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11093阅读:来源:国知局
管6上有三通阀7,所述蒸发器部件上的输出口开设在所述侧斜向导引次管3 —端,其上连通有三通管4。
[0024]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0025]本发明中的第一系统是太阳能热利用中的核心装置,光热转换部件19由对阳光具优良选择性吸收性能的材料构成,采用真空纳米磁溅射技术,在铝质基材板上形成的薄膜。该薄膜对阳光的高吸收率、低发射率,极大的提高了太阳能热利用核心装置的性能。
[0026]本发明中的第二系统是热交换、存储装置的核心部件,所述热交换容器12为截圆柱体,即通常所说的“水箱”,水箱内桶及盘管15均为不锈钢材,该”水箱”具有热交换、存储和保温功能。在温暖地区使用时可以盛装水,在寒冷地区只能盛装防冻介质。所述盘管15上水平管口 10从水箱上侧面伸出,所述盘管15下口 11竖直从水箱下端伸出。
[0027]蒸发器部件19上的三通管4通过升管8 (PE朔料管)与盘管15上的上水平管口10连通,与蒸发器部件19相连的回液管6上口设置一三通阀7,通过回管9 (PE朔料管)与盘管15下口 11连通。从而本技术发明的第一系统与第二系统组成一完整的循环回路,实现了光热转换、存储的目的。
[0028]如图2所示,利用管道与第二系统相联通,即形成本技术发明的第三系统一热传输系统。热传输系统,根据不同用途可以用管道与第二系统直接连通;也可以用管道以耦合的方式与第二系统联通,把本发明所生产、存储的热量输送到应用终端17,实现本发明所追求的目标。
[0029]现提供一种应用场景,如图2所示,具体安装要求如下:
[0030]1、板式集热器18 —般应安装在楼层板标高处的阳台外墙;
[0031]2、热交换容器12 —般应安装在阳台内墙外侧,与板式集热器18的高度差不应超过I至2米,水平距离不应大于I至2米;
[0032]3、两条PE塑料管分别与板式集热器18、热交换容器12对应端口须采用常温胶粘连接,并加指环卡固定牢固;
[0033]4、第一与第二系统连接完成并达到气密性要求后,通过三通阀7处的密封阀抽取真空度到千分之二以上;
[0034]5、向一、二系统充注定量循环介质。
[0035]板式集热器18经阳光照射温度升高达到启动温度40摄氏度时蒸发器开始工作,温度持续上升蒸发器工作强度随之增大,温度越高,蒸发器工作强度越大,没有最高温度限制。盘管15材质必须满足气密性标准要求。成品水箱可以厂内配套组织生产,也可以市场定制。第一和第二系统连接所用管材,为半柔性PE塑料管,材质及连接方式均须满足气密性要求。与水箱上、下留置口对应连接就形成热传输系统。
[0036]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自循环热利用系统包括第一系统部分和第二系统部分; 所述第一系统部分包括光热转换部件与蒸发器部件,所述光热转换部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部件上方,且与所述蒸发器部件紧密贴合;所述蒸发器部件上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 ; 所述第二系统部分包括热交换容器和盘管,所述盘管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容器内,所述盘管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部件上的输入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部件上的输出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容器上设有热传输进水口和热传输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自循环热利用系统还包括用热终端,所述用热终端与所述热交换容器上的热传输进水口和热传输出水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传输进水口和热传输出水口上分别连接有截止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蒸发器部件包括主水平管、若干竖向支管以及侧斜向导引次管;所述若干竖向支管一端与所述主水平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侧斜向导引次管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部件上的输入口开设在所述主水平管一端,其上连通有储液弯管;所述蒸发器部件上的输出口开设在所述侧斜向导引次管一端,其上连通有三通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竖向支管上固定有吸热翅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部件上的输出口之间还连通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与所述储液弯管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光动力抗寒自循环热利用系统,所述第一系统部分包括光热转换部件与蒸发器部件,所述光热转换部件设置在所述蒸发器部件上方,且与所述蒸发器部件紧密贴合;所述蒸发器部件上设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第二系统部分包括热交换容器和盘管,所述盘管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容器内,所述盘管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器部件上的输入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盘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部件上的输出口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本发明中把热管技术热传导迅速的性能与太阳能集热器热采集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大大提高太阳能热利用效率,实现有压自然循环,满足寒冷地区不怕冻的使用要求。
【IPC分类】F24J2-32, F24J2-30
【公开号】CN104833117
【申请号】CN201510245350
【发明人】杜让得, 杜如海
【申请人】杜让得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