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5435570发布日期:2021-06-11 21:5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器主要包括形成冷媒主回路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节流部件和室外换热器,通过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压缩机形成的回路中的循环流动,伴随着冷媒的相变,可以调节室内换热器所处的室内空间的温度。如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形下,室内换热器是作为发放热量的冷凝器从而使室内空间的温度升高,而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形下,室内换热器是作为发放冷量的蒸发器从而使室内空间的温度降低。为了避免由于作为动力部件的压缩机工作于高温环境下导致出现压缩机的性能受到影响甚至被损坏的现象,空调器通常针对压缩机采用降频保护机制。具体而言:当压缩机所处的温度过高时,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频)的方式来降低温度。

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6403191a)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并具体公开了如下内容: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或者除湿模式时,检测室外换热器的换热管温度t;当检测到换热管温度t≥第一设定温度tp1时,进入到保护模式,当检测到换热管温度t<第一设定温度tp1时,空调器处于正常运行模式;在保护模式,当检测到的换热管温度t≥第二设定温度tp2时,将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f1降低至第一设定频率f2;当第一设定温度tp1≤换热管温度t<第二设定温度tp2时,保持压缩机的当前运行频率。可以看出,该文献通过参考换热管温度t来对压缩机进行降频控制从而降低了系统压力、避免了压缩机被烧坏。

由于压缩机的降频处理必然会导致制冷/制热量的下降,即过热保护机制的启动必然会伴随着制冷制热性能的下降。因此,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基于温度检测确定压缩机是否处于高温环境的判断机制出现误判的情形下,会出现由于压缩机启动了过热保护机制导致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性能受到影响的现象。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所述室外部分包括压缩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在排气温度大于分界温度的情形下,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基于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排气压力,以设定的方式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基于降频操作的过热保护机制能够被更恰当地启动。

具体而言,在“通过启动过热保护机制能够有效地防止压缩机处于过热的工作环境”这一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保证了压缩机是在合适的时机启动过热保护机制的。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压缩机能够在检测的工作环境过热或者接近过热的情形下被及时地启动;另一方面,通过压力的校正,能够保证过热保护机制被启动后尽可能少地影响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性能。

由于压缩机包裹棉被的结构,因此极易引起压缩机内部的出现局部环境温度过高的问题。这样一来,由于压缩机的热量无法及时地释放到外部环境中,导致排气管内的温度引起虚涨,具体而言,单从温度的检测结果分析出的需要启动保护机制的必要性要比真实情况严重,此时若按照检测结果进行保护机制的启动,则会由于过热保护机制被启动而使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性能受到影响。

与温度不同的是,排气管的压力只压缩机的能力的影响,并不会因为包裹棉被的原因出现虚涨等现象。因此,本发明旨在通过引入压力的检测,对基于温度的检测结果进行校正,从而对保护机制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这样的调整一方面能够使压缩机得到有效的保护,另一方面能够降低由于过热保护机制被启动而导致的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性能受到的影响。

对于上述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界温度等于与所述压缩机的保护机制相对应的基准温度。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准确地启动保护机制。

对于上述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界温度小于与所述压缩机的保护机制相对应的基准温度。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更好地启动保护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从保护机制的启动时机来看,分界温度小于和等于基准温度对应的是两种启动机制,具体地:

1)在分界温度等于基准温度的情形下,压力的检测相当于对温度检测结果的核验。这样一来,在压力条件也满足的情形下,通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及时地在原本就应当启动保护机制的温度节点启动保护机制。

2)在分界温度小于基准温度的情形下,压力的检测相当于对温度检测结果的校正。这样一来,在压力条件满足的情形下,通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在温度尚未达到原本应当启动保护机制的温度节点,即基准温度时,基于压力的校正,在温度达到原本应当启动保护机制的温度节点之前,通过提前启动保护机制的方式避免了由于温度的升高对压缩机的影响。

对于上述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外部分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部分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置有节流部件,所述的“基于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排气压力,以设定的方式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在所述排气温度大于基准温度的前提下,若排气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则:使所述节流部件增加第一开度;并使压缩机采用大于等于设定步幅的第一步幅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压缩机在过热状态真实的情形下使保护机制被启动。

通过降频处理,能够谋求压缩机能够尽快获得与保护机制对应的保护效果。在降频的基础上,通过增大节流部件的开度,能够谋求可能多地释放冷媒从而降低了冷媒在回路中发生堵塞现象的可能性,进而有效地防止出现由于冷媒堵塞带来的压力过大的现象。

对于上述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基于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排气压力,以设定的方式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在所述排气温度大于基准温度的前提下,若排气压力小于等于设定压力,则:使所述节流部件增加第二开度;并使所述压缩机采用小于设定步幅的第二步幅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其中,所述第二开度小于第一开度。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压缩机在过热状态存在虚涨的情形下使保护机制被合理地启动。

对于上述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室外部分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内部分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设置有节流部件,所述的“基于所述排气温度和所述排气压力,以设定的方式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包括:在所述排气温度大于分界温度小于等于基准温度的前提下,若排气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则:使所述节流部件不作反应;并使所述压缩机采用大于等于设定步幅的第三步幅降低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谋求更为及时地启动压缩机的保护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节流部件不作反应应当理解为:节流部件不受与保护机制相关的程序的影响,而继续按照空调器的其他程序运行,如按照正常的制冷制热需求,节流部件的开度需要适配性地改变。

对于上述控制方法,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界温度与所述基准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大于15℃。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保证压缩机的保护机制在必要的情形下被提前启动的前提下,避免了由于提前启动导致的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性能受到影响。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发明实现其控制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理解的是,该程序代码包括但不限于执行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程序代码。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适于存储多条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运行以执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该控制装置具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该控制装置可以是包括各种电子设备形成的控制装置设备。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能够执行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该空调器具有前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硬件、软件或者两者的组合。一个模块可以包括硬件电路,各种合适的感应器,通信端口,存储器,也可以包括软件部分,比如程序代码,也可以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图像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者其他任何合适的处理器。处理器具有数据和/或信号处理功能。处理器可以以软件方式实现、硬件方式实现或者二者结合方式实现。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任何合适的可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比如磁碟、硬盘、光碟、闪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

进一步,应该理解的是,由于控制模块的设定仅仅是为了说明对应于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系统中的功能单元,因此控制模块对应的物理器件可以是处理器本身,或者处理器中软件的一部分,硬件的一部分,或者软件和硬件结合的一部分。因此,控制模块的数量为一个仅仅是示意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模块进行适应性地拆分。对控制模块的具体拆分形式并不会导致技术方案偏离本发明的原理,因此,拆分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尽管本实施例是结合第一步幅和第三步幅相等且均为最大步幅为例来描述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形对此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a和/或b”表示所有可能的a与b的组合,比如只是a、只是b或者a和b。术语“至少一个a或b”或者“a和b中的至少一个”含义与“a和/或b”类似,可以包括只是a、只是b或者a和b。单数形式的术语“一个”、“这个”也可以包含复数形式。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灶具原理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发明的主旨。

空调器主要包括形成冷媒主回路的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节流部件(如毛细管、电子膨胀阀等)和四通阀,其中,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室外空调器通过切换四通阀的连通方式,能够使空调器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通过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部件-蒸发器-压缩机形成的回路中的循环流动,伴随着冷媒的相变,可以向室内换热器的表面发放冷量/热量。具体而言:当冷媒沿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的回路循环流动时,空调器处于制热循环。即: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形下,室内换热器作为发放热量的冷凝器;而当冷媒沿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压缩机的回路循环流动时,空调器处于制冷循环。即: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的情形下,室内换热器作为发放冷量的蒸发器。

空调器通常包括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对于有的机型而言(如窗机等),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是集成在同一个壳体内。而对于绝大部分机型而言,室外部分和室内部分为分体式结构,其中的室外部分称作空调室外机,室内部分称作空调室内机,二者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分体式结构的空调器通常包括柜机、挂机以及嵌入式空调器等。

以挂机为例,空调室内机的壳体的背部通常固定设置于室内空间的墙壁,壳体上设置有回风口和送风口,壳体内主要设置有室内换热器、室内风机和接水盘等,室内换热器主要用于伴随着冷媒的相变在其表面产生热量/冷量;室内风机主要引导室内空间的空气经回风口进入壳体的内部,并在流经室内换热器表面时与其换热从而调节空气的温度,之后经送风口重新发放至室内空间;接水盘主要用于在制冷循环期间将冷凝水排出室外,具体地:在空调器处于制冷循环的过程中,作为蒸发器的室内换热器在向室内空间释放冷量的同时,其表面会产生冷凝水。设置于室内换热器下方的接水盘主要用于收集室内换热器表面产生的冷凝水并及时地排出室外侧,从而保证了空调器的运行可持续性。

空调器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配置为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压缩机的排气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

参照图1,图1示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该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01、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s102、判断排气温度是否大于分界温度;

如在出厂阶段,预设有一个基准温度,压缩机的保护机制在排气温度达到该温度时便启动,分界温度略低于该基准温度。如示例性地,基准温度为120℃,分界温度为105℃。

若是,则不启动保护机制,即不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方式来保护压缩机从而防止其工作温度过高;

若否,则转入s103;

s103、进一步判断排气温度是否大于基准温度以及排气压力是否大于设定压力,并根据具体的判断结果,启动不同方式的保护机制,具体地:

s1031、若“排气温度大于基准温度”、“排气压力大于设定压力3.75mpa(如实验中测得的排气压力为3.759mpa)”,则通过如下的方式对压缩机进行过热保护:

使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加至作为第一开度的最大开度,并使压缩机采用作为第一步幅的最大步幅(如3hz/10s)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1032、若“排气温度大于基准温度”、“排气压力≤设定压力”,则通过如下的方式对压缩机进行过热保护:

使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增加至作为第二开度的最小开度,并使压缩机采用作为第二步幅的较小步幅(如2hz/20s)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1033、若“排气温度≤基准温度”、“排气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则通过如下的方式对压缩机进行过热保护:

使电子膨胀阀不作反应,并使压缩机采用作为第三步幅的最大步幅(如也为最大步幅,即3hz/10s)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s1034、若“排气温度≤基准温度”、“排气压力≤设定压力”,则不启动保护机制,即不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方式来保护压缩机从而防止其工作温度过高。由于此时的温度较高,也可以通过一定的降频处理来适当地缓解温度过高的现状,如使电子膨胀阀不作反应并使压缩机采用最小步幅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给出相应的反馈信息等,如反馈信息包括压力和温度的检测结果或者与之相关的提示信息等。

可以看出,在发明的控制方法中,通过在排气温度的基础上引入排气压力的检测,保证了压缩机的保护机制的启动必要性。并且,对于排气温度而言,在预设的基准温度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分界温度,能够确定出与当前的压缩机所处的环境状态更适配的保护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上述实施例中将各个步骤按照特定的先后顺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发明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并非必须按照这样的顺序执行,其可以同时执行或以其他顺序执行,也可以增加、替换或者省略某些步骤,这些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等。如可以是,将分界温度与基准温度调整为二者相等,则控制逻辑便简化为:在排气温度大于基准温度且排气压力大于设定压力的情形下,启动保护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以上述具体方式所构成的控制方法作为示例进行了介绍,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应不限于此。事实上,用户完全可根据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等情形灵活地调整相关的步骤以及步骤中的参数等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