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建筑砖窑的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2152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建筑砖窑的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烧制建筑砖设备,尤其是移动式建筑砖窑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移动式隧道窑是采用窑底不动而窑体移动的新型窑炉设备,窑底是在两根圆环形轨道之间的堆码区的地面用黏土砖铺设而成,黏土砖之间用耐火隔热骨料填充,窑体整体上是与窑底、圆环形轨道同心的一段圆弧形隧道式箱体,用钢材作为主体框架,内壁用纤维或轻质隔热砖做成隔热防火层,窑体之于环形轨道相当于火车之于铁轨,砖坯垛码放于两根圆环形轨道之间的堆码区,火每前进一个坯垛,窑体就移动一次。
[0003]现有移动式隧道窑的行走轮通过支撑座和轮轴安装于窑体外侧,由于支撑座、轮轴及行走轮要占用窑体外侧的横向空间,在两根圆环形轨道之间的横向距离一定的前提下,会使窑体的横向空间也即堆码区的横向空间变窄,单位弧形长度上能堆放的砖坯数量就少,在相同生产场地面积的情况下,没有最大化的提高建筑砖的生产量。另外,由于整个窑体很重,窑体的重量不是垂直支撑于行走轮上,这对支撑座特别是轮轴的强度要求高,使用中轮轴易发生变形而影响整个窑体的正常移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过改进设计的移动式建筑转窑的驱动装置,采用该驱动装置,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增大窑体内腔的横向空间,从而增加堆码区单位弧形长度上可码放砖坯的数量,提高单位时间产量,并且该驱动装置的行走轮受力更为合理,支撑可靠,使用寿命长。
[0005]为此,本发明所述移动式建筑转窑的驱动装置,包含有电机、减速箱和行走轮,电机和减速箱安装在窑体外侧壁,电机与减速箱之间通过皮带传递动力,减速箱与行走轮之间通过链条传递动力,行走轮通过支撑座安装于窑体侧壁的正下方,行走轮的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链轮,该从动链轮与减速箱输出轴端的主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相连。
[0006]由于将行走轮设置在窑体侧壁的正下方,在内外两根圆环形轨道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可增大窑体内腔的横向空间,从而也加宽了堆码区的横向宽度,砖坯垛的宽度得以加大,单位长度砖坯垛的砖坯数量更多,从而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有效利用了空间。并且,行走轮受力于窑体侧壁的正下方,受力结构更为合理,有助于确保行走驱动装置的可靠运行,提高其使用寿命。
[0007]本发明与传统结构相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同等条件下可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11]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移动式建筑砖窑的驱动装置,具有电机1、减速箱2和行走轮3,电机I和减速箱2安装在窑体外侧壁,电机I与减速箱2之间通过皮带4传递动力,减速箱2与行走轮3之间通过链条5传递动力,行走轮3通过支撑座6安装于窑体侧壁的正下方,行走轮3的轮轴7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链轮8,该从动链轮8与减速箱2输出轴端的主动链轮9通过链条5相连。窑体的侧壁主要由钢梁架以及安装在钢梁架上的纤维毡组成,在窑体两侧壁的下边缘沿圆弧形长度方向等间距的安装有行走轮,行走轮支撑在圆环形的轨道10上,带动整个窑体在轨道上移动,图1、图2中都只画出了构成窑体侧壁钢梁架的立柱11的局部。
[0012]支撑座6为倒置的U型座,行走轮3通过轮轴7支撑于支撑座6的两侧板,受力均匀、可靠,结构简单,轮轴7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
[0013]与传统结构相比,由于将行走轮从窑体外侧移到了窑体侧壁的正下方,在内外两根圆环形轨道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变的条件下,可增大窑体内腔的横向空间,继而也加宽了堆码区的横向宽度,砖坯垛的宽度得以加大,可以堆放的砖坯数量更多,从而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有效利用了生产场地空间。
【主权项】
1.一种移动式建筑砖窑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和行走轮,电机和减速箱安装在窑体外侧壁,电机与减速箱之间通过皮带传递动力,减速箱与行走轮之间通过链条传递动力,其特征在于:行走轮通过支撑座安装于窑体侧壁的正下方,行走轮的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链轮,该从动链轮与减速箱输出轴端的主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移动式建筑砖窑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为倒置的U型座。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建筑转窑的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箱和行走轮,电机和减速箱安装在窑体外侧壁,电机与减速箱之间通过皮带传递动力,减速箱与行走轮之间通过链条传递动力,行走轮通过支撑座安装于窑体侧壁的正下方,行走轮的轮轴上固定连接有从动链轮,该从动链轮与减速箱输出轴端的主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相连。在内外两根圆环形轨道之间的横向距离不变的条件下,本发明可有助于提高单位时间砖的产量,有效利用场地空间,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
【IPC分类】F27B9-30
【公开号】CN104534870
【申请号】CN201410726676
【发明人】周才银, 杨子江
【申请人】重庆帝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