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392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的风扇罩结构的改进,使其同时具有能将冷凝器排水吹散雾外功能,具体说是一种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
目前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放,一般采用通水管直接排放到室外,直接流到地面上,影响了公共环境,而且有时楼上住户的冷凝器排水流到楼下住户的阳台上或门上等,还会引起邻里纠纷。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的缺点,提出一种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使得冷凝器的排水被雾化后排入大气,而不会滴落在下方的地面上或其他物件上。
本实用新型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室调器风扇罩,由圆环形管和放射形管相互连接并连通组成风扇罩骨架,其特征在于在圆环形管和放射形管相交处,连接有积水器,积水器是一个空腔的盒子,内腔与圆环形管、放射形管相连通,在积水器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分布有多个小孔,外壁面的小孔是排出雾化水孔,直径为0.5-2毫米,内壁面的小孔是进风孔,直径为2-5毫米,最外圈的圆环形管与空调器的冷凝水出口接通。
该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从外向内第二圈开始,向内所有的圆环形管和放射形管的外侧壁面和内侧壁面也分布有多个小孔,外壁侧面是排出雾化水孔,直径为0.5-2毫米,内侧壁面是进风孔,直径是2-5毫米。外侧壁面孔的直径小于内侧壁面孔的直径。冷凝水出水口连接最外圈的圆环形管,由于与所有圆环形管及辐射形管,以及积水器内腔相通,因此内腔里不断充满水,并不断从小孔喷出。风扇罩骨架内侧是排风扇,向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吹有热风,将冷凝水加热,部份汽化。一部份热风由进风孔进入圆环形管、放射形管和积水器内,与内部的水、水蒸汽一同从排出雾化水孔排出。水、水蒸汽及空气混合、雾化,排向大气,可以使大气湿润,不会成为水流流淌在下方的物体上,囱台上或地上,不会弄脏环境。在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的外围,有3-4个安装用连接块,在连接块上有安装孔,可以用螺钉穿过安装孔,将其固定安装。圆环形管及放射形管的直径为5-2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将空调器室外机风扇罩的结构作了改进,除了作为风扇罩使用外,还具有将冷凝水雾化的功能,使得空调器冷凝水排出时,不会向下滴落,影响环境,而形成雾状,排向大气,还可以使大气湿润。
结合

一个实施例图1是一种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的结构示意图。
其圆环形管(4)和放射形管(5)相互连接并连通组成风扇罩骨架,在圆环形管(4)和放射形管(5)相交处连接有积水器(3)。该积水器是一个圆形的空腔盒子,当然也可以制作成其他形状。积水器(3)的内腔与圆环形管(4)、放射形管(5)内腔相通。圆环形管(4)、放射形管(5)和积水器(3)的外壁面有多个排出雾化水孔,孔径为1毫米,内壁面有多个进风孔,孔径为3毫米。最外圈的圆环形管(2)与空调器的冷凝水出口(1)接通。圆环形管(4)与放射形管(5)选用金属管,直径为5毫米。也可选用塑料管。在外围有4个安装用连接块(6),在连接块(6)上有安装孔,可用螺钉穿过安装孔将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安装固定在空调器室外机体(7)上。最外圈的圆环形管(2)与空调器的冷凝水排出口(1)接通。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由圆环形管和放射形管相互连接并连通组成风扇罩骨架,其特征在于在圆环形管和放射形管相交处,连接有积水器,积水器是一个空腔的盒子,内腔与圆环形管、放射形管相连通,在积水器的外壁面和内壁面均分布有多个小孔,外壁面的小孔是排出雾化水孔,直径为0.5-2毫米,内壁面的小孔是进风孔,直径为2-5毫米,最外圈的圆环形管与空调器的冷凝水出口接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其特征在于在从外向内第二圈开始,向内所有的圆环形管和放射形管的外侧壁面和内侧壁面也分布有多个小孔,外壁侧面是排出雾化水孔,直径为0.5-2毫米,内侧壁面是进风孔,直径是2-5毫米。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其特征在于在在外围有3-4个安装用连接块,在连接块上有安装孔。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其特征在于圆环形管及放射形管的直径为5-20毫米。
专利摘要具有冷凝水雾化功能的空调器风扇罩是一种空调器室外机的风扇罩结构的改进。由圆环形管和放射形管连通组成骨架,在两种管相交处连接有积水器,积水器、圆环形管及放射形管的内侧面分布有进风孔,孔径为2—5毫米,外侧面分布有排出雾化水孔,直径为0.5—2毫米,最外圈圆环形管与空调器的冷凝水出口接通。优点是冷凝水不会向下滴淌,弄脏环境,而形成雾状喷向大气,使空气湿润。
文档编号F24F13/00GK2308838SQ9723396
公开日1999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7日
发明者纪群尚 申请人:纪群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