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411953发布日期:2019-12-14 00:3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区域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系统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区域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等家电设备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空调器的使用环境中人口分布不均或者不同区域中用户需求不一致,需要对空调器在不同区域中的送风分别进行控制,区域控制的思想应运而生。

传统的区域控制系统是在一拖一机组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温控器反馈的温度数据,风阀控制器分别调节不同区域的风阀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不同区域的独立送风控制。然而,传统的区域控制系统中某个区域的温控器发生故障时,将无法得知该区域的当前温度数据,导致风阀控制器不能合理的控制该区域的风阀的工作状态。因此,传统的区域控制系统具有控制可靠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区域控制系统控制可靠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区域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系统。

一种区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出现故障区域时,获取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所述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发生故障的区域,所述非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正常运行的区域;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得到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根据所述启停控制温度和所述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对所述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得到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的步骤,包括:当存在区域面积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时,将所述区域面积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对应的环境温度作为启停控制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存在区域面积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时,将所述区域面积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对应的环境温度作为启停控制温度的步骤之前,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得到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的步骤,还包括:获取所述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以及所述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根据所述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和所述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判断是否存在区域面积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和所述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判断是否存在区域面积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的步骤,包括:分别将所述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与所述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进行做差得到不同的面积差值,判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面积阈值条件的面积差值,若是,则将满足预设面积阈值条件的面积差值所对应的非故障区域,作为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和所述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判断是否存在区域面积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当不存在区域面积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时,将所述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启停控制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启停控制温度和所述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对所述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所述预设温度由用户通过区域控制终端设置。

一种区域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环境温度获取模块,用于当出现故障区域时,获取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所述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发生故障的区域,所述非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正常运行的区域;启停控制温度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得到与所述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送风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启停控制温度和所述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对所述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

一种区域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风阀控制器、风阀和温控器,所述风阀分别连接所述风阀控制器的风阀接口,所述温控器分别和所述风阀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温控器用于采集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并发送至所述风阀控制器,所述风阀控制器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域控制系统还包括区域控制终端,所述风阀控制器通过终端接口连接所述区域控制终端。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室外机和上述的区域控制系统,所述室内机连接所述室外机,所述室内机的区域控制系统接口连接所述风阀控制器的空调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线控器,所述线控器连接所述室内机。

上述区域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空调系统,区域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区域时,将会启动应急控制功能,通过风阀控制器获取非故障区域此时对应的环境温度并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用以表征此时故障区域对应的当前环境温度。然后风阀控制器根据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即目标温度)以及当前环境温度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控制故障区域的合理运行,从而维持故障区域的基本制冷或制热需求,避免风阀控制器不能合理控制故障区域运行状况的情形发生,具有控制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区域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区域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又一实施例中区域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区域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区域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区域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一种区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200、步骤s300和步骤s400。

步骤s200,当出现故障区域时,获取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

具体地,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发生故障的区域,非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正常运行的区域。区域控制系统对应的每一区域中,均设置有温控器实时进行对应区域的环境温度采集,然后以无线通信的方式将采集得到的环境温度发送至风阀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温控器分别与风阀控制器的射频模块通信连接,以通过无线通信将环境温度发送至风阀控制器。应当指出的是,故障区域的判断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通过判断有工作需求的区中,是否每一区域均接收到对应的温控器采集并发送的环境温度,若是,则表示未出现故障区域,若否,则表示出现故障区域。

风阀即为风量调节阀,是工业厂房民用建筑的通风、空气调节及空气净化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末端配件,一般用在空调等通风系统管道中,用来调节支管的风量,也可用于新风与回风的混合调节。在空调系统的区域控制方案中,每一区域均对应设置有风阀,并且分别与风阀控制器的风阀接口连接,通过风阀控制器控制不同区域的风阀开度,为不同区域输送不同量的冷风或热风,从而实现不同区域的温度调节操作。为了使风阀输送的冷风或热风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使不同区域内的温度达到用户预期温度,在区域控制方案中风阀控制器还会实时的接收设置于不同区域的温控器采集的温度数据,从而对相应的风阀进行反馈调节。应当指出的是,同一区域中温控器的数量并不是唯一的,具体可以根据该区域的大小以及用户需求设置一个或多个的温控器。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温控器与风阀一一对应设置,即区域控制系统中每一个区域均设置有一个温控器进行温度采集,设置有一个风阀进行送风控制。

然而,在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中,温控器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故障,当温度控制发生故障时该区域对应的温度数据将无法采集发送至风阀控制器,风阀控制器将不能合理的对该故障区域的风阀进行控制。因此,本方案通过获取其余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采集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温度来替代温控器的功能,进而实现对故障区域的温度调节操作。

应当指出的是,有工作需求的区域可以是有需要开启风阀进行温度调节的区域或者是已经开启风阀进行温度调节的区域,即该方案可以应用于区域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行区域的温控器出现故障的场景,或者在需要开启风阀对各个区域进行温度调节时,需要开启风阀的区域中已经存在温控器出现故障的场景。对于上述两种场景,均可以本申请的区域控制方法启动紧急控制功能,以确保故障区域能够进行合理的制冷/制热操作。

步骤s300,根据环境温度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

具体地,启停控制温度即为用于与预设温度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风阀进行送风的温度或者开启风阀的具体开度大小的温度。风阀控制器在故障区域的温控器发生故障时,获取其余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最为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以便于后续操作中对故障区域进行合理的送风控制。可以理解,在温控器未发生故障的区域控制方案中,启停控制温度即为对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即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一个表征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的启停控制温度进行进一步地送风控制操作。

应当指出的是,由于该方案需要获取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非故障区域也有送风需求,因此,本申请的方案应用于有多数或者全部区域均需要开启风阀进行送风控制的场景。对于仅有一个区域需要进行送风控制,且该区域为故障区域的特殊情况,风阀控制器只需要将其它区域的温控器更换到故障区域,重新进行风阀与温控器的配对即可以保证故障区域的稳定运行。

步骤s400,根据启停控制温度和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

具体地,风阀控制器得到启停控制温度之后,将会根据启停控制温度以及故障区域对应的目标温度(即预设温度)进行故障区域的风阀控制,通过控制风阀打开的开度,实现为故障区域送风的操作。风阀控制器具体会根据启停控制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等,结合区域控制系统的风阀特点,智能控制故障区域的风阀以合适大小的开度运行,具体的控制方式与非故障区域根据环境温度和对应的预设温度进行送风控制类似。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0包括步骤s330。

步骤s330,当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时,将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对应的环境温度作为启停控制温度。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启停控制温度为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最为接近的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可以理解,区域面积相匹配即为区域面积之间的差值很小,在差值允许范围之内,由于在同一区域控制系统中,区域面积相差很小或者相同的两个区域的保温效果以及温度变化趋势等相差不大,甚至基本一致,因此,可以采用面积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作为故障区域的启停控制温度。通过风阀控制器能够知道具体每一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以及每一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通过区域面积之间的对比操作,找到与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然后根据该非故障区域对应的环境温度即可以进行故障区域的送风控制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域面积相匹配即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认为是相等的两个区域面积,例如,区域面积之差在±1平方米之内,即可以认为两个区域面积相匹配。应当指出的是,若存在多的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的面积相匹配时,选择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之差最小的非故障区域所对应的环境温度作为启停控制温度。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非故障区域对应的面积差值为0.5平方米,第二非故障区域对应的面积差值为0.4平方米,此时将会将第二非故障区域对应的环境温度作为启停控制温度。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30之前,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10和步骤s320。

步骤s310,获取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以及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

具体地,区域控制系统的区域控制终端预设有各个区域对应的区域面积,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预先将整个区域控制系统对应的各个区域的区域面积预设于区域控制终端。当出现故障区域,风阀控制器需要通过紧急控制方案实现故障区域的送风控制时,可以通过访问区域控制终端得到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和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然后进行进一步地分析操作。

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区域控制系统的不同区域均设置有测量面积或者用户手动输入面积的器件,当需要启用紧急控制方案时,通过故障区域对应的器件以及非故障区域对应的器件会将对应区域的区域面积发送至风阀控制器,以便于风阀控制器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最为接近的非故障区域。

步骤s320,根据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和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判断是否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

具体地,当风阀控制器得到每一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以及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之后,分别将每一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进行对比分析,即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若存在,即可以将该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作为故障区域的启停控制温度进行送风控制。

应当指出的是,区域面积具体的判断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和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判断是否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的步骤,包括:分别将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进行做差得到不同的面积差值,判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面积阈值条件的面积差值;若是,则将满足预设面积阈值条件的面积差值所对应的非故障区域,作为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做差比较的方式,得到每一个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然后将得到的面积差值分别与预设面积阈值条件进行比较。应当指出的是,预设面积阈值条件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面积阈值条件为±1平方米,即存在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之间的差值不超过1平方米,认为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可以理解,若否,即不存在满足预设面积阈值条件的面积差值时,则认为不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

请继续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20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340。

步骤s340,当不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时,将环境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启停控制温度。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启停控制温度为所有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在根据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和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进行分析时,由于各个区域的面积大小差别较大,还可能会出现不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的情况。此时将无法直接得到一个合适的启停控制温度进行,风阀控制器将会结合所有的环境温度,得到一个合适的启停控制温度进行送分控制。风阀控制器根据所有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计算,得到各个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启停控制温度,然后结合预设温度进行分析,即可以实现故障区域的合理送风控制。

请参阅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0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100。

步骤s100,获取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

具体地,预设温度由用户通过区域控制终端设置。当空调机组接入区域控制系统时,通过区域控制终端,用户可以自己的需求设置不同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同时当风阀控制器有需求时,区域控制终端能够将用户设置的不同预设温度发送至风阀控制器。可以理解,当风阀控制器访问区域控制终端时,区域控制终端可以是将所有的预设温度均发送至风阀控制器,风阀控制器根据需求选取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即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当风阀控制器访问区域控制终端时,区域控制终端仅将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发送至风阀控制器进行故障区域的送风控制。

上述区域控制方法,区域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区域时,将会启动应急控制功能,通过风阀控制器获取非故障区域此时对应的环境温度并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用以表征此时故障区域对应的当前环境温度。然后风阀控制器根据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即目标温度)以及当前环境温度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控制故障区域的合理运行,从而维持故障区域的基本制冷或制热需求,避免风阀控制器不能合理控制故障区域运行状况的情形发生,具有控制可靠性高的优点。

请参阅图4,一种区域控制装置,包括:环境温度获取模块200、启停控制温度分析模块300和送风控制模块400。

环境温度获取模块200用于当出现故障区域时,获取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

具体地,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发生故障的区域,非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正常运行的区域。区域控制系统对应的每一区域中,均设置有温控器实时进行对应区域的环境温度采集,然后以无线通信的方式将采集得到的环境温度发送至风阀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

然而,在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中,温控器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故障,当温度控制发生故障时该区域对应的温度数据将无法采集发送至风阀控制器,风阀控制器将不能合理的对该故障区域的风阀进行控制。因此,本方案通过获取其余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采集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温度来替代温控器的功能,进而实现对故障区域的温度调节操作。

应当指出的是,有工作需求的区域可以是有需要开启风阀进行温度调节的区域或者是已经开启风阀进行温度调节的区域,即该方案可以应用于区域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行区域的温控器出现故障的场景,或者在需要开启风阀对各个区域进行温度调节时,需要开启风阀的区域中已经存在温控器出现故障的场景。对于上述两种场景,均可以本申请的区域控制方法启动紧急控制功能,以确保故障区域能够进行合理的制冷/制热操作。

启停控制温度分析模块300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

具体地,启停控制温度即为用于与预设温度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风阀进行送风的温度或者开启风阀的具体开度大小的温度。风阀控制器在故障区域的温控器发生故障时,获取其余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最为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以便于后续操作中对故障区域进行合理的送风控制。可以理解,在温控器未发生故障的区域控制方案中,启停控制温度即为对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即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一个表征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的启停控制温度进行进一步地送风控制操作。

送风控制模块400用于根据启停控制温度和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

具体地,风阀控制器得到启停控制温度之后,将会根据启停控制温度以及故障区域对应的目标温度(即预设温度)进行故障区域的风阀控制,通过控制风阀打开的开度,实现为故障区域送风的操作。风阀控制器具体会根据启停控制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等,结合区域控制系统的风阀特点,智能控制故障区域的风阀以合适大小的开度运行,具体的控制方式与非故障区域根据环境温度和对应的预设温度进行送风控制类似。

在一个实施例中,启停控制温度分析模块300还用于当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时,将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对应的环境温度作为启停控制温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启停控制温度分析模块300还用于获取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以及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根据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和非故障区域的区域面积判断是否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启停控制温度分析模块300还用于当不存在区域面积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非故障区域时,将环境温度的平均值作为启停控制温度。具体操作与上述方法部分对应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区域控制装置还包括预设温度获取模块100。预设温度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

关于区域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区域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区域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上述区域控制装置,区域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区域时,将会启动应急控制功能,通过风阀控制器获取非故障区域此时对应的环境温度并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用以表征此时故障区域对应的当前环境温度。然后风阀控制器根据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即目标温度)以及当前环境温度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控制故障区域的合理运行,从而维持故障区域的基本制冷或制热需求,避免风阀控制器不能合理控制故障区域运行状况的情形发生,具有控制可靠性高的优点。

请参阅图6,一种区域控制系统,包括:风阀控制器20、风阀30和温控器40,风阀30分别连接风阀控制器20的风阀接口,温控器40分别和风阀控制器20通信连接,温控器40用于采集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并发送至风阀控制器20,风阀控制器20用于根据上述的方法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

具体地,当出现故障区域时,获取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40发生故障的区域,非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40正常运行的区域。区域控制系统对应的每一区域中,均设置有温控器40实时进行对应区域的环境温度采集,然后以无线通信的方式将采集得到的环境温度发送至风阀控制器20进行分析处理。

然而,在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中,温控器40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故障,当温度控制发生故障时该区域对应的温度数据将无法采集发送至风阀控制器20,风阀控制器20将不能合理的对该故障区域的风阀30进行控制。因此,本方案通过获取其余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40采集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温度来替代温控器40的功能,进而实现对故障区域的温度调节操作。

应当指出的是,有工作需求的区域可以是有需要开启风阀30进行温度调节的区域或者是已经开启风阀30进行温度调节的区域,即该方案可以应用于区域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行区域的温控器40出现故障的场景,或者在需要开启风阀30对各个区域进行温度调节时,需要开启风阀30的区域中已经存在温控器40出现故障的场景。对于上述两种场景,均可以本申请的区域控制方法启动紧急控制功能,以确保故障区域能够进行合理的制冷/制热操作。

根据环境温度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启停控制温度即为用于与预设温度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风阀30进行送风的温度或者开启风阀30的具体开度大小的温度。风阀控制器20在故障区域的温控器40发生故障时,获取其余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最为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以便于后续操作中对故障区域进行合理的送风控制。可以理解,在温控器40未发生故障的区域控制方案中,启停控制温度即为对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即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一个表征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的启停控制温度进行进一步地送风控制操作。

根据启停控制温度和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风阀控制器20得到启停控制温度之后,将会根据启停控制温度以及故障区域对应的目标温度(即预设温度)进行故障区域的风阀30控制,通过控制风阀30打开的开度,实现为故障区域送风的操作。风阀控制器20具体会根据启停控制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等,结合区域控制系统的风阀30特点,智能控制故障区域的风阀30以合适大小的开度运行,具体的控制方式与非故障区域根据环境温度和对应的预设温度进行送风控制类似。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域控制系统还包括区域控制终端10,风阀控制器20通过终端接口连接区域控制终端10。

具体地,预设温度由用户通过区域控制终端10设置。当空调机组接入区域控制系统时,通过区域控制终端10,用户可以自己的需求设置不同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同时当风阀控制器20有需求时,区域控制终端10能够将用户设置的不同预设温度发送至风阀控制器20。可以理解,当风阀控制器20访问区域控制终端10时,区域控制终端10可以是将所有的预设温度均发送至风阀控制器20,风阀控制器20根据需求选取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即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当风阀控制器20访问区域控制终端10时,区域控制终端10仅将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发送至风阀控制器20进行故障区域的送风控制。

上述区域控制系统,区域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区域时,将会启动应急控制功能,通过风阀控制器获取非故障区域此时对应的环境温度并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用以表征此时故障区域对应的当前环境温度。然后风阀控制器根据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即目标温度)以及当前环境温度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控制故障区域的合理运行,从而维持故障区域的基本制冷或制热需求,避免风阀控制器不能合理控制故障区域运行状况的情形发生,具有控制可靠性高的优点。

请参阅图7,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50、室外机60和上述的区域控制系统,室内机50连接室外机60,室内机50的区域控制系统接口连接风阀控制器20的空调接口。

具体地,室外机60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主控制部件,室内机50主要包括蒸发器、节流膨胀阀、风机电机等,通过室内机50与室外机60的协同工作,能够实现相应的制冷或制热操作。进一步地,空调系统还包括区域控制系统,通过区域控制系统进一步实现不同区域的分别制热或制冷操作。

当出现故障区域时,获取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40发生故障的区域,非故障区域为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40正常运行的区域。区域控制系统对应的每一区域中,均设置有温控器40实时进行对应区域的环境温度采集,然后以无线通信的方式将采集得到的环境温度发送至风阀控制器20进行分析处理。

然而,在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中,温控器40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故障,当温度控制发生故障时该区域对应的温度数据将无法采集发送至风阀控制器20,风阀控制器20将不能合理的对该故障区域的风阀30进行控制。因此,本方案通过获取其余有工作需求的区域中温控器40采集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温度来替代温控器40的功能,进而实现对故障区域的温度调节操作。

应当指出的是,有工作需求的区域可以是有需要开启风阀30进行温度调节的区域或者是已经开启风阀30进行温度调节的区域,即该方案可以应用于区域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运行区域的温控器40出现故障的场景,或者在需要开启风阀30对各个区域进行温度调节时,需要开启风阀30的区域中已经存在温控器40出现故障的场景。对于上述两种场景,均可以本申请的区域控制方法启动紧急控制功能,以确保故障区域能够进行合理的制冷/制热操作。

根据环境温度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启停控制温度即为用于与预设温度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风阀30进行送风的温度或者开启风阀30的具体开度大小的温度。风阀控制器20在故障区域的温控器40发生故障时,获取其余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最为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以便于后续操作中对故障区域进行合理的送风控制。可以理解,在温控器40未发生故障的区域控制方案中,启停控制温度即为对应区域的环境温度,即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非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进行分析,得到一个表征故障区域的环境温度的启停控制温度进行进一步地送风控制操作。

根据启停控制温度和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风阀控制器20得到启停控制温度之后,将会根据启停控制温度以及故障区域对应的目标温度(即预设温度)进行故障区域的风阀30控制,通过控制风阀30打开的开度,实现为故障区域送风的操作。风阀控制器20具体会根据启停控制温度与预设温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空调机组的运行状况等,结合区域控制系统的风阀特点,智能控制故障区域的风阀30以合适大小的开度运行,具体的控制方式与非故障区域根据环境温度和对应的预设温度进行送风控制类似。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线控器70,线控器70连接室内机50。具体地,通过线控器70实现对空调系统的控制操作,具有控制简单的优点。

上述空调系统,区域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区域时,将会启动应急控制功能,通过风阀控制器获取非故障区域此时对应的环境温度并进行分析,得到与故障区域相匹配的启停控制温度,用以表征此时故障区域对应的当前环境温度。然后风阀控制器根据故障区域对应的预设温度(即目标温度)以及当前环境温度对故障区域进行送风控制。通过上述方案可以控制故障区域的合理运行,从而维持故障区域的基本制冷或制热需求,避免风阀控制器不能合理控制故障区域运行状况的情形发生,具有控制可靠性高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