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的反排式生物质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473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保节能的反排式生物质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取暖炉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家用生物质气化炉,尤其是一种环保节能的反排式生物质气化炉。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炉具普遍为直接燃烧和加入上口二次供氧技术,烟雾的排放为物理排放。现有的燃烧方式主要是燃烧不充分,排放标准虽然能够达到国家制定的排放标准,但对大气污染还是不尽人意。由于烟雾的直接排放,其所产生的热能不能充分利用,而随烟雾排掉造成浪费,而且取暖效果不理想,因此发明一种高效节能低排放的取暖炉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环保节能的反排式生物质气化炉,该气化炉能够解决热能浪费的问题,使生物质燃燃烧更充分,更彻底。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环保节能的反排式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炉体的侧面设置进料口,上方设置炉具桌面,下方安装在炉座上;炉体内为炉膛,炉膛包括下部的用于燃烧固体或生物质燃料的一次燃烧室和上部的用于燃烧固体或生物质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二次燃烧室;一次燃烧室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燃料燃烧的炉桥齿,燃烧后的灰烬通过炉桥齿落入下方的除灰斗中;二次燃烧室与二次供氧高温预热通道相连通;炉座内设置有水,用于除去燃烧后烟雾中颗粒物;二次燃烧室与炉体的顶部留有空间,燃烧后的烟雾通过烟雾循环通道通入炉座内的水中,炉座通过烟道将经过水过滤的烟气排至室外。
[0006]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
[0007]二次燃烧室上开设若干二次供氧进气口。
[0008]一次燃烧室为椭圆形,二次燃烧室为锥形。
[0009]烟雾循环通道设置于炉体外侧,上端位于炉体顶部,下端伸入炉座内的水中。
[0010]二次供氧高温预热通道设置于炉体外侧,上端与二次燃烧室相连通,下端与安装在炉座上的进气开关相连。
[0011]进料口开设在炉体的侧面或伸出炉体,且进料口上设置有用于打开进料门的把手。
[0012]炉座内水面上方为烟雾预热存储室,且烟道入口与烟雾预热存储室相连通,烟道末端的出烟口通过圆型管将烟气排放值室外。
[0013]圆型管的末端设置有抽烟机,用于在生火时将烟雾由上往下再往上抽出室外。
[0014]炉座的侧面上方开设有用于向炉座内加水的注水口,侧面下方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水的排水口。
[0015]炉体顶部开设有炉口,炉口上设置有隔火盖。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发明将炉膛分为用于燃烧固体或生物质燃料的一次燃烧室和用于燃烧固体或生物质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二次燃烧室,能够使燃料充分的进行燃烧,减少了固体燃料和生物质燃料在燃烧不充分时所产生的有毒气体;同时,二次燃烧后所产生的烟气通过烟雾循环通道进入炉座内的水中,经过水将烟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再由与炉座相连的烟道排出至室外,达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
[0018]进一步的,本发明二次供氧高温预热通道紧贴炉体设置,进气开关设置于炉座上,氧气由进气开关进入,在进入二次燃烧室前,通过炉体外壁进行预热,能够进一步的使燃料充分燃烧。
[0019]进一步的,本发明二次燃烧室开设若干二次供氧进气口,氧气通过二次供氧进气口进入二次燃烧室,延长了二次燃烧的时间;同时有利于人为控制进入二次燃烧室的氧气量,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二次燃烧的燃烧强度。
[0020]进一步的,本发明一次燃烧室设计为椭圆形,二次燃烧室设计为锥形,当一次燃烧室燃烧后所产生的热能和烟雾上升到椎体上口时,和高温预热的空气充分结合进行二次气化燃烧。
[0021]进一步的,本发明烟雾循环通道设置于炉体外侧,能够更好地在高温烟气通过烟雾循环管道进入炉座之前向室内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0024]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0025]图4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0026]图5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0027]其中:I为炉体;2为炉座;3为一次燃烧室;4为炉桥齿;5为炉口 ;6为进料口 ;7为隔火盖;8为进气开关;9为二次供氧高温预热通道;10为二次燃烧室;11为除灰斗;12为烟道;13为水;14为出烟口 ; 15为炉具桌面;16为二次供氧进气口 ;17为把手;18为烟雾循环通道;19为圆型管;20为注水口 ;21为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9]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包括炉体1,炉体I的侧面设置进料口 6,上方设置炉具桌面15,下方安装在炉座2上;炉体I顶部开设有炉口 5,炉口 5上设置有隔火盖7。炉体I内为炉膛,炉膛包括下部的用于燃烧固体或生物质燃料的一次燃烧室3和上部的用于燃烧固体或生物质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可燃性气体的二次燃烧室10 ;—次燃烧室3为椭圆形,二次燃烧室10为锥形。二次燃烧室10上开设若干二次供氧进气口 16。一次燃烧室3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燃料燃烧的炉桥齿4,燃烧后的灰烬通过炉桥齿4落入下方的除灰斗11中;二次燃烧室10与二次供氧高温预热通道9相连通;炉座2内设置有水13,用于除去燃烧后烟雾中颗粒物;二次燃烧室10与炉体I的顶部留有空间,燃烧后的烟雾通过烟雾循环通道18通入炉座2内的水中,炉座2通过烟道12将经过水过滤的烟气排至室外。炉座2的侧面上方开设有用于向炉座2内加水的注水口 20,侧面下方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水的排水口 21。
[0030]烟雾循环通道18设置于炉体I外侧,上端位于炉体I顶部,下端伸入炉座2内的水中。二次供氧高温预热通道9设置于炉体I外侧,上端与二次燃烧室10相连通,下端与安装在炉座2上的进气开关8相连。进料口 6开设在炉体I的侧面或伸出炉体1,且进料口6上设置有用于打开进料门的把手17。炉座2内水面上方为烟雾预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