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1712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具有制冷剂管及与制冷剂管相结合的翅片的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通常,热交换器作为用于将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装置,可包括:制冷剂管,制冷剂在上述制冷剂管中流动;以及翅片,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最大化。制冷剂管和翅片可以结合。
[0003]通常,主要使用为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可以为翅片管热交换器和多通道扁管热交换器。
[0004]翅片管热交换器的制冷剂管普遍使用铜合金,但最近也利用铝合金来制作。翅片管热交换器的翅片能够利用铝合金来制作,并且,能够通过在翅片的表面进行涂覆来提高耐腐蚀性能和水的流动性。
[0005]翅片管热交换器可将圆形管形状的制冷剂管组装于翅片,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用于将制冷剂管和翅片组装在一起的组装工序以及对制冷剂管进行扩管的扩管工序。为了将制冷剂管和翅片组装在一起,制冷剂管的外径应小于翅片的套管(collar)的内径,当进行扩管工序时,制冷剂管的外径部可以与翅片的套管的内径相紧贴。
[0006]在翅片组装于制冷剂管之后,翅片管热交换器为了构成由制冷剂所流动的流路,可在各个制冷剂管连接分支管或弯管等。
[0007]翅片管热交换器能够通过分支管或钎焊(brazing)与制冷剂管相接合,且制冷剂管和弯管能够进行钎焊接合。
[0008]以往,就翅片管热交换器而言,当进行钎焊接合时,通常可以使用火焰钎焊(torchbrazing),而在这种情况下,对各个钎焊接合部位单独进行钎焊。
[0009]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的热交换器中,借助扩管工序使翅片的套管和制冷剂管相紧贴,因而用于制作热交换器的作业工序复杂,且不合格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简化用于制作的作业工序,并能够使不合格率达到最小的热交换器。
[0011]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在没有扩管工序的情况下,能够将制冷剂管和翅片紧贴结合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0012]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包括:制冷剂管,以及翅片,与上述制冷剂管相结合的套管从板部突出;上述套管包括:制冷剂管非接触部,内径大于上述制冷剂管的外径,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与上述制冷剂管的外表面不接触,以及制冷剂管接触部,当制冷剂管插入到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时,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的内表面与上述制冷剂管的外表面相接触;在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的内表面和上述制冷剂管的外表面之间具有接合材料。
[0013]沿着朝向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的方向越靠近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的直径越小。
[0014]上述套管还包括扩管端部,上述扩管端部的直径大于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的直径。
[0015]沿着与朝向制冷剂管非接触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离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越远,上述扩管端部的直径越大。
[0016]上述扩管端部与上述制冷剂管不接触。
[0017]在上述制冷剂管插入之前,上述扩管端部一体形成于制冷剂管接触部。
[0018]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从上述板部突出;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位于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和扩管端部之间。
[0019]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从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延伸。
[0020]在上述制冷剂管插入之前,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的内径小于上述制冷剂管的外径,当上述制冷剂管插入时,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发生弹性变形而与上述制冷剂管相接触。
[0021]上述翅片在上述套管形成有在上述套管的长度方向上长的狭缝。
[0022]上述狭缝从上述板部形成至上述套管的端部。
[0023]在上述套管形成有多个上述狭缝;多个狭缝在上述套管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
[0024]上述狭缝朝向上述套管的半径方向开口。
[0025]在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和制冷剂管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上述接合材料的空间。
[0026]在上述套管形成有与上述空间相连通并在上述套管的长度方向上长的狭缝。
[0027]上述套管包括多个将狭缝介于中间的套管部,多个上述套管部分别包括上述制冷剂管接触部和制冷剂管非接触部。
[0028]上述多个套管部沿着上述制冷剂管的外周面,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
[0029]本发明的热交换器包括:制冷剂管,以及翅片,与上述制冷剂管相结合的套管从板部突出;上述套管包括:制冷剂管非接触部,从上述板部突出,并具有三角形形状的多个套管部,以及制冷剂管接触部,具有多个套管部,上述多个套管部以倒三角形形状形成于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的多个套管部之间,并与上述制冷剂管相接触。
[0030]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包括:翅片制造步骤,在板部突出形成套管,上述套管具有内径小于制冷剂管的外径的制冷剂管接触部和内径大于上述制冷剂管的外径的制冷剂管非接触部;制冷剂管插入步骤,向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及制冷剂管接触部的内侧插入制冷剂管;以及炉内钎焊步骤,对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及制冷剂管进行炉内钎焊。
[0031]在上述炉内钎焊步骤中,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的内表面和制冷剂管的外表面之间的接合材料使上述制冷剂管非接触部和制冷剂管接合。
[0032]本发明具有能够在没有对制冷剂管进行扩管的扩管工序的情况下,使制冷剂管和翅片紧贴,并使不合格率达到最小的优点。
[0033]并且,本发明具有能够在没有扩管工序的情况下,借助炉内钎焊施工法,使热交换器的不合格率达到最小而制备热交换器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34]以下,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和以下附图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在上述附图中:
[0035]图1为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0036]图2为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剖切立体图。
[0037]图3为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翅片和管结合之前的概略剖视图。
[0038]图4为在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管插入到翅片时的概略剖视图。
[0039]图5为将图3所示的翅片和管接合在一起时的概略剖视图。
[0040]图6为将形成于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制冷剂管的狭缝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0041]图7为将本发明热交换器的另一实施例的翅片的套管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0042]图8为制冷剂管接触在图7所示的翅片时的图。
[0043]图9为本发明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例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以下,参照附图对能够具体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0045]图1为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一部分的剖切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翅片和管结合之前的概略剖视图,图4为在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管插入到翅片时的概略剖视图,图5为将图3所不的翅片和管接合在一起时的概略剖视图,图6为将形成于本发明热交换器的一实施例的制冷剂管的狭缝放大表示的剖视图。
[0046]本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制冷剂管2和翅片(fin) 4。热交换器可包括多个制冷剂管2和多个翅片4。翅片4能够与多个制冷剂管2相结合。制冷剂管2能够贯通多个翅片4,并能与多个翅片4相结合。在热交换器中,多个翅片4能够与多个制冷剂管4相结合。制冷剂管2能够在左右方向上较长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制冷剂管2能够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翅片4能够纵向较长地配置,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制冷剂管2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制冷剂管2的一部分可弯曲成U字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制冷剂管2可包括:一对直管部,贯通多个翅片;以及U字形弯曲(banding)部,连接一对直管部。
[0047]多个翅片4能够沿着制冷剂管依次配置。
[0048]翅片4包括:板部10 ;以及套管(collar) 12,从板部10突出,并与制冷剂管2相结合。套管12可以为与制冷剂管2相结合的制冷剂管结合部,板部10可以为用于扩大制冷剂和空气的传热面积,且传递制冷剂和空气之间的热的热交换部。制冷剂的热可通过套管12向板部10传递,并能通过套管12和板部10向其周边的空气传递。相反,空气的热可向板部10及套管12传递,板部10的热可向套管12传递,套管12的热可向制冷剂管2传递。就翅片4而言,可在一个板部10突出形成多个套管12,多个套管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