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7178发布日期:2020-10-30 21:1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呈螺旋盘旋状设置的管体(1)、若干个立柱(2)以及分别与管体(1)两端连接的输入管(3)和输出管(4),所述管体(1)围合形成换热腔(10),所述立柱(2)位于换热腔(10)内,所述立柱(2)沿管体(1)螺旋盘旋线的轴向设置,所述立柱(2)通过连接件(5)与管体(1)连接,所述输出管(4)通过固定件(6)与管体(1)连接,所述输入管(3)通过限位件(7)与管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包括包裹管体(1)侧壁的若干个弧形扣(50),所述弧形扣(50)沿管体(1)的周向设置,所述弧形扣(50)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杆(51),所述连接杆(51)沿管体(1)径向设置,所述立柱(2)的侧壁上设有供连接杆(51)穿过的通孔(20),所述连接杆(51)穿过通孔(20)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52),所述固定螺母(52)与所述立柱(2)的侧壁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21),所述安装孔(21)位于弧形扣(50)的下方,所述立柱(2)的侧壁上设有穿过安装孔(21)的弧形杆(22),所述弧形杆(22)的两端均向管体(1)的一侧延伸,所述弧形杆(22)的顶壁上其位于立柱(2)的两侧均螺纹连接螺杆(23),所述螺杆(23)远离弧形杆(2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托板(24),所述托板(24)与管体(1)的外侧壁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0)和安装孔(21)的孔壁上均设有橡胶密封圈(25),两所述橡胶密封圈(25)分别与连接杆(51)和弧形杆(22)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6)包括连接板(60)以及设置在连接板(60)两端的连接弧板(61)和安装弧板(62),所述连接弧板(61)的中心线与安装弧板(62)的中心线垂直,所述连接弧板(61)远离连接板(60)的一端以及安装弧板(62)远离连接板(60)的一端均铰接有固定弧板(63),所述固定弧板(63)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板(65),两所述安装板(65)均通过螺栓(64)与连接板(60)连接,所述螺栓(64)穿过连接板(60)的一端设有连接螺母(6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7)包括与输入管(3)靠近管体(1)一端连接的支撑板(70),所述支撑板(70)远离输入管(3)的一侧设有支撑杆(71),所述支撑杆(71)远离支撑板(70)的一端设有限位板(72),所述限位板(7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包裹管体(1)的抱箍(7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两端均设有定位板(2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管(3)和输出管(4)的端壁上均设有法兰盘(3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有色金属的高效换热盘管,其涉及一种换热盘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盘管容易发生晃动,导致影响换热盘管与换热器之间安装稳定性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呈螺旋盘旋状设置的管体、若干个立柱以及分别与管体两端连接的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管体围合形成换热腔,所述立柱位于换热腔内,所述立柱沿管体螺旋盘旋线的轴向设置,所述立柱通过连接件与管体连接,所述输出管通过固定件与管体连接,所述输入管通过限位件与管体连接;以此可以减少管体发生晃动,导致影响管体与换热器之间发生脱落的可能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宜军;王浩;薛飞;季如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浩康有色金属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0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