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87850发布日期:2020-02-11 10:0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新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设备是指能够滤除或杀灭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目前以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的家用和商用空气净化设备为主,空气净化设备可以过滤空气悬浮微粒、细菌、病毒、真菌孢子、花粉、石棉、氡气衰变产物等污染物。

现有的空气净化设备在更换滤芯时,过程较为繁琐,增加了人们的工作负担,同时也降低了拆装滤芯的便捷性,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新风系统,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新风系统,方便进行更换滤芯。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新风系统,包括底框,其特征是:所述底框的上侧固定连接方形槽一,所述方形槽一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杆一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杆二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方形槽二的两侧,所述方形槽二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杆三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杆四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四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方形槽三的两侧,所述方形槽三的上侧固定连接进气筒。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一侧的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定连接齿轮一,所述连杆三的一端固定连接齿轮二,所述齿轮一啮合所述齿轮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框的上侧一端铰接接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方形块,所述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把手。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形块的一侧对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顶丝。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方形槽一、方形槽二和方形槽三结构、大小相同,所述方形槽一、方形槽二和方形槽三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横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框上设置有安装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新风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便于滤芯的更换;

(2)转动把手带动螺杆即可实现方形槽二和方形槽三的移动,通过连杆一、连杆二、连杆四和连杆四带动方形槽二、方形槽三上移,方便滤芯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气筒,2、方形槽三,3、方形块,4、把手,5、顶丝,6、螺杆,7、底框,7a、方形槽一,8、连杆一,9、连杆二,10、连杆三,11、连杆四,12、齿轮二,13、齿轮一,14、安装孔,15、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框7,所述底框7的上侧固定连接方形槽一7a,所述方形槽一7a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杆一8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一8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杆二9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二9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方形槽二6a的两侧,所述方形槽二6a的两侧分别铰接连杆三10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三10的另一端分别铰接连杆四11的一端,两个所述连杆四11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方形槽三2的两侧,所述方形槽三2的上侧固定连接进气筒1。

一侧的所述连杆二9的另一端定连接齿轮一13,所述连杆三10的一端固定连接齿轮二12,所述齿轮一13啮合所述齿轮二12。

所述底框7的上侧一端铰接接螺杆6的一端,所述螺杆6螺纹连接方形块3,所述螺杆6的上端固定连接把手4。

所述方形块3的一侧对应所述螺杆6螺纹连接顶丝5。

所述方形槽一7a、方形槽二6a和方形槽三2结构、大小相同,所述方形槽一7a、方形槽二6a和方形槽三2的上侧分别固定连接一组均匀排布的横杆15。

所述底框7上设置有安装孔14,底框7可以通过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14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需要更换滤芯时,拧松顶丝5,转动把手4带动螺杆6转动,螺杆6带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方形块3上移,方形块3带动方形槽三2上移,方形槽三2带动进气筒1上移,方形槽三2带动连杆四11向上摆动,连杆四11带动连杆三10向上摆动,一侧的连杆三10带动齿轮二12转动,齿轮二12带动齿轮一13转动,齿轮一13带动对应的连杆二9摆动,连杆二9和连杆三10带动方形槽二6a上移,连杆二9带动连杆一8摆动,最终方形槽三2和方形槽二6a和方形槽一7a之间距离变大,然后拧紧顶丝5,将滤芯取出后更换,拧松顶丝5,反向转动把手4带动螺杆6反向转动,最终带动方形槽三2和方形槽二6a下移回位。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