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23976阅读:来源:国知局
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或室 内温度变化率。
[0031] 步骤S106,获取与环境温差和/或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0032] 步骤S108,按照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0033]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并基于 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获取与环 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具体地,在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 过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获得室内环境数据,并基于室内环境数据确定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 度变化率,来获取扫风调整角度,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通过上述方案,可 以避免挡风机构一直在一个位置或者一个区间内扫风,挡风机构的角度可以实时根据室内 环境温度而变化,从而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使得用户更加舒适。通过上述实施例,解决了 现有的空调器扫风功能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使得空调器扫风机构的角度可以随室内 环境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扫风功能更加智能化,空调器对用户的作用更加舒适化。
[0034] 其中,可以对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并基于实时采集的室内环境 数据获得实时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读取实时获取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 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基于该扫风调整角度调整空调器的扫风机构角度。
[0035] 其中,在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后,通过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获得室内环境数 据,并基于室内环境数据确定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来获取扫风调整角度。可选 地,扫风调整角度可以通过环境温差来获取,或者扫风调整角度可以通过室内温度变化率 来获取,又或者扫风调整角度可以通过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两个参数来获取,在获 取到扫风调整角度后,对空调器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
[0036]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获取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 度包括:从第一数据表中对应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的扫风调整角度。
[0037]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基于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两个参数从第一数据表 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这样通过读取数据表获得所需参数值的方式,方便空调器的 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进而将记录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在数据表 中,从数据表中读取需要的参数。
[0038] 具体地,基于不同取值的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对应 的扫风调整角度。其中,第一数据表中存储有环境温差A T、室内温度变化率d( A t)/ d(0. 5°C )和扫风调整角度A Y三个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0039] 表 1
[0040]
[0041] 可选地,如表1所示,第一数据表中存储有环境温差A T、室内温度变化率 d( A t)/d(0. 5°C )和扫风调整角度A Y三个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表1举例说明上述 实施例:若环境温差4 T,室内温度变化率d( A t)/d(0. 5°C )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 调整角度A Y为-10。在获取扫风调整角度A Y之后,根据扫风调整角度A Y调节扫风机构 当前角度Y至扫风机构的角度Y',其中,Y' =Y+AY。
[0042] 可选地,进一步划分环境温差的取值范围,当环境温差A T彡1时,可以从内环非 稳定期模糊控制表(如表2所示)中读取扫风调整角度;当环境温差A T〈1时,可以从内环 稳定期模糊控制表(如表3所示)中读取扫风调整角度。
[0043] 表 2
[0044]
[0045] 可选地,基于表2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若环境温差4 <AT,室内温度变化率 d( A t)/d(0. 5°C )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调整角度A Y为-10。
[0046] 表 3
[0047]
[0048] 可选地,基于表3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若环境温差-2 < A T〈_l,室内温度变化 率d( A t)/d(0. 5°C )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调整角度A Y为-1。
[0049]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室内环境数据还包括室内环境湿度,获取与环境温差 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还包括: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室内温 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若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环境温差、室内 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则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环境温差和室 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
[0050] 通过上述实施例,获得室内环境湿度,可以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 环境湿度三个参数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其中,第二数据表是在第一 数据表的基础上增加了室内环境湿度这个参数,同样通过读取数据表的方式获得所需参数 值,方便空调器的数据处理系统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记录,进而将记录的采集的数据进行处 理并存储在数据表中,从数据表中读取需要的参数。
[0051] 具体地,基于环境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三个参数各自的不同取 值,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其中,第二数据表为湿度模糊控制表,是在 第一数据表中增加室内环境湿度条件而得,是将室内环境湿度条件作为"且"条件对第一数 据表进行的修正。当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满足"且"的条件时,则基于环境温差、室内 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三个参数各自的不同取值,从第二数据表中读取对应的扫风调 整角度;当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不满足"且"的条件时,即第二数据表中不存在与环境 温差、室内温度变化率和室内环境湿度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则从第一数据表中读取与环 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第二数据表中存储有环境温差A T、室内温 度变化率d( A t)/d(0. 5°C )、室内环境湿度RH和扫风调整角度A Y四个参数之间的对应 关系,如表4所示,其中RH为室内环境湿度,RHB为目标湿度。
[0052] 表 4
[0053]
[0054] 可选地,基于表4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当环境温差4 SAT,且目标湿度与室内 环境湿度的对应关系为RH < RHB - 15时,则环境温差和室内环境湿度满足"且"的条件,因 此,若室内温度变化率d ( A t)/d (0. 5°C )大于6,则读取到的扫风调整角度A Y为-4 ;当环 境温差4彡A T,目标湿度与室内环境湿度的对应关系为RH>RHB-10时,则环境温差和室内 环境湿度不满足"且"的条件,因此,不能从表4中读取到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A Y,若室内 温度变化率d(At)/d(0. 5°C)大于6,则从表1中读取到对应的扫风调整角度AY为-10。
[0055]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包括:每隔第一预设时间 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基于室内环境温度和预先获取的温度基准参数确定环境温差和室 内温度变化率包括: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环境温差,其中,在制 冷模式下,温度基准参数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温度基准参数为空调 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获取室内环境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 得到室内温度变化率。
[0056] 通过上述实施例,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获得室内环境温度, 并通过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环境温差,此外,通过获取室内环境 温度变化预设温度值所需的时间,得到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而按照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 化率的取值范围对环境温差和室内温度变化率进行划分,得到与扫风调整角度存在对应关 系的数据表(如上述的表1至表3所示)。
[0057] 根据上述实施例,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包括: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 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 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若判断出空调器不满 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扫风机构的 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0058] 其中,若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控制空调器进入智能扫 风模式,在空调器进入扫风模式第三预设时间之后,每隔第一预设时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 数据。
[0059] 可选地,第三预设时间可以为60秒,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5秒。
[0060]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 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以实现空调器智能扫风模式与按照用户使用习惯调整扫风 角度模式的转换,使得空调器的运行更加智能化。
[0061] 具体地,在空调器启动之后,基于启动时刻的环境温度判断空调器是否满足进入 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若判断出空调器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每隔第一预设时 间采集一次室内环境数据;若判断出空调器不满足进入智能扫风模式的条件,则读取记录 的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调整扫风机构的角度至用户设定的扫风机构的角度。
[0062] 可选地,当空调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60秒后,通过空调器的温度传感器连续监 测,得到室内环境温度,并每5秒记录一次室内环境温度,记录的N次室内环境温度可以表 示为T内环N(N = 1、2、3、4、5……),然后通过公式A T = T内环N-T模拟值计算得到环 境温差A T,并按照环境温差A T的取值范围对环境温差A T进行模糊定义,如表5所示。 其中,在制冷模式下,T模拟值为用户设定的目标制冷温度,在制热模式下,T模拟值为空调 器进入智能扫风模式时的室内环境温度。
[0063] 表 5
[0064]
[0065] ;
[0066]
[0067] 可选地,至円M皮父化準cu八t)/cuu.bU)定指a纪调益进八智酡扫风模式后或者上一次模糊推理结束后,室内环境温度变化0. 5°C所需的时间。按照室内温度变化率 d( A t)/d(0. 5°C )的取值范围对室内温度变化率d( A t)/d(0. 5°C )进行模糊定义,如表 6所示。温度变化接近设定温度时计为"+",即表示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T内环降 低,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T内环升高;温度变化远离设定温度时计为"一",即表示 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T内环升高,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T内环降低。
[0068]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该空调器的扫 风控制方法还包括: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在 计算室内环境温度与温度基准参数的差值,得到环境温差之后,该空调器的扫风控制方法 还包括:若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温度的温度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基于 温度差值x修正环境温差A T得到修正后的环境温差A T ',A T ' = A T+x。
[0069] 通过上述实施例,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 一次空调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并基于人体温度与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室内环境 温度获得温度差值,进而通过温度差值修正环境温差,在此,环境温差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 进行修正,使得空调器能够更加满足用户的需要,提高了空调器对用户的舒适度。
[0070] 具体地,在采集空调器的室内环境数据的同时,每隔第二预设时间采集一次空调 器的遥控器的使用者的人体温度,并基于人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