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利用燃煤热能发生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81452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效利用燃煤热能发生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烹调、取暖家用燃煤发生炉在公知的技术里,家用煤炉由炉壳、炉心组成,该种简易炉具热效率利用系数低。近年各种综合利用余热的煤炉相继问世,其中以90212908.2为代表,将单一炉壳变成水箱,利用非作业燃烧时产生的热量预热水箱冷水。这一改进虽能利用部分热能,但表面散失热能仍然不少。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一种炉体表面不散热,余热大部由受热聚热胆[7]吸收的一种家用烹调、取暖炉。
为了完成上述发明任务,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将特制炉心[8]置于底模[16]上,炉心[8]、受热聚热胆[7]。炉壳[11]之间均充填适当的珍珠岩耐火材料[5],受热聚热胆[7]底部与冷水管[13]相接,上部与淋浴喷头相接,中部与泄水阀[12]相连。其中受热聚热胆[7]内径22≤φ≤26 [厘米],底边与内侧边夹角1°≤α≤90°,底边与外侧夹角180°>β≥90°特制底模[16]为金属制品,特制炉心[8]为两个重叠且中部接口嵌有炉桥[6]的普通炉心,炉壳[11]为地面建筑陶瓷钢砖。
含有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从受热聚热胆[7]泄出的水温可达90℃,炉壳[11]可保持与外界相同温度,日耗煤量同现有炉具相同。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后利用热水沐浴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用角铁焊有脚[1]的矩形立方体一个、底面板中心预留进风口[2]和冷水管进口[4]位置。用铝质材料制作底模[16]和受热聚热胆[7],使受热聚热胆[7]内径22≤φ≤26cm。底边与内侧夹角1°≤α≤90°,底边与外侧夹角90°≤β<180°。先焊接好进风口[2],然后以进风口[2]预留孔为中心,水平放置特制金属底模[16],在金属底模[16]上叠第一个普通炉心[8],并在上端嵌入炉桥[6],再在炉桥[6]上放置第二个普通炉心[8]。再将受热聚热胆[7]置于立方体中间,接通冷水截止阀[14]、[15],泄水伐[12],冷水管[13],出水管[10],充填珍珠岩时各侧面放置建筑用陶瓷钢砖[11]密封炉体。
使用前先关冷水截止伐[15]、池水伐[12],开截止阀[14],水经冷水管[13]从底部进入受热聚热胆[7]充满受热聚热胆[7]全部空间,当煤燃时,旋风片[9]上置锅可以烹调,另一部分热快速与受热聚热胆[7]中水交换升温,60分钟时可达90℃。开截止阀[14]冷水注入受热聚热胆[7]将热水压出,截水阀[15]可调水温。使用完毕后先关截止伐[14]再关截止阀[15]。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利用燃煤热能发生炉,其中包括炉脚[1],炉壳[11],冷水截止阀[14]、[15]、进水管[13],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特制炉心[8]置于底摸[16]上,炉心[8]、受热聚热胆[7]、炉壳[11]之间充填适当的珍珠岩耐火材料[5],受热聚热胆[7]底部与冷水管[13]相连,上部与淋浴喷头相接,中部与泄水阀[12]相连。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燃煤热能发生炉,其特征是受热聚热胆[7]内径22≤φ≤26cm,其底边与内侧边夹角1°≤α≤90°,底边与外侧边夹角180°>β≥90°。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燃煤热能发生炉,其特征是特制炉心[8]为两个重选中部接口处嵌有炉桥[6]的炉心。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燃煤热能发生炉,其特征是底模[16]为金属底模。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利用燃煤热能发生炉,其特征是炉壳[11]为地面建筑陶瓷钢砖。
专利摘要涉及到一种烹调,取暖家用燃煤发生炉。其特征是特制炉心置于底模(16)上,炉心(8)、受热聚热胆(7),炉壳(11)间用珍珠岩充填,受热聚热胆(7)内径22≤Φ≤26厘米,其底边与内侧边夹角1°<α≤90°,底边与外侧夹角90°≤β<180°炉心是两个重叠在接口处嵌有炉桥(6)的普通炉心。实现了受热聚热胆(7)内的水温可达90℃左右,炉壳(11)与外界温度相同。适宜家庭,个体业主及单位食堂使用。
文档编号F24B1/183GK2417392SQ99250028
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29日
发明者秦君武 申请人:秦君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