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9921发布日期:2020-12-08 15:17阅读:93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空调采用的净化方案主要是在空调的出风口或者进风口安装净化模块,净化空气的方法主要有以几种,(1)使用光触媒除甲醛;(2)使用静电除尘技术;(3)hepa筛网除pm2.5。(4)普通滤芯过滤净化;(5)负离子吸附;(6)活性炭吸附目前具有水洗功能的空调器。而目前市场上的空调产品主流的净化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活性炭饱和后造成二次污染;2、催化剂被灰尘覆盖后即失效;3、筛网堵塞后cadr下降,二次污染析出;4、筛网更换频繁,增加成本;5、光触媒催化不完全产生毒物;6、静电除尘技术产生臭氧问题;7、hepa洗净不完全,洗净效率降低等。为此,目前有厂家研究出一种空气净化模块,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和旋转体,旋转体可旋转地设于壳体内,用以当水被喷淋到旋转体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产生水粒,与空气中的尘埃结合,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但是,单个的旋转体产生水粒的数量有限,空气净化效果有限,壳体内水粒分布不均匀,净化效果不佳。以上关于空气净化技术的描述,均不构成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旨在提供一种提升空气净化效果的空气净化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净化风道;多个旋转体,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净化风道内,用以当水被喷淋到各所述旋转体上时,各所述旋转体绕旋转轴旋转以将水向外甩出,所述多个旋转体在第一方向上依序排布,各所述旋转体的旋转轴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工作时,所述多个旋转体中至少有相邻两个所述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相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工作时,所述多个旋转体中至少有相邻两个所述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相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旋转体的旋转轴同轴延伸。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体设有两个,包括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旋转轴沿上下延伸,所述第一旋转体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体上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体,用以驱动所述第一旋转体转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旋转体,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旋转体转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电机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一旋转体上方,所述第一电机支架的外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一电机支架的中心区域设有第一驱动安装部,所述第一驱动安装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沿上下向设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一轴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向下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并与所述第一旋转体上端驱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电机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二旋转体下方,所述第二电机支架的外周连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二电机支架中心区域设有第二驱动安装部,所述第二驱动安装部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沿上下向设有第二轴承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向上穿设于所述第二轴承并与所述第二旋转体下端驱动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旋转体的下端设有自所述第二旋转体的外周向外延伸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呈间隔设于所述第二轴承上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内分别形成有沿上下延伸的供水管安装空间,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供水管,所述供水管适于与水源连通,所述供水管穿插于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的供水管安装空间内,所述供水管的周壁开设有溢流孔,所述第一旋转体和所述第二旋转体的周侧开设有与所述溢流孔连通的甩水通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体下端开设有连通其供水管安装空间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旋转体上端开设有连通其供水管安装空间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呈上下相对设置,且在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供水管上端通过所述第一开口穿插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供水管安装空间内,所述供水管下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穿插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的供水管安装空间内,所述供水管在所述间隙处设有输水通道,所述输水通道适与水源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水箱及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输水通道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与所述输水通道连通,所述输水管的中段位于所述净化风道外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供水管安装架,所述供水管安装架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的间隙处,用于套接并支承所述供水管,所述安装环的外周设有沿所述供水管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承件,所述支承件的外端支承于所述壳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环中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设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的上端,所述供水管向下穿设于所述第三轴承后,穿插于所述第二旋转体的供水管安装空间内。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旋转体周侧设有滤网,所述滤网自各所述旋转体的外周沿径向向外延伸。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滤网设有多层,多层所述滤网沿各所述旋转体的轴向呈间隔设于各所述旋转体。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工作时,所述多个旋转体外缘的线速度为10m/s~45m/s。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工作时,所述多个旋转体外缘的线速度为20m/s~30m/s。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净化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净化风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空气自所述进风口流入,从所述出风口流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出风口、净化进风口和净化出风口,所述换热进风口和所述换热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净化出风口连通;以及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风道将所述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净化出风口连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壳还设有换热风道,所述换热风道将所述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连通;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换热风道内的室内换热器及室内风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以及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旋转体设于净化风道内,用以当水被喷淋到旋转体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各旋转体甩出的水形成水粒,与净化风道内的空气接触,吸附空气中的颗粒,从而净化空气,采用多个旋转体同时工作,对空气中颗粒的吸附更彻底,同时多个旋转体在同一方向依序排布,且各旋转体的转轴均沿该方向延伸,各旋转体对空气产生扰动,有利于净化风道内水粒的均匀分布,从而提升空气净化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空气净化模块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空气净化模块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空气净化模块俯视角度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为图2中空气净化模块仰视角度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4中第一电机支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为图4中第二电机支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8为图3中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和供水管的剖视图;图9为图5中供水管安装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空气净化模块142第二电机支架110壳体1420第二驱动安装部111模块进风口150水箱112模块出风口151水泵113净化风道152供水管121第一旋转体153溢流孔1210第一开口154输水通道122第二旋转体155输水管1220第二开口160供水管安装架123挡水板161安装环124供水管安装空间162支承件125滤网171第一轴承130驱动端172第二轴承131第一驱动装置173第三轴承132第二驱动装置200机壳140风机210换热出风口141第一电机支架220净化进风口1410第一驱动安装部230净化出风口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该空气净化模块能够单独使用,或者空气净化模块可与空调器结合使用,具体地,该空调器可为壁挂机、空调室内机或者移动空调等。其中,空气净化模块通过水洗的方式能够对室内空气或者是新风进行净化,以使流向室内的空气更加干净,并且能够起到加湿的效果。请结合参考图2至图5,具体地,本发明中的空气净化模块100包括壳体110和旋转体。其中,壳体110具有净化风道113,具体地,壳体110上可以开设进风口和出风口,净化风道113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室内空气或者新风从进风口进入壳体110,并由壳体110内设置的旋转体喷出的水清洗后,从出风口吹出。为与空调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区分,便于后续更好描述,故在下文中将壳体110的进风口定义为模块进风口111,壳体110的出风口定义为模块出风口112进行说明。壳体110大体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例如壳体110可呈方形或圆形等等。另外,壳体110也可呈两端封口的结构。一实施例中,模块进风口111设置在壳体110的周侧,壳体110顶端的敞口为模块出风口112,以实现一端进风一端出风。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模块出风口112也可设置在壳体110的周侧。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请结合参考图2至图5,多个旋转体120可旋转地设于净化风道113内,当水被喷淋到旋转体上时,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即该旋转体用以在自身绕其旋转轴线转动时将水旋转出去,甩出的水与净化风道113内的空气接触,吸附空气中的颗粒,从而净化空气。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旋转体设有多个,多个旋转体在第一方向上依序排布,各旋转体的旋转轴均沿第一方向延伸。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各旋转体120甩出的水形成水粒,与净化风道113内的空气接触,吸附空气中的颗粒,从而净化空气,采用多个旋转体同时工作,能够产生更多水粒,从而对空气中颗粒的吸附更彻底。同时多个旋转体在同一方向依序排布,且各旋转体的转轴均沿该方向延伸,各旋转体对空气产生扰动,有利于净化风道113内水粒的均匀分布。相对于现有技术,在无需进一步提高旋转体120转速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多个旋转体,进一步加强了空气净化效果,有利于空气净化模块100的稳定性。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工作时,多个旋转体中至少有相邻两个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相异。如此,不同的旋转体由于转速不同,甩出的水粒粒径也不同,从而能够吸附不同大小的颗粒,有利于针对空气中不同大小的颗粒进行净化吸收,从而提升净化效果。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工作时,多个旋转体中至少有相邻两个旋转体的旋转方向相反。相邻的旋转体逆向转动,提供了极大的剪切力,使得净化风道113内的气流被切割,从而可以产生强烈的紊流,此时,气体的湍流强度增强,气流表面的更新速度提升,有利于净化风道113内的空气和水粒分布均匀,从而提升空气净化效果。一实施例中,多个旋转体的旋转轴同轴延伸,更加有利于对旋转体的固定安装,节省空间。最好,旋转体的数量为两个,以实现对进入净化风道113的空气的双重水洗,进一步提高空气的净化效果。同时也能使旋转体的数量更为合理,以简化空气净化模块100的内部结构,减少空气净化模块100的占用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的旋转轴沿上下延伸,第一旋转体121设于第二旋转体122上方。如此,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沿上下方向布置,有利于旋转体的安装和布置。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至图5,空气净化模块100还包括第一驱动装置131和第二驱动装置132,第一驱动装置131驱动连接第一旋转体121,用以驱动第一旋转体121转动,第二驱动装置132驱动连接第二旋转体122,用以驱动第二旋转体122转动。如此,两个旋转体分别由单独的驱动装置驱动,实现对各旋转体的转速和转向单独控制。第一驱动装置131和第二驱动装置132的安装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实现对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的驱动连接即可。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第一驱动装置131通过第一电机支架141安装于第一旋转体121上方,第一电机支架141的外周连接壳体110,第一电机支架141的中心区域设有第一驱动安装部1410,第一驱动安装部1410具有安装腔,安装腔内沿上下向设有第一驱动装置131和第一轴承171,第一驱动装置131的驱动端130向下穿设于第一轴承171并与第一旋转体121上端驱动连接。使得第一驱动装置131与第一旋转体121之间仅传递扭矩,同时第一旋转体121由轴承提供支承,从而被更稳固地支承,以增强旋转体的稳定性。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第二驱动装置132通过第二电机支架142安装于第二旋转体122下方,第二电机支架142的外周连接壳体110,第二电机支架142的中心区域设有第二驱动安装部1420,第二驱动安装部1420具有安装腔,安装腔内沿上下向设有第二轴承172和第二驱动装置132,第二驱动装置132的驱动端130向上穿设于第二轴承172并与第二旋转体122下端驱动连接。使得第二驱动装置132与第而旋转体之间仅传递扭矩,同时第二旋转体122由轴承提供支承,从而被更稳固地支承,以增强旋转体的稳定性。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第二旋转体122的下端设有自第二旋转体122的外周向外延伸的挡水板123,挡水板123呈间隔设于第二轴承172上方。使得水粒被挡水板123遮挡,而不会进入轴承以及下方的驱动装置,避免因液体腐蚀机电部件,影响空气净化模块100的使用寿命。向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供水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是设置在各旋转体上方的供水装置向下将水喷淋在旋转体上,还可以直接向旋转体内部供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8,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内分别形成有沿上下延伸的供水管安装空间124,空气净化模块100还包括供水管152,供水管152适于与水源连通,供水管152穿插于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的供水管装空间124内,供水管152的周壁开设有溢流孔153,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的周侧开设有与溢流孔153连通的甩水通道。被输送到供水管152中的水从溢流孔153内高速喷出,形成细小的水滴,喷出的水滴通过外部的甩水通道甩出,因离心力的作用被再次细分,变为更加微小的水粒,并在旋转体的转动下沿旋转体的切线方向射出,空气中的尘埃与高速的水粒接触融合,从而净化空气。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第一旋转体121下端开设有连通其供水管安装空间124的第一开口1210,第二旋转体122上端开设有连通其供水管安装空间124的第二开口1220,第一开口1210和第二开口1220呈上下相对设置,且在第一开口1210和第二开口1220之间形成有间隙,供水管152上端通过第一开口1210穿插于第一旋转体121的供水管安装空间124内,供水管152下端通过第二开口1220穿插于第二旋转体122的供水管安装空间124内,供水管152在间隙处设有输水通道154,输水通道154适与水源连通。通过上述结构,实现同一供水管152同时对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供水,结构更加简单,同时使得两个旋转体出水更加均匀,提升空气净化效果。水源可以是外接的水源,也可以是设置在空气净化模块100中的内部水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设置于壳体110底部的水箱150及水泵151,水泵151的进水端与水箱150连通,水泵151的出水端与输水通道154连通。如此,能够通过水泵151水箱150内的水通过输送到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内部,并且可以通过水泵151增大水压,使水从旋转体内部高速喷出,达到更好的细化效果,及产生更高速的水粒。在较佳的实施例中,水泵151的出水端通过输水管155与输水通道154连通,输水管155的中段位于壳体110外部。如此,避免输水管155在净化风道113内影响第一旋转体121和第二旋转体122的旋转,便于安装维护。一实施例中,为了固定供水管152,请参阅图9,壳体110内还设有供水管安装架160,供水管安装架160包括安装环161,安装环161设于第一开口1210和第二开口1220之间的间隙处,用于套接并支承供水管152,安装环161的外周设有沿供水管152的径向向外延伸的支承件162,支承件162的外端支承于壳体110。如此稳固地支承供水管152,并确保供水管152上下延伸,不会在旋转体旋转时,影响旋转体的旋转。优选,安装环161中套设有第三轴承173,第三轴承173设于第二旋转体122的上端,供水管152向下穿设于第三轴承173后,穿插于第二旋转体122的供水管安装空间124内。如此,使得安装结构更加简单,并且为第二旋转体122提供有效支承,使得第二旋转体122更加稳定。一实施例中,各旋转体周侧设有滤网125,滤网125自各旋转体的外周沿径向向外延伸。滤网125用于承接喷淋到旋转体上的水,使得滤网125上的水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做离心运动,从而在滤网125网盘上形成大量微小水粒,水粒被向外甩出,与净化风道113内的空气接触,以吸附空气中的微粒,以净化空气。优选,滤网1251设有多层,多层所述滤网125沿各旋转体的轴向呈间隔设于旋转体,从而增加水粒的数量,以提高净化效果。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工作时,旋转体外缘的线速度为10m/s~45m/s,当旋转体外缘的线速度过小时,旋转甩出的水的速度小,对空气的净化效果差,当旋转体外缘的线速度过大时,旋转体转动的能耗大且产生的噪音大,且继续增大旋转体外缘的线速度对空气净化效果的提升小。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所述空气净化模块100工作时,旋转体外缘的线速度为20m/s~30m/s,此时旋转体具有净化效果好、能耗合理且噪音较小的优点。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10上开设有模块进风口111和模块出风口112,净化风道113连通模块进风口111和模块出风口112,模块进风口111和模块出风口112设于净化风道113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如此,流经净化风道113内的的气流沿第一方向流动,与净化风道113内被旋转体甩出的水粒之间形成逆流,提高水粒与空气之间的融合效果,提升净化效果。优选,空气净化模块100还包括风机140,风机140用于驱动空气自进风口流入,从出风口流出,从而提升净化风道113内的空气流通速度,提升空气净化效率。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200和空气净化模块100,空气净化模块10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空调室内机包括空气净化模块100,故而具有空气净化模块100带来的所有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和换热风机。机壳200沿上下方向延伸,机壳200设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出风口210以及连接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210的换热风道(图未标示),换热器(图未标示)和换热风机(图未标示)设于换热风道内。室内空气从换热进风口进入到换热风道,并经由换热器换热后,再从换热出风口210吹出。空气净化模块100与机壳200固定的方式具有多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与机壳200通过卡扣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与机壳200通过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与机壳200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此处并不限定空气净化模块100和机壳200的固定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两者连接即可。空气净化模块100安装在机壳200内或外均可,以下以空气净化模块100安装在机壳200内为例进行说明。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100安装在机壳200的底部,由于空气净化模块100安装在机壳200的底部,呈上下方向设置,故能够避免其占用横向空间,减小对室内横向空间的占用。在机壳200的周侧设有净化进风口220和净化出风口230,净化进风口220与模块进风口111连通,净化出风口230与模块出风口112连通(净化出风口230具体是与风道外壳171所形成的风道连通的)。由于旋转体120通过壳体110包裹后再安装在机壳200内,该壳体110能够阻挡旋转体120甩出的水流向机壳200的内壁,故而可避免机壳200内壁上的其它部件被打湿而损坏。另外,壳体110的周侧设有多个模块进风口111,实现周向多个位置进风,更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以下具体说明空气净化的工作流程:室内空气或新风在净化风机的作用下从净化进风口220进入机壳200内,并从模块进风口111流入净化风道113。水泵151将水箱150内的水输送到供水管152,将水朝旋转体四周喷出;旋转体在多个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转动,高速旋转的旋转体产生离心力将水朝四周甩出,形成细小的水流或水粒,空气在净化风道113内与水流或水粒充分接触,空气中的颗粒物附着在水上而掉落,净化后的空气朝上流动,并经由模块出风口112流入到净化风机的风道内,最终从机壳200上的净化出风口230吹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故而具有空调室内机带来的所有效果,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