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温度感应红外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01925发布日期:2020-09-11 23: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温度感应红外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控模块、温度感应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所述温度感应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均与所述主控模块电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器te4、插接器j1、插接器j2、按键key0和按键key1;所述主控器te4的型号为stc89c52rc单片机;所述插接器j1的1引脚分两路,一路接vcc电源,另一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40引脚;所述插接器j1的2引脚接地;所述插接器j2的1引脚接所述主控器te4的10引脚;所述插接器j2的2引脚接所述主控器te4的11引脚;所述按键key0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12引脚;所述按键key1的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13引脚,另一端接所述按键key0与地的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调的温度感应红外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感应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u1和电阻r12;所述温度传感器u1的1引脚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u1的3引脚分两路,一路接vcc电源,另一路通过所述电阻r12接所述主控器te4的7引脚;所述温度传感器u1的2引脚接所述电阻r12与所述主控器te4的7引脚的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调的温度感应红外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包括三极管kt5、电阻r3、电阻r4和发光二极管d1;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通过所述电阻r4接vcc电源,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接所述三极管kt5的3引脚;所述三极管kt5的2引脚接地;所述三极管kt5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3接所述主控器te4的1引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空调的温度感应红外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显示模块包括数码管te1、电阻r1、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三极管kt1、三极管kt2、三极管kt3和三极管kt4;所述三极管kt4的3引脚接vcc电源;所述三极管kt4的2引脚接所述数码管te1的12引脚;所述三极管kt4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6接所述主控器te4的24引脚;所述三极管kt3的3引脚接所述三极管kt4的3引脚与vcc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三极管kt3的2引脚接所述数码管te1的9引脚;所述三极管kt3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5接所述主控器te4的23引脚;所述三极管kt2的3引脚接所述三极管kt4的3引脚与vcc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三极管kt2的2引脚接所述数码管te1的8引脚;所述三极管kt2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4接所述主控器te4的22引脚;所述三极管kt1的3引脚接所述三极管kt4的3引脚与vcc电源之间的节点;所述三极管kt1的2引脚接所述数码管te1的6引脚;所述三极管kt1的1引脚通过所述电阻r13接所述主控器te4的21引脚;所述电阻r11的一端接所述数码管te1的11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32引脚;所述电阻r10的一端接所述数码管te1的10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33引脚;所述电阻r9的一端接所述数码管te1的7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34引脚;所述电阻r8的一端接所述数码管te1的5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35引脚;所述电阻r7的一端接所述数码管te1的4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36引脚;所述电阻r6的一端接所述数码管te1的3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37引脚;所述电阻r1的一端接所述数码管te1的2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38引脚;所述电阻r5的一端接所述数码管te1的1引脚,另一端接所述主控器te4的39引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空调的温度感应红外控制开关,包括主控模块、温度感应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温度感应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和数码管显示模块均与主控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温度感应模块采集周围环境的温度,并传输给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将接收到的温度值传输给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当温度值达到主控模块设置的特定值时,主控模块发送控制信号给红外发射模块,红外发射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发送开启或者关闭信号,当空调接收到开启或者关闭信号后,开启或关闭空调;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智能化服务。

技术研发人员:易子川;黄智超;刘春元;李磊;赖贤尹;黄凯壮;张智;迟锋;白鹏飞;彭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23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