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铸石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1117发布日期:2019-09-13 21:57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新型铸石窑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铸石窑炉,其属于铸石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铸石(cast stone)是一种经加工而成的硅酸盐结晶材料﹐采用天然岩石(玄武岩﹑辉绿岩等基性岩﹑以及页岩)或工业废渣(高炉矿渣﹑钢渣﹑铜渣﹑铬渣﹑铁合金渣等)为主要原料﹐经配料、熔融、浇注、热处理等工序制成的晶体排列规整、质地坚硬、细腻的非金属工业材料。铸石具有很好的耐腐蚀、耐磨性能,但其韧性、抗冲击性较差,切削加工困难。铸石制品主要有铸石管、铸石复合管、铸石板和铸石料,已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煤炭、矿山、冶金、化工、建筑等工业部门的严重磨损、腐蚀部位。可延长部件或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其它材料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当前国内外铸石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铸石原料进入熔炉熔化后,直接浇注于模具。岩浆均化程度低,脱玻璃化程度不足,铸石内部气孔多,表面玻璃体厚,平整度、光滑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岩浆均化程度低、铸石表面玻璃体厚、表面光滑度差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铸石窑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铸石窑炉,包括进料熔化模块、通道混合模块和出料浇铸模块,所述进料熔化模块、通道混合模块和出料浇铸模块的外部设有窑炉保温层,所述通道混合模块连接进料熔化模块和出料浇铸模块;所述进料熔化模块设有熔化料井,所述通道混合模块设有混料通道,所述出料浇铸模块设有浇注口。

优选地,所述混料通道在窑炉保温层内为弓字形排布。

优选地,所述熔化料井设在混料通道上端的中间,所述浇注口设在混料通道的底端。

优选地,所述混料通道在窑炉保温层内拐有至少三个弯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小熔炉大小,减少外立面面积,降低了散热面积,增加保温性能,减少天然气的能耗,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铸石表面的厚度,增大铸石成分的坚硬程度、耐磨性能和表面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进料熔化模块;2、通道混合模块;3、出料浇铸模块;4、窑炉保温层;5、熔化料井;6、混料通道;7、浇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新型铸石窑炉,包括进料熔化模块1、通道混合模块2和出料浇铸模块3,所述进料熔化模块1、通道混合模块2和出料浇铸模块3的外部设有窑炉保温层4,所述通道混合模块2连接进料熔化模块1和出料浇铸模块3;所述进料熔化模块1设有熔化料井5,所述通道混合模块2设有混料通道6,所述出料浇铸模块3设有浇注口7。

所述混料通道6在窑炉保温层4内为弓字形排布。

所述熔化料井5设在混料通道6上端的中间,所述浇注口7设在混料通道6的底端。

所述混料通道6在窑炉保温层4内拐有至少三个弯道。

实施例

工作时,将石料导入进料熔化模块1的熔化料井5内,在熔化料井5内熔化后的岩浆从两侧溢出进入通道混合模块2的混料通道6内,岩浆在混料通道6内流动翻滚,进行混合,在混料通道6内混合翻滚流动时经过至少三个弯道,可以更好的将岩浆进行混合,最后经浇注口7进入模具内,增大在通道混合模块2的均化时间,增大其均化充分程度,使岩浆内的气体充分散溢,为高温条件下铸石熔浆的均质化、脱玻璃化、结晶化提供了条件,使铸石表面玻璃体厚度可以达到0.5-1mm,铸石成分更加致密坚硬,耐磨性能可以达到0.05-0.07g/cm2,表面平整度达到0.5-1.5mm,且整个熔化、均化以及浇注的过程都在窑炉保温层内,保证了熔化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小熔炉大小,减少外立面面积40%,从而降低了散热面积,增加了保温性能,减少了天然气能耗10-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