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8540发布日期:2020-01-21 22: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农副产品加工是农副产品产出以后,进入消费领域以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再制造活动。收购企业向生产者收购来的农副产品,大多数是未经加工的初级产品,不仅规格、质量很不一致,而且有的农副产品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和杂质。为便于贮存、调运和销售,就必须通过初步加工来清除杂质、统一规格。特别是鲜活农副产品,只有经过初步加工才能防止霉变、死亡,保持其使用价值。农副产品加工按其生产性质不同,可分为简单加工和生产新产品加工两类。简单加工是指对农副产品进行挑选、分类、分等、干燥、整理和包装等活动,一般是结合农副产品的验收和保管业务进行的;生产新产品加工是指为了适应生产或消费的需要,把收购来的农副产品作为原料,通过工业加工过程创造出新的产品,如轧花、榨油、畜禽屠宰等活动。这种加工活动,一般是由加工企业单独进行的。

南瓜子作为农副产品中的一种,口感较好,并且具有一定的食疗功效,广泛被人们所喜爱,现有南瓜子烘干设备,烘干不均匀且烘干效率较低,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南瓜子烘干设备,烘干不均匀且烘干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内端设有网槽,且网槽内端设有输送带,所述加热管设置为螺旋环状结构,所述网槽设置为相互交织的菱形镂空结构,所述输送带设置有两条,且输送带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输送带内侧左端设有从动轮,且输送带内侧右端设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后端内侧设有电机,所述加热管作用于网槽与输送带构成循环烘干结构。

优选的,所述加热管设在壳体内部,且壳体上端设有料斗,所述料斗设置为漏斗形结构,且料斗漏斗形结构内侧右边和网槽内侧右边处于同一垂直面,所述料斗下端右侧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底边与网槽顶边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网槽下端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设置为凹槽结构,并且固定槽凹槽结构底端设有缺口,所述输送带外端设有固定块,且固定块设置为“t”型结构,所述固定槽凹槽结构与固定块“t”型结构完全吻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轮后端设置为凹槽结构,所述电机置于驱动轮后端凹槽结构处,且电机的电机轴穿插固定在驱动轮凹槽结构中心。

优选的,所述壳体下端设有支架,所述壳体内部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且壳体内部右侧下端圆弧形结构左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设置为斜边结构,且出料口正下端设有收集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设置有加热管,利用加热管螺旋环状结构的设置对设置为菱形镂空结构的网槽进行环绕包裹,让加热管的加热温度能作用到网槽内南瓜子的各个角度,使南瓜子受热均匀,受热效果好,加强了南瓜子的烘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图1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图1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电机与驱动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2、加热管,3、网槽,4、固定槽,5、电机,6、支架,7、驱动轮,8、收集盒,9、从动轮,10、输送带,11、壳体,12、固定块,13、限位块,1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料斗1、加热管2、网槽3、固定槽4、电机5、支架6、驱动轮7、收集盒8、从动轮9、输送带10、壳体11、固定块12、限位块13和出料口14,加热管2内端设有网槽3,且网槽3内端设有输送带10,加热管2设在壳体11内部,且壳体11上端设有料斗1,料斗1设置为漏斗形结构,且料斗1漏斗形结构内侧右边和网槽3内侧右边处于同一垂直面,料斗1下端右侧设有限位块13,且限位块13底边与网槽3顶边相接触,从料斗1进入的南瓜子会堆积在网槽3右侧,在限位块13的刮动作用下,能使网槽3内的南瓜子保证均匀的分布于网槽3内,方便网槽3内南瓜子的全面受热,壳体11下端设有支架6,壳体11内部设置为圆弧形结构,且壳体11内部右侧下端圆弧形结构左端设有出料口14,出料口14设置为斜边结构,且出料口14正下端设有收集盒8,壳体11内侧右端圆弧形结构的设置和出料口14斜边结构的设置,方便了烘干后南瓜子的滑出,避免南瓜子积累搁置在了壳体11内部,加热管2设置为螺旋环状结构,网槽3设置为相互交织的菱形镂空结构,网槽3下端设有固定槽4,且固定槽4设置为凹槽结构,并且固定槽4凹槽结构底端设有缺口,输送带10外端设有固定块12,且固定块12设置为“t”型结构,固定槽4凹槽结构与固定块12“t”型结构完全吻合,固定槽4凹槽结构与固定块12“t”型结构互为卡合结构,此结构连接牢固且便于拆装,既维持了网槽3的正常运转,也为网槽3的清洗操作提供了方便,输送带10设置有两条,且输送带10之间设有空隙,输送带10内侧左端设有从动轮9,且输送带10内侧右端设有驱动轮7,驱动轮7后端内侧设有电机5,电机5置于驱动轮7后端凹槽结构处,且电机5的电机轴穿插固定在驱动轮7凹槽结构中心,电机5置于驱动轮7后端凹槽处的设置,既保证了驱动轮7的正常旋转,也节约了电机5的占用空间,节约了驱动轮7的材料制作成本,加热管2作用于网槽3与输送带10构成循环烘干结构。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时,首先打开该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电源,加热管2和电机5通电运行,然后把需要烘干的南瓜子从料斗1倒入进网槽3的凹槽中,电机5通电带动驱动轮7转动,驱动轮7转动带动输送带10和从动轮9转动,输送带10转动带动固定块12和固定槽4转动,固定槽4转动带动网槽3移动,网槽3在移动过程中被限位块13把网槽3的南瓜子刮平,使南瓜子高度与网槽3顶面保持一致,同时加热管2对网槽3的南瓜子执行烘干工作,再然后网槽3内被烘干的南瓜子,被转动的输送带10带动至壳体11内侧右下端,从壳体11内侧右下端的弧形结构处通过出料口14滑向收集盒8被收集,最后可以通过拆卸固定槽4转动与固定块12达到对固定槽4定期清理,这就是该农副产品加工用烘干装置的使用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