进气口2进入,温度实现初降,冷凝后的液体流至膨胀槽1底部,未冷凝的气体进入冷凝部,与冷却介质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凝,冷凝后的液体流至膨胀槽1底部,经排液管3排出,经冷凝部冷凝后仍未液化的气体由冷凝器顶部的出气口7排出。

本实施例的冷凝器通过设置膨胀槽1和具有特定结构的冷凝设施,实现待冷凝气和冷却介质的充分接触,提高冷凝效率。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